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作文 閱讀(1.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精】生活中的數學作文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

星期六,辛苦工作了一週的媽媽提議星期天出去休閒放鬆一下,這個主意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擁護。但幹什麼去呢?我們一起商議起來,最後還是爸爸提議:叫上朋友們去休閒中心唱歌吧。“好啊!好啊!”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

第二天,我們一家和爸爸媽媽的朋友來到了離家不遠的休閒娛樂中心,走進裝修精美的包廂,哇,好大!這時服務員告訴我們:為了回饋顧客,最近一週每小時200元,不過每滿2小時送一小時,今天是最後一天了。抓緊時間開唱囉!大家你一首我一首,盡情歡唱。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不知是誰問了一句:幾個小時了啊?爸爸趕緊掏出手機一看:“我們12點到的,現在快4點半了。”叔叔在一旁說:“不是每滿2小時送1小時的嗎?現在4個小時多了,他們肯定只會多算我們的,要不我們乾脆湊滿5小時吧!不吃虧!”我聽了爸爸他們的對話,悄悄在一旁算開了:滿2小時就是400元,但送1小時不用算,就是3小時,後面的2小時又是400元,一共800元。哎,對了,不是每滿2小時就可以送1小時的嘛,後面的2小時也可以送1小時的呀!想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爸爸媽媽和叔叔們聽了我的解釋,都翹起了大拇指,連連說:“還是這個‘小人精’厲害呀!這才叫真不虧呢!”

大家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2

早上,吃過早飯,爸爸突然對我說:“涵涵,你不是說數學很枯燥,學了也沒什麼用嗎?今天爸爸就帶你去體驗一下數學的樂趣。”“好吧!”我半信半疑地回答到,跟著爸爸出了門。

剛到車庫,爸爸就開始發問了:“我們的車子這麼髒,是不是該洗洗了?”我使勁地點點頭,“你再看看爸爸的頭髮長了,我要去理一下我的頭髮,然後還要買菜燒中飯,但我們一會要去新華書店買書,不能浪費太多時間,該怎樣安排才好呢?”我瞪大眼睛想了想,這不就是我們宋老師教我們的“合理分配”問題嘛,於是我得意地跟爸爸說:“那請您告訴我洗車、理髮和買菜各自需要多長時間。”爸爸告訴我洗車需30分鐘,理髮需20分鐘,買菜需10分鐘。

稍作思考後,我跟爸爸說道:“爸爸,我們可以這樣安排,先把車子開到洗車店去洗車,然後你去隔壁的理髮店理髮,再到菜市場去買菜,最後直接去開車去書店,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了,總共只要花30分鐘時間。”爸爸微笑地點頭。

洗完車後,我們來到了新華書店。我準備買三本作業本、一個鉛筆盒和感興趣的書,在精心挑選之後,我選中的作業本是3元一本,鉛筆盒是20元,選的兩本書分別是25元和15元。結賬的時候,老闆說書本一律九折,爸爸說:“你來算一算這裡總共多少錢?”我輕輕地問:“爸爸,一律九折是什麼意思啊?”爸爸說:“就是每滿10元就減一元。”我點點頭,開始計算了,3*3+20+(25+15)—4=65元,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通過這兩件事情,我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無處不在,我以後一定要學好數學,掌握好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的快樂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3

週末,爸爸開車帶芳芳去鄉下叔叔家玩兒。

一路上,芳芳不停地問道:“爸爸,還有多久才到叔叔家呀?”“還早呢!”爸爸說。。“你快告訴我呀!”芳芳急了。“還是老規矩,我出題,你來計算。我的車速大約是每小時90千米,從我們家到叔叔家大約有280千米。你算算我們3小時能不能到叔叔家?”

“不能。”

“你是怎樣算的?”說來聽聽!”

“用28090=3(小時)……10(千米)。一共是3小時,還餘下10千米呢!”

“你還有別的方法嗎?”爸爸問。

“別的方法?”芳芳自言自語道。突然,芳芳高興地說:“有辦法了,用90*3=270(千米),從我們家到叔叔家大約有280千米,這樣算的話,還餘下10千米,也不能到叔叔家。我們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還有多久才能到叔叔家啊?”

“我們大約行了88千米,你自己算算大約還需要多長時間吧!”爸爸又補充了一句,“最好能想出多種方法。”

“第一種,車速大約是每小時90千米,已經行了88千米,也就是說差不多1小時。第二種,用280-88=192(千米)。192\90=2(小時)……12(千米)。”爸爸聽了點點頭,表示同意。

這次的旅途給芳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懂得了數學來源於生活,要聯絡生活實際才能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媽媽去了超市買吃的。不一會兒,媽媽就拎著沉重的食物回來了。我定睛一看!有一個紅色的袋子裡裝了兩瓶玻璃瓶飲料。

喝完飲料後,我閒來無事,想用剛開學不久時,樑老師教我們計算在圓柱裡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物體的體積=上升水的體積)來計算一下這個玻璃瓶的體積。於是,我先準備了一個圓形小盆子,直徑大約是10釐米,高是8釐米。我往裡面注入5釐米的水,再將玻璃瓶慢慢放進去。這時,水面上升了3釐米。於是,我計算上升水的體積:直徑10除以2等於半徑5,那麼這個圓形小盆子底面積就是5乘5乘3。14乘3=235。5平方釐米。235。5乘3(高)=706。5立方厘米。我把想法告訴媽媽,媽媽想了想,說:“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測量玻璃瓶的體積!”媽媽將我之前用的圓形小盆子注滿水,再將這個小盤子放進直徑大概是20釐米的圓形大盆子中間。之後,媽媽將玻璃瓶小心翼翼的放進小盆子裡,緊接著,小盆子裡的水就溢位來了,大概有2釐米多一點。媽媽說:“你看,20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再乘以2。2就等於它的體積690。8立方厘米啦,雖然和你的結果不同,但結果都在700上下。除了這個方法,還可以用一些不規則的物體來求它的體積。”……

沒想到求一個物體的體積,還有這麼多方法。數學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覷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

生活中的數學,真是數不勝數呀,比如說“打折”在生活中就很常用到!

雙休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到商場裡買新衣服,“哇!商場裡的衣服讓我看的真是眼花繚亂呀!”轉著轉著轉到了媽媽朋友的店裡。兩人一見面就激動得不能行,向磁鐵一樣根本分不開,不知過了多久,阿姨說:“你要買衣服啊,來我這兒買吧給你打個七折!”媽媽一聽,更是高興了。急忙東瞅瞅,西看看!“就這件吧,多少錢?”“原價320元,給你打個七折,恩?我的計算器呢?”說著,便找起了計算器。在一旁無聊著的我,便想和計算器來個競賽。

經過五年級的學習,我已經對摺扣了如指掌了,更何況這種小問題。打七折就是佔原價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十分之七,打原價的百分之七十,原價是單位“1”單位“1”已知用乘法。那麼就是三百二十乘百分之七十。最後答案就是224元。當我算完時阿姨才找到了計算機!竟然便宜了96元!這衣服便宜的真多!我開心地笑了笑。

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6

有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在家聊著數學方面的習題,媽媽對我說:“浩浩,媽媽有道關於吃蘋果的題目,稍微有些難度,你要不要挑戰一下,聽到挑戰,我心裡很興奮,好啊!好啊!媽媽你快出題吧!

題目是這樣的,媽媽買了好多蘋果,你從10月29號起每天吃2個蘋果,吃到11月2號,你一共吃了多少個蘋果?然後我想一天2個,要吃多少天呢?腦筋稍微轉了一下,就找到了突破口,我們語文書上 剛剛教到一個知識點,瞭解大月小月的天數,二月平,大月31天,小月30天,我看手數了一下,10月是大月31天的,所以要吃3天,再加上11月的2天,一共是5天,那就是5個2相加2+2+2+2+2=10個,乘 法我也會些,2×5=10。還有一種解答方法是10月份吃的蘋果加上11月份吃的,10月份3天吃的個數3個2相加2+2+2=6,11月份2天吃的個數2+2=4,一共吃了6+4=10。

我把思路和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在我臉上親了一下,我心裡比吃了棒棒糖還要甜,那天我還得到了一點小小的獎勵呢!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7

這天,我剛放學回家,肚子餓極了,我看爸爸做烙餅,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問:“還要烙多少時間啊?我都餓死了!”爸爸沒有回答,我急了:“什麼時候烙好呀!”爸爸終於開口了:“這個問題你自己想,烙一張餅要2分鐘,可鍋內最多放兩張餅,我總共要烙三張餅,你去算算吧。”這怎麼又跟數學扯上關係了,唉,真是數學無處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這3張餅不就是烙2×3=6個嗎,那麼容易的題也考我,我跑進廚房,我說:“要用6分鐘,2分鐘烙一張餅,3張餅就要烙6分鐘。”爸爸卻說:“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鐘。難道就不能兩張並放一起烙嗎?”

我聽了垂頭喪氣的坐回椅子上,我又接著想:那如果兩張餅一起烙的話,烙兩張餅就要兩分鐘,還有一張餅需要再烙兩分鐘,和起來就是2+2=4分鐘,這比原來省了兩分鐘。我又興奮的奔進廚房,我激動的對爸爸說:“一共需要烙4分鐘!”爸爸想了一會兒說:“恩,是少了,但還不是最快辦法。”“還有最快的辦法,怎麼可能?”我問。爸爸笑了,說:“你在想想吧。”

就在我想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一亮,對了,可以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鐘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這樣下來一共用了3分鐘,我把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拍手稱讚。

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學深了,學透了,自然就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8

週末,我做完了數學作業,就拿給爸爸檢查。爸爸看了,皺了皺眉說:“你再聯絡生活把最後一道題看看!”那一道題是這樣的:一根長20公分的木頭要鋸成5分米長的木棍,每鋸一次要4分鐘,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那全部鋸完要多少分鐘?我是這樣做的:20÷5=4(段),4—1=3(次),4×3=12(分鐘),3×3=9(分鐘),12+9=21(分鐘)。我仔細地看呀看呀,還是沒看出什麼毛病,只好硬著頭皮問爸爸。爸爸笑著說:“傻孩子,每鋸完一次,要休息3分鐘,這根木頭共要鋸三次,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也就是說,鋸三次只要休息兩次,是不是呀?”我恍然大悟:中間休息時間不是3×3=9(分鐘),而是2×3=6(分鐘),這樣,鋸完這根木頭總共要花12+6=18(分鐘)。

很顯然,文中“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不準確。正確的表達應該是,第三次鋸後,這根木頭就被鋸成“5分米長”的一些小段了,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了。

生活中的數學其實很多,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一定可以發現很多數學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9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關於數學的問題,它們有的藏在超市裡,有的藏在餐廳裡,有的藏在家裡,有的藏在學校裡……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商場中的折扣問題。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人們會覺得商場裡的衣服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價格也是蠻貴的,還不如上網購物。可是到了年底那些賣衣服的店主們總是會想盡花樣去吸引上街購物的客人們。他們有的掛出了大減價的標誌,有的標出了打折扣的牌子,還有的放出嗓子,去吸引客人們。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媽上街買衣服。然而我們看見三家店都有同樣的衣服,而且價格也相同,但是三家店都有不同的便宜方式:這件衣服正好300元,第一家是滿300元返200元,第二件是每滿100元返50元,而第三家是打五折。到底哪家更便宜一些呢?我們不妨來算一算。第一家的價格是:300-200=100(元);第二家的價格是:3x50=150(元)300-150=150(元);第三家的價格是:300x50%=150(元)(五折=50%)。這三家相比起來,第一家最便宜,所以我們買了那件衣服,省下了不少錢!

看來,只有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讓生活更加豐富!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於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琅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准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後都感到100元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慾望。可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裡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裡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可以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可以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後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後覺得這個計策不錯,於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麼買那麼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1

寒假裡,我們一家人來到安吉杭州Hello Kitty 樂園遊玩。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售票處排隊買票。大螢幕裡播放著當天的票價:節假日成人票290元,兒童票180元。我發現節假日的票價比平時的票價要貴一些;別的景點兒童票是成人票的一半,而這裡的兒童票比成人票的半價要貴挺多的。是不是他們和我一樣粗心算錯了?我正想著,媽媽叫我算算,我們一家三口要付多少錢呢?啊!我們只教了100以內的加減法,200多的我可不會加!我把小臉一撇不耐煩的說。媽媽告訴我:可以把290這個三位數去掉0看成29一個二位數來算,最後答案再加個零升位就可以了,你試試。29+29=58,58+18=76,760元。我小心翼翼的說著我的算式。這時媽媽的也被扣掉了760元。看來我算對了。

走進樂園,裡面的建築真漂亮啊!有城堡,有噴水池,有舞臺,還有好多好多的遊玩設施。我玩了蘋果樹飛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遠古石船,只見那船上下搖擺還會轉圈,刺激極了。但是排隊的人很多,隊伍在慢慢地往前挪,快到我們了,爸爸媽媽在討論還要多久才能坐上船。我突然想到了一種比較準確的方法來估算:我先觀察了石船,石船上有6排位置,每一排能坐4人,四六二十四,24個位置。再數數我們前面大概有幾個24,就知道我們第幾批能坐上去了。我告訴爸爸媽媽:大概我們第二批就能坐上去了,因為我們前面大概只有30個人了。

玩好了石船,我還玩了旋轉木馬,魔法單車等等,我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估計等待的時間,嘿!嘿!還都比較準確的哦。

生活中數學問題真是無處不在啊!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2

每年春節,相信大家有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吧?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壓歲錢裡的學問”吧!

媽媽告訴我:“錢存在銀行裡,在固定的時間內,會像媽媽生小孩似的,生出許多小錢來呢!這個小錢被大家稱為利息。”我還是不理解,錢不就是錢嗎,怎麼還叫做利息呢?“那,什麼是利息?”我繼續問媽媽。媽媽解釋道:“銀行的存款利息都是按照年化利率計算的,假如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為1.75%,意思就是把100元錢存入銀行,一年後就可以獲得1.75元的利息,總額就變成100+1.75=101.75(元)了。”

按照家鄉的習俗,上學前和學生時代都可以獲得長輩的壓歲錢哦!那我就來算一算,等到大學畢業時,我總共可以獲得多少壓歲錢吧。計算公式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金=本息。今年我共獲得了5700元,那麼存一年的本息是:5700×1.75%×22+5700=7894.5(元)。以5700為平均每年得到的壓歲錢來計算,總共會有5700×1.75%×(1+2+3+…21)+5700×22=148442.25(元)。

我剛算完,媽媽還告訴我,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存期,年利率都不一樣,第一年產生的利息可以成為第二年的本金,但是這樣計算起來會更加複雜。聽著媽媽這樣介紹,我感覺很迷惘,看來只有繼續學好數學,才能把生活中的這些數學問題統統解惑了。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3

昨天我們五天的值周生活結束了。

我和郭芳兵一起在算五天內每個班的總分,我們原本以為非常好算,可是我們在算的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

比如:哎?他們班的分怎麼這麼多呀?我們再仔細一算,原來算錯了……唉!看來口算並不可靠,還是筆算比較保險。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

我們特別著急,不是因為天黑想回家,而是因為我們五分鐘才算了6個班,全校一共有42個班,照這樣下去,我們一共要35分鐘才可以算完。唉!我們長嘆一口氣,還要算這麼長時間才能算完啊!

數學老師看見了我們的煩惱,走過來對我們說:“你們看,這是5.1+5+10.3+……,先算小數部分,1+3+……最後基礎分一共是70,再用70加上小數部分的就行了!”咦!呵呵!這個辦法真巧妙,還是數學老師聰明啊!

我們明白了,我們正準備算,數學老師卻自己卻算了起來,看來數學老師要“大展身手”咯!數學老師說一個,我們寫一個。

最後,不到五分鐘就算完了!

看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它只需要你認真去發現!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4

20xx年 12月7日 星期日 天氣:多雲轉晴

“李婕來了,快,看看你叔叔該買什麼樣的磚?”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叔叔那兒看看。叔叔家正在裝修地板,叔叔一家正在為這地磚為難。

“您們都想買什麼磚?”我問。嬸子馬上說:“我覺得買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磚好,因為好拼,和……”“不好,太單調!”哥哥立刻反駁道。“那哥哥說說。”我問哥哥。“我覺得拼成六邊形好看,你看……”哥哥邊說邊用手比劃著。“要我說,拼成八邊形好看,我們單位就是這樣拼的。”叔叔說。

我想: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磚是有些單調,但是好拼;六邊形的磚,是不單調,可不知道能不能拼;八邊形……對了,我記得在學校裡,尚老師教過我們“密鋪”,“密鋪”就是圖形能鋪在一起,沒有空隙,也沒有重疊。只有三邊形,四邊形,正六邊形能夠密鋪,其它的都不能密鋪。

看來,用正六邊形鋪地磚是最合適的了。我把我的想法跟叔叔說了,於是,叔叔照著買了。結果,鋪完了還挺合適。叔叔直誇我:能把學的知識用在生活中。

……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5

數學是我們每天必要接觸的,因為數學,我們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就如我們所學的百分率就讓我們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學。就在暑假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多麼熟悉的感覺呀!今年真是地瓜大豐收啊,那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老師曾說過地瓜還可以做成地瓜粉呢。農民伯伯們正在計算今年的地瓜能做出多少地瓜粉呢?我也過去幫幫忙吧!看來我學的百分率終於派上用場了。第一步當然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地瓜啦!農民伯伯說:用來做地瓜粉的地瓜一共有38千克。

他還告訴我100千克地瓜可以做出20千克地瓜粉。大家都知道求分率是:比較量除以標準量=分率。那麼就是:20除以100乘100%=0。2乘100%=20%。這就是地瓜的出粉率啦。接下來就要利用這個出粉率來計算一共可做多少地瓜粉了。地瓜的總數乘出粉率=38乘20%=9。6(千克)這樣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算出地瓜粉的總數啦!是不是很簡單呢?其實不止是求地瓜粉,還有種樹的成活率,籃球的命中率,抽獎的中獎率等等。這些都是可用以上的方法的。就像種樹的成活率,只有把成活的棵樹除以種樹總數,再乘100%就=成活率了。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有了它是不是很方便呢?快與我一起去探索數學的奧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