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

作文 閱讀(2.09W)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1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

春節悄悄地跟著冬天的腳步,歡天喜地來和我們歡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 ,店鋪也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整個世界都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一進臘月,人們就像蜜蜂一樣忙碌起來了:晒臘肉,醃鹹魚,晒臘腸,炸丸子,做藕夾……還要為孩子們準備新衣服,壓歲錢,希望他們來年學習 更上一層樓,天天開心。雖然有些累,但每個人都開心地笑著,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國紅在這一天可謂是最受歡迎的顏色了:紅紅的鞭炮,紅紅的燈籠,紅紅的對聯,紅紅的紅包……紅色,在中國人眼裡,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裡忙外,做著團圓飯,小孩兒呢?則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帶著,去放炮竹煙花,一聲聲煙花劃過天空的聲響,打破了夜晚的寂靜,無數煙花綻放空中,描繪除夕之夜的美好畫面。

“吃飯囉!”“我要吃魚丸!”“我要吃雞腿!”……孩子們吃著,笑著,嚷著:“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家歡天喜地的接過紅包,心裡盤算著拿多少錢去買玩具,多少錢買文具……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煙花閃爍,鞭炮引吭,過年的氣味仍瀰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2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春節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了。春節,是熱鬧的象徵,是團圓的象徵。 我的家鄉在建西,這兒的春節習俗我最熟悉不過了。我們這的春節差不多在農曆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這一天,也就是小年。在這天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祭灶:在灶臺上方的牆壁上貼上一張紅色的灶君畫像。還得把這一天買來的“灶糖”、“灶餅”和各種糕點放進盤子裡裝好,擺在畫像前。最後還要點上幾柱香,來接灶神爺來家裡吃東西。在民間,還有一個幽默的說法:如果灶神爺來了你加,並且吃了你家裡人供上的物品,他就會一直住在你家的鍋灶裡。其實,這種說法也只不過是為了喻意著年年都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祭灶過後,就開始打掃衛生,叫做“掃塵”。因為“塵”與“陳”為諧音,在新春來臨之前掃塵有“除舊佈新”的涵義。這樣做是為了把一切窮運和晦氣統統都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套和窗簾。到處都洋溢著歡歡喜喜掃塵,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掃塵”過後,大人們就開始準備年貨,為了讓家人們吃上一頓好的年夜飯,他們也不辭辛苦。

終於到了大年三十,大家都開始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貼上倒著的“福”字。“福”字指“福運”、“福氣”,把“福”字倒著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現在的“福”字貼,更是花樣繁多,有的還有在“福”字的周圍加上壽星、壽桃、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和鯉魚躍龍門等等圖案。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都在做年菜,家鄉春節的的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喻意。例如,過年時家家常吃餃子,餃子的形狀像元寶,過年時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過年時,人們

還吃年糕,因為“年糕”與“年高”為諧音,所以有“年年都能步步高昇”的意思。另外,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和白銀,有“新年發財”意思。還有,過年人們都吃魚,有“年年有餘”的意思……

做好了年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分外的熱鬧。一家人難得能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因此,所有的人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的。

吃過了年夜飯,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小家庭,洗澡過後,穿上新衣,迎接新年的到來。現在,大多數人家都會在這一天晚上觀看中央一套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響後,大家才會放鞭炮,放煙火。這樣的鞭炮聲和煙花會一直到深夜。

新年過後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七年級。晚輩都要到長輩家裡去拜年,祝長輩們長壽安康。另外,長輩還要分別給晚輩們壓歲錢。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有“平平安安過了一歲”的意思。這一天裡,同輩人如果見了面,也要說聲新年好。以示對對方的新年祝福。 家鄉的春節過得多麼熱鬧啊!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這樣一個古老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對人們是多麼重要。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3

說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裡,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裡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裡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著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家鄉節日習俗作文。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裡,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裡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裡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著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說,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裡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著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裡,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著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裡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裡,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裡煮時,水裡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裡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裡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裡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說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裡,裊繞的炊煙中,伴著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著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著時空聞到記憶裡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著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著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裡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今天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快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快樂!

端午節習俗作文二: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為紀念這位為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粽子(葉包飯,飯夾棗),中學生作文《家鄉節日習俗作文》。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為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開啟粽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已不再屬於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佈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堂而皇之地成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眾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我們在得知這條訊息之後該做些什麼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為“粽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和文化。當然,我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的篩選,適當的改進。但將它們統統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我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我們除了在“過”端午節之外我們還做了些什麼,還因為節日有過什麼樣的心靈觸動嗎?節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粽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為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我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的翅膀。

反觀韓國,不論端午節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們對傳統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後再也沒有中斷過,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我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於行動。在10年動亂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者這為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們辨證多年之後,才發現孔子精神需要取捨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颳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歎那裡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我們的祖先創設的傳統啊!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批判端午節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把傳統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題目中寫下“我家鄉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不能丟,不能全盤否定。因為,端午節永遠是我們家鄉的節日,是每個中國人懂得節日!

家鄉的節日習俗作文4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裡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裡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裡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裡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裡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別有一番滋味。

兒童節的習俗:“六一”兒童節的由來及各國的風俗

1942年6月,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燬,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

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爭中死難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

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

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佈: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七天。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6月1日定為兒童的節日,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在歐美國家,兒童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舉行社會公眾性的慶祝活動。

世界各國的兒童節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給所有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社會和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一直是世界各國努力的目標,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專門為兒童們設立的節日。

不過,除了這個國際性的節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個星期日的“世界兒童日”,全世界不少國家還各自有本國的兒童節,慶祝方式也各具特色,趣味十足,既體現不同國家的傳統、習俗,又洋溢著無限喜慶和生機!

中國:

從1949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學校一般會為此組織相關的集體活動,並要求學生正式著裝(普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兒童節的日期仍保留與中華民國一致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式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遊玩。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

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裡設定一個陳列臺,臺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