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實用】高中作文合集6篇

作文 閱讀(7.25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高中作文合集6篇

高中作文 篇1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學習可以改變人。聞一多說,一個人可以無師自通,卻不可以無書自通。一滴水可以引發千萬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尤其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好書總是帶給我們智慧。

古往今來,那些成功的人生背後,無不閃耀出智慧的光芒。李小龍,這位最偉大的功夫巨星,在他逝世三十多年後,在世界各地人有無數的崇拜者。他是成龍最崇拜的偶像,周星馳曾在《少林足球》中借角色之口向他致敬:“你人雖然走了,但你的精神還在!”為什麼李小龍的影響力會如此廣泛持久?真正的魅力是什麼?那就是智慧。她當年在美國接受電視採訪時說:“要像水一樣,身體靈活,無形。”他將中國道家智慧與無數完美結合,才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無與倫比。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平靜時而瘋狂。”在人生的長河中,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有高峰就會有低谷,有人隨波逐流,有人奮起拼搏。不同的選擇決定不同的命運。

面對現實生活,每個人都有很多難題,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會有這樣那樣的煩心事,少年時有成長的煩惱,學習的壓力,長大後又要面臨工作和生活的更大壓力。我不想長大,寧願生活在童話世界裡,可是我無法逃避,該來的終究是要來,唯有面對而已。孔子說,仁者無憂,智者無惑,勇者無懼。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前提是要有智慧。

前不久,上海就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兒子從日本留學回來,母親趕去機場迎接。兒子見面就問母親要錢,當要求未能得到滿足,他居然拿出刀子,連捅了母親九刀,揚長而去。所有人都在指責逆子不孝,可是如果要深究下去,這位可憐的母親,何嘗不是悲劇的製造者?他教育兒子的方法顯然出了問題。這樣的人倫悲劇本可以避免,我覺得這對母子都缺乏應有的智慧。

智慧從哪裡來?生活教給我們許多,一本好書同樣讓我們受益終生。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智慧,擁有健康快樂,幸福長久。希臘有句諺語:從智慧的土壤中生出三片綠芽:好的思想,好的語言,好的行動。智慧是快樂的源泉,是隱形的翅膀,是成功的基石。也許前路並不平坦,也許會有艱難險阻,但是無所謂,生命如激流,有了波折,才會激起美麗的浪花。

高中作文 篇2

我穿著4749天繡工繡的紅色婚紗,騎著全縣最好的馬,在新娘的轎子裡小心翼翼地鋪上柔軟的綢緞;離我迎娶新娘的小船還有一段距離。我怕她因為忙著打扮而忘了吃飯,於是我請僕人買了四五種蛋糕。三百萬份訂婚禮物被綠色絲綢整齊地捆在一起。在過去的兩年裡,我用自己的綠綢子拯救了他們。他們都嘲笑我。一個結過婚的女人值得我關注嗎?但我沒有注意世俗的眼光,因為我已經喜歡她好幾年了。她已經結婚兩年了。她以為自己的命運已盡。但她被丈夫的家人拋棄了。當她暗暗斥責焦仲卿“小官無眼”時,她不禁暗自慶幸。她急忙派人到她家裡談媒體的事。令人高興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交談”十三個會織菜,十四個會穿衣服,十五個會玩功夫,十六個會背詩,真是個好妻子。”我想我很快就能娶到她了。我為她感到驕傲。我的家人很高興。

但我沒有抓住她。4月19日,最好出去結婚。天一亮,我們就上路。一路上,我們有個小傢伙要報告。新娘站起來,紮好頭髮,化好妝。在我的腦海裡,我試著描述她的容貌,紅色的裙子,纖細的腰身,彎彎的眉毛,看著眼睛。兩年來,我不記得她的樣子,但我仍然記得我是多麼喜歡她。

我等不及太陽長出來了。聽說她還很想念焦仲卿。如果她後悔的話,我怕她不會嫁給我。

我不確定她是否還記得我,但沒關係。她喜歡讀書,所以她有一個免費書房和兩個大書櫃為她找書。她喜歡豎琴。我請著名的藝術家製作樂器,每天聽她的。只要她彈,我就聽。我們有很多天可以一起度過。我們可以一天一天地和她磨合直到她喜歡我。

到她家時,她已經被兩層衣服弄溼了。我看著她被抬進轎子裡,我的手被汗水淋溼了。我有點緊張。我不能說是什麼樣子。我只想盡快回家見她,給她看看我為她種的水仙花。

我到清露參加婚禮的時候,只有半柱香。我帶著一大群人去看清露朦朧的影子,然後他們茫然地被抬下馬。不知怎的,那群人突然爆發出一陣騷動,聽到了潑水的聲音。在圖中,我看到紅色的衣服漂浮在清澈的池子裡。我的新娘“脫下裙子和絲綢鞋,站到清澈的池邊”,但她不想嫁給我。

她的頭被水沖走了。我握了握她的`手。她閉上眼睛不看我。我想起了我給她買的髮夾和書。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想起我在院子裡種的水仙花。我不知道她是否能聞到它們。我還沒來得及問她還記得我。她的臉變得暗淡,我的眼睛從她的臉轉到藍天,進入黑暗。

我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在夢裡,沒有遺憾,沒有曲折。她和我如願以償地結束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在搖曳的蠟燭下看書,手拉手地在院子裡鋪開水仙,坐在書桌旁聽她彈豎琴。白天的水很清,但我想洗個澡。

當我醒來時,我感到悲傷。

悲傷的事情就像一碗濃茶,可以被歲月沖淡。我想起小時候,我最好的玩伴因為玩耍被洪水沖走,躺在床上三天我很難過。後來他的家人搬走了,我漸漸對他沒什麼印象。對於蘭芝,我還假裝忘記了家人沒有提起,忙著為我安排新的婚姻。生活平平淡淡,沒有歡樂和悲傷。

那是水仙開花的日子。我看著眼前那清清楚楚的茶,我會突然哭起來。她有她的岩石,我有我的蘆葦。

孔雀向東南飛,逗留了五英里。在詩歌王國裡,她的故事被後人講述。她的愛情美麗動人,因為她是主角。而我只是詩中一個遙遠的背景,我的愛是卑微而樸素的,因為我是一個配角,但這也是一種愛,無怨無悔。

高中作文 篇3

前面那位染著棕黃色頭髮穿著撕裂風掉襠褲的青年隨手往街邊乞討的老爺爺的碗裡丟了五角錢。

青年斜眼瞥了老爺爺一眼,輕笑著離開。老爺爺也只是輕輕地看了碗裡一眼,然後臉上浮出了一絲無奈。

如果是我,我可能會把那五角錢砸回那青年的頭上——與錢無關,關乎尊嚴。但是令我失望的是,老人不情願地整理了那五角錢後,繼續以悲傷無奈的表情,面對著過往的行人。

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資格在這裡發牢騷。也許當我看著街上隨手亂扔垃圾的人而厭惡地皺眉時,我也許就失去了這麼說的立場。

時常走在單元樓梯上,手中握著紙團,若是不小心將它扔到了地上去,我也只是撇撇嘴內心歉疚一會兒,然後以趕時間為藉口匆匆離去。

當我在外看見在公共場合逍遙自在的抽著煙吞雲吐霧的菸民時,內心總會不自覺的產生對這陌生的人的鄙夷,然後屏住呼吸擰緊眉頭。

可是當我回到家以後聞著早已習慣的煙味看沙發上悠閒自得的父母時,卻一言不發,自顧自地玩著電腦。我想,我也失去了這麼說的資格。

其實,在我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去面對他人對於種種事情所作出的反應時,我自己也是被自己所鄙視的一派。

我不知道是否思維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但我已深刻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遲緩。總是想的比說的簡單,說的比做的容易。然後在自己替他人著急之時,口出狂言,坐在沙發上口出狂言。

我也是這芸芸眾生中一棵最不起眼的小芥,一粒最不圓滑的沙石,一片最無生機的葉子罷了。我穿梭在著國家的各處,卻都如同城市的背景般存在。其實無論在何處,我都不會真正地將自己的真意顯露出來。

大多數人都同我一樣吧,滿懷抱負卻低著頭隨著人流奔波。

是為了不成為他人眼中的異類吧。於是我們用一團砂紙包裹著流光溢彩的玻璃心。懦弱,不敢反抗,不夠勇敢果斷。這些被我認定為“碌碌無為的懦夫”的形容詞,何嘗不是自己的寫照。

一直認為中國人缺乏著抗爭的意識。總是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然後滿腹抱怨。準確說,是先滿腹抱怨,然後再口中謾罵著去承受。

“軟弱!去抗爭啊!去戰鬥啊!大幹一場,做點大快人心的抵抗啊!”

我肯定會這麼說。

然而,自己也不會這麼做。

也許,自己以一個局外人的立場來評論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的話,我也許會給自己一個叫作“軟弱的懦夫”的鄙夷稱號。

一面咒罵著大家的無反抗意識,一面自己悄悄別過臉,忍氣吞聲,私下怒怨著。所以,我成為了矛盾的合體,成為了兩相對立的一個個體。

不只是我,還有更多被埋沒在這社會裡在底層靜靜活著的人。

無數個我組成了我的生活,然後我以我的內心為標準埋怨著這社會的軟弱。

“我以我自己為對立面怨恨著我自己,替我自己著急。”

高中作文 篇4

冬,一個沉默的季節。它沒有春天帶給我們的生機,沒有夏天帶給我們的熱情,也沒有秋天帶給我們的蕭條。它,只帶給了我們沉默,安靜的,像在守護著什麼。

雪,一個美麗的事物。因為它是自然所創造的,給世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美好。可是它,卻出沒在冬季,這樣一個沉默的季節裡,所以,它才會那麼冰冷,冷得直入人心。我想,也許是雪被冬的沉默所感染了吧,也變得沉默,它給我的感覺,是那樣悽美,像是隱藏著一個美麗而又悲傷的故事。

雨夾雪的天氣,無不宣告著雪的來臨。晚自修放學,我獨自一人留在教室中溫書,靜謐如流水般,浸沒了我的全身。孤獨,升騰著,溶在冰冷的空氣中。我坐在臨窗的位置上,玻璃窗不似從前的那樣透明,面上像鋪了一層白色的薄紗,隔著它看外面的世界,頗有一種朦朧的視覺美感。在這個南方的小鎮,夜晚的氣溫急速下降,雖然臨近早春,可風仍是刺骨得冷,像一把匕首,輕輕地滑過我的臉際。我揹著不重的書包,走在無人的樓道里,清晰地聽著自己緩慢的腳步聲,周圍那樣安靜,那樣安靜,彷彿可以聽到自己均勻的呼吸聲。仰頭凝望的夜空,沒有昔日的清澈了,大塊大塊鉛色的雲,蓋在上面,遮住了佈滿繁星的天空,亦遮住了明亮光潔的月。但從那雲塊上,卻飄下了數千片,數萬片天使的羽毛,緩緩地飄落,從空中,到地面,由上,而下,輕得沒有一點兒聲音。只沉默地飄下,落在地面上。

我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接住一片,清冷的白色靜靜地躺在我的掌心,冰冷的,沒有絲毫溫度。然後,開始融化,從一朵潔白的雪花,變成一滴無色的水,慢慢暈開,順著指間的縫隙,流至手背,失落地墜下地面,混著塵埃,陷入平靜。我忽然間明白了,雪,是偽裝後的水,當它在你面前卸下它華麗的偽裝時,你才發現,原來,它是那樣得平凡和普通,普通到那麼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得到。

瞬時,我黯然神傷,我好像明白了,為什麼雪景總是帶給我悽美的意境。雪,是在向世人訴說吧?訴說著,那無法言喻的難過,所以,它才會出現在冬季,讓沉默的黑布,永久地遮蓋住它憂傷的色彩。不被任何人發現,隨著時光,永遠地消逝,被世人們遺忘;也許,在某一個角落,它也會為自己曾經的晶瑩,而感嘆。那種美,像是觸碰一下,都會破碎。那樣得神聖,不可侵犯。

我駐足,眺望著那飄落了一地的憂傷,泛著美麗的銀光,映入眼簾,竟是如此得傷感。

“在黎明的第一縷曙光來臨後,它們便要化作一灘,再無人問津的淚水了吧?”我站在雪中,問著無人回答的問題。迎面拂過的冷風,吹散了我的話……

高中作文 篇5

喜歡在寂靜的深夜,獨處一室,泡上一杯清淡的綠茶,在滾翻的水中看著小小的葉片慢慢舒展,上下翻飛,將自然的精髓嫋嫋釋放,在氤氳的氣息中感受絲絲縷縷的暖意。斜倚在牆上的昏暗燈光,透過茶杯,閃爍著淡淡的熒光,伴隨著茶葉跳躍著……

此時,一份小小的滿足,使我暫時忘卻了日間繁雜的瑣事,在愜意中享受著飲茶的趣味。

想起在很小的時候,我家有一隻陶瓷茶壺,大概是很久以前祖宗留下來的寶貝,雖不是古董,但卻是父親的珍愛之物。父親愛茶壺,更愛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父親每次喝茶時的樣子:每次只倒一小盞,就像是喝烈酒似的,放在椅子旁邊的凳子上,人靠在椅子上翹起二郎腿。每喝一口,就閉目養神片刻。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他手裡就會多了一把扇子,閉眼搖扇,神態悠揚自在,比濟公還逍遙!

小時候的我,常看父親喝茶喝得如此神氣,我便抱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起來,卻是什麼味都沒有。父親看到我口牛喝,便平淡地說:“吃東西不放在嘴裡嚼,能出味兒嗎?”我聽出父親的言外之意,於是,我也學著爸爸喝一小口含在嘴裡,半天也品不出啥滋味,倒是有些許苦澀之感。我撅著嘴,皺著眉頭說:“你騙人!其實你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只是故作高深罷了!”父親不理睬我,扔下一句話:“吃東西什麼時候最有味?”

當時的我站在原地想了好久,才想到答案:“不就是最餓的時候嗎!”可即使得到了答案,我還是沒能理解父親的意思,直到那天……

某年夏天的晌午,我在鄉下幫忙做農活。烈日下,汗水浸透了我的衣服,口乾脣裂的我脫下了上衣,順手坐在了父親的靠椅上,喝了一口茶含在嘴裡,閉目養神。此刻,我第一次嚐出茶的甜味,一種幸福感洋溢在心田。我感受到了茶的滋味,那是一種由苦到甜,由平淡到香濃的感受;我看到了生活的濃縮,原來幸福總是在艱辛之後才會出來。從那以後,我以為我已經學會了品茶。每次等到口渴時我才回去喝茶,但漸漸地,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在幸福中品茶,茶味越來越淡,才發覺自己並沒有真正學會品茶,甚至現在根本品不出茶味。就如人們說的一樣,沒有幸福的時候總追求著幸福,而一旦擁有幸福自然又會迴歸平淡。如果人每天為了金錢,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著,說明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幸福,而如果不是為了金錢而工作,而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說明他已經很幸福了。

生活就如品茶的過程,反反覆覆,時而濃得發苦,時而淡得無味。不管怎樣,茶是要喝的,生活是要過的,茶的濃淡都是生活的滋味。品味人生就是一杯茶,越幸福味越淡,越艱辛越有味,口越渴,味兒越甜;痛苦的人生,不僅茶的滋味不對口,什麼東西都不是滋味。

我喜歡獨自一人,在一片寧靜中品茶,可以讓我獨自靜思。品味著我的幸福,我品味茶,茶也品著我。我,茶,人生都是一個味。

高中作文 篇6

“恩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態,未有能動者也。”

相傳孔子門下有三千,最出名的有七十二個,子路就是其中之一。子路是魯國人,據說他小時候家裡貧窮,長年以粗糧、野菜充飢。有一次,他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要從親戚家借米,至少要翻過好幾道山。子路沒有皺眉,他翻山越嶺,腳都走腫了,才借回了米,為父母做了一頓香噴噴的米飯。鄰居們聽說了這件事,沒有人不為這個孩子的勇敢和孝順所感動的。子路小小年紀便能做出這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而現今的我們又如何呢?

屈原死前不忘對祖國的傷懷;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而其中那金色的魚鉤驗證著愛國;98年的大洪水帶走了多少解放軍!感動不分大小,從小家到大家,從個人到國家,因為感動而引導著一代又一代。

感動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感動是通用的。

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大戰役,盟軍的一隊傘兵因飛機偏航而誤入絕境。他們被捕了。在德兵的下,俘虜們做著苦役,身形憔悴,支撐他們的是盟軍一定會打過來的信念。槍炮聲一天天近了,德軍臉上的烏雲也越來越重了。一天黃昏,一陣急促的號子聲把俘虜們趕成一長排,周邊是荷槍實彈的德國士兵,傘兵們一下子就明白了將要發生的事情。

一位年輕傘兵的手劇烈地顫抖著,他想起了爸爸媽媽,還有可愛的未婚妻。他的眼睛溼潤了。一位老傘兵緊緊抓住了他的手:“兄弟,我們不哭!”一瞬間,所有的傘兵一個接一個地把手拉在一起。而如“思誠者,人之道也。”因為他們的存在,使得我們能夠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來自異國的感動,一位位英雄大無畏、堅強不屈和在困難面不改色,不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精神嗎?不正是我們當今世界所需要的嗎?不正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所需要的嗎?

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感動可以平凡,感動可以偉大,感動可以神奇,但是對於那些“不動者”而言卻是無用的。只有那些真真正正能“至誠而動者”才是最基本所需要的,連這個都沒有的人只能被社會所淘汰,因為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作為我們的朋友、親人。感動常在,世界因此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