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讀書的好處作文6篇

作文 閱讀(3.1W)

  01

讀書的好處作文6篇

讀書的好處有哪些?其實在提筆之前,腦海中構思了很多喜歡讀書的理由,想分一二三列出來,然後成體系寫下去。

但提筆後果斷放棄了,但凡體系化的理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而真正的喜歡,從來都是脫口而出。

我喜歡讀書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喜歡。

喜歡書,喜歡書的味道,喜歡靜靜地摸書,喜歡把書成排放,喜歡讀書時的萬千思緒,喜歡抬頭時灑在臉上的陽光……

也會設想自己以後的房子,一定要有單獨的書房,自己設計,把自己這麼多年買下的書放進去,然後一直買書,看書,沒事的時候,摸摸書。

我有毒,愛書成疾,無法自拔。

  02

之前賣過一段時間的書,一個人每天管理成千上萬本書,很累,但好在沒人的時候,可以看書。

就是衝著可以看書才去的,所以斷斷續續,看了不少書。

商場其他商位的人都說我是最不敬業的銷售員,他們都在拼命地賺錢,而我在拼命地看書。其實他們不知道,我不單看書,沒事的時候,還會在賬本上寫作。

一個會寫作的賣書人,有毒。

賣衣服的大姐每天都會給她的小孫子買十多塊錢的書,我是後來才知道,她的孫子還不滿一歲,問她為何買那麼多書,她笑著說:“小傢伙可喜歡撕書了,買了給他撕著玩,可sai了!(濟南話)”有錢,任性。

賣襪子的大姐自從開始做完美以後,臉上總是掛著詭異的微笑,走路虎虎風,如女王一般。大姐經常和我說完美事業有多麼偉大,並且把她的QQ、微信都給了我,讓我去關注她的動態。那次我看了一條大姐的說說,內容是這麼寫的:“我發誓,半年之內,我要開上自己的寶馬,像成功進發!”

一位商場保安經常來書攤看書,最厲害的時候一口氣站著看了八個小時。他的臉胖胖的,用賣衣服大姐的話來形容就是“像發酵了的饅頭”。他從來不說話,來了就看,看完就走,不揮衣袖,不帶雲彩。

ABC的老闆一般不來店裡,但每次來,都會有事發生。我見過她三次,第一次是和工商局的人吵,第二次是罵員工,第三次是和商場管理人員吵,再後來她幾乎不來了,店裡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店若其主,僅此而已。

  03

當然,買書人也很多,原來,大家都愛書。

小男孩想買一本莫言的《》,他爸爸拿起書一瞅:“我去,莫言的!你文學造詣有這麼高?不買!”小孩眼角泛了淚花,他媽媽看到,趕緊過來疼孩子:“孩子要,就給他買,不就是一本書嘛。”但一看書名,她猶豫了:“孩子,這書不太健康,咱不買了。”

小胖孩和爸爸路過書攤,這時,孩子突然大喊起來:“爸!給我買本《神風演義》!我要《神風演義》!”其父面帶驚奇,回頭看一眼書名:“孩子,是《封神演義》,咱還是去沃爾瑪買吃的吧。”

一個大姐翻來覆去地比較兩盒少兒識字卡片,轉過頭對她老公說:“都挺好的,但咱家裡也有一些,我不知道是不是有重複的,你說買還是不買呢?要是重複了怎麼辦?唉,這真挺好的,到底買還是不買……”

她老公不耐煩了:“這還不好辦嘛!把這個買回去,把咱家裡那些扔了不就不重複了!”

想起之前有段時間和興哥一起上自習,他每天帶著一本高中地圖冊,並用大段時間盯著世界地圖不放。問其為何老看世界地圖,他答:“我是在培養世界觀啊!”

信筆由韁,說愛讀書的理由,竟然說到了賣書,但這一向就是我的風格,其實我寫文的風格就是隨性揮灑,沒有章法。

其實每一本好書賣出去,我不高興,反而心疼。像守護寶貝一樣每天守護書,但無奈,好書還是一本一本,離我遠去了。

這樣的心態,生意沒法做,後來索性不幹了,乖乖回學校讀書。

  04

總體來說,在圖書館借的書多,自己買的書少。大學宿舍比較擠,我東西很多,買的書沒地方放,只能全堆在床上。

你想象不到,我的床只有一半可以睡覺,另一半,全是一摞又一摞的書。

白天在圖書館看書,晚上打著檯燈,支起小桌子,看到零點,或者一兩點。那時候身體真不錯,經常熬夜,但第二天起來就和沒事人一樣。當然,可以適當吹噓一下,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

大家都說我身體好,原因是每天,我的書包裡至少背五本書,再加上筆記本、水杯、傘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書包比他們的重。

但我從來不覺得重,反而覺得有一種踏實感。我讀書不會一口氣讀完一本書,而是幾本書同步讀,過一段時間便換一本書,同時手邊放一個筆記本,摘抄,或者記錄想法。

其實我的讀書筆記也沒有章法,全憑心情,像我的人一樣。

我喜歡坐在圖書館窗邊讀書,喜歡下午的四五點鐘,那時候,陽光濃,但不烈。低頭太久,偶爾抬頭時,陽光暖暖地灑在臉上,朝聖般,莊嚴,且幸福。

讀書,對我來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05

其實我這個人不怎麼合群,別人喜歡往人多的地方鑽,而我,喜歡安靜,也喜歡獨處。

讀書,是獨處時最好的消遣。它讓我不再孤單,給了我難以名狀的'充實感,很多人都說一個人孤單難熬,我希望孤單的人,都可以去讀讀書。

因為攻讀理論,上學期看美學比較多,最近愛上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打算將西馬的著名經典,一本一本挨著讀下去。西馬思辨性最強,而且和當下結合緊密,《歷史與階級意識》、《保衛馬克思》、《單向度的人》、《審美之維》、《文化轉向》……

身邊很多同學不喜歡西馬,言其難懂,但我卻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感覺,實不相瞞,我現在已經完全放棄了作品,沉迷於理論,無法自拔。

原來人的想法一直處在變化之中,讀書的口味,也在變化。

年齡越大,越看中減法,減少一些不喜歡的生活方式,一些不走心的朋友,一些不喜歡的書。

感興趣,才能堅持;喜歡,才能做好。

  06

以前,家裡人總和我說:“去了學校好好讀書!”他們講的讀書,其實是學習,是成績,然後希望我長大找個好工作,好媳婦,事事順心。

現在我還在學校,但他們不這樣說了,他們說:“好好照顧好自己。”

不再督促我讀書,正是我真正開始讀書的時候。

自從開始研究理論以後,我才知道,在知識的海洋裡,我只是一個小蝦米。書山有路,即使勤,也不可能走完,我們要做到,就是選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快樂地走下去。

讀書,給了我一種生活方式,是物質之外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

當然,我也鼓勵大家多讀書,這並不是說讀書有多麼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於這個現實的世界。你有追求,也在奮鬥。

讀書,給了我們尋找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別人說,一輩子很長,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我也希望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當然,她如果也愛讀書,那就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