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精】

作文 閱讀(1.3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精】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

清冷的月光給萬物抹上一縷銀輝,我漫步走進幽寂叢林深處的一個古亭裡。只見李白一襲白衣,坐在石凳上,輕抿著小酒。李白是我最愛的詩人。

我走上前,禮貌地說:“久仰您李太白之名,今日我有幸與您交流真是三生之幸,有勞您在百忙之中指教。我從小拜讀您的大作,您的大作使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歎為觀止、敬佩不已?我深深地為您那‘安能摧眉折腰’;深深地為您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折服。”

“幸會,幸會,如此之讚揚我乃愧不敢當啊!”

我連忙作揖:“您言重了,何來愧不敢當?我可是您忠實的‘粉絲’啊!”

“粉絲?”李白疑惑了。

“噢,這是我們現代人的語言,有崇拜、崇敬之意。我和您一樣,喜愛賞月,再次之前我特地作了一首關於月的現代詩。晚輩想請您指點指點,不是您是否願意?”

“這是自然,我必洗耳恭聽!請!”

“那晚輩便獻醜了!月兒緩緩升起,有雕歸巢的聲音,魚兒躍出碧潭;有琴聲演繹的美麗傳說,浪兒輕怕海岸。清亮的心曲繪成河上的倒影,激動的心絃匯成詩的情緣。虔誠仰望月之清亮,感悟月之風韻。”

一陣掌聲響起,李白捋了捋鬍子:“好好!好一首月之詩!完全不拘尼格式和韻律,頗有風範啊!那我也即興來一首!月隨碧山轉,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

“多謝您的讚揚,我與您乃是差之甚遠!至今,我有一事不明。我聽說了您辭官之事,試問,酒,乃是歷代文人墨客們皆愛之物。蘇軾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吟頌,曹孟德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嘆。您也可謂詩壇中以愛酒而著名的人。您是否亦是為了逃避政治的黑暗而用酒來麻痺自己的心靈,用酒為自己的處境訴不平,用酒為自己的靈魂療傷呢?為何不學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何不像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與其一味地四海遊走,不如去與那汙濁的社會一搏,哪怕是以卵擊石,也可留得千古美名啊!”

“蓮,好啊!蓮可以淨化我愁怨之心靈;梅,好啊!梅可以陶冶我不屈的心志;酒,好啊!可以忘卻亂我之今日,可以找回棄我之昨日。奸臣當道,政治黑暗。即便滿腹經論也是無用功,我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我胸中的大志未得以實現。我李白傲視權貴,最後縱酒山水,我李白直言相諫,最後流落他鄉;這一切,又未嘗不是一種宿命?寧可辭官不做,四處遊走,享得清閒,我也不願阿諛權貴。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那如炬的雙眼異常明亮。

“原來如此,晚輩之前未能明白,真是慚愧啊!”

我想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幕。

李白,這個如詩如謎、才華橫溢、心懷壯志的浪漫主義詩人,實在令人折服!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2

那些過返的人跟事歷閱歷史的醞釀,越發醇臭,歸味悠久······——題記

皓月該空,是誰在月下伏舞弄清影?大江東去,是誰領沒山河如繪的低嘆?瀰瀰淺浪,隱現層壤,又是誰醉眠芳草······子規啼亮月瓊瑤映杜宇,不應有恨的嬋娟仍舊美妙。昔日的事還在,昔日的己無蹤。風又拂功赤壁,在這裡感嘆我生如夢的你去了哪面?

密州出獵的狂抬,牽黃擎蒼;錦帽貂裘的虛華,千騎舒平岡。虛無的貨色果然不會多留片刻,便刻即煙散雲銷,被逮進獄。暗無天日的103個日夜,你的心在發抖。獄中的日子,你過的還惡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看著獄吏端著的盤子裡的一條魚,你懷著怎樣的心境揮筆撒下二首盡命詩?103個日夜行將停止,而你又怎樣的惴惴不安,亦或是豪放哀壯?你乏了嗎?看著那些可憐的嘴臉,你恨他們嗎?是他們錯了嗎?亦或是,你錯了?仍是你初末執拗著,迴避著,不想去想?你累了,實的累了。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

黑臺詩案之後,你從京鄉到杭州,到稀州,到疾州,到湖州到黃州,甚至到了荒漠的海南。也不知你的心坎有過怎麼的抗爭?那顆替庶民著想的心有不結束跳動?你給了眾人一個快慰的謎底:我試著去轉變,我的口還沒有失去方向!“簌簌衣巾降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瞅到徐州亢旱遇苦霖,你啼了嗎?興許吧。這顆憂邦愁官的心,從未平息。

多年般的無故喟嘆匆匆轉向中年的無奈和老年的曠達背地,那103個日夜你無法忘記。對此,我無奈指責誰對誰錯。你責備積窮積弱的朝廷;你渴看“致臣堯舜”,盼望有晨一日“會挽雕弓如謙月,東北望,射地狼。”;你探聽“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你輕狂“誰怕?一蓑煙雨免平生!”然而,“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多少度秋涼。”這些,你沒錯。可那103個晝夜······畢竟,誰對誰錯?

在幽山靜林之間,你恍然大悟;“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亙種花。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耐客念野。”你不再執著於“奮力有過後志世”,而是“小船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你飄然而破,只願息一隻孤鴻“揀絕冷枝不肯棲,寂寞沙洲憐。”我當怎麼對你?你幹得所有皆沒錯可一切又都錯了。你從心頂裡發出了最實在的感慨“惆悵東南一隻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赤壁山旁,爾靠在樹上望著東往的大江覓找你的身影······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3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縱觀歷史舞臺,有多少英雄人物名垂千古,倍受世人景仰。

然而在無數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中,我喜歡的有三人,他們便是潛心教育事業的孔聖人,對愛情至死不渝的才女林黛玉以及千古詞帝李煜。逝者如斯夫——孔子《大學》裡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段話告訴人們,“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的第一步也是學習求知,只有學習求知,才能明白世間的道理。毫無疑問,你——孔子深刻地理解並踐行了這個道理。你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潛心求知,其偉大精神超凡脫俗,曠世罕有。你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提倡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你潛心鑽研,總結了溫故知新,學思相結合的科學的學習方法;你門人弟子3000,其中賢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

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你生於亂世,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你的求知精神,對教育事業的執著無不倍受世人推崇,人們尊稱你為“孔聖人”。紅顏薄命——林黛玉你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體弱多病,才情甚高。你雖父母雙亡,進入賈府寄人籬下。但仍保持堅貞品格,孓然一身。你雖尖刻但心地善良,眾人皆盼寶玉入仕,只有你從不向寶玉提哪怕是一句讓他入朝做官的事,寶玉視你為知己。你敢於向世俗挑戰,忠於寶黛的愛情。但儘管愛得真摯,仍難逃當時社會制度的掌控,在彌留之際親見寶玉迎娶薛寶釵,最後含恨而終。

後人對你多有誤解,認為你尖酸刻薄,不善交際。然而我卻喜歡你,喜歡你的坦率熱誠,喜歡你的絕代風華,喜歡你的多才多藝。南唐後主——李煜你本名從嘉,才華橫溢,本無心於皇位。然而造化弄人,最終還是被推上後主之位,改名為“煜”。你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生性軟弱,不善治國,後被趙匡胤所滅,過著階下囚的生活,你忍辱偷生,委曲求全,但還是難逃一死。我同情你的遭遇,卻更喜歡你的詞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極言你的亡國之痛與無限哀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寫盡你的心酸血淚史。

你被世人銘記不是因為你是南唐後主,而是因為你是千古詞帝,你的詞打動了千萬人的心,也深深打動了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越來越多的英雄人物浮出水面,然而我還是喜歡潛心教育事業的孔聖人,對愛情至死不渝的才女林黛玉以及千古詞帝李煜。不管時光如何流逝,歷史如何變遷,我心依舊,情依然。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4

在我的星空有一顆閃亮的星辰,在我的心中有一個不屈的靈魂,凝望那扇半掩的窗,我讀懂了你……

——題記

看到粽子,我就想起了你;手捧《離騷》,我讀懂了你。為了國家,為了正義,你那縱身一躍,被定格在歷史的畫框裡,你成為中華民族不朽的靈魂。

我穿透了兩千多年的時空,把目光停留在你那半掩的窗戶上。於是,總在這樣寧靜的夜晚,散落一個又一個欲言還休的日子,無可奈何地將光陰虛擲,卻一遍又一遍把你深情地呼喚。你的名字,跨越了千年的歷史,依舊是不老的傳奇。

都市的喧囂,破壞了夜的寧靜,月亮被輝煌的霓虹燈映襯得黯然無光。我拉上窗簾,遮住燈紅酒綠的世界,留住我一室的靜謐。

伴隨著一滴清淚、半杯香茗,我細細咀嚼你生命的絕唱——《離騷》。“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是何等的豪邁;“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又是何等的憂鬱、彷徨。你傑出的治國才能,可與日月齊暉;對楚懷王的忠心,天地可鑑。然而,楚懷王卻輕信奸佞之言,疏遠忠義之士,你空有一腔熱血,卻無處施展過人的才華。於是,你縱身融入汨羅江的滔滔江水,成為世人永恆的記憶。

即使在你生命的最後一刻,你依然保持著一貫的高風亮節。縱然舉世皆濁,你仍在心中恪守著一方淨土,這便鑄就了你不朽的靈魂。

揮之不去的悽清,糾纏著對你的呼喚。從我手心靜靜流淌的音符,擾亂了我的思緒。我感嘆著你多難的命運,細數著你悲壯的遭遇,徹夜難眠。

在朦朧的月夜裡,對你的緬懷猶如月色一般朦朧。夢裡的你,來了又走了。離去的足音,不正如你暗淡的憂鬱?

也許,你不想讓沉重拖滯你的輕盈,不想讓頑冥牽絆你的不羈,於是,你選擇了憤然離開,卻留下了不朽的詩行。你與楚懷王,就如同兩條平行的鐵軌,離得雖近卻永遠不能相交。天上的星月甚是誘人,但它屬於所有人的眼睛。正如你滿腹的治國之道,並不僅僅屬於楚國,無論在哪個諸侯國,只要遇上求賢若渴的明君,便定能造福一方。

世事變遷,光陰不復,如今已是四海昇平,百廢俱興。遠離了烽煙四起的歲月,卻昇華了對你無窮的懷念。我仰望天空,呼喚著你的名字……

天空中只有浮雲飄過,我驟然發現,我的想法是何等空虛。突然想要把你的名字編織在蔚藍裡,好讓我的想法盈滿樓臺天宇,或者將思緒嫁與風,任其漂泊;或者把心靈上道鎖,鎖住緬懷。

由於間隔著兩千多年,我只能站在你的半掩的窗外,遙遙地把你凝望,深情地把你懷想。我雖只能在現代讀你的詩文、故事,卻被深深地感動著。我非常喜歡你《離騷》中的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它時時激勵著我百折不撓、不遺餘力的去追求,去探索。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5

細雨把酒黃昏後,海棠花是否依舊,應是那綠肥紅瘦……

——題記

一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詞都讓我迸濺出不知名的情愫與深深的薰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輕輕吟唱,眼前依稀浮現出一從茂盛的綠葉中只有星星點點的紅花,雖透出一點抑鬱之情,但也是她惜花愛花的真摯情感的表現,不失這種及其悠閒,風雅的生活情趣。我的內心一觸動,冷冷淡淡的我被委婉,活潑,平易,精煉的風格與輕快的節奏感帶回了童年。愛哭的我,哈哈大笑的我,撅著嘴的我,無不顯現出童年的奇妙?心好像被放鬆一般,對這世界又充滿了自信,心中的苦悶煙消雲散,隨著它盡情地舞動。再次吟誦一遍,似乎又體會到了更多。自然的美好無可寓意,無論是落葉繽紛,還是綠肥紅瘦,都一樣地擁有自己的獨道之處,都是一種享受。淒涼與美好是一對,就算悲慘又如何,笑之而過,明天依舊綻放自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是她滿腔碧血在沸騰,一顆赤子之心在呼喊。金朝攻破了汴京,雖然給她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和痛苦,但磨滅不了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阻擋不了她對故國的思念。“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這大概我所不能及的。發自肺腑的心聲,濃重,雖現在是和平時代,可是似乎自己完全忘了自己的使命。然而,一讀她的詞,就會覺得酸溜溜的,封建社會裡的女子被束縛,可是在國家危亡的時候,還能挺身而出,主張收復中原。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卻虛度光陰,這該如何是好?我想,李清照給我們作出榜樣。我們不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地報效祖國嗎?

不單單是為她美妙的詩詞而喝彩,更為她高尚的情操而感動。

她與丈夫回到青州。丈夫性情淡泊,潛心於金石書畫的搜尋研究。家中原有的一點積蓄,除了衣食所需,幾乎全用於搜求書畫古器。她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千方百計縮減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荊釵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玉,而每得一貼罕見的古書,名畫或金石,兩人共同校勘,鑑賞,整集籤題,指摘瑕疵,其樂融融。這樣的她,為了志趣而捨去華貴,為了追求精神生活而甘願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也能充分了解別人,體諒別人,照顧別人。我們不也需要這樣嗎?

嘆一句:“古人不遠,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李清照”!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6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止過。歷史的車輪依然滾滾前行,但我們回頭卻發現,歷史上的許多人物值得我們敬佩。就比如我最喜歡的這位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嬴政。

有人稱他為英雄,因為他滅六國、逐匈奴、平百越、築長城,推行了一系列對後市影響深淵的制度、有人說他是暴君,因為它造宮殿、修陵墓、焚詩書、坑儒生、求仙藥,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痛苦。

但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能否定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公元前247年,13歲的秦始皇登上王位。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吞併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定都咸陽。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三皇五帝,於是把“皇”與“帝”連線在一起,並自稱“始皇帝”。

不管後人對這位“千古一帝”的評價是褒是貶,我們都不能不敬仰他對中國統一所做出的貢獻:統一文字,廢封國,立群縣,統一貨幣和廢量衡;車同軌,到同居,修築秦直道;修築靈渠,修建長城;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開發南疆。

此時的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這時候的秦朝已經是世界上的大國了。

我想,後人在對秦始皇的貢獻上最不滿的一項,應該就是“焚書坑儒”。因為它不僅摧毀了書記,還使那蓬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了打擊、但我認為,秦始皇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要想鞏固國家的統一,只是採取的手段是野蠻的,殘暴的,鉗制了思想。

此外,秦始皇還很注重任用人才,他在用人上從不注重出身高低,不拘一格,廣招人才。能夠禮賢下士,任人唯能,敢於向不下承認錯誤,所以想李斯、蒙恬、尉繚、王翦等人才能在他的統一大業中能夠各顯其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秦始皇的所作所為,我們不能很斷定的去說,到底是他的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以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使在其之後1700年的中國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為中國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20xx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由此可見,秦始皇所帶給我們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萬世不易的祖龍。

我呷一口清茶,品茗著它似濃還淡的餘韻,把目光引向一碧如洗的天空。我彷彿看到二千二百年前的秦始皇,正坐在龍椅上,他的眼中,是安寧的中原大地,是統一的中國!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7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曹操是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但我卻極其喜愛曹操。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樑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從這些評價中便可見他年輕時的能力。

建安元年,曹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形式。聽到這個訊息,離漢宮較近的袁紹對曹操嫉妒得咬牙切齒,十分後悔,痛罵他的卑鄙作為。殊不知,明明是他沒有這份智慧以及深謀遠慮。

官渡之戰,群雄實力最強的是袁紹,曹操最終戰勝其原因就在於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採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勝利。

赤壁之戰對於曹操是當頭一棒,但曹操不是一個輕易言敗的人。所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絕非自吹自擂。赤壁戰敗,只不過把他從飄飄然的驕傲情緒中拉回現實。他並不為了自己戰敗就急於“將功補過”,而是採取了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儘量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可見他的足智多謀。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勇氣和謀慮;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裸足迎才”的愛才之舉;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割發代首”的誠信;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廢除寒食節”的體諒民情;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提倡薄葬”的節儉;

我喜歡曹操,喜歡他“在《龜雖壽》中體現的'豪情壯志。

曹操不僅是軍事方面的人才,還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我喜歡曹操!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8

去的已經去了,該留下的也駐足在世人心中。曾幾何時,我又回到了那個群雄割據的動盪時代;曾幾何時,我又自由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與他攜手並肩,心神相會……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我躲在廬外,靜靜陪伴他。他相貌清秀,手搖羽扇,從臥榻上慢慢起來,伸了一個懶腰,然後踱步走向南門,看著廬內懸著的地圖,手搖羽扇,在上東西幾指,南北三分,嘴角輕挑,自語到“天下大勢,不過如此”。然後望著廬外,看了看手中的羽扇說“可憐天下之大,卻無你施展才華之地,哀哉”卻又大笑起來,如此豁然灑脫!我在廬外輕笑,自語“誰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羽扇?”不一會,廬外下馬三人,彷彿前來會見,可如此三次,才見你一面。我不知道你們談了什麼,但我從此與你離開草廬,踏進那亂世之中。

曾幾何時,我坐在劉皇叔殿中,見你左手提寶劍,右手持虎符,發號施令,你出初茅廬卻立下如此豐功偉績,令三軍欽佩不已。我知道你的自信,你的泰然,穩坐軍中,靜待佳音的樣子,古今難覓。我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曾幾何時,我見你和子敬坐臥船中,暢飲美酒,各舒其志。在大霧繚繞的朦朧中。只傳來你倜儻的笑談聲,你笑著望著敵人的劍拔弩張,你笑著望著敵將的手足無措。你只輕搖羽扇,指揮三軍,酒過三巡,你得意地乘船而去,只見船的兩邊都插著慢慢的羽箭,你高聲謝道:“多謝曹丞相美意”然後立於船頭,搖扇而歸。那個歸途中,我望著滿船的箭,心中燃起滿腔烈火,它們都是我對你的欽佩,你的智慧謀略,乘著船一直漂流到世人心中。草船借箭成為智慧的化身,在歷史中被人們永遠銘記。

曾幾何時,一場漫天大火燃燒出了你三分天下的理想,你又巧用天時,借得東風,奪南郡,據荊州,一手托起蜀國。一心報效國家,周郎小兒心胸狹隘,終不及你,而死於非命。你江東大殿舌戰群儒,你借雲長之手義釋曹操的美談廣傳天下。你諸葛孔明,從此,你就是蜀國的丞相,擔起統一天下之大任。人非神明,終有一老。那潔白的羽扇已變得暗淡,步伐也顯得遲緩。你用心專注地製造著木牛流馬,你垂老的身軀懷著一顆年輕的心,六出祁山,征服南蠻。你怕自己一生所學白白失去,你討收姜維,傳授畢生所學。我知道這樣你才安心。

曾幾何時,我又聽到“問鼎三足怎落腳?隆中見分曉,只盼來登蜀道,再續出師表!我又回到了那個時代,又與你攜手並肩,心神交匯……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9

“憶昔開元全盛世,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慄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豹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注: 封建社會中的小農經濟,一家一戶經營,男的種田,女的織布。指全家分工勞動。]不相失。”這是描寫開元盛世的景象,選自杜甫的《憶昔》,文中的“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名字叫李隆基,詩中前四句反映了當時經濟發展社會出現安定和諧,生機勃勃[注: 形容自然界充滿生命力,或社會生活活躍。]的繁榮景象,唐朝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景象?是因為唐玄宗是一個很有才幹的政治家,即位後,他任用姚崇、宋璟等為相,勵精圖治[注: 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革除積弊,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是整頓吏治,裁剪官僚機構和多餘人員。同時重視農業生產,在全國各地大興沌田,加強對農田水利的管理。該府兵制為募兵制,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唐玄宗統治後期,政局穩定,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社會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唐玄宗這一時期的年號是“開元”,因此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唐朝是繁榮的,為什麼?接著我們就來看看長安的繁榮景象吧!

唐朝時,都城長安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整個城市建築巨集偉,佈局嚴謹,規劃合理。面積84平方千米,有東西向大街11條,街道筆直,綠樹成蔭。在城的中北部,是皇帝居住的宮城,宮城南邊是皇城,為中央官員辦公區,另外還有坊和市。方式官民居住區,東、西兩市是商業區,市內店鋪繁多,商業極其興盛,有茶館,酒店和工藝作坊等。

長安既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又是東方文化的中心,聚集著很多少數民族和外國人,總人口達百萬以上,使唐朝逐漸進入了繁榮時期。各色人來來往往,很繁華。

唐朝前期,進入了鼎盛時期,唐玄宗統治後期,寵愛楊貴妃,沉湎酒色[注: 沉湎:沉迷。沉溺於酒和女人中間。形容對於美酒和女色過於放縱,毫無節制。],怠於政事,造成奸臣掌權,朝政混亂,此時唐朝又與吐蕃、南詔發生多次戰爭,國力日益消弱。

九世紀後期,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唐朝受到了致命的打擊。907年,大將朱溫逼唐朝皇帝退位,唐朝滅亡。

在古老歷史的長河中,李隆基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雖然最後滅亡是因為他,但他所做的貢獻遠遠比他所犯的錯多,我敬佩他!!!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0

歷史的車輪碾過公元前771年的時候,開始變得沉重,刀光劍影中。一群凶蠻的犬戎人圍住了鎬京,鎬京淪陷,西周滅亡。“禮樂征伐天子出”的狀況一去不復返。諸侯們征戰不絕,整個社會演繹著“武君五十二,亡國三十六,諸侯奔走,不得不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的鬧劇。於是此起彼伏的戰鼓顫慄著華夏,四起的狼煙籠罩了大江南北。一個還未成熟的社會在戰火中開始迷茫—拯救它的將是哲學。

於是衣帶飄飄的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緩緩走來,帶著一種神聖的憫世情懷,帶著一種似乎是上天賜予的責任感開始關注這個世界——惱人的戰鼓,恢復它的一片寧靜;驅散吃人的狼煙,還原它的一片透明。

從此神州大地上便出現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他一遍一遍地教導他的學生諸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方法,“不恥下問”的道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不厭其煩地說服他們,他還身體力行,以自身為典範,向廣大民眾表演他的“食不言,寢不語”,坐在車上則不張望,不大聲說話等有著眾多規範的行為,然而在繁縟的禮儀下,他卻如同戴著腳鐐的舞者般自由而灑脫,因為這一切只為了心中的“烏托邦”。

那裡沒有戰爭和苛稅,那裡一片祥和安寧。人們自覺的用道德規範著自己,因此就無所謂偷盜、搶劫。君主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讓大家信服,因此就無所謂征伐、權謀,人們的生活必定是幸福的。

還是這個理想的世外桃源,讓他做著這一切,成為他一心的信念,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異並未使他沮喪,反而使他對理想更加渴望,他的原始的人道主義與博愛精神告訴他實現這種理想不能靠武力,只能靠“仁政”。

於是,這個倔強的老人便開始了無休無止的講學與說服。他沒有莊子持竿而不顧的不屑與灑脫,他同下大夫說話,溫暖而快樂,同上大夫說話,正直而恭敬,他沒有阮籍的放蕩不羈,他喝酒從來都適可而止,生活有規律,他甚至衣著打扮都很講究,不用深青色的布鑲邊黑色的罩衣配黑色的羊皮襖,白色的罩衣套白色的鹿皮襖,他的禮儀與規範數不勝數。

他自信一片陽光可以照亮哪怕再黑暗的角落,他也自信每人都是一片樹葉,對道德的渴求如綠葉之下的陽光,他以為整個世界就是暫時進入了黑暗的一片土地,道德的恩澤將使它生機勃勃,容光煥發,於是他盡力發光,然而他換來的卻是其他學派的冷眼相看,國君們的一笑了之,就連勞苦大眾對他的理論頂多也只是抬頭仰望,但他從未放棄。

這個執著的老人又一次揮鞭驅車前行,下一站將在哪裡?或是永無盡頭?一切都是如此迷茫,然而老人毫不在意,黃昏中,他微笑著遠望,或許他以看到理想中的聖地……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1

自古便有句老話:“清官難斷家務事”,說的是無論多清廉的官,面對自家之人也難免要“放開一點”,但有一人物絕非如此,他就是我的偶像:包拯話說一日包拯接到報案,說有一人欺男霸女、橫行鄉里,包拯一聽立即叫人去查此人,但查出此人是包拯的親侄子,當別人都在以為此事會不了了之的時候,包公竟將自己的侄子斬了,此份清廉請問歷史上又有幾位官員可以做到?如果從上述讓您認為包公是個家庭觀念淡泊、不孝順父母之人,那可就錯了。

包公在天聖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便辭職回家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才出仕為官,期間長達十年之久,其孝聞名於鄉里。安徽合肥發現了一塊包拯為父親包令儀立的“神道碑。”碑上陰刻篆書“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又是他力盡孝道的見證。包拯在朝為官時,大多官員趨炎附勢,但包公絕不與他們同流合汙。包拯任監察御史時,曾出現過一件怪事;轉運使王逵,向皇帝告狀,告的是陳州(今河南省)地方官任中師苛剝農民,多收錢糧一事。但當時在人心目中任中師是個廉潔的清官,而王逵是個貪官。

這是否是惡人先告狀,誣陷忠良呢?包拯派人去調查,但當時許多人都畏懼王逵的權勢,不願前往。包拯為了弄清真相,為民除害,毅然來到陳州。經過調查,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正是王逵,包拯回到京都將真相報告皇帝,並要求將王逵撤職,將多收錢糧還給農民。如此之事還有把貪贓枉法的商河縣令李瑤當眾打死;將貪官工將軍石廷祚砍頭;這樣的事舉不勝舉。包公這種不畏權貴,誓為百姓討公道的精神多麼讓人敬重,如果做官都如包公般,我們的社會將多麼的純潔向上。

包公,這樣一位大清官,生於999年死於1062年,在世63年。包拯在家訓說道:“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汙財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允許葬在祖墳上。不順從我的志願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原文共有三十七個字。也就是說,包氏如有貪官不得入祖墳,這話成了包氏永遠的祖訓。人家都說做人要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可我還是想說,我更喜歡包拯的剛正不阿,我們現在的國家社會同樣大力倡導“反腐倡廉”,像牛玉儒、任長霞一樣的好官也會像包拯一樣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包公我的偶像,我敬佩你的不徇私情,學習您的孝行,更加讚揚您的不慕權貴的精神!正因為您青年時期的努力刻苦的學習才能考中進士,我也要打好文化基礎,長大以後也一定要做一個像您一樣的清正廉潔、執法嚴明、精忠報國的好官。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2

採菊南山之樂

淨土何在,汙濁喧囂人世間。

隨遇而安,家旁五柳。陶淵明不受塵俗煩擾,住在車馬來往的喧鬧之地卻因心靈的與世無爭坦然淡定。遠離了齷齪的官場,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生活自然處處皆趣。悠哉悠哉籬下采菊,飛鳥相伴歸往山林,萬物自由自在,南山之景實謂佳好。陶潛心中自是愉悅,於是脫口而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你那超凡脫俗的牧歌生活,令我怦然心動。在眾人爭先恐後追逐名利的年代裡,你不像他人詞藻堆砌造作。你的詩詞更多的是自然的本真,不粉飾,不浮誇,清新樸素卻寄情深長。我曾想,如若有機會像你那般生活——看自己喜歡的書,吃自己種植的蔬菜,賞自己獨愛的菊,與知己盡興言歡,豈不快哉。感謝你,陶淵明,你的純樸簡單讓我安寧,像在炎熱難耐的夏季裡感受到的絲絲清涼之意。

水調歌頭之愁

月明如水,皓月當空銀光瀉。

團圓節裡無團圓,一人一月一壺酒。蘇軾醉意微薰,把酒問天,瀟灑之中又帶鬱憤。遙望月宮他心生羨意,想那無暇的明月寒宮會比這混世好上百般,可月常圓缺,又恰如人間,時也缺憾。無眠的孤清更加釀深了思念之情,千里外的弟兄是否安好,只聞他念“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以解心中之愁。

蘇軾,你的詞曾被人稱須關西大漢,鐵板銅琶,唱大江東去。不想向來豪情萬丈睥睨天下的你,也總有寂寞一刻。正因落拓與憂愁的共存,演繹了一個精彩真實的你。我曾想,生活亦是如此,時而一馬平川直指東去,時而蛇形北斗朝向難分。感謝你,蘇軾,你的灑脫與哀愁領我走向了更加遼遠開闊的一方天地。

過零丁洋之嘆

驟雨打萍,疾風捲絮山河碎。

學而入仕歷經苦幸,一心報國壯志不屈。為扶正國家傾倒之勢,文天祥在荒涼冷落的戰火中煎熬四年,怎奈卻未能扭轉乾坤,僅而淪為階下囚。國家的仇恨與個人的屈辱讓他受盡折磨,但歷史卻記下了他那刻骨銘心的一聲千古嘆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你是正義凜然的鬥士。你勇敢地接過那些苟且偷生的人不敢擔起的責任,奮勇迎戰,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不受侵略與踐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僅是這一點就強過其他千萬只為安身立命的奉迎小人。我曾想,你最終的無奈抱憾怎樣一種鬱結?怎樣一種不甘?感謝你,文天祥,你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教會我懂得什麼是國,什麼是家。

品味陶淵明,樂在素人心;閱讀蘇東坡,愁于思家親;感受文天祥,嘆因為國屈。當你們輕輕走過我的身邊,答案昭然若揭。

中華三千,古人,不遠。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3

白浪滔天,觀海聽濤,濤聲如雷震耳。不禁意間腦海中凝固出千年前的模糊畫面,眼前驀然化作金戈鐵馬的修羅戰場。風如刀割,紅纓高揚,刀光劍影中那抹快如閃電的身影,如死神般漠然無情地掠奪著生命,介冑之下是猙獰的鬼面駭人心神。這便是北齊赫赫有名的戰神“蘭陵王”——高肅。名孝瓘,字長恭。

沿著歷史長河,思緒成舟逆流而上,回到那個混亂的年代——南北朝。我的思緒之舟在這停泊,尋找那令我難忘的身影。

腳步停在金墉城下。腦海裡閃過一段話:“邙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斑駁的老城牆巍巍屹立如巨人般守護著金墉,正向我娓娓道來那日的故事。

那一日,炙陽似火;那一日,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圍困,受命為中軍將的蘭陵王戴著“大面”,身穿鎧甲,手握利刃,率領五百精騎,奮勇殺入周軍重圍,勢如破竹,一直殺到洛陽城下;那一日,守城的北齊軍隊被困多日,不敢貿然開門,但當他褪去“大面”的那一刻,驚為天人,日月皆因他而失色。縱使烈日炎炎,但籠罩在陽光下的他卻比烈陽更耀眼。那一刻的美,驚心動魄,翩若驚鴻。守城齊兵,軍心大振,內外夾攻,潰重圍、敗周軍,解了洛陽之圍。將士們為歌頌他,而譜了《蘭陵王入陣曲》流傳千古。

戰場上他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鬼面修羅,面對敵人,他從不心慈手軟;戰場外他對自己的將士下屬“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

《北齊書》記載:一次他上朝,“僕從盡散,唯有一人,長恭獨還”,事後長恭竟不以為意,“無所譴罰”。他對待下人,極是寬厚仁慈。在北齊“不把人當人”、動輒砍頭殺人的瘋狂時代,他寬厚仁和的一面獨具風範,煥發著溫暖的人性光輝,不由得讓人心生敬佩。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功高蓋主,禍必降之。”人生的輝煌,往往可能是悲劇的起點。對蘭陵王而言,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出生在一個瘋狂得近乎變態的帝王家族。儘管蘭陵王容貌柔美、軍功顯赫,終其一生小心翼翼,想盡一切辦法避禍自保,可終是躲不過悲劇宿命。長恭“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火中別人所有欠他債的借據都成灰,而不滅的卻是那顆慈悲的心。

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他驍勇善戰,才武而面美;他忠以侍上,和以待下……蘭陵王,我追著你的足跡,回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前,記住了金戈鐵馬中你如鬼神般的身影。孝瓘,我追著你的背影,回到了你埋下光芒的地方,記住了亂世中你短暫而不凡的一生;長恭,我追著你的名字,來到了你身邊,記住了你的音、你的容、你的名字……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首豪邁而又悲壯的歌曲,彷彿把我們帶回了那個硝煙四起、諸侯紛爭、局勢動盪而又演繹了無數傳奇的歷史年代。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經歷、演繹著屬於自己的傳奇的故事。在這其中,有著我最喜歡的人物,他就是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中蜀國的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更是中國千百年以來被世人所熟知的傳奇人物。回顧諸葛亮的事蹟,你是否記得他在火燒新野時的胸有成竹;是否記得他在城門大開,孤身一人在城樓上悠然彈琴時所抵擋司馬懿十幾萬大軍的步伐;是否記得他出兵伐魏時曾上書《出師表》流傳千古的膾炙人口的篇章。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謀,通曉軍事、天文、地理、陰陽變化等。他在隆中就提出了據蜀、聯吳、抗魏的三分天下戰略決策。

在赤壁之戰中,他孤身一人來到吳國遊說,聯合東吳,共抗曹操。他來到東吳後,舌戰群儒、智激孫權、巧說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而又平安迴歸,無一不說明了他的智謀超群。即使周瑜也敬佩不已。諸葛亮是忠貞的化身。“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有感於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使是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也是全力輔助。為其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力圖一統中原,匡扶漢室。最終薨於五丈原,空留餘恨,讓人長嘆不已!諸葛亮是高尚品德的化身。“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其高尚品德的真實寫照。不論是在治軍還是處理國家政事,他都嚴於律己、執法嚴明、不掩蓋是非。在即將出山之際,就已決定功成身退而耕種於隆中;在街亭失守之後,他毅然揮淚斬馬謖,自降罪而降其職。

最悲涼的莫過於諸葛亮的死。天嫉英才,正當出祁山而北圖中原,匡扶漢室之時,上天無情的帶走了他。他走了化作一顆流星飛逝,蜀中百姓,聞之而道哭。他一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後人每談論於此,無不痛惜。杜甫在《蜀相》中寫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遺恨千古的詩句。或許,他明明知道自己無法振興漢室。但他仍然六出祁山,但天數如此。可是,他那顆堅定不移為匡扶漢室的心沒有變。即使歷史過去了二千年,即使歷史已經定格,他也許沒有想到歷史上會留下諸葛孔明這個名字。但是後人記住了他,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世間。

歷史已成為過去。我們不能夠回到過去,我們也不是諸葛亮。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更激勵這我們更好地走好我們的人生道路。縱觀古今,談笑風中,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15

他是被歷史爭議的人物,他是一代梟雄,他也是吟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那心懷遠大的詩人。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曹操。

緩緩走下歷史的坡道,漫步在青石板的老街上。牆面斑駁,樹影婆娑全部映照在夢裡水鄉石拱橋下的水波里,沉澱了歷史的風霜。那一剎那,似乎走近了歷史,古人不遠,曹操的戎馬一生也近在眼前。

官渡一戰挫傲軍

歷史的飄搖,在亂世成就了曹操。征戰一生,他創造了太多輝煌,官渡一戰就是代表。那是亂世,群雄逐鹿天下,官渡之戰開始前,群雄間實力最強的非袁紹莫屬。袁紹大軍來攻,兵臨城下,直逼曹軍,大戰一觸即發。袁紹軍隊十萬,遠勝曹操。但梟雄終歸是梟雄又怎麼會被兵力所束縛?大戰初期曹操便是一招聲東擊西解了白馬之圍,讓敵初嘗敗果。之後又襲敵軍營,致使袁軍方寸大亂,大獲全勝。戰爭的硝煙散去後,留下了“官渡一戰挫傲軍”的讚美,流傳千古。

以少勝多,官渡之戰的勝利靠的是赤腳迎許攸的禮賢下士,是曹操過人的才智謀略。

瞭解了官渡一戰,開始點燃我心中對曹操的無限敬仰。

豪氣萬古觀滄海

除了在軍事上曹操成就卓越,在文學上他一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詩中懷有屹立於滄海之上一觀滄海的豪情,正如他的代表作《觀滄海》一名。亦如其中“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所表達的秋風蕭蕭,捲起落葉發出“沙沙”響聲,於海面翻湧而起巨大的波瀾的豪邁。那是豪情萬丈,從心迸發的力量,那是一個英雄心懷的天下,它比秋風掃落葉更加遼遠,比波瀾壯闊更加雄渾。那些出自他筆下的字字句句氣勢磅礴,格調雄放,它們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卻能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那些慷慨悲涼的情感在他的渲染之下有了海納百川的氣度。

如若要把曹操的情懷比作是某種事物,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海。只有海的一望無際,海的深不可測,海的波浪滔天像他。像他的多變,像他的氣度,像他筆下的抒情與描寫。

他濃厚的文學底蘊更加深了我對他的敬仰之情。

唯有英雄堪比君

有人說曹操是漢朝的篡逆者,有人說曹操是自負小人,還有人說曹操是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可是“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我們有怎能以一件事判斷一個人的一切,怎能以好、壞評論一人物的功過?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是啊,放眼他一生的赫赫功績,拋開一切詞,至少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輕輕揭開歷史的塵封,走向千年前的硝煙烽火。驀然轉身,平沙無垠,蓬斷草枯全是夢中古戰場的荒涼景緻,滿載時代的回憶。那一瞬間,彷彿走近了歷史,古人不遠,一代梟雄已然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