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集合】家為題的作文

作文 閱讀(2.0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為題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合】家為題的作文

家為題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開封,也是七朝古都,這裡不光有七個朝代留下來的痕跡,也有美麗的風景。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園裡的虹橋。

一進清明上河園的門,我繞過張擇端的石像,沿著石板鋪成的小路,我就來到了虹橋。這裡風景優美,景色迷人。虹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了。這裡有一個湖,它在一天中將虹橋襯托的'很美。

早晨,太陽冉冉升起,光芒灑向虹橋和水面,整個虹橋和湖面像蓋了一層橙黃色的緞子,小鳥也趕來梳理自己的羽毛,柳樹剛剛甦醒,它用迷迷糊糊的眼睛看著水面上的自己。

中午,這裡陽光充足,許多人在虹橋上晒太陽,湖面上映著柳樹,微風姑娘吹拂著柳樹像是柳樹在梳小辮子,微風姑娘又吹到了湖面上,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美極了!

傍晚,虹橋映在水裡,彷彿有兩座橋,上面都站滿了觀賞風景的遊客,小魚在橋下鑽來鑽去,等著大家拿吃的餵它,有趣極了!天快黑了,水面上映著回家的小鳥,我想:它們一定是鳥媽媽,找完食物回家了。

我愛我的家鄉——開封。

從早晨、中午、傍晚三個方面將虹橋寫得細緻入微,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家鄉清明上河園的虹橋的喜愛之情。

家為題的作文 篇2

我的爸爸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

每當我有難題時,就去請教爸爸,他總是細心地給我講解題意,讓我豁然開朗,我稱他為“家庭教師”。

每當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叫”時,一陣香味便會從廚房裡飄出,爸爸做的飯總會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吃的.津津有味。我稱他為“廚師爸爸”。

每當我有新的喜好時,爸爸拼命地為我加油鼓勁,使我把這個愛好發揮得更好。我稱他為“拉拉隊隊長”。

當我有新的目標時,爸爸又吹起我前進的號角,讓我衝到下一個目標……

爸爸還是家裡的維修工呢,燈管、熱水器、水龍頭等樣樣精通,我稱他為“家庭維修工”。

因為爸爸對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是唯一的,所以,爸爸最後被我總稱為“家庭主父”。

家為題的作文 篇3

趁著清明小長假二度去參觀了國家博物館。遙記得還是大一入黨時跟著小團隊參觀了國博的“復興之路”展覽,而此次我是專門為了“古代中國”而來。正好也算對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一次不錯的實踐了。清明春假,出去遊玩觀光的人不少,但國家博物館裡人還不算很多,正合我獨自觀賞不徐不疾之意。

去之前少不了先做了一番攻略,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而“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是以王朝為線索的,從遠古時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記錄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整整分為八個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時代的北京人頭骨化石和古樸的圖騰,商周時期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和戰國七雄,秦漢時期的強盛和文明,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動亂後,中華文明迎來了隋唐的鼎盛繁華,無不讓我作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其後的宋元明清,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這個展覽好像是一幅歷史長卷,記載著華夏文明從誕生髮展到繁榮衰落,對比博物館樓上的“復興之路”的展覽,正體現著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

在這一展覽中自然是看到了許多歷史教科書中的器件,讓人肅然起敬的同時又倍感親切。下面我就來整理一下幾件讓我記憶尤深的展品吧。

首先是鎮館之寶之一的後母戊鼎,是商朝最有名的出土文物之一了,“後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其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司母戊”青銅方鼎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範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因為我專業學的是材料,對於加工成型這一塊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知道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製陶範、合範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後母戊”青銅器的鑄造,充分說明了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此外,大概是因為所學專業的影響材料的影響,我又去查找了“後母戊”青銅鼎的光譜定性分析和化學沉澱分析,得知所含銅為84.77%,錫11.64%,鉛2.79%,這與戰國時期《考工記》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以窺見我國古代青銅器文明的內在傳承。

另一件也是教科書上的器物,“四羊銅尊”(曾稱“四羊方尊”),所謂方尊就是商朝時的一種盛酒器,它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體型最大的一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莊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均置聳起的扉稜,既用以掩蓋合範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此器採用了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使原本造型四班的器物,變得十分生動,將器物與動物造型有機結合,達到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這一文物出土於湖南洞庭湖周圍,可見商文化的影響已經遠及長江以南的地區。

還有一件讓我興奮“價值連城”的藏品則是“金縷玉衣”(又稱“金縷玉柙”)。在展廳靠近裡側的中間位置,橫列著一個長約2m、寬1m左右的的展臺,著名文物“金縷玉衣”就靜靜的“躺”在裡面。對金縷玉衣是早在國中的歷史課本中就已經知道了,但對它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記載上,沒有一個實際的或者更可以說是基本成形的概念,今天得以在眾多的參展文物中見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實屬幸事、慶事。在我面前的金縷玉衣是由一塊塊紅白色的大小不一的玉石片組成,大的平均長約10cm、寬5cm,小的平均長約3m、寬1cm,最大的玉石片是腳底的那片,長約25cm、寬10cm左右,所有的玉石片,無論大小,厚度都不到1cm,表面光滑、紋理清晰。在每塊玉石片的四角上各有一個米粒大小的孔,金絲穿過這個小孔,將所有的玉石片串連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將要穿戴金縷玉衣的人從頭到腳、絲毫沒有放過的包裹保護起來。能看出,

展示在我面前的這件金縷玉衣是為男性製作的,因為在其大腿根部有用小塊玉石片穿接而形成的小筒子,用來盛裝男性的生殖器官。頭部用小塊玉石片穿接起來、按照人的五官巧妙的分開鼻、眼、耳器官,軀幹及臂膀、腿部用大塊的玉石片錯落有秩的穿接,手掌及腳部用大小不同的玉石片按照一定的順序交叉穿接、用一大塊整片的玉石片坐為腳底,腳趾前端用小塊玉石片豎立串起,使整個腳部能合適地放入。整個金縷玉衣渾然一體,大小不同的玉石片在金線的連線下有序地成為一個整體,緊湊而不擁擠的將穿戴的人包裹在金與玉的氛圍中。據資料顯示,這件金縷玉衣整整花費了當時數百名技藝精湛的玉石匠人兩年多的時間,花費的資產相當於幾百戶富裕人家一年的所有花銷總和。花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來製作出的金縷玉衣,顯示出當時的統治者希望通過這種外在的保護來達到自己屍骨永存的願望,但後來發上的事實可與他們的想法背道而馳,往往在他們穿上金縷玉衣不久的以後,他們的墳墓就被垂涎於墓室寶物的盜墓人所挖掘,寶物被偷盜,而他們的屍骨卻落的個蕩然無存的地步。

一件件的珍品,在我的眼底出現,一段段的歷史,在我的腦海中重現。讓我通過它們去解讀和感受那段昨日的輝煌,所有的這一切讓我留戀、讓我駐足、讓我忘記了去分辨左右兩個展室佈局上的不同,更讓我忘記了朝代的更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恍惚間不同朝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展現在我的面前,而我,也貪婪的呼吸著那已經久遠了的熟悉的祖先的氣息,深切感受著祖國母親的博大精深。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們這一代人,正承擔著民族復興的偉大責任。我希望經過我們的努力奮鬥,中華民族會重新崛起於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