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1篇

作文 閱讀(2.91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小實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1篇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如這詩句所說的,想要透徹的明白道理,還得親自做實驗,聽說二氧化碳能滅火,在今天的語文課我知道了答案。

老師在語文課上請了一位同學來當小小科學家。這位小小科學家先準備一小瓶醋、一個空瓶子、一盒火柴、一根蠟燭、一些小蘇打粉、一個漏斗、一根塑料棒以及一個勺子。他向我們介紹這個實驗的名稱叫做隔空滅火!你一定在想怎麼可以隔空滅火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只見這位小科學家用火柴點燃了蠟燭,他把醋倒進了瓶子裡,接著把這個裝著醋的瓶子移到蠟燭的旁邊,瓶口對著蠟燭,但火焰紋絲不動,沒有滅掉。

接著,小科學家先把漏斗架在裝了醋的瓶子上,用勺子取來了一些小蘇打粉,倒進漏斗裡,小蘇打粉就順著漏斗掉進了裝著醋的瓶子裡。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瓶子裡產生了大量白色的泡泡,好像孫悟空在裡面大鬧天宮似的。小科學家一時激靈,直接把手放在了瓶子上,堵住了瓶口,不一會兒白色的泡沫沒有了。然後這位小科學家把這個瓶子傾斜,再用瓶口靠近蠟燭,蠟燭瞬間熄滅了,隔空滅火成功了!

同學們都目瞪口呆,接著驚歎連連,熱烈地討論了起來,老師都快控制不住場面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師耐心地向我們講解,醋和小蘇打粉在一起,會很快的產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可以滅火。有一種滅火器正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滅火的原理製造的呢。

真有意思,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科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回家後我一定要繼續我的科學小實驗!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2

有一次,媽媽問我一個問題,在死海中不會游泳的人,會不會沉入海底?我脫口秀:“當然會沉入海底!”媽媽神密地笑了,我絲毫沒有察覺。後來爸爸告訴我,我也查閱了《百科全書》求證,因為死海里含有大量的鹽份,所以即使是不會游泳的人,因為鹽份的浮力,也會浮在水面,而沉不下去。起初我不太相信,可也沒有那閒情逸致去求證。直到今天,老師佈置了一個小實驗,我就親自動手,看百科全書說的對不對。

第一次實驗是用溫開水做的,拿兩個透明的杯子,一個放溫開水,另一個里加上大量的生鹽,同時將兩個同樣大小的雞蛋分別放入兩個杯子裡,可是兩個杯子裡的雞蛋都沉入水底,像兩個秤陀。我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我並不灰心,又進行第二次實驗。我仍然是用那兩個杯子、兩個雞蛋,只不過是倒入生水,一個是放純生水,另一個加上幾勺生鹽,那個放純生水的雞蛋沉入杯底,而另一個加生鹽的雞蛋,輕巧地浮出水面。

看著兩次不同的結果,我瞪大眼睛,用手撫摸著浮出水面的雞蛋,很普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分析兩次實驗不同的結果,原來竅門就在生水與開水的分別,浮力在純水與鹽水的分別,勤動手,多動腦,生活就是一個萬花筒,等待我們來尋找其奧祕!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啊!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3

今天,在作文課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玩的實驗——彩色噴泉。

首先,老師拿出了80克左右的小蘇打、80克檸檬酸、一小瓶洗潔精、一小袋食用色素、半瓶水和一根攪拌棒。看著這些材料,我們的好奇心就被徹底調動起來了,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希望老師快點開始實驗。

只見老師先將15克左右的小蘇打慢慢加入水中,又將一小瓶洗潔精倒入水中,接著放入食用色素,再用攪拌棒快速地攪動幾下,頓時那水變了顏色。

臺下的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問:“實驗成功了嗎?老師,難道這就結束了?!”“這還叫神奇的實驗?”快嘴的張同學第一個問道。“不可能吧!老師肯定還留著一手!”還有的說道。“老師,快把最後一步做給我們看吧!”我們齊聲地央求老師。

“你們想知道接著會怎麼樣嗎?”老師故作神祕地說。“想…..”“想……”教室裡頓時像炸了鍋。

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只見老師把20克左右的檸檬酸用少許的水溶解,備用。接著老師又把剛才攪拌好的溶液快速地攪拌了幾下。邊攪拌邊說:“看好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說著把那杯檸檬酸水倒入了攪拌好的液體中,奇蹟出現了,水杯中噴出了許多彩色泡沫。

“真是太神奇了!太壯觀了!”“老師太厲害了!”“老師,再來一次吧!”同學們稱讚著這個魔術。

“這是什麼原理呢?老師。”又是張同學第一個發問。“呵呵!想知道背後的原理嗎?回家自己查。”老師又賣起了關子。

我回家一查原來小蘇打是鹼性物質,檸檬酸是酸性物質,它們在一起就會發生酸鹼反應,發出熱量。所以會產生大量的泡沫。

看來,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有趣的知識,這些知識需要我們去探索、去發掘。而我們也會在不停的探索中走向成功的彼岸。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4

今天我們學校五、六年紀的科技遊園活動開始了,我們看的眼睛都花了,就東跑西跑去玩了!

我看到了一個讓人很新奇的遊戲——硬幣自動倒下,就排隊去玩了。這個遊戲是這樣玩的:用一塊磁鐵將硬幣往右或往左靠,硬幣就會倒下。我聽遊戲介紹的人說:“這都是因為這疊硬幣在磁場上的作用發生了變化,才導致硬幣倒下。”聽完,我就知道這個道理是什麼,也就知道這個實驗怎麼做了。

我走著走著,又看到了一個令人奇怪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名字就是——壓不下的袋子,一看才發覺這個實驗很簡單:就先按一下沒氣的袋子,可以按到底,可另外一個裝滿水的袋子,卻怎麼也按不下去。那麼,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空氣的質量比水輕,所以,當塑料袋裡沒有裝水時,塑料袋就會浮在水面上。神奇吧?

我又繼續尋找令人驚奇的小實驗,終於我找到——洗潔精。先選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有紅色、藍色和橙色,然後點一滴進去,再點一滴洗潔精,顏色就會擴散開來。這個實驗的原理是:牛奶溶液中有許多脂肪粒,而洗潔精中的活性因子,能跟脂肪粒發生反應,從而產生流動,就讓 漂浮的顏色,擴散形成花紋。你也來試一試吧!

當然,好玩又有趣的實驗不止這些,還有硬幣浮在紙面上、紙杯不著火……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5

今天是週末,趁著大好晴天,我把自己的髒衣服拿出來洗。我先往水盆裡撒上洗衣粉並攪勻,然後放進髒衣服,揉了一陣子後,就用手不停地搓那些髒衣服中的汙漬。搓呀搓呀,衣服上的汙點就消失不見了,洗乾淨了的衣服就像新衣服一樣。望著手中煥然一新的衣服,我心中充滿了疑惑:洗衣粉怎麼就那麼神奇呢?碰上了它,汙漬為什麼就會消失了呢?

為了解決自己心中的困惑,我找來兩塊一模一樣的布,給它們分別抹上了汙漬放進兩個水盆裡。我在第一塊布上撒上了洗衣粉,然後在水盆裡搓洗。洗好後,這塊布和沒抹上汙漬的時候沒什麼區別。另一塊布我沒撒洗衣粉,就直接用手搓洗,搓了差不多的時間,我發現布上的汙漬不僅沒有洗掉,連周圍一片也被汙染了。

為什麼用洗衣粉洗和不用洗衣粉洗的兩塊佈會產生這樣大的區別呢?我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洗滌劑這一類物質的共同特點是:分子中有一個親水端,與水有很強的結合力。它們溶於水時,都能降低水錶面的張力。由於降低了水的表面張力,洗滌劑就能滲透到汙漬和纖維之間,降低汙漬與纖維的結合力,有利於汙漬從組織上脫落下來。洗滌劑的親水端就像兩隻手,一隻手拉住汙漬,另一隻手拉住水,使互不相容的汙漬和水發生了乳化作用、增溶作用。

通過實驗和查閱資料,我終於知道洗滌劑可以去汙漬的祕密了。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6

下午,老師興致勃勃地從外面走進來。老師的手裡拿著一本書,書上放著一些紙屑和一把尺子。老師還沒有說話,同學們就爭先恐後地說:“我知道,我知道。”老師讓班長蔣玉晶說。“這個實驗是先把尺子在頭上摩一摩,然後把尺子放在紙屑上,紙屑就吸到尺子上了。”蔣玉晶說。“說對了,這就是摩擦起電。”老師說完,就照著蔣玉晶說的那樣去做,果然,紙屑真的被尺子吸住了,有的紙屑小,就直接吸在尺子上了,有的因為太大,所以尺子擺動的時候,紙屑也跟著擺動起來。

我們也趕緊拿出尺子試了試,可是,女生長的是長頭髮,靜電多,而我們男生頭髮短,靜電小。突然,有人說,冬天,靜電非常多。又有人說,在沒有光的晚上,靜電會閃一下。還有人說,冬天,晚上脫毛衣的時候,會產生靜電。大家七嘴八舌地爭來爭去,不知不覺中,時間就如同風一樣飛了,下課鈴聲響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靜電是怎麼產生的呢?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上網去查。

原來,摩擦起電是物理反應,用摩擦的方法使兩個不同的物體帶電的現象叫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相互摩擦後,一種物體帶正電,另一種物體帶負電。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學海無涯,我看過的書太少了。

媽媽告訴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實驗,不僅收穫了知識,還懂得了學習要吃苦的道理。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7

今天,老師讓我們帶了一個生雞蛋,我納悶極了,不過也只能按捺住心中激動好奇的心情,耐心地等待了。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白老師宣佈:“今天,我讓大家帶雞蛋來,是要大家把它立起來。”老師剛一說完,同學們就開始議論紛紛:“雞蛋能立起來嗎?”“這怎麼可能?”趁著大家正談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我拿著雞蛋仔細地端詳起來:雞蛋是橢圓形的,而且蛋殼又是那樣光滑,想要把它立在桌子上,我猜需要有耐心和掌握平衡的技巧。

還沒等我再細細思考,白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立即動手幹了起來。

我手拿著雞蛋,俯下身子,平視桌面,騰出四個手指輕輕地扶著蛋,擺好後,一根又一根慢慢地把手指挪開。只剩下最後兩根手指了!正當我滿懷信心地緩緩拿開手指,希望它立起來時,只見它居然立刻不爭氣地摔了個大馬趴,倒在課桌上悠閒地蕩起來,如同一個頑皮的孩童。

我沮喪地抬起頭,環顧四周,有六七個同學的雞蛋立了起來,其中就有我的“冤家對頭”——同桌。我不禁有些灰心,這時,老師說出了其中的奧祕:立雞蛋需要心靜,手穩,蛋平。我這才恍然大悟,暗暗學著同桌的樣子,使勁地把雞蛋搖呀搖,讓裡面的蛋清蛋黃鬆動開來,然後把雞蛋豎立在桌子上,就和做不倒翁的原理一樣。哇!功夫不負有心人,雞蛋被我立起來了,我歡呼道:“耶,我成功了!”我的叫聲引來了好多同學的觀望,看著他們投來羨慕嫉妒的眼神,我像打了勝仗的將軍,把頭揚得高高的。

這次立雞蛋實驗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才能做好。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8

今天,我聽姐姐說裝水的塑料袋怎麼燒也燒不破,我特別好奇,就和爸爸做了一個實驗。

說是實驗,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個實驗需要的材料都是家裡常備的東西——塑料袋、蠟燭、打火機。爸爸幫助我把蠟燭用打火機點燃了,我用一個塑料袋裝滿了水,並把它拿到蠟燭火焰上去燒。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個裝滿了水的塑料袋放在了火苗的上面一點點,一動不動地保持了好幾分鐘,眼睛從沒離開過火苗和塑料袋接觸地地方,就像就像在等待老師公佈考試成績一樣緊張。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的手都快酸了,可塑料袋果然一點兒也沒有被火苗給燒破。看來,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我心裡一直在想,是不是不是因為裝了水,而是它本身就是燒不破地特殊塑料袋呢?我把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說:“想知道自己就試下撒!”於是,我把塑料袋裡的水倒掉,先用抹布擦乾,然後把它放在了火苗上面一點點。慢慢的塑料袋開始變形變色,不一會兒,這個塑料袋就被火苗燒出了大大小小的破洞。

爸爸看著我疑惑地表情,給我講起了原因。原來,塑料袋燃燒需要一定的溫度,只有超過這個溫度才會燃燒,否則不會燃燒。當火苗上的塑料袋裡有水時,火苗的溫度就傳到水裡了,塑料袋的溫度就不會很高,自然就不會燃燒了。

科學小實驗可真有趣!我以後一定要多動動腦,多動動手,做更多更有趣的小實驗!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9

今天,老師教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叫做摩擦生電。

做這個實驗得準備塑料筆,紙。

做實驗時老師首先得紙撕成紙屑,放在桌面上,然後把塑料筆在頭髮上來回摩擦,大約摩擦來二三十下。這時我想起了一首歌裡的一句歌詞“摩擦摩擦,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這是魔鬼的步伐。”OK!神奇的一幕發生了。老師的塑料筆尖上,粘著許許多多的小紙屑。同學們不約而同驚訝地讚歎起來。

看完老師的展示之後。我也把我手中的筆在頭髮上使勁地摩擦。然後,趕緊把塑料筆放到紙上。神奇的一幕也發生了。紙屑好像口香糖一樣,粘到了塑料筆上。但是過了幾秒鐘,紙屑又掉了下來。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塑料筆的電太弱了吧。我舉手向老師請教。老師說:“塑料筆在頭髮上摩擦,只能產生微弱的電力,這電力很微弱,只能堅持幾秒。哦,原來真的是這樣。

這時候其他同學也舉起了手。一個同學問老師:“老師,請問塑料筆可以在氣球上摩擦嗎?”老師笑著說:“你們回家可以試試看。”

又有人舉手了。這個同學說:“老師,這樣的摩擦產生的電能吸取汽車嗎?”多麼有趣的問題啊!這時候教室裡爆發出一陣嬉笑聲。這笑聲充滿好奇。老師沒有回答,等大家都安靜了。這時候老師才說:“不要笑,你們家裡都有小汽車了,回家試試看不就行了?大家又陷入沉思中。

這就是我們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塑料筆在頭髮上摩擦可以產生微弱的電流,吸引住小紙屑。這次實驗真有趣啊!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0

變胖的乒乓球?我沒聽錯吧?乒乓球怎麼會變胖呢!讓我來做個實驗,解開這個謎底吧!

我讓朋友去廚房拿了一杯熱水,自己則去乒乓球室拿了一個被踩扁的乒乓球。我們就在教室給乒乓球做起了“手術”。我把乒乓球放進滾燙的熱水裡,靜靜等待“奇蹟”的發生。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一分鐘,乒乓球就稍稍鼓起了一點兒,兩分鐘後,乒乓球變圓變胖了,它挺著圓圓的大肚子,調皮的看著我們。我把乒乓球從熱水中拿出,又拿了一個普通的乒乓球與它對比——一模一樣,絲毫看不出來幾分鐘前它還是一個報廢的,被踩扁的乒乓球。

為什麼被踩扁的乒乓球會在開水中恢復原樣呢?同學們一定已經猜到了——乒乓球的“熱脹冷縮”性質。乒乓球內的氣體受熱膨脹,把球身壓回了原樣。球恢復原形的前提是球身完好無損:若球被劃了一條裂縫,膨脹的氣體就會從那兒逃逸,乒乓球自然也就不會變胖,恢復原樣了。而且,不僅只有乒乓球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很多熱脹冷縮的現象,比如說:熱饅頭又圓又大,還軟軟的,涼了以後就會變得又小又硬;鐵路上的鐵軌,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間斷,是為了防止鐵軌熱脹冷縮出故障;炎炎夏日,給車輪胎充氣不能太足,也是為了防止輪胎中的氣體因受熱膨脹而爆胎……我們身邊很多固體,液體,氣體物質都有這種神奇的性質呢!

這下,我總算解開了“乒乓球變胖之謎”,原來是科學的力量讓它長胖的呀!科學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只要你有一雙善於去發現的眼睛,就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11

聽媽媽說,最早的指南針可是咱們中國人發明的。寒假裡,我決定當一個小小的科學家,親自動手,嘗試著做一個水浮式的指南針。

我先找來材料:一根點燃的蠟燭,一些紙巾,一根縫衣針,一把小剪刀,一杯乾淨的水,一個手機。好啦,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就開始做實驗了。

我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縫衣針夾起,放進火裡烤了個兩三秒鐘,然後迅速放進水裡冷卻。再把針從水裡拿出,用紙巾擦乾。接著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要把針浮在水面上。可是不知怎麼一回事,這針總是不聽話地往下掉,是我手太笨呢?還是針太重呢?一次,兩次,三次……怎麼每次都失敗?沒有一次是成功的,氣得我直想放棄。這時候爸爸提醒了我:“彆著急,我相信你肯定行!來,你先用紙巾擦乾針,再輕輕地把它放在水面上就行了!”聽了爸爸的話,我靜下心來,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我屏住呼吸,慢慢地把針放下去。呀,果然成功了,縫衣針穩穩地浮在了水面上。

我拿起剪刀,靠近針,哇,剪刀和針還吸在了一起!看來,此時此刻的針真的有磁性了!那它能為我們指示南北方向嗎?我繼續動手做實驗。我又輕輕地用剪刀撥動針,看,針在水面上來回不停地轉著圈圈,慢慢的,慢慢的,針停了下來。啊,我驚喜地發現,這時候的針眼針尖的方向和原來的方向是一樣的。我又趕緊拿出手機,開啟裡面的“指南針”軟體對了一下方向。耶,我的實驗成功啦,針眼針尖指示的方向和手機裡“指南針”軟體指示的方向是一模一樣的。

是什麼原因讓小小的縫衣針火燒冷卻之後就會有磁性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媽媽也回答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不用火燒冷卻這種方式,還有其它方法讓針具有磁性嗎?看來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簡單的實驗,卻藏著大大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