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精選18篇)

作文 閱讀(6.65K)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精選1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精選18篇)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

為了讓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防震減災意識,學會在面對突發災難時的自救互救常識,提高災害防禦和應急能力,3月29日下午,我們觀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學習防震減災相關知識。

作為其中一員,我也學到了滿滿的“乾貨”,真是受益匪淺。地震局工作人員首先為小記者們講解了有史以來的幾次大地震相關知識,還帶我們學習了一位名叫秦大可的明朝官員,他曾親歷了地震,後來著書《地震記》,總結震中逃生重要經驗,我們一起通過書籍的知識與經驗,暢遊在了防震知識的海洋中。

此外,小記者在地震局老師的帶領下,學到了很多專業的防震知識,如:地震分為橫波和縱波,如果人體感覺到上下搖晃,證明是縱波,地震在近處;如果左右搖晃,證明是橫波,地震則在遠處;地震包括時間、地點、震級三個要素。我們家鄉臨汾是一個盆地,所以被山西省列為“地震保護區”。

參觀期間,小記者們還觀看了防震減災宣傳片,學會了如何自救、互救: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室內要立即趴下、蹲下或坐下,雙手抱頭,躲在衛生間、承重牆、桌子下,儘量緊靠堅實牢固的三角區,蜷縮身體,重心放低;在公共場所時,應躲在柱子、座位下,避免躲在貨架等無法承重的物品下,以免砸傷。

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很多關於地震的知識,也學會了地震後如何自救、互救。我想,如果人人都懂得自救、互救常識,那麼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傷亡就不會那麼慘重,財產也不會白白流失。今後,我要把所學到的安全常識宣傳給更多的人,做一名“安全衛士”,幫助更多的人把傷亡降到最低。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2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我深受感悟。

大地晃,桌椅搖,地震危險躲再逃。如今的社會中,危險處處可見,而地震更是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因此,學校常常舉行防震減災活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

那一天,同學們在教室裡做作業,教室靜得連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而我也沉浸在那題解不開的難題中。突然,一陣刺耳又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驟然響起,我驚得連手中的筆都滑落下來了,我心裡砰砰砰直跳,只覺得快跳出嗓子眼了。這不會是真的吧!我慌忙轉頭看向同學,只見同學個個面色慌恐,你看我我看你。我連忙望向老師,這時老師也從驚愕中醒來,大喊一聲:“快躲到桌子底下。”一陣乒乒乓乓響,我們手忙腳亂地躲到桌子底下瑟瑟發抖。緊接著又是一陣陣急促的防空警報聲,大家趕快從桌子底下爬出來,隨手抄起桌上的一本書,蓋在頭上,爭先恐後地跑出教室。並聽從老師的指揮,依次迅速地跑下樓去。在樓梯時不知是因高度緊張還是什麼原因,我腳下一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可此時,我心裡只想著逃命,於是趕緊手腳並用地爬起來,跟著大家一起跑下樓去,到了操場大家連忙蹲下,用書緊緊護著頭。

這時,廣播響起校長的聲音:“同學們不要緊張,這只是我校舉行的一次防震減災演練……”校長的話還沒說完,同學們都開始議論起來,當我得知這只是一次逃生演練時,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緊張得揪起來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來。

一次次地演練,使同學們明白了生命的寶貴,只要人人宣傳防震減災,讓我們從小多學有關地震知識,我想以後碰到地震爭取避免人員傷害吧!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3

今天,我和媽媽踏著初春的太陽來參觀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覽。剛進入科技館,我就覺得氣氛和以前不一樣。哇!人真多呀!好多同學在抄取科普展覽圖片上的資料,有些家長在用相機拍資料,最後同學們在試著用那些設施更進一步瞭解。首先,我瞭解了地震是因為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岩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岩層就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強烈振動。發生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中國的三次大地震:邢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是構造地震。接著,我知道了地震是最具殺傷力的自然災害之一,可以使一瞬間整個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地震來了:我們要迅速躲到堅固的傢俱旁邊、廚房、衛生間等區域;在學校裡,應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不要乘電梯;注意近水不近火。

最後,我也知道了遇到火災,要保持鎮靜,儘快撤離險地;若身在高層,不能跳樓,撤離時不能乘坐電梯,要往安全出口走,走安全出口應保持彎腰撤離。

今天,我的收穫真多啊!我不僅知道了地震和地震的自救,還知道了遇到火災不要慌張,要鎮靜。這將對我以後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幫助。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4

天災,總給人們以最殘忍,最嚴厲的懲罰,有些災難是難以避免的,而有些卻是人類自作自受的下場。

地震,是天災的一種,是地球的內部運動造成的。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害。地震可能會因為未及時熄滅火源、燃氣洩露、電線短路等而導致火災的發生,還會造成山崩、滑坡,從而引起洪災,如果是毀滅性地震,會使房屋倒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重要的還是地震會造成人員的大量死亡,1558年陝西省華縣大地震死亡人口83萬人,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人員傷亡24、4萬人,人員的大量傷亡使家屬們、地震中僥倖存活者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傷,也許一輩子都會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之中。我們很難想象,當一個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的女孩,又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親人,那她以後的人生路該怎麼走?康復以後她怎麼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地震帶給她的不僅僅是病痛的折磨,還有心靈上的重重一擊,所以,我們應該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確保生命安全。地震時不要慌張,應該按指揮緊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儘量跑到空曠場所,這樣不易被房屋壓到。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塊敲擊等方法告訴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壓在下面,應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同時要設法避免上方可能壓下來的重物,以免在餘震中發生危險。

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只有不幸,雖然我的家鄉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毀滅性的地震,讓我們不必為地震的發生而心驚膽寒。但是,中國有23條地震帶,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地震,所以,我們仍應學習關於地震的知識。天災是不可避免的,但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全中國人攜起手來,“防震減災”,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5

今天我去觀看了“防震減災真愛生命”的主題板塊,有了很大的感想。

地震,洪水,火災等災害,是人類最難應付的,就是因為這種種災害,讓無辜的一個個人喪命。我觀看了這個主題板塊以後,就明白了怎麼應付這些自然災害了。這個主題有很板塊,如:被壓在廢墟下怎麼辦,洪水來了怎麼辦,在戶外遇到地震怎麼辦和遇到火災怎麼辦等。我看了之後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明白了即使在情況十萬火急的時刻也要保持冷靜,並且知道了要掌握科學的自救方法,不能急躁,這樣只會自己害了自己。

我認為我們大家應該多認識一些自然或人為造成的災害的克服辦法,其實,地震,洪水,火災之類的災害並不可怕,只是大家沒有留心在意書上,電視上,報紙上等等的地方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等,造成了不應該有的慘禍。大家應該多點留心身邊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讓自己能逃脫災害的束縛。

總之,大家應該多多瞭解各種災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而且,災害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防備和應急的方法,只要大家懂得了方法,就可以讓災害忘至九霄雲外去。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6

今天,我去看了紹興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感受頗深。

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呢?原來是由於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岩層彎曲、變形,一旦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岩層就會發生劇烈的破裂、錯開,釋放出巨大的力量,產生巨大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的型別很多,比如: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人工地震等。我國發生的大地震有:邢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等等。地震對地球和人類的破壞很大,如:地表破壞,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土液化,火災,建築物結構破壞等危害。

大災難發生後,我們要必須積極採取技術和社會管理等防震減災措施,一是要建立地震監測網,二是要建築要抗震,震不倒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三是我們要學習地震知識,制定家庭防震計劃,準備防震應急包,應急物品包括急救乾糧、瓶裝飲用水、手電、電池、繩子、哨子和藥品、收音機等,四是要學習緊急避險知識,如在室內躲避時,要迅速躲避到堅固的傢俱旁邊,或者廁所、廚房等地方,如在戶外,我們要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開人多的地方,有秩序地依次撤離。總而言之,把災害的風險和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通過這次紹興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活動,我懂得了預防大地震的許多辦法和知識,所以,我再也不怕地震了。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7

我來到科技館,參觀了本次展覽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30多萬人的死亡。三十多萬人哪!多少人在甜蜜的夢中,被無情地奪走了生命。如果人們早早地學會如何應對災難的到來,那會挽回多少條寶貴的生命啊!

中國是個災難多發的國家,所以更加應該重視如何逃生。我們平時要多積累逃生知識,以方便在關鍵時刻可以利用。學校等各個公共場所應該多加演練,避免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地震來臨時,千萬不要慌張。來得及逃的,可以跟隨有秩序的隊伍走,來不及逃跑的,可以蹲在桌子底下,用枕頭或其他柔軟物保護頭部,在學校裡只能用書包來保護。人群撤離時儘量往空曠地帶走,避開一些危險物品。

在家中,每個家庭必備一個急救箱,裡面應該裝一些藥品、礦泉水、收音機、創可貼、乾糧等,以便在關鍵時刻得以利用。如果被困在廢墟底下,千萬不要一直大聲喊,避免體力大量消耗。我們可以用石頭或者別的硬物敲擊,聽見腳步聲可以輕輕唱歌,腳步聲越來越近時,再大聲求救。

地震發生後,有些房屋因為電線短路而引發火災,所以,要避開這些危險場地,儘快來到安全的地方。地震之後會發生多次餘震,未成年人不要到廢墟旁邊參加救助,也不要到山腳等地,以免被石塊砸傷。

地震的力量與人類是不可比的,但是我們只要多增長一些抗震知識,一定能減少悲劇的發生。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8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地震的危害有多大,所以防震減災,從我做起。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生了7.8級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特大地震,這些特大地震導致幾十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不計其數的老人失去了子女,沒有了家園。數以萬計的兒童沒有了父母,成了孤兒。面對著這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我想:如果我們人人都瞭解一點防震知識,面對這些災害我們可能會少一點傷亡。帶著這些問題,我在媽媽的帶領下去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

首先讓我明白了地震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可怕的地震。要知道地震的威力是多麼大啊,它能把美麗的城市瞬間變成廢墟,能使許多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還帶給許多經歷過地震又失去家人的人嚴重的心靈創傷。

接著我又知道了應該怎樣預防地震和緊急躲避?面對地震災害的威脅,我們必須要積極採取技術和社會管理措施,加強建築物及公共設施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當地震來臨時,假如我們在學校,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場上,如果來不及跑的同學就鑽到課桌下面;如果是在家裡,就應該躲到衛生間裡或者桌子下面;如果是在晚上地震,就要爭分奪秒地向安全地方轉移,避開樓房、水塔、煙囪等高大建築物和電線杆、路燈等高聳支撐物和懸掛物,轉移到空曠場地,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

最後讓我學到了壓埋後的自救措施,第一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第二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發生窒息;第三要設法用磚石等支撐身體周圍斷壁殘垣,防止餘震時再次淹埋;第四呼救時切忌大喊大叫,容易浪費體力,應該採用敲擊、釋放微波訊號等多種手段進行呼救;第五尋找和開闢通道,朝著有亮光和通風的地方移動。

通過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於地震和防震的知識。“防震減災,從我做起”,作為國小生,我們應該要從國小習有關地震知識,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9

防震減災的意思是預防地震,減少災難,保護生命和財產,是人們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災難來無蹤去無影,而且無情無義。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科學家們發明出很多探測儀器,如果有地震,儀器就會顯示出來,提醒人們及時轉移。寒假裡,我在市科技館裡體會了地震所帶來的災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首先,我認識了地震波。地震波是從地球深處傳出來的',而且會越來越劇烈,會將處在震源區域的所有房屋、樹木等倒塌、毀壞。我從一些貼在宣傳欄的圖畫上看到,許多在震前美麗的景色都被地震給破壞了,還有許多孩子和學生被地震無情地吞噬了他們如花似玉的生命,真是令人悲痛和惋惜呀!地震不但使房屋倒塌傷人,還會引起火災,造成煤氣爆炸等災難。而靠近海邊的居民更是受苦,因為地震會造成海嘯,這是一種比地震更可怕的災難,它來勢凶狠,能淹沒海邊的一邊:房屋、高樓、村莊、城鎮,而且速度極快,讓人逃之不及。

不過,大自然就是這麼奇妙,雖然地震非常可怕,可它總拿一些動物無可奈何。因為有些動物擁有特殊的本領,它們能預感地震,從而躲避災難。它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在地震將要發生時,地球的磁場會發生變化,而這些動物能感覺到這種磁場的變化,從而得知災難的降臨。

地震可以分為12級:1~2級,只有先進的儀器能感測到時;3~4級,物品晃動,比如吊燈會晃動得很厲害地;5~6級,物品會落地摔壞,房屋輕微損壞;7~8級,房屋嚴重損壞,橋樑出現裂縫;9~10級,橋樑、堤壩嚴重破壞,大地開裂;11級,地面嚴重破壞;12級,毀滅性的破壞。地震來臨時,我們一定不能驚慌失措,要學會自救,先躲在堅固的床底下、桌底下是最好的選擇,以免被掉落的物體砸傷。等第一次震波過去後,則必需逃出房屋,跑到空曠之處。

地震雖然可怕,但是,只要科技發達,應對得當,我們就要以不怕地震,而是去勇敢地面對它、戰勝它!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0

寒假裡的一天,我去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收穫了許多科學知識,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地震時自救的方法。

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並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後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並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遊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瞭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岩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岩層就會發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築物,懸掛物。

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觀完科普展,走出科技館,一陣冰冷刺骨的風吹進了我的衣襟,同時也吹進了我的心裡,冷冷的,很淒涼。腦海中不斷地出現一張張扣人心絃的照片,那一個個因地震而陷入困境的人的絕望的目光…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1

今天,我和幾個同學約好了一起去科技館看科普展。這次科普展使我懂得了什麼是地震。地震其實就是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岩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岩層就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強烈振動。地震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比如說:泥石流吧,有時它能把整個村莊淹沒,人員,房屋等損失異常慘重。地震,會導致大面積的地面傾斜,升降或變形。也會對鐵路,管道等生命線工程造成巨大破壞。我國建國以來發生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汶川大地震了,那是一次8.0級的大地震,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失蹤17923人,受傷374643人。三個那麼讓人驚心動魄的數字,使我為受難的骨肉同胞感到痛心。為了不讓地震再傷害到更多人,我國建立了1000多座地震觀測臺,隨時預測地震前的情況。除了這些,地震時躲避措施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地震時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注意近水不近火;地震時要迅速躲避到堅固的傢俱旁,廚房,廁所等地方;要避開危險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急著湧出出口.......

大自然賜予我們許多秀美的景色,展示了它美麗的一面。但有時大自然也暴露了它邪惡猙獰的面目,各種自然災害讓我們人類防不慎防,損失慘重。這次的防震減災科普展讓我懂得了不少關於地震的知識,受益匪淺!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紹興科技館參觀“地震及防震減災”科普展覽。

在那裡,我學到的科學知識還真不少。首先,我懂得了地球的構造: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是固體外殼,由堅硬的岩石組成,它的平均厚度約33千米,在它以下2900米的深度範圍被稱為地幔,地幔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被稱為地核。當我瞭解了地球的構造後,心想:啊!原來地球有這麼大呀!這時,我的心中立刻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會發生地震?當我看見下一段文字的時候,我心中的疑雲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岩層承受不了的時候,岩層便會發生急劇的破裂、錯動,產生強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其次,我又明白了地震的發生和種類。地震分為兩大類:天然和人工,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構造地震約佔全世界地震總量90%以上;火山地震只佔全世界地震總量7%左右;陷落地震次數很少,接著,我知道了什麼是震級、烈度,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次就只有一個,根據地震釋放的能量來劃分,用“級”表示;烈度指地震破壞的程度,用“度”來表示。

最後,我又懂得了人類要如何預防地震,減少災難,為了防震減災,我們人類在樓房裡“造”上了抗震元素,就連中國古代都懂得如何抗震:如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巔峰之作:應縣木塔,我想:要是我們住在像應縣木塔那樣結構的水泥樓房裡該多好呀!原來該木塔經歷過大震30餘次,甚至被軍閥用炮轟過還依舊巍然屹立著,假如你室外,可地震突然暴發,那你要馬上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築物如樓房、水塔等,高聳支撐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杆等。

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於地震和防震的知識,我真希望下次還能再參觀這樣的科普展覽。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3

今天,我和陳徵宇去了紹興科技館觀看了防震減災科普展覽,瞭解了地震的一些知識,讓我收益匪淺。

大家都知道,地震是一種危害極大的自然災害,那麼地震是怎麼產生的呢?原來地球地層內部物質會不停地劇烈運動,從而產生一股能破壞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原本呈長方形等形狀的岩層彎曲並變形,而岩層一旦承受不住時,它就會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強烈震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的危害極大,它能造成房屋倒塌、橋樑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它還能使地面出現裂縫、塌陷,噴水冒砂;而更嚴重的是它能破壞山體等自然物,從而引起山崩、滑坡;它甚至還會引起海嘯,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地震過後還會引起火災,水災和瘟疫。比如說5.12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遇難,就算僥倖活了下來,可是大多都失去了家園,失去了家人和朋友,這是我們這些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所不能體會到的,他們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地震的危害雖大,可也不是不可預測的。地震前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躁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躁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遊向岸邊,翻白肚。

(1)地震發生時,如果我們在街上走,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儘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準備,並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杆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2)如果我們在室內,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

(3)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我們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

(4)我們應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5)我們還應設法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4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視訊直播之後,我深有啟發。

地震是什麼?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是一種可怕的災害,它威力大、破壞性強,同時還會帶來其他災害,如火災、水災、泥石流、海嘯、瘟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3月29日,我參加了玉報小記者團組織的“體驗地震,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活動。在玉溪市防震減災科普館,有許多神祕的儀器,地動儀、DD-2地震記錄儀、三分向流動數字地震儀……講解員利用大螢幕給我們講解地震知識。通過講解員細緻的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有橫波和縱波,地球上有三大地震帶,還知道了通海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其中,汶川大地震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地震發生時,媽媽就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學習。媽媽曾經跟我說過,在醫院附近的一個大型停車場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輛120救護車,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院還收治了很多災區來的傷者。聽著講解員的介紹,再回想媽媽告訴過我的事情,我突然覺得汶川大地震彷彿就發生在眼前。

活動中,我們還了解了地震發生前自然界中的一些異常現象,老鼠會過街、雞會上樹、豬會亂叫、魚會亂跳,井水會上升、下降或者變臭……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若在室內應保護頭部靠牆柱蹲下;在教室裡,應在桌子下方蹲好;在家裡,要找墊子保護好頭部,去空間小的地方蹲下。地震後,要及時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震,下樓時千萬不能坐電梯。最後,我們體驗了人工模擬的7.5級地震,開始搖晃的那一刻,我真是太害怕了!

我希望科學家們能發明出更精確的地震監測儀器,讓人們及時做好防震工作。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地球母親,不亂砍伐樹木,節約用水,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對地球的破壞,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更健康!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5

今天,我與媽媽到科技館看了防震減災圖片展,懂得了一些知識。

人的生命始終是最寶貴的!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我們應該掌握自然規律,瞭解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平時我們要了解居住地、工作地附近的緊急避難所位置、佈局等情況,以便發生危險時能及時找到避難場所。當災難發生後,我們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吸入口腔發生窒息。設法避開身體的上方可能掉下的重物。呼救切忌大喊大叫,這樣容易浪費體力,應採用敲擊、釋放微信等多種手段進行呼救。尋找和開闢通道,朝著有亮光和通風的地方移動。

其次,我們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用所學的知識把受災程度減小到最低。在若干年後,我相信地震發生前,我們會乘著無人駕駛飛船離開地球,科學家們把地震釋放的能量收集起來,用來發電,造福人民,這樣地震就不是一場災難了,而是一個福音。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6

今天我們全體同學認真觀看了《防震知識》的光碟,使我對生命重於泰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仔細的聆聽了一個小細節:不要為了自己的東西就隨便跑向危險的地方,東西沒了,可以再買;如果生命沒了,可就什麼也沒有了。我邊聽邊想:說的確實有道理,但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事呢?想到這裡,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了那一次危險的情景。

有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匆匆忙忙的,過馬路的時候,由於自己粗心大意,慌慌張張,一不小心把我心愛的水杯掉落,滾在了馬路中間。我頓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在這危急的關頭,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連忙跑去,彎下腰來把“躺”在馬路中間的水杯撿了起來。正好這時侯有幾輛小轎車向我賓士過來,只聽咔嚓的急剎車聲,嚇的我摒住了呼吸,腦子裡一片空白。在司機師傅的責罵聲中,我意識到了這種行為的危險性。於是,我緊握杯子拼命地向馬路邊跑去,回家了我的腿還發軟。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還後怕,如果不是司機師傅反應快,如果不是……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看了《防震知識》,對照自己平時的行為,使我恍然大誤:天災人禍是人們預測不到的,但我們完全可以避免,生命重於泰山啊!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珍惜我們的生命,保護我們的身體吧!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7

說起地震,我就聯想到唐山大地震和四川大地震,這兩次地震使大片的房屋倒塌,使無數的人員傷亡,親人們忍受著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場面太慘痛了!

今天,我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裡面一幅幅畫都在向人們展示地震是如何形成,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等等。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1.構造地震、2.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4.誘發地震、5.人工地震。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

1.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裡的事例。請將門開啟,確保出口。

5.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最重要的是我們大家要愛護地球,因為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

央視訊《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後感18

這次綜合課老師帶著我們去看了“防震減災,珍愛生命”的科普展,。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不光是大人,我們小孩也要學會來如何保護自己。在危險與災難之間,應該知道如何來為自己爭取時間,爭取生活下去的機會。

我們所說的地震、洪水、火災等等,那都屬於自然災害。我想大家一想到這些就會害怕,其實不用這樣,只要適當的採取自救方法,就能例如:在戶外遇到地震要逃到空曠的地方或周圍沒有高物地方。在學校裡遇到地震要用書把頭蓋住並逃到操場等空曠地區。在家裡遇到地震要用枕頭等軟的物品蓋住頭部並逃到離自己最近的空曠地區。因地震而被埋在廢墟下要用身邊的石頭敲擊廢墟,造出較大聲響。

這些自然災害雖然不能避免,但大家可以減輕它們對我們的傷害,多看看這類的書,和家長們多多參與這類的活動,相信我們在災難來臨時不惶恐,反而很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