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讀者》的讀後感

作文 閱讀(2.5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讀者》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讀者》的讀後感

有關《讀者》的讀後感1

暑假裡,我看了一本書——《讀者》,裡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讓我至今難忘。故事大概是,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大草原上,生活著兩種不同的動物,一種是溫順的長頸鹿,另一種是凶猛的美洲豹。長頸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卻不怎麼管剛出生的小豹,甚至丟棄它們。就算有別的動物吃小豹,母豹有時也不會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長頸鹿用千百次的告誡換來的僅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為擁有痛苦的經驗,成為了強者之中的強者。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要想成為強者,就必須經過一番磨難。像音樂家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為了演繹生命的悲劇。他從小就被他的的父親逼迫去學習音樂,長大後,他的耳朵也聾了。可他卻沒有向命運妥協,而是向命運抗爭,創作了驚世之曲——《命運交響曲》。現實生活中不也如此嗎?一個農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卻立志當一名主持人。

因此,他被所有的人恥笑,可他卻沒有認輸,而是以堅強的意志,向命運發出挑戰。他將小石子放到嘴裡含著,不停地練習發音。他的舌頭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每一個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會有許多困難在等著他們。所以命運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讓你受挫折。是為了讓你戰勝命運,成為強者。困難固然可以打擊我們,讓我們內心受挫,可困難也可以鍛鍊我們,讓我們變得堅強。要相信,當一切暴風雨過去之後,你的世界將變得很美好。

有關《讀者》的讀後感2

《讀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開放,不需要別人去觀賞或者讚美;《讀者》又或者小巷裡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裡,安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總之,沒有《讀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兩條平行的流水線。

有一天,不經意間,又碰到了《讀者》,娓娓讀來,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熱烈;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讀者》包羅永珍,既有大家、專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學經典,也有小品隨筆。總之,《讀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與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雜誌。後來,我每個月都會按時買回最新的《讀者》,彌補自己因為上網過多,落下的閱讀功課。最近的《讀者》對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啟發,譬如對於中國大學教育擴招的思考,譬如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的凶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讀者》是一本比較適合這個時代的人們補充知識與精神財富的雜誌。

《讀者》雜誌與網際網路也有莫大的關聯。首先,《讀者》採用的讀者推薦機制,很類似於今天網際網路的dig機制,從這一點來說,《讀者》的讀者不僅僅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是資訊的搜尋者,不僅僅是消費,也有勞動付出。其次,《讀者》是一本符合部落格精神的雜誌,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讀者》分享的是知識,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網站之所以流行,與《讀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對廣袤無垠的知識或者資訊中,為網民或者讀者尋找到最能滿足讀者(網民)需要的資訊。

很喜歡《讀者》,沒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