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古詩作文彙編6篇

作文 閱讀(5.45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古詩作文彙編6篇

古詩作文 篇1

記憶中,第一次接觸古詩詞,似乎是我一兩歲時。那時,媽媽經常讀古詩給我聽。雖然好多古詩的意思我不太理解,但是在家人面前,卻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吟上幾首,家人將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毫不吝嗇地送給了我,讓小小的我心裡埋下了古詩歌的“種子”。

上了幼兒園,開始學習古詩。隨著老師的講解,我開始慢慢地懂得了好多首故事的含義,知道古詩猶如我國璀璨的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是我們中華兒女傳承文化的精髓。

上學後的課堂上,我在課本中“認識”了詩仙詩聖詩佛詩魔詩神等。詩仙李白的《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懂得了友誼的珍貴;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體會到了詩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豪邁氣概;詩佛王維則用一首《鳥鳴澗》為我們描繪了春天夜晚的美好景象;詩魔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則讓我明白了人生就應該如小草般頑強,即使再多的風吹雨打,也不能退縮;詩神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方能看得全面。

上學後的課餘時間,每天我都要拿出《唐詩三百詩》看一看,背一背,當我一次次吟誦起這些偉大詩人的詩篇時,我似乎看到了唐宋年間鮮活的歷史在我面前栩栩如生,不由感悟我國曆史文化瑰寶之偉大。當然,背誦古詩詞中也發生了很多糗事,就是將古詩背串了,兩句李白的詩後面竟然跟了兩句杜甫的詩,媽媽稱之為“混搭”,引得爸爸捧腹大笑。我和媽媽還經常在古詩詞方面比賽一把,每週五晚上,我都要與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相約”。我利用手機,和場上的選手PK古詩詞,時常還能勝出。尤其小驕傲的是,我超好的記憶力將曾經自詡為“文學青年”的媽媽“打敗”,媽媽感嘆地說:“時光真是把殺豬刀,不僅失去了容顏,還偷走了我的知識”。在這些PK中,我更增加對古詩詞的興趣。我知道,古詩詞已經在我童年的心裡“生根發芽”,期待古詩詞在我心中“枝繁葉茂”那天。

感謝古詩詞,使我懂得了歷史,使我找到了自信!

古詩作文 篇2

夏日的微風拂在含苞預放的荷花上,吹開了花骨朵,陣陣清香襲來,讓人心曠神怡。片片荷葉碧綠無瑕,露珠在荷葉上滾動著,好似珍珠一般透亮。

一座精巧的小房子坐落在魏巍高山腳邊,從房子裡走出一位小牧童,赤著腳丫,戴著草帽騎在黃牛背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鬱鬱蔥蔥的樹林裡,陽光星星點點地如黃金般灑在地上。蝴蝶、蜜蜂辛勤地工作著,小鳥在自己的巢裡放聲歌唱,青蛙們也加入了這支演唱森林的樂隊。牧童來到了這裡,聽到這美妙和諧的聲音,也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嘹亮的歌聲穿透樹林,好像把自己也當成了演唱森林樂隊的一角。

潺潺溪水清澈見底,流過色彩斑斕的鵝卵石,游魚、蝌蚪在水底穿梭,成了一幅風景畫。

牧童走出森林,聽到了新合聲,是一隻正在高聲唱歌的蟬兒。這隻蟬通身發亮,兩顆眼睛像花椒籽一樣黑亮。牧童越看越看喜歡,就想捉住它。他左思右想,絞盡腦汁,終於想出條妙計:他先將樹旁的草木編成一個網,再小心翼翼的靠近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唰”地網住了蟬兒,再把蟬慢慢向下移動,最後牢牢地捏住它,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回到家後,小牧童聽著蟬兒有氣無力的呼喊著其他同類,又覺得它十分可憐。就在蟬兒絕望之際,小牧童做了個決定:讓蟬兒回到它自己的美好家園去,這樣他下次還可以再聽到蟬兒的歡唱!想著想著,小牧童陶醉在了美妙和諧的森林之歌裡!

古詩作文 篇3

是誰,於花間獨酌,吟哦著“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漸漸走進我們的視線?是誰,於月下長嘆,唏噓著“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緩緩步入我們的眼簾?是那些“愁緒滿懷無處訴”的詩人詞人們,款款情思流淌在眉間,滴滴血淚盪漾在心田。

愁之切

李易安之愁,愁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愁到“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後主之愁,愁到“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滿腹閒愁,數年禁受,流不盡,訴不清;柳永之愁,愁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辛棄疾之愁,愁到“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愁到“可惜流年,憂愁風雨”,縱“紅巾翠袖”也難搵那流不盡的“英雄淚”。歲月的長河中,因多了這些憂愁中透著浪漫的面孔而暗暗增色,他們穿透歷史的煙雲,在悠久深邃的中華文化中熠熠生光,他們愁得真切,愁得可人,愁得惹人憐,更讓人情不自禁的為他們掬一把辛酸淚。

愁之源

古人之愁,緣何為之?不外乎一個“情”字。情之深,愁之切,真摯的情感引發了深切的憂愁,而這真實可感的憂愁又將這纏綿緋惻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二者的相互映襯,又凸顯出了古人的情真意切,與現代人的冷漠大相徑庭。杜少陵之愁,愁在江山社稷,“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片彌望在滿目瘡痍的山河中,浸潤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壯麗圖景裡。陸游之愁,愁在滿腔報國志,卻終付東流水,縱然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然而,終落得筆下梅花“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的下場,風雨飄搖,腐敗無能的南宋朝廷,容不得他的愁,更理解不了他的款款深情源自何處。然而,任時光荏苒,他那憂愁中顯露的縷縷報國情思仍會在我們心裡留下深深的烙印,敬之,愛之,亦憐之。

愁之解

縱覽中國古代的詩人詞人們,儘管滿腹閒愁無處可訴成為文學的主旋律,然而在這之後,他們總能找到方法來釋愁,用更積極進取的態度去迎接未來生活,使那些垂頭喪氣,一蹶不振的庸人難以望其項背。李太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無可奈何之際,他選擇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愁之盡頭,他看到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於是他認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後人讀李白的詩,總能感到一種遒勁有力的意氣,感受到無限的豪放與灑脫,一種直面挫折的勇氣和魄力氤氳在心底。烏臺詩案,給瀟灑自如的東坡居士一個致命打擊,他的愁,非常人所能禁受,而他又非常人可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一蓑煙雨”“賞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把滿腔的悲憤融化在了造福一方百姓之中,故,蘇堤的池水清碧,西湖的楊柳依依。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情愁滿腹訴不盡,歲月長歌。讓我們追隨這些詩人詞人們,去感悟他們筆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去追憶那些似水年華。

古詩作文 篇4

清明節的'時候,路兩旁的楊柳無精打采的低垂著頭,一陣風吹來,楊樹上的楊花慢慢飄落下來。不一會兒,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小雨,小草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綠意盎然,像給大地鋪上的一層綠色的地毯。

一位書生慢慢走在泥濘的小路上,他雙手背在身後,目光凝重,面容憔悴,看起來心事重重。是什麼讓他失魂落魄呢?也許他看見不遠處有一群人在踏青掃墓,勾起了他對家鄉、對親人思念之情,和對死去的親人的懷念之情吧。

書生越走越覺得苦悶,突然聽見一陣悠揚的笛聲,循聲望去,發現草地上有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於是他走過去向牧童問道:“請問附近有沒有酒家?”牧童想了想,用笛子指向的杏花盛開的村莊,說:“那裡盛產好酒。”書生連連感謝,向杏花盛開的地方走去。

古詩作文 篇5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暢暢根據《秋思》寫了一篇小作文:

洛陽城中,秋風乍起,張籍站在瑟瑟秋風中,打了個寒戰。他望著滿地落葉,不禁想起家裡年邁多病的老母親——天冷了,她有沒有增添衣服?他又想起了整日碌碌無為的弟弟——這小子長大了,長高了,也該閱讀些詩文,多學點知識,好考取功名。

他一邊想一邊走進屋,嘆了口氣說:“我該往家奇封信啦!”於是,張籍抽出幾頁紙,提筆就寫。可是他想說的話太多太多,先寫那句呢?他認真地想了想,終於想好了要寫的話。

啊,終於寫好了!張籍望著寫了滿滿幾頁字的信紙,手有些顫抖,他小心翼翼地將信摺好,放入信封。他找到送信人,把信交給那個人,還有點不放心,又千叮嚀萬囑咐。張籍一想到焦急等待他信的家人可以安心了,就忍不住笑了,雙眼卻噙滿了淚水。

送信人要出發了。張籍卻拿出筆,懇求說:“小弟啊,讓我再添幾句話吧?!”送信人只好將信遞給他。他極其認真地開啟信封,展開信紙……送信人等得不耐煩了,不時的催他,他才把信放好交給送信人。

送信人把信裝進包裹,騎上馬走了。張籍坐在一棵老樹旁,想著家人看到他的信時,會多麼高興……

古詩作文 篇6

有一片海洋叫古詩 。那是怎樣的一片海洋?是靜的,是動的,是那種不可讀懂的深,還是那種一目明瞭的淺?那一頁頁凝固心緒的塵封詩卷,是這片海洋中飽經滄桑的浪潮嗎?那浸潤著滿篇的淡淡惆悵,又該是點綴這片海洋的浪花中最美的一朵吧?

那是怎樣的一片海洋呢?那樣波瀾壯闊,"淡妝濃抹總相宜 ",似乎全部美麗都被一筆塗抹在這片海洋。於是,在一次次接連湧起的風浪中,我看見了:“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的閒適鄉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夜黃昏”的清雅意境;“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淒涼邊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孤獨月夜;還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奔放大海……這樣的景,濃縮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又怎能不讓人對這片海洋心生喜愛呢?

有一片海洋叫古詩 。那是怎樣的一片海洋呢?那樣含情脈脈,徜徉在每一次浪潮中,都禁不住和詩人那噴薄而出的情感共鳴: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放瀟灑;那“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欣喜舒暢;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涼瀰漫;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斷腸;還有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懷激烈……思鄉情、愛國情、友情、親情,每一種情,都給這些文字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每一種情都讓我們再一次透過發黃的卷宗,觸控歷史的心跳!這,還是用筆寫下的詩嗎?這分明就是詩人那一顆顆赤熱的心啊!這樣的一片海洋,又怎能不讓人為它的魅力傾倒呢?

有一片海洋叫古詩 。這是怎樣的一片海洋呢?這樣裝滿智慧,彷彿是東方的“蘇格拉底”在向人們宣告:那“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提醒人們珍惜時光;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訴人們風雨後總見彩虹;那“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 向人們描述 戲劇性的人生;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向人們揭示認識本質的重要……這些道理,是那樣的深入人心,因為它們是被世間風雨磨礪出的智慧結晶啊!這份智慧,何嘗不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份瑰寶?這樣的一片海洋,又怎能不讓人對它心生敬意?

有一片海洋叫古詩 。那是怎樣的一片海洋呢?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這片海洋實在是太美,太精深,太博大,它永遠以它的魅力雋永滋潤著每個人心田,陶冶著每個人的情操!我,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為它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