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精品】思想作文集錦7篇

作文 閱讀(1.2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想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思想作文集錦7篇

思想作文 篇1

我外婆有一個老思想——重男輕女,她最寵的人便是舅舅,而洗衣服、洗碗這些七零八碎的事都歸我媽媽做。

舅舅就像是外婆的心頭寶,舅舅已經二十八了,而外婆卻把他當小孩子對待。每天早晨,外婆都早早地起來為舅舅做早餐。待到他要起床的時候,外婆便朝樓上喊:“阿寶,起床啦!”聽得我和爸爸都肉麻,並且,外婆早上不管有多重要的事,她都雷打不動地送舅舅去上班。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舅舅難得有一次吃完飯主動洗碗,而外婆卻攔住舅舅,讓他去看電視、學習。外婆寵舅舅,媽媽也很有意見,這樣會把舅舅寵壞了,會沒有自主能力。外婆卻將這些話當耳邊風。舅舅因此也對家裡零碎的事情視而不見,覺得這從不是他該管的。

媽媽在外婆眼中沒什麼地位。家裡吃過的碗、水龍頭壞了、廚房漏水了,都是媽媽打電話叫人來修,再加上媽媽自己的工作和我的學習,我真不知道她怎麼忙得過來。一次,家裡的燈泡壞了,外婆一句話丟給媽媽,讓媽媽叫人來修。我們一家子都挺忙碌,平時沒什麼時間在家,媽媽只好抽出時間,在中午悄悄溜出單位,回家叫人來裝新的燈泡。燈泡修好了,可媽媽覺得燈泡有些髒,要擦一擦。忽然,一個不小心,一個水晶掛件落在地上碎了。媽媽怕外婆罵,又去燈具市場買了一個,回家裝起來。待她回到單位,已經到上班時間,只好硬著頭皮被領導批了一頓。媽媽見外婆對舅舅那麼好,對她那麼冷落,心裡自然覺得特別難受,可她又不敢說什麼。爸爸也對這種思想感到氣憤。外婆以後一定會後悔對舅舅那麼寵,事事都不需要舅舅動手,這樣如何培養他自主獨立的能力,這到了社會上可是要吃大虧的。

外婆的老思想,不僅是媽媽,我也有一些意見。我希望外婆能忘記老思想,能人人平等,有個新思想。

思想作文 篇2

在我閱讀巴金的小說〈家〉時,我的心被深深的觸動了。我從中感受到高家三兄弟所處環境令他們感到多麼的無可奈何。在如此封建的家庭裡,家中長輩的不合理制度壓得人喘不過氣;一個大家庭中的冷眼相待使人心寒,流言蜚語讓人覺得十分刺耳。然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仍能湧現出一些新青年。他們的執著,勇敢使我敬佩,使我在那樣的封建社會環境中看到了一絲希望。高家三兄弟中,我最欣賞的是覺慧,他的心直口快,不屈服於不合理制度的勇氣和決心。他對於封建制度十分厭惡,厭惡在高家的生活,反抗家中長輩不合理制度,他的不屈不撓,總是讓人感覺到希望的存在。作為一個新青年,他致力於他的工作,從中可以看出他對這份工作的熱誠。我覺得覺慧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任何人也無法使他放棄他的理想,封建制度也無法把他束縛住。除此之外,令我最無法釋懷的是覺新,他使我感到悲哀,他的再三軟弱,屈服,另他一生的幸福毀在他自己的手裡,不僅如此,他的妻兒和他最愛的人也因為他的軟弱而受到傷害。也許他有許多的無可奈何,也許他也曾想過像自己的弟弟那樣不顧一切,敢於與現實作鬥爭,但他認為的責任感讓他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婚姻,他一直屈服在封建制度下無法自救。他認為凡事都應與現實相符合,並且他也不願去爭取改變,最終成為封建制度下的又一犧牲品。如果他像覺慧那樣敢於反抗,勇於爭取,我想他的結局或許會改變吧!

當今社會雖然沒有如此的封建思想,封建制度,但如果我們資料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中,我想也許還是會有許多人屈服在封建制度下吧!因為畢竟我們沒有經歷過如此的困難,恐怕難以接受。家庭的責備,社會的冷嘲熱諷會讓人受不了,讓人失去信心吧!不過不管怎麼樣,我都認為自己的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為了自己的理想,我們都應該努力爭取,努力奮鬥!

思想作文 篇3

哲人曾言,智慧、真理、快樂及成功會因人的思考而向其傾斜。

思想,沒有如泰嶽般雄偉的身軀,亦沒有千斤重鼎般沉沉的實重,然而,你知道麼,思想是有重量的。

思想之重,乃心靈之重,乃生命之重。

在燦爛的華夏文明園中,一位老者於川流邊沉思。

他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是他對時序更迭的無奈,是他對生命流逝的深思。

孔子一生從未停止對萬物理義的思索,只為這世界能永和永安。

後世之人稱其為“偉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成為承載千年中華文化的基石,他的思想之重,是華夏兒女對和平,對美好世界的永久盼望之情,一份沉甸甸的智慧。

閒暇之時,我會靜靜地踱步於無人之境:“仰視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雖然沒有蘭亭盛事之士的智慧,卻常懷著許多對萬事的沉思。

這樣平淡地遠離塵囂,自然會多那麼一份對生命的思考,日復一日,是將在無意間將我帶回過去,又將我領回未來。

思考,讓我成長,讓我多了一份淡淡的憂傷,又讓我變得穩重理智,讓我可以獨自遠離世俗,觀看著生命之舞……思想的重量,成為助我成熟的精華,在思考中,我明白了許多懵懂與錯誤,我走向未來。

我想,在那漫漫漫無限的歷史軌跡中,一定有許多思想者。

因為有了思想的重量,我們捨生取義,不畏生死,因為有了思想的重量,我們不慕榮利,歸隱山林,因為有了思想的重量,我們為國捐軀,血鳴不平……像那為了建立有序之國為法而死的韓非,像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又如那高喊“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曹植等多少文人武士,名垂青史。

他們有重於凡夫俗子的思想,或是思索著責任責任與生命,或是堅守者仁德正義……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思想的結晶,這便是他們成長為中華史上永明不滅的精神之光。

思想是有重量的,如哲人所言:思想的重量會使生命的天平傾斜于思考者,因為思想之重,乃心靈之重,乃生命之重。

思想,無形無神,卻智慧無邊,力量無窮,我願在這短暫的生命中多思多感,觸碰智和美得真諦。

思想作文 篇4

童年是透明的蟬蛻,附著在枯藤老樹的年輪上,被記憶風吹日久而嗡嗡成韻。隔著時光看過去,覺得單薄的時間就像蟬翼那樣透明,可以請清楚楚地看見童年的影子。

我向往童年,嚮往它的一切一切。因為在我看來,人遠離了童年,人的煩惱便源源而來了。舉個例子來說,沉浸在童年的孩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且會附帶著一堆古怪的問題和新奇的設想;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山疑山,看水疑水,一生旅途的經歷與常識告訴他們不能只注重表象,凡事要細細研究,品讀後再下結論;只有少數成年人看山依舊是山,看水依舊是水,只不過他們是經過分析和判斷,但在分析和判斷中領略出了山水的意境。同樣的山水在思想程度不同的人面前,有著不同的理解。因此同樣一件事,在思想複雜的人心中,自然會因考慮得周全而感到苦惱了。人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思想也隨之複雜。

天真的孩子為何會無憂無慮呢?仔細去觀察幼時的孩子們,他們大都處於思想單純期,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全然不顧周圍的反應如何,這就是坦率,這就是天真。孩子們用“美”的眼光去觀察世界,但當他們跌入社會佈下的重重陷阱與接受更多的知識時,就全然不同了,思想豐富使他們學會了把問題複雜化。

成長的他們,漸漸地洞察到了深藏在美好面具下的黑暗,他們舉著微弱的火燭,拿著自衛的“武器”試著去揭開幕布的一角發線了黑暗,卻被籠罩其中。他們便開始在黑暗中生活,處處小心,事事警惕,煩惱就這樣不知不覺出現了。

煩惱的存在,對於有些人來說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從此以後一蹶不起,心灰意冷,最終放棄了自己嚮往的目標;而有些人卻把它看成是生命海洋中的一擊波瀾,不但要努力地去克服它,還要從中獲取經驗,使失敗時的煩惱成為幫助自己前進的動力!

成長中的煩惱或許使你煩躁,或許使你消沉,而這都是正常的。煩惱的`來臨預示著你思想的成就,是你逐漸長大的標誌。

思想作文 篇5

大家都知道,思想者是大雕塑家羅丹的作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可我們一幫同學,卻因為思想者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劉老師讓我們爬到一個鏤空的大鐵球上,擺一個思想者的動作。結果大家擺成什麼樣的都有。思想者本該是手支著腦門,側著臉。一副正在思考的樣子。而豆豆和李雅瑄的手指在臉上,還笑得非常開心。我的臉面朝前,沒有思考的感覺。只有劉桐還裝的像一點,那正在思考的表情,銳利的目光,真像一個正版的思想者。

看來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思想者,還是不太容易的。

思想作文 篇6

1.葉聖陶寫作教育思想的培養目標及啟示

由上文對葉聖陶先生作文培養目標的簡單概述中我們可以發現,葉先生的教育思想對當前蘇派作文教學依然具有啟示意義:首先在寫作目的上,很多教師在理論層面上都知道作文教學不應該帶有功利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對於作文成績的重視往往導致教師偏離了作文教學的出發點,一切以成績為主導,這種長久以來的應試作文思想是阻礙作文教學發展進步的頑疾之一,隨著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葉聖陶先生關於寫作培養目標的理論恰恰符合了當前作文教育的發展方向,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其次葉聖陶先生在培養目標上還強調了作文興趣,作文習慣和閱讀積累三方面的要素,這同樣在當前蘇派作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記錄的習慣,體現的是作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研究當前的學生作文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假大空,毫無生活積累,葉聖陶先生說:“咱們頭腦裡不成其為東西的東西是很多的……有時候露一爪,總之不成個具體的東西,那些東西當然形成不了語言的形式,當然拿不出來。”[3]這說明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存在於大腦之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學生內在的生活積累轉化為文字,而記錄的習慣養成,就是最佳的實現途徑,通過點滴的生活積累來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源泉;生活的記錄積累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閱讀的積累,受到生活視野的限制,學生從生活中積累作文能力的效果畢竟有限,此時閱讀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手段,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這寫教學方法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依然被廣泛採用。

2.葉聖陶寫作教育思想的教學過程及啟示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葉聖陶先生的寫作教育思想可從“命題”,“教師下水作文”和“學生自己的作文修改”三方面來概括。在命題上,葉聖陶先生曾說:“作文應該單把經驗範圍以內的事物作為材料,不可把經驗範圍以外的事物勉強拉到筆底來。”以為的蘇派作文教學中,多是由教師命題,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思考,導致的結果多是學生說些言不由衷,作文靠拼,靠湊,靠背,《語文新課標》就指出,要少寫命題作文,多由學生自主擬題,改變教師命題、學生審題寫作的做法。這正與葉聖陶先生關於作文命題的思想相一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驗,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命題過程中,要在學生能寫的範圍內經過篩選後取捨,命題要能激發起學生的寫作慾望。“教師下水作文”是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結合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在其他的語文教學模組中都能遊刃有餘,可到了作文教學中卻犯了難,如果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一起寫作,將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作文修改是學生取得作文進步的一個重要手段,葉聖陶先生曾說:“語文教師訓練學生作文,教學生修改作文,注意讓生在作文中養成這種自我修改的好方法。”自我修改作文是學生進步的關鍵,在修改手段上,葉先生強調要多讀,多聽,不要光用眼睛看,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多感官並用的能力,儘量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3.葉聖陶寫作教育思想的教學方法及啟示

“教是為了不教”是葉聖陶寫作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它的思想精髓可以概括為一個“導”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寫一篇作文不如教會寫作文的方法,這強調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要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習慣,這是“教是為了不教所”帶給廣大教師的啟示之一,要讓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而不是採用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為那些生硬的寫作技巧灌輸而疲於奔波,降低學習效率,葉聖陶先生主張:“必須使用各種方式讓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寫作是習慣上的事。”“作文與做人”是葉聖陶作文思想的又一重要方法,葉聖陶先生強調了作文與做人直接密切的聯絡,認為作文與做人一樣都需要誠實,要抒發自己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真實的體驗。其本質上來說是強調通過通過作文教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這從當前社會主體價值缺失和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上來講都具有重要價值,教師在教學之中要強調學生獨特的思想和個性,通過作文挖掘學生心靈上的亮點,並讓它逐漸壯大,學生的作文應該是真誠的。

4.總結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發現,葉聖陶先生的語文寫作教學思想非常接近當前教育改革對作文的要求,在如今提倡教育創新的發展中依據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內容,不管是從教師教學上還是學生學習上,都有很多值得提升的空間,本文一方面通過研究總結了葉聖陶寫作教學思想的基本內容,另一方面從葉聖陶寫作教學思想對當代蘇派作文教學的啟示進行分析,以期對作文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思想作文 篇7

用靜態的眼光探索世界,眼前便凝滯著千萬幅畫面,糜爛著五彩;用動態的思維思索世界,水之流動,山之顫動,水之浮動便更顯緊促了。

想要融於周遭,又明確知曉水之輕盈與火之熱情難以相合無間,所以一枝一葉均需流轉的思想。

所謂思想,思則思己之所為,想則想己之慾為,正因為行為在思想之前,才能說我們懂得思考。庸俗的處世哲學可以說是思想的一種黑色冷幽默了,而衝動性的頭腦發熱則可以的說是思想上赤裸裸的背棄了。流動的思想既非逢迎他人的招數,亦非顢頇而不知後果的莽撞,而是能真正化腐朽為神奇的雕琢,精神上的雕琢。

因為有思想的人才算是人,所以世上並無四大皆空之徒。所以有人說你四大皆空時便是諷刺你不是人了。既然有了思想,隨之便有了妒忌。妒忌可以說是眾口唾之而眾人有之的一種扭曲思想了,但無所妒忌往往是無所追求、頭腦不靈光的人。所謂頭腦不靈光即是思想不流轉。所以,嫉妒不是一種罪。

世上好人無數禍害無盡。而這正可以說是思想的無向性了。上升為天使的助人心態,墮落為魔鬼的畸形心態。所以擺正思想是耗心勞力的一項技術活。當一個人獨居黃昏下,窘於柴米油,朝發而做卻食不飽餐、日落難息輾轉醒時,便有了一種寂寞的悲涼、旅途的悵惘之感了。正因為思想,人會安於斗升之米,甚而是勉強餬口;或是不滿於爵祿王侯,屈居人下。這就有了平庸與名氣,平凡與富貴,安穩和飄搖之分了。

酒冽而泉香,然思想不同之人仍有不同體味。於是,有人以薄酒為樂,品茗薄酒,闊論酒史,詩書作對;這種人,悠閒自適,思想豁達,無所謂登高招人妒,以無所謂財缺屈高才。有人以酒罈暢飲,大碗喝卻人間無數悲愁,仗酒執豪言,酒自醉人人不醉;這種人生性不羈,思想豪放,在世俗羈絆中堪當風雨扛重任。這便是思想決定的性格的迥異。

思想非水,婉轉流動或洶湧澎湃,而是隱形的流動,回溯傾瀉,皆在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