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集合15篇)

作文 閱讀(1.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集合15篇)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心情好的時候,我常常會搖頭晃腦地朗誦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它每次都把我帶到了美麗如畫的西湖——

一天,詩人蘇軾正和他的朋友在西湖飲酒、聊天。這天,天氣十分晴朗,陽光均勻地灑在西湖這面巨大的鏡子上,像打開了一盞七彩的聚光燈,在微波盪漾的水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顏色變幻無常,美輪美奐。詩人看得呆了。這時,天色突然陰了下來,太陽害羞地躲進了雲層,“嘀嗒嘀嗒”,天空中飄下了小雨,西湖這位美麗的姑娘一下子就被蒙上了一層薄紗,她那美麗的面孔變得愈發撲朔迷離,展現出近乎奇幻的風韻。詩人被西湖的美麗迷住了,開口便吟出了這首流傳千年的絕世佳作。是呀,西湖這位美麗的西施,輕薄的雨霧是她樸素的淡妝,奇幻的水光則是她華麗的濃妝。雖然兩種風韻各不相同,但在西施身上,無論哪種都是美麗的。

在茫茫詩海中,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不盡其數。在不同的詩人筆下,西湖也展現出了不同的風姿,可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在詩人絕妙的措辭、比喻中,我不僅看到了西湖之美,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就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那樣,任何一個事物,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你都能發現它的獨特之美。詩人正是抓住了這個道理,展現給了我們一個風韻萬千的西湖,一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2

世界上的詩歌無數,無論是古詩還是現代詩,都包含著其獨一無二的魅力。我最愛的,是萩原朔太郎的《吠月》。萩原先生的詩有那種竹一般清直,刀一般的銳利,陀螺一般的顫慄的感覺。只可惜在國內,他不怎麼出名。

無論說什麼,我都愛著這位詩人的《吠月》,我以無限親切的心理解了先生的這首詩中的喜悅與悲哀。

“凝望著黑夜清冷的孤寂,看到月亮打著寒顫,不明白狗為何對著空山狂吠,而冷月正悄然溜走。”對月而吠,這正是先生那悲愴的心。冬日來臨之時,鄰居的白色小狗也吠叫得越發厲害。嗚嗚吠鳴,僅僅聆聽就讓全身發麻的無法排遣的寂寞之聲,從詩中傳來。

“尖銳而青的在地面生長,貫穿結凍的冬,在那綠葉閃光的早晨的空路,垂淚,垂淚。”清純的恐怖,這是讀過先生詩的人中任誰都認得的特色。然而,它與波德萊爾的駭人不同,先生絲毫沒有他們的絕望的陰暗或幻覺的催眠。

先生的秉性如詩中的竹一般,孑然一身。這細幹是鮮麗的青綠,這葉纖弱地微微搖動,這是感傷主義的極致。先生電流體般的感情,若不將全部液體凝結為固體就不會止息,其自身的洗練絕非一時之事。

萩原先生生而為詩人,誰也無法否定,我堅信如此。

先生是異常的神經與感情的所有者,譬方說它是深處蘊含著憂鬱香水的剃刀,而且這預感始終向著即將來臨的悲劇顫抖著,誠實且乾淨。

無論如何,《吠月》這首詩都是我的最愛。小狗的嗚嗚吠叫,竹葉上凝結的白霜,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3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這首詩是我們大家聽的最多又最難背的一首詩《春夜喜雨》,只要老師要求我們背《春夜喜雨》時,我們會大聲的‘啊’一聲,太難背。

在一本厚厚的古詩書中,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孟郊寫的一首離別詩《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個人寫的離別詩都不一樣,但孟郊寫的《遊子吟》讓我最喜歡,讀完這首詩後,你會體會到詩帶給你的母愛,為了兒子遠行,母親又縫衣服,又縫鞋子,而且一針比一針密,更體現出了母親對我們的愛。

今天下午,英語班放學後,天還沒有完全黑下去,媽媽騎著電動車來接我,並順著東邊騎了過去,把車子停在了博頌書店門口,去買了三套小升中卷子,我問道:“有了為什麼還做?”“練”媽媽用威嚴的口氣對我說。我很無奈,當我們騎到小吃店時,媽媽問我:“你餓不餓?去買兩個白吉饃”。我從媽媽手裡接過5元錢,像一溜煙地“逃”進了小吃店裡。路上的風起來越大,我自己也越來越冷,就在我凍的發抖的時候,媽媽親切地問了我一句:“你冷不冷?”我不想讓媽媽擔心,便說了一聲:“不冷”。

這首詩,我的確很喜歡它,因為它帶給我無窮盡的“財富”。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4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大江滾滾向東流去,匆匆幾千年,淘盡了多少浪蕩風流之人,多少瀟灑戰場之事,又負了多少胸懷壯志之人。

我喜歡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喜歡赤壁之戰周公瑾的英姿雄健,臨危不懼;喜歡懸崖入雲猛浪激岸的如畫江山;喜歡蘇軾的懷古之念。

蘇軾所言之周瑜,可謂吾之男神,颯爽英姿,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執羽扇,頭著綸巾,從容瀟灑,說笑閒談之間,無半點焦急憂慮,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般。見他神情從容勝券在握,只覺他的一生從容淡定擊敗八十萬大軍定是完美無憾的。在我看來,周瑜之志已至,可那句“既生瑜何生亮”也確實驚煞旁人。

反觀蘇軾,也該是鬱郁不得志的一生,就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蘇軾回味赤壁周瑜之成功,轉念一想自己,這麼多年壯志未酬,竟以落得“早生華髮”之果。看過周瑜的一生再論蘇軾的一生顯得平淡無奇、廖無作為了。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虛無縹緲,流連忘返,舉起酒杯祭奠這萬古的明月。歲月流逝,未來得及大展巨集圖便要垂垂暮老。江山如畫多少豪傑,稱霸一時最終至死也未能成就志向。忽而想起曹操,屹立一方終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言,只得感嘆歲月易逝來不及罷了。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被歲月白了雙翼?p生了皺紋,直到苟延殘喘才憶起壯志未酬。

千古風流人物身名俱滅,但江山長在,當舉酒相酹。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5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處處飄滿詩的幽香。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她是一葉扁舟,帶著我們在海洋裡穿行;她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倉庫,我們在裡面挖掘;她又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等著我們去探索。在這座寶庫裡,我開啟記憶的盒子,找到了我最喜愛的詩——《春夜喜雨》。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作者抓住了春天那第一場春雨,展開了描寫,為我們鋪開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當春天的第一場雨降臨人間,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喜悅!是呀,春雨過後大地生機勃勃,春雨中孕育著新的希望。

春雨美,但只在那夜深人靜的時候,跟隨綿綿微風,悄悄地走過那已被白雪覆蓋三個月的土地,輕輕將綠色的希望喚醒。她下著,夾著和風,夾著溫柔,在那江邊下著,發出“叮——咚——”的韻律。

當我第一次讀這首詩時,我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感受到了這場及時的,滋潤萬物的,柔和的春雨給人帶來的喜悅。想想,一早起來,看到被春雨滋養的事物都套上了綠色的小馬甲,桃李爭妍,百卉含英,春天的氣息充滿了大街小巷,這融融春意,令人陶醉。

我喜歡這首《春夜喜雨》,喜歡春雨這別具一格的美麗。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大量的詩作流傳於世。詩的題材有很多,如寫人記事,描山繪水,思鄉懷遠等。它以獨特的魅力向全世界展示著華夏文化,令人為之嚮往。

在這流傳了幾千年的詩海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創作於公元426年9月15日的揚州旅社,此時,26歲的李白已經離鄉十年。在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仰望天空中的那一輪皓月,不由得生出一股思鄉之情,寫下了這首後來婦孺皆知的詩。

初次見到這首詩,是國小之門初開的時候。當時並不知道它的意思,只是搖頭晃腦地背給老師聽。三年級時,才逐漸知道其中所包含的思鄉之情。那家中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家裡的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往事……盡數含於一個“思”之中。簡單四句卻彷彿有無盡的思念。

六年級時再次細細品味,又有所感觸。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也沒有精緻華美的詞藻,只是以平淡到出奇的語氣向人們訴說著一個做客他鄉之人的真實感觸,耐人尋味,吸引著千百年的讀者。作為一個遊子,在夜深人靜之時心中思鄉之情不免一陣氾濫,更何況是這圓月當空,月華如霜的秋夜。

現在,這首詩又讓我在心中掀起了漣漪。詩的前兩句生動形象的表達出詩人睡夢初醒,恍惚間將月光誤認為是濃霜的景象。後兩句則深化了鄉愁,逐漸清醒的詩人,望著照亮故鄉的同一輪明月,竟然有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尾。清新樸素的四句詩是容易理解的,又是體會不盡的,一切要靠讀者的品味。妙處在此刻表現出來,無愧於“妙絕古今”四個字。

此情此景,或許當我哪一天和此時的詩人一樣,可能會更好的理解他漂泊在外的孤寂淒涼之感吧。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7

古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它們語言簡短,但其中表達的意思往往不止一種,它們可以勝過現在的寫作方式,它和漢字一樣博大精深。

我最喜歡的詩是被譽為詩仙的唐代詩人李白寫的《贈汪倫》。這首詩雖然被每一個人熟知,但這首詩起源於一段鮮為人知的友情故事。

李白在唐代時就被世人熟知,他也是當時人們的偶像,他喜歡喝酒和觀賞美景當然也有很多人知道。汪倫就是一個崇拜李白的人,很想請李白來做客,可他自己住地方又沒好風景,還沒好酒家,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辦法。他給李白寫的信是這樣說的`:我這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快來遊玩。李白也沒見過這麼好的地方,當然是要來體驗體驗的。但到了汪倫的住處之後才知道,十里桃花就是在一個叫十里嶺的地方有個破園子,裡面有幾株桃花。所謂的萬家酒店,就是一個姓萬的老闆開了家破酒家。地方是差了點,但不影響汪倫對李白的熱情。李白和汪倫在這幾天的相處中,成為了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歸去的那一天,李白萬分不捨,在離開的途中,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汪倫請來李白的方式有些不正當,但汪倫對李白的情意是很多人都比不過的。在現在,交朋友也要像汪倫那樣,學習他對朋友的情意,這樣才能交到真心對待自己,能互幫互助的好朋友。

這首詩的寫作風格十分獨特,雖是送別的詩,但沒那麼傷感,以景來承託汪倫對自己的深情。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但表現出桃花潭的深,還側面表現出汪倫對李白的情更深。

一首情意與文采並存的詩,是我最喜歡的詩。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8

詩,是我們用來表達的一種方式,它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一件事。它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而我在許多古詩當中,喜歡上了李紳的《憫農》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它的大意是:農民們一大早天都還沒亮就來到了田地裡,然後便開始揮舞著手中的鋤頭開始了辛勤的勞作。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正午,大陽越發的毒辣起來,但農民也不敢怠慢,繼續揮舞著手中的鋤頭勞作。大陽就這樣一直散發著炙熱的光芒,農民們的衣服已經被汗完全浸秀了,他們只能把衣服脫下來,光著脊背,繼續勞作。而那些如同豆子般大的汗珠順著額頭慢慢滴下,一顆顆的滴到了禾苗的葉上。都說禾苗是吸收著雨水長大的,但是,它也是吸收著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長大的。我們每天吃的米飯,一粒粒都是靠著農民伯伯的辛勤的勞動給換來的。

我為什麼會喜歡這首詩呢?因為這首詩刻畫出了農民伯伯們的辛苦和不容易,讓人每次坐在餐桌前都會想到每一粒米都是靠著農民伯伯的辛苦所獲得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想到這樣的場景,又有誰會忍心浪費糧食呢?雖然現在有許多的美食,但是人們還是離不開我們日常中的主食:米飯。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呻吟,它是蘊意深遠的格言,在深沉的感慨之中凝聚了詩人對封建統治者無限的憤懣對廣大農民真摯的同情。中國是農業大國,然而幾千年來卻始終不是農業強國,農民始終是社會的底層,我認為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定要先實現農業的真正崛起和強大。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它不僅讓我明白了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更讓我們時刻銘記:我輩當自強!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9

“又是九月九,重陽節,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九月九的酒》優美的旋律在空中飄蕩,不知道牽動了多少遊子的羈旅之心,使我不覺吟起了我最喜歡的一首詩,這就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是作者17歲時寫的,詩的第一句中的“獨”“異”兩字,寫出了外鄉人孤獨寂寞的飄零感。佳節是親人團圓的日子,對流落外鄉的人來說,在節日懷念家鄉是十分自然的。“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質樸自然,卻包含了無限內容,深得人們的喜愛,成了千古名句。

現在,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這是個有意義的節日,提倡大家要尊老愛老,讓人們有個幸福的晚年。在這一點上,我媽媽為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是一個尊老、愛老的人:每週六,她燒了許多好吃的菜,不管多少,都要給外公外婆送去,給他們品嚐;95歲的老太太生病住院了,媽媽每天吃完晚飯,就匆匆地去醫院看望老太太。我也是個像媽媽一樣的人:每次吃好東西前總要先分給外公、外婆一些,平常還給她(他)們分藥、捶背……

感謝古人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古詩,用最少的字句,描繪了最美、最真的意境,讓我們在一篇篇古詩中不僅得到許多知識,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0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出自於杜甫的筆下,詩名《春望》,是杜甫在安祿山的軍隊佔領長安後寫的。杜甫旅居長安,時當暮春三月,他看到便地戰火,便回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不由得見花流淚,見鳥悲痛。見到一封家中寄來家書,就像得到萬金一樣珍貴。漸漸地,自己越來越老,頭髮越來越稀,都快插不上簪子了。

杜甫一生坎坷,大部分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當他看到國家敗破,城池殘破,城中雜草叢生的景象,心中不禁一酸,淚水奪眶而出。這首詩將杜甫當時悲痛的心情與思鄉的迫切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當我懷著一種崇高、敬佩的心情讀完這首詩後,心中的愛國之情油燃而生,看著已經敗破的國家,僅管山河仍在,可我卻絲毫感受不到一個國家所應有的歡樂,感受到的卻是一絲絲寒意與心酸。古今中外,有多少詩人棄筆從戎,他(她)們為了祖國的興旺,戴上了頭盔,手持利劍向敵人衝去。有的詩人為了國家,最後連自己的鮮血也滲入大地。又有多少詩人心願未達成,便含恨而去。雖然他(她)們已西去,但他(她)們卻留下了千首萬首愛國詩歌

作者以《春望》作題,通過對春天城中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深刻地表現了對國事、時局的關切,又再次散發了此詩所透露出的絲絲淒涼。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1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論不朽名詩,我選《錢塘湖春行》。

話說這《錢塘湖春行》,這首詩可真是集造化於一身,首先它的作者便是一位名傳千載的詩人白居易。

這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沒有華麗的修飾,有的只是平易通俗的名句。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話說一個晴朗的早晨,白居易欣然起行,來到門外。自以為是一個旅遊的好天氣,於是,他悠悠的拿起自己的行裝,朝西湖走去。

來到那孤山寺的北面,向賈公亭的西面行去,湖面春水與兩岸齊平,江面開闊,太陽,大樹映入湖中,好一個人間仙境。來到幽深的樹林,那溫暖的陽光透過茂密的樹林,便有星星點點的小光點出現在地面上。這時,早早歸來的黃鶯爭相飛向向陽的大樹,那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正在築巢。好一副詩情畫意的景色。

閉上雙眼,眼前彷彿一片五彩斑斕,繁多而鮮豔的花朵漸漸迷住我的眼睛。可是眼前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一絲春機,卻能遮沒馬蹄。

白居易喜愛這湖東邊的景色,所以使他有一種強烈的不滿足的感覺,尤其是對那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愛不釋足。那裡引人入勝。

我愛這首詩,特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繁忙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想象。

我喜歡這首詩,而我也正想趁著這寶貴的初春時節像白居易將自己對美麗的風景的喜愛,對自然之美的熱愛書寫下來,記錄下來那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刻。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2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是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常久,千里共蟬娟”。這首詩叫做[水調歌頭],它雖然沒有豪志的詩句,但卻蘊涵著耐人尋味的遐想。這就是它的點精之處。也正是我之喜歡它的原因它沒有我最喜歡的一句,只是我都喜歡罷了。

每次讀這首詩時,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圓”“難”這幾個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憶。李白當年也不是舉著酒杯,望著明月,思家思親的痛苦也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當我讀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把作者從對月亮的埋怨,責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實質是借月來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中秋佳節,明月是那麼的圓,我望著明月。把我的思念與祝福託付給明月帶我傳向遠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並不是沒有優點,“何事常向別時圓”,敘述了為什麼偏人們分離時圓呢?人們啊!你們只在痛苦,分離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圓,就對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別時圓”也許是明月對下次團聚做預告呢?如果“別時圓”是人們分離時看到的景色,把分別的痛苦毫不會的算在了無辜的明月身上,讓明月揹負一個不雅的名稱,如果離別時,明月是缺陰,那麼人們豈不是說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幹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離別家人,孤身一人呢!無論在麼樣的環鏡下,人們都會責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無奈嗎?離別並不是痛苦,離別也許是在預示著下次的團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鬱結拋開,把心胸開闊的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開啟,用另一個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將有所啟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3

古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它為中國歷史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在悠久的古詩史中,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如:李白、蘇軾、王安石。

我最喜歡的是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短短的兩句詩中就蘊藏了兩個道理。

不過,今天,我們先聊聊它的寫作背景。這首詩寫於蘇軾被貶後,與好友在途中一同遊覽廬山。在參觀中途感慨萬千,寫下了此詩。

這首詩的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表面指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側看則峰巒起伏,從遠處和近處看廬山,所看到的感受又不同;實指觀察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一角,就下定論。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指只有置身“山”外才可知廬山的真面目,告訴我們一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在春秋時期,吳越爭霸時,就發生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故事。吳王夫差戰勝俘虜越王勾踐,而越王勾踐買通伯嚭,排擠伍子胥,獲得吳王夫差信任。這裡在“廬山”中的人是吳王夫差,而置身“山”外的是伍子胥。而越王勾踐就是把看清大局的人除掉了,為“逃生”打下基礎,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在生活中事例也隨處可尋,例如:當你在下棋時,經常會在不小心的時候輸掉;而如果你在旁邊觀看,局面就會看得一清二楚。《題西林壁》這首詩告訴我們做事要小心謹慎,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我特別喜歡蘇軾的這首充滿哲理的詩。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4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蘇軾是唐代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詩都是十分出名的,如有《後赤壁賦》、《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等……

我喜歡這首詩無非是它可以唱而且好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我還沒學這首詩時我還以為是一首歌呢,因為我在第一次接觸這首詩時是聽到的。那個詞的優美加上柔和的女聲十分動聽。但現在我要加一條喜歡的理由——他表達了蘇軾對人們的美好祝願。

現在我已學習了這首詩所以對這首更加了解,知道了這本來是一首詩,後來是被別人加上了去變成了一首歌。這首詩是蘇軾熙寧九年的中秋節懷念自己的弟弟蘇澈寫的。這首詩分為上下兩闕,上闕寫的是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闕寫的是作者望月懷人、曠達樂觀,表達了對人們的美好祝願。作者以積極的親情緒看待人生,人雖有悲傷、離別,但也有歡樂、團聚。約雖有陰、缺,但也有晴、圓。這都是常理,不必要傷感。人身不求長聚,只要兩心相照在同一輪圓月下。未嘗是一個美好的境界。詩人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籍,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學完這首詩,讓我更加喜愛這首詩,所以我總是樂此不疲地哼唱這首詩,也是一首歌。這首歌就像為那些遠在他方的親人,讓他們不必在圓月下傷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就算大家相隔萬里不了能相聚,但心心相印在同一輪圓月下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享受人生豈不很快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只古以來這種事就難以周全,但還是要祝願天下的人都能夠團圓。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作文15

詩,讓我們感受到江南的如畫美景;詩,讓我們感受到悠閒自得的農村生活;詩,讓我們感受到滔滔江水的磅礴氣勢;詩,讓我們體會到思念親人的憂愁;詩讓我們體會到……詩,讓我們體會到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我們學過很多首古詩,如:《山行》、《秋思》、《憫農》等。但我最喜歡詩聖杜甫寫的那首《春夜喜雨》。

我們剛學這首古詩時,我便喜歡上這首詩的詩題,因為詩題裡出現了“春”和“雨”這兩個字。我向來喜歡看雨,尤其是春雨。詩題中的“夜”也勾起了好奇心:夜?這詩題的大意是不是在夜深人靜的夜裡看春天下的雨呢?不知好看嗎?我從來沒有在夜裡觀雨,不知夜中的春雨是否另有一番情趣?我帶著滿腹疑問,打開了書本,跟同學們一起郎朗地讀著:“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不是描寫春雨的美,我之前的猜測都不對。但我還是覺得是在寫春雨的美。此美非彼美,它是一種默默地、無私的奉獻美,這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這首詩。

這場雨好像選好時候,正當春天萬物生長時就隨即降臨。細雨隨著春風悄悄地在夜裡來到,它默默地滋潤著萬物,沒有一點兒聲音。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花獨獨明亮。要是早晨起來看看帶有雨水的紅花之地,就會看到錦官城裡花因沾上雨水而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是啊,當我們都在酣睡做著香甜的美夢時,春雨就悄然無息地降臨到大地上,默默地用乳汁哺育著這嗷嗷待哺的萬物。當它們都吃飽喝足後,春雨就又悄悄離去,銷聲匿跡,彷彿它從未來過這兒。第二天早晨,當人們看到這美麗的花兒爭相開放,爭相開放時,就會大大地讚美那朵花兒更美那朵花兒更豔。儘管各色各樣的讚美聲有,但又有幾個是讚美春雨的?人們只是在視覺上得到享受,但卻沒有人想過是哺育了、養育了花兒?或許只有嬌嫩欲滴的花瓣上的乳汁才能證明春雨來過的痕跡。

我能感受到春雨的撫摸是有力而又不失溫柔的。他肯定沒有夏雨的暴躁脾氣;沒有秋雨的多愁善感;也沒有冬雨的咄咄逼人。有的只是溫柔的性格和偉大的愛。春雨的使命就是讓萌芽生長起來。她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她一定很開心地笑了吧,我能想象春雨姑娘笑的樣子:美麗的臉蛋上,脣邊勾著一條若有若無的弧線,大大的眼睛熠熠生輝。

春雨把它的生命獻給了大地萬物,她溫柔大方,毫不吝嗇。雖然渺小,但卻用盡自己的生命讓大地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用萬物的美麗換來自己的欣慰。所以,我喜歡這首詩。

詩的世界是絢麗多彩的,需要我們去細細地品味。讓我們一起來學好詩,記住詩,“煮”好詩,並將它發揚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