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通用15篇)

作文 閱讀(1.6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數學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通用15篇)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

今天,上完兩個半小時的奧數班,我頭都大了,有一種不想再和數學打交道的念頭。教了十幾年數學的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數學就等於學生活,比如生活中的加法,就是生活的一種智慧哦!”當時我聽完就懵了,後來看到一個小故事,才明白媽媽說的話。

從前美國有位不得志的畫家,名叫律伯曼。他非常粗心大意,畫畫的時候總是找不到橡皮,可剛找到橡皮,鉛筆又不見了,他一直被這件小事所困擾。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找到一張小鐵皮,再切下一塊小橡皮,把小橡皮用鐵皮固定到鉛筆上,這樣就解決了問題。他將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發明賣給了雷奧鉛筆公司,雷奧公司因此大賺了一筆,而他也得到了五十五萬美元的專利費。鉛筆加橡皮,我想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

看到這,我在家環顧了一週,也發現了許多生活中的加法。比如爸爸在情人節送給媽媽的肥皂花,這種花不但芳香美麗,還可以當肥皂用,真沒想到爸爸還有這一手。再比如水杯上的繩子,方便攜帶又不怕被水燙到。在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事物,真是一箭雙鵰,一物多用啊!

這就是生活中的加法,就是讓一件件事物結合起來,使它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媽媽說的沒錯,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2

前幾天,媽媽帶我去北京遊玩,回來的時候,媽媽想要帶全聚德烤鴨回來。

媽媽問阿姨:“一隻烤鴨大概有多重?”

阿姨說:“一隻烤鴨大概有8兩重。”

當時我就很納悶:8兩到底有多重?回來的路上一直問媽媽這個問題。

媽媽告訴我說:“1斤=500克,1斤=10兩,你開動腦筋算一算1兩等於多少克?”

“1兩=50克。”我脫口而出。

媽媽又說:“一隻烤鴨油8兩重,8兩等於多少克呢?”我只好算起來:1兩是50克,8兩?五八四十,8兩等於400克,我終於算出來了,媽媽還一個勁的誇我愛動腦筋呢。

現在,我知道了1兩等於50克,3兩等於150克,1斤等於500克……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奇妙的數字真有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3

我的房間裡有許多和數學有關的東西。

就說我的桌面吧:

長:60釐米 寬:36釐米 周長:(60+36)×2=192(釐米) 面積:60×36=2160(平方釐米)

當然,椅子也少不了:

邊長:30釐米 周長:30×4=120(釐米) 面積:30×30=900(平方釐米)

可以計算的物品很多,先來說說正方形的吧。比如我桌子旁邊那漂亮的床頭櫃:

邊長:45釐米 周長:45×4=180(釐米) 面積:45×45=20xx(平方釐米)

還有我房間裡我自己小時候畫的一幅兒童畫:

邊長:50釐米 周長:50×4=200(釐米) 面積:50×50=2500(平方釐米)

還有許多長方形的物體呢!書本、衣櫃、被子、床……

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數學:地板的面積、書櫃上書本的數量、檯燈的高度……,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吧! 簡評:如能將數學融入故事情節,會更美!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4

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一進商場,我們便看到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每家店門口,都擺著一個牌子:我媽一看有活動,高興極了!她東瞧瞧,西看看,看中了一件豹 紋連衣裙,他問了價錢,原價589元,這件衣服能還能參加滿500,減100的活動,媽媽問我:“這件衣服多少錢?”我板著手指算了一下,等於209.72元,“你是怎麼算的?”營業員阿姨問,我說:“我先算出一共有,11個50,再算11×25=275(元)589-275=314(元)

314-100=214(元)媽媽有金卡,再打九八折,等於209.72元。”“恭喜你,算對了!”媽媽是一個砍價大王,她說:“180元行嗎?”營業員為之一震,居然要她便宜29.72元!!!她說:“最低200.”“行!”媽媽從來沒有過這麼豪爽,平常她總要討價還價個半天。付了錢後,我們滿懷喜悅的走了。

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呀!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5

開學初,我們認識了乘法,還學會了用乘法口訣求積。最近我們又學習了除法,知道了除法就是平均分。比如20個小朋友去春遊,平均分成4組,每組有5人。算式是20÷4=5(人),其中20是被除數,4是除數,5是商。讀作20除以4等於5。

在學習乘法的時候,我已經知道乘法就是用來求總數,其實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計算,在乘法的基礎上學習除法就比較簡單了。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你瞧:星期天,媽媽買了12個橘子,我們家有4個人每個人可以平均分幾個橘子呢?我可以用除法來平均分,12÷4=3,每人可以分3個桔子。也可以每個人3個,可以分給4個人,12÷3=4;吃飯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我一共做了6個菜,花了50元錢呢!寶貝,你知道每個菜多少錢嗎?”我心裡盤算了一下,50÷6=?我不會算,怎麼辦呢?爸爸說:“你可以想口訣啊!哪句和6有關的口訣最接近50?”我一拍腦門,“想到了——六八四十八,那麼就是說每個菜要8元多一些!對嗎?”爸爸媽媽笑著說:“對啦!生活中很多時候可以用除法,但是有時並不能正好除盡,你可以求出商大概是多少。”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6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著去超市買東西。

到了超市後,琳琅滿目的東西擺在我們的面前,太豐富了!我和爸爸媽媽東轉西逛的挑起東西來,我拉著爸爸媽媽不由自主的來到了零食區,我們買了4包薯片,每包2.99元,1箱酸奶,57元,2包餅乾,每包4元,一些士力架,22元,一袋話梅糖,3元,2包海苔,一包2.5元。

轉完零食區,我和爸爸又隨著媽媽來到水果和蔬菜區,我們買了一些橘子,13元,一些番茄9元,一斤五花肉,15元,一些大米,17元。

買完東西了,該到結賬臺付款了,爸爸讓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錢,同時爸爸也在算,我冥思苦想起來,經過了漫長的幾分鐘,終於算出來了,我興奮地說:“110.96元!”爸爸說:“恭喜你,答對了!”

聽到爸爸的讚美,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時得到了數學的樂趣!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7

週末,我做完了數學作業,就拿給爸爸檢查。爸爸看了,皺了皺眉說:“你再聯絡生活把最後一道題看看!”那一道題是這樣的:一根長20公分的木頭要鋸成5分米長的木棍,每鋸一次要4分鐘,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那全部鋸完要多少分鐘?我是這樣做的:20÷5=4(段),4—1=3(次),4×3=12(分鐘),3×3=9(分鐘),12+9=21(分鐘)。我仔細地看呀看呀,還是沒看出什麼毛病,只好硬著頭皮問爸爸。爸爸笑著說:“傻孩子,每鋸完一次,要休息3分鐘,這根木頭共要鋸三次,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也就是說,鋸三次只要休息兩次,是不是呀?”我恍然大悟:中間休息時間不是3×3=9(分鐘),而是2×3=6(分鐘),這樣,鋸完這根木頭總共要花12+6=18(分鐘)。

很顯然,文中“三次中間只有兩個間隔”不準確。正確的表達應該是,第三次鋸後,這根木頭就被鋸成“5分米長”的一些小段了,這時,就不需要考慮“鋸完一次休息3分鐘”了。

生活中的數學其實很多,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一定可以發現很多數學知識!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8

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超市裡、菜市場內、就連家裡也不例外。

那是寒假裡的一個星期天,我正在家裡津津有味地邊吃零食邊看電視。突然,爸爸把我拉到一邊,“幹嘛呀?”我不以為然地問道,爸爸神祕地笑道:“兒子,你還剩多少零食呀?”我心裡想道:難道爸爸想吃我的零食?這時爸爸又說道:“只要你回答出我的題,我就再給你買。”“不就是一道題嗎?行,我答應你。”爸爸像變魔術似的從身後拿出一張紙,上面的題目是這樣的:小華今年3歲,爸爸今年26歲,幾年後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我分析道:根據這個題目的條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華的年齡差是26-(3-1)=24,再根據爸爸的年齡是小華的三倍這一關係,我畫了一張圖,他們倆幾年後年齡還是相差24歲,再根據差倍問題算出幾年後小華的年齡,用他的年齡減去2歲,就是經過的年數。所以算式是26-2=24(歲),24÷(-3-1)=12歲,12-2=10(年),所以結果是十年,爸爸看了之後,對我豎起了大拇指,帶我去買了許多零食,履行了他的諾言,我吃著靠自己掙來的零食,心裡非常開心,我成功了。

生活中真的處處存在著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9

今天,我學會了一種解題方法:錯中求解。

我像往常一樣做《舉一反三》,其中有一道題是:小馬虎在寫作業時,把算式中被減數十位上的3看成了8,結果,差是252。請問,正確的差是幾?我想,小馬虎把十位上的3錯看成了8,也就是把30看成了80,就多了80—30=50。多了50,差是252,只要把差再減50,那就是正確的了。252—50=202,算到這兒,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我的思路是否正確。翻開書,看到書上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模一樣,我開心極了,心裡想:“也太簡單了吧!”突然,我想到老師平時教育我們,不能驕傲自大。我很快調整了心態,接著做下一道題:小馬虎把算式中被減數十位上的5看成了8,減數上的2看成了9,結果差是113,正確的差是多少?我想:被減數多算了80—50=30,減數多減了9—2=7,正確結果應該是113—30+7=90,算到這兒,我高興的不得了。我又學會了一種數學方法,而且,找到了數學的奧祕與樂趣,我太開心了!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這種方法,還明白了: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只要你在數學王國裡快樂遨遊,就一定能夠不斷的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我相信,數學王國的大門一定向勤奮的人敞開著!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0

在我們的生活中,購物、遊玩……處處都要用到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到老樂山遊玩。爬到半山腰,口渴難耐,就急忙找到一個小商店買礦泉水喝。老闆告訴我們:“現在,商店做活動了。三個空瓶換一瓶水,每瓶水1元。”爸爸拿出10元錢買了水,我如飢似渴地喝了起來。只一會兒的功夫,我就連喝了2瓶。正當喝得開心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月月,你幫爸爸算一下,一共可以買多少瓶水呀?”我皺了皺眉頭,想了想,說:“14瓶對嗎?”爸爸開心地笑著對我說:“月月真厲害。”聽了爸爸的誇獎,心裡甜滋滋的,甭提有多高興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是怎樣算出來的嗎?讓我來講一講吧:“10瓶水,3瓶送1瓶,可以換3瓶水,還剩1個空瓶,這3瓶水喝完了,又可以換1瓶,所以是14瓶水。”

怎麼樣,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數學的用處大吧?我要用心學數學,讓數學成為我生活中的好幫手。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1

數學從生活中來,學習數學要到生活中去。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好學的習慣。

記得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去溧陽的電影院看電影。我想吃爆米花和飲料,媽媽給了我十元錢,讓我自己去買。平時都是媽媽買的,現在我都不知道怎麼買?我來到小店點了一杯飲料和一小桶爆米花,付了10元錢。售貨員阿姨說錢不夠,只夠一杯飲料,小桶爆米花要18元。我想怎麼這麼貴呢?怎麼辦呢?

我又找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一張面值五十元的錢,我把錢給售貨員阿姨,我自己算了算,10+18=28(元),50-28=22(元),又驗算了一遍,50-10-18=22(元),售貨員阿姨應該找我22元。果然,售貨員阿姨把食品給了我,又找給我22元。

我把剩下的錢交給了媽媽,津津有味的吃起了爆米花,媽媽問我,阿姨找的錢對不對,我說對啊,我已經算過一遍又驗算過一遍,我把演算法講給媽媽聽。媽媽說,對的,你真棒!

我想學好數學並不難,數學問題其實都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我以後一定學會能做的事自己做,從小養成好學的習慣,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2

數學是我們每天必要接觸的,因為數學,我們的生活方便了許多。就如我們所學的百分率就讓我們知道了生活離不開數學。就在暑假的一天,我回到了老家。多麼熟悉的感覺呀!今年真是地瓜大豐收啊,那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老師曾說過地瓜還可以做成地瓜粉呢。農民伯伯們正在計算今年的地瓜能做出多少地瓜粉呢?我也過去幫幫忙吧!看來我學的百分率終於派上用場了。第一步當然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地瓜啦!農民伯伯說:用來做地瓜粉的地瓜一共有38千克。

他還告訴我100千克地瓜可以做出20千克地瓜粉。大家都知道求分率是:比較量除以標準量=分率。那麼就是:20除以100乘100%=0。2乘100%=20%。這就是地瓜的出粉率啦。接下來就要利用這個出粉率來計算一共可做多少地瓜粉了。地瓜的總數乘出粉率=38乘20%=9。6(千克)這樣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算出地瓜粉的總數啦!是不是很簡單呢?其實不止是求地瓜粉,還有種樹的成活率,籃球的命中率,抽獎的中獎率等等。這些都是可用以上的方法的。就像種樹的成活率,只有把成活的棵樹除以種樹總數,再乘100%就=成活率了。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有了它是不是很方便呢?快與我一起去探索數學的奧祕吧!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3

有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在家聊著數學方面的習題,媽媽對我說:“浩浩,媽媽有道關於吃蘋果的題目,稍微有些難度,你要不要挑戰一下,聽到挑戰,我心裡很興奮,好啊!好啊!媽媽你快出題吧!

題目是這樣的,媽媽買了好多蘋果,你從10月29號起每天吃2個蘋果,吃到11月2號,你一共吃了多少個蘋果?然後我想一天2個,要吃多少天呢?腦筋稍微轉了一下,就找到了突破口,我們語文書上 剛剛教到一個知識點,瞭解大月小月的天數,二月平,大月31天,小月30天,我看手數了一下,10月是大月31天的,所以要吃3天,再加上11月的2天,一共是5天,那就是5個2相加2+2+2+2+2=10個,乘 法我也會些,2×5=10。還有一種解答方法是10月份吃的蘋果加上11月份吃的,10月份3天吃的個數3個2相加2+2+2=6,11月份2天吃的個數2+2=4,一共吃了6+4=10。

我把思路和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在我臉上親了一下,我心裡比吃了棒棒糖還要甜,那天我還得到了一點小小的獎勵呢!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4

星期天,我媽媽在商場給我買了一套時髦的運動服和一雙耐克鞋。回到家,父親問:“這些衣服、褲子和鞋子多少錢?”我立刻想到了戲弄我父親的想法,因為我知道他的嘴有時不如我的快。然後我掩蓋了價格標籤,說:“讓你數!讓你給我買一套更好的衣服和鞋子。爸爸說:“那就試試吧。”“服裝的價格是500的2倍,加上600加100就少了,服裝的價格是2倍和2倍。褲子是700多的3倍減去1900的差價,鞋子的價格是400的3倍除以4加200就是鞋子的價格..一共花了多少錢?爸爸突然變大了,說:“這是什麼?我不知道。現在,給我買新衣服!!”“不,還沒有回答。”“好吧,你聽著。(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總計250,500美元=950美元。爸爸說:“哇,就是這麼算的。我會給你一些新衣服。是的,我贏了,爸爸。

原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用數學的答案,我想繼續尋找生活的數學,並瞭解更多的計算。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15

週末,姑姑帶著表弟來我們家玩,我可高興了!

你知道嗎?我今年7歲了,表弟比我小一歲,你知道我的表弟今年幾歲了?悄悄告訴你,我表弟今年6歲了,列出的算式是:7-1=6(歲)。小朋友,你算對了嗎?午飯後,我們在陽臺上準備玩玩具。我開啟玩具箱,數了數所有的玩具車,一共有10輛,各種球有6個。媽媽說:“你當哥哥的,分給弟弟一些,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分才能讓你們倆同樣多?”

一共有10輛車,5+5=10,每人分5個,兩人同樣多;一共有6個球,每人分3個球,兩人同樣多。每人5輛車和3個球,共有8樣玩具還是同樣多。於是,我們每人分了5個車,3個球,開心地玩了起來。

小朋友,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等著我們去發現呢!快找找,你的身邊還有哪些數學問題?快快告訴你的好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