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讀後感作文

作文 閱讀(1.77W)

本書與其他管理書籍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告知讀者,並不是管理企業管理別人才是管理者,而是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都是自己的管理者,並且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卓有成效。全書共分七大部分,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時間管理,我能貢獻什麼,發揮人的長處,要事優先,決策要素和有效決策。由於時間關係,對於本書目前只閱讀了推薦序與第一部分: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就此兩部分做以分享。

關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讀後感作文

推薦序共六章,前三個序中也提到了一些作序者自己對管理實踐的體會以及對本書理念的感悟,第四篇是對本書做了一個整體介紹,後兩篇序只是介紹了本書對其個人的影響,我們不過多贅述。序一中談到了德魯克的一個“後現代主義”觀察和思考方式,即從理解全域性或整體出發,尋找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達到把握和解決個別問題的目的。首先對於整件事情有個整體的把握,才可以有效的去管理,如果一件事都不清楚他包含哪些環節,需要哪些資源,該有哪些流程,那麼遇到個別問題時是很難處理的,因為個別問題就是單純的問題,但個別問題融入到整體中就是整體事件中一個節點的不足,這個個別問題所在的節點是承上啟下的,通過對各環節內在聯絡的把握,就可以處理掉個別問題了。如我們週會中曾提出的,小地市,縣或者更小的行政區域,這些區域中的各個客戶單位都有聯絡,總會有那麼一些人或是某種紐帶將他們聯絡在一起,找到他們的內在關聯性就可以逐個擊破。

序二中提到了兩個事,一是跟我們現行政策相同的一個理念,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培養團隊意識。另一個是如何學習有效性。“誰贏得了使用者,誰就贏得了一切”這跟以客戶為中心是相同的。“現在要將組織與個人融為一體,組織要成為一個平臺,而個人在這個平臺上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體現其自身價值”,我們的獎金制度改革就是為了培養團隊意識,現在的競爭中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必須有自己的強大的團隊,這是無可厚非的,為了以此為目標的改革經過不斷完善和優化,先進理念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有戰鬥力的團隊。

在學習有效性上海爾認為是“創新—求是—創新”,個人認為再加兩個環節,“學習—創新—求是—反思—創新”,首先要去學習現有的管理經驗,技術方法,掌握行業內得到實踐檢驗的經驗技術;然後以此為基礎,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去創新,將創新成果應用於實踐中,通過實踐來檢驗創新並尋找事物發展的普適規律,內在聯絡;而後進行反思,總結創新在應用中的優勢和不足,保留優勢改進不足,去除不適用實踐的部分;最後,依據掌握的規律和反思的總結成果不斷完善,不斷創新,最終做出卓有成效的管理和決策

第三篇序和第一章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有的五個思維習慣。文中反覆強調了一個觀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學會的。對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並沒有一個標準,他們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個體,但他們卻都是通過實踐的磨練而卓有成效的,想在實踐中磨練成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培養五個思維習慣,以下是五個思維習慣和我的理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的工作,來善用這些有限地時間。

既然所能控制的'時間有限,就把有限的時間用在重要的事情和關鍵點上,從整體來考慮,來決策,哪些環節是難以控制的,哪些是關乎事件成敗與否的,將有限的時間運用到這些事情上來,錦上添花的事沒必要浪費有限的時間。

2.有效地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

經典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方式,也是我個人很贊同的一點。同一個結果有時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實現,不要著眼於在過程中付出了多少艱辛,有多麼多麼勤奮,而要多關注做出了什麼成果,無用的付出和低質量的勤奮並不值得推崇,我們的目的是取得想要的成果,所有的努力和辛勞都是為了成果,不是在過程中很累很辛苦就夠了。

3.有效地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他們不會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也絕不會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這個跟短板理論差不多,與團隊理念相結合是完美的。在花費精力去彌補自己不足的同時,更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在工作上,優勢互補,你做不來的我可以做,而且做的漂亮,我做不來的你可以做,而且做的漂亮,我們都做不來的,他可以做,而且做的漂亮,一個利用每個人長處的團隊就是一個全是長板的木桶。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成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他們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

對不同事情分清優先級別,有時候事情會很多,同時需要處理,此時要去思考,每件事的輕重緩急,按重要和急切程度,一件一件的搞定。

5.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例和次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照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他們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會導致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資料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經常被提到的一句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戰略是決策層面的,戰術是實施層面的,在做決策前要明確最終目標,整合資源,權衡優劣,多因素考慮,在通向最終目標的路上應有佈局有取捨,戰略佈局與捨棄是必要的。按照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策略才會有效率。

可以把這五個思維習慣理解為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書的核心。在行動之前,我們先想清楚,我們要達到什麼目的,要取得怎樣的成果,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哪些能力,哪些資源,該怎麼去提升能力,怎麼去取得資源,從戰略角度來決策,然後去實施執行。簡單說就是,想要什麼,需要有什麼,怎麼去獲得,去做吧。

以上即為我對本書前兩部分的一些理解和想法。

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6個特徵:

(1)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

(2)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3)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貢獻。

(4)在選用高層管理者時,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績效和正直的品格。

(5)他知道增進溝通的重要性;他有選擇性地蒐集所需要的資訊。

(6)他只做有效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