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語文課本的一些感受作文

作文 閱讀(6.12K)

前些日子在網上看到了關於語文課本的問題。主要是在談魯迅的文章似乎不吃香了...成了一塊“雞肋”。人教社也會考慮更少地採用魯迅的文章作為學生課文。

語文課本的一些感受作文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支援這種做法的。倒不是不欣賞魯迅,只是魯迅先生的文章確實有時候顯得“艱澀難懂。”就比如學過的課文,當老師還沒有講解時,我覺得每個人讀完就完全不知作者所思所想。等老師用了N節課講解完畢,一再強調魯迅是那文思革三家後。我們才會深深地佩服魯迅先生的文章的思想之厚重,他本人愛國情之深重。現在不妨回首想想我們是怎樣從魯迅課文教育中走過來的,記得國小時我們開始學魯迅的第一篇文章,老師會先用大半節課甚至更多的時間去介紹魯迅,爭取讓魯迅迅速取代當時我們心中周杰倫的位置。從那時起我們就深諳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還是一犇人,棄醫從文,以筆為武器去與反動派鬥爭。去面對那慘淡的人生,淋漓的鮮血...從此以後一凡學完魯迅的文章必會是課本面目全非,筆記總結下來可以成學術論文——《魯迅在XX中所反映的不為人知的思想》。

到了國中這種情況並未有所改觀,反而更甚。這裡我舉幾個例子。記得國小學過一篇魯迅的課文《風箏》那時候中心思想記得可是特別清楚啊..。到了國中,發現情況有所不同。國小時記的中心思想不管用了,原因呢?老師親切地教導我們,因為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的加深,或者是我們的青春期發育,生理心理開始產生一些變化.這課文的便中心思想改變了!!不再是簡單幼稚的什麼風箏代表著孩子的理想了,而卻又在這之上加上了時代背景與社會的悲慘環境,之後又得記這暗示著什麼什麼。有時我很佩服那些編寫教師輔導用書的人,或是一種不解...為什麼他們理解大家的文章就如同把那些大作家渾身上下一絲不掛看個遍還不解饞,還要再加上自己的某些見解。難道他們真的那麼瞭解作家的本意,真的都去訪問過那些名人??!說不好聽難道他們是作家肚子裡的蛔蟲?我時常幻想能有機會去問問那些作家你寫這篇文章是要說明什麼,可惜造化弄人。我沒有機會一同和他們進入八寶山去泡一盞茶聊這些東西了,我還得好好活著,好好唸書。再說一篇讓我刻骨銘心的文章:《故鄉》,我在故鄉這課的批記就跟咱們偉大祖國東南沿海的人口密度差不多吧。暫且不說這個,令我特別糾結的是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老師講了4個!現在仔細想想,世間可一心可二用者且非常人,況魯迅先生一心得以四用!豈為非人哉!我不相信以上我的分析,我只相信那所謂的4箇中心思想是一些為我們著想的教育工作者苦思冥想出來的。對了,順便說一句。那一課的線索也有兩條,明線與暗線.....

人本身就是一種複雜的動物,總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從而給個人,社會造成種種不便。這就體現在那些不幸成為課文的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我想再次說明我是非常佩服魯迅先生的,如果你略讀《魯迅全集》會發現他的散文寫得非常好。可不幸地我們總是會學到一些他的已經被改變質的文章,或許魯迅先生只是想表達某些簡單,質樸的感情。為什麼現在就會有人去深深探究,刨根究底地挖掘他們認為些許所謂潛在的意思呢?為什麼魯迅先生的感情,總會和那個破敗的`封建時代聯絡在一起,為什麼總會和中華民族的國民劣根性聯絡在一起。難道魯迅先生就沒有表達自己真正感情的權利了嗎?!但到頭再細細去想,其實是有的,比如在《紀念劉和珍君》中,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可是最令人可悲的是,或者用一個魯迅的詞,悲涼。我們為考試所牢記的情感,往往並不是出自於人內內心的真情實感,而又卻常是一些反映社會悲涼...

暑假伊始,我有幸看到了上海的高中語文教材。上海的語文是很重視閱讀能力的,這在教材中也有所體現。教材中選的文章多而廣,涉及到很多學科,很多層面。如一篇關於愛因斯坦與他的小提琴的文章,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裡面選了一篇季羨林先生的《漫談散文》,我很喜歡季羨林的文字風格,平和舒緩且娓娓道來,有時又不失幽默。總之我覺得他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只怪我太俗太傻。在他生前只知道有其人,卻未曾讀過一篇他的文章,等季先生走了,才跟隨潮流,或是追思,讀了他的一本小書和幾篇小文。這才如夢初醒,佩服地五體投地。唉,我感覺在我學過的課文中沒有一篇是季羨林的,為什麼就不能考慮選取一點他的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