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選節日的作文4篇

作文 閱讀(1.1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日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節日的作文4篇

節日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日是我們全國人們的日子。今天,我在奶奶家,我幫奶奶包粽子,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去做,可是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去做,要不就把米放了太多了或者就是把米放了太少了。奶奶告訴我,你是才學的只要放幾小勺子米就行了。可是一勺、兩勺還是不行。奶奶告訴我是放四小勺,我聽了奶奶後終於把粽子包好了。

我看見人家穿裙子,我也很想穿,可是我又不想穿了,因為我會把臉弄黑了,所以我不想穿裙子。今天一大早,我的.爸爸騎著電瓶車就回來了,奶奶在家裡弄菜籽。

節日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油城,家鄉一年中要過好幾個節日:有讓人感恩的清明節,有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有熱鬧非凡的春節……但我最喜歡過團團圓圓、和樂美滿的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月亮就像一個銀光閃閃的玉盤高高地鑲嵌在美麗的夜空。她把柔和的月光灑向了人間,也把那份和諧、美好、溫柔與恬靜灑向了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田。全家老小圍坐在桌旁,有說有笑的品嚐著節日的美食:圓圓的月餅,紅紅的蘋果,黃黃的鴨梨……人們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著身處異鄉的親人。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不都深刻表達了客居他鄉的遊子,以明月來寄託自己的深情嗎?

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由浮現出家鄉每年過中秋時的情景:當天的傍晚,微風颯颯,天空中幾朵潔白的雲彩悠閒地飄蕩在雲朵間……我們站在樓下的空地上,抬起頭,仰望那天上的月亮。當月亮慢慢地升起,變得很圓很亮時,夜色已經很深了,漸漸的濃了。映著皎潔的月光,我們每個人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地看著那輪明亮的圓月……

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成長的我,最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穫。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每當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我都會在心中默默的企盼當夜的月亮更圓更亮;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節日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

早上,我趁爸爸媽媽還沒起床,一骨碌爬下床,跑到書桌旁,拿起書桌上我準備好的禮物盒和筆記本,輕手輕腳地走到媽媽的`房間,放到床頭櫃上。禮物盒裡裝著一串項鍊和兩個小小的娃娃,然後,我又給媽媽擠好了牙膏,把牙刷放到杯子上。接著,我幫媽媽把雞蛋打好了,還幫大家把奶倒好了。

嘿嘿,媽媽起來後肯定會很高興吧?

節日的作文 篇4

我心裡有一個願望,希望能設立一個愛心節,號召大家奉獻愛心、幫助別人。

暑假裡,爸爸媽媽帶我去聽了兩次講座,聽完後,我深有感觸,每年我國增加幾千名殘疾人,他們有的眼睛看不見、有的耳朵聽不見、有的行動不方便........這些人都需要幫助,所以我想設立一個愛心節,讓更多的人們去幫助他們。

在社會上,除了殘疾人,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如:孤兒、孤寡老人、病人........我希望愛心節這天,人們能走出家門,到社會上去幫助別人。我們可以去盲校給那些看不見書、看不見五彩繽紛世界的人讀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為他們講述這個美麗的世界。我們還可以去孤兒院陪那兒的小朋友玩兒,給他們帶吃的、玩的,使他們不再孤單。我們也可以去敬老院,陪那兒的老爺爺、老奶奶聊聊天兒,幫他們打掃衛生,讓他們感到溫暖。我們也可以去醫院,安慰那些得了重病的人,讓他們有生的'希望........

我希望通過這個節日,倡導人們要有奉獻愛心、幫助他人的精神,在平時的生活中,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相信只要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