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有關詩和遠方作文四篇

作文 閱讀(6.96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詩和遠方作文四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在這花花世界裡,在喧鬧的城市中,詩歌如清泉般湧入人們的心頭,帶走一份焦躁與不安。

從雞蛋殼內把蛋殼打破,帶來的是一種青春向上的生命力。詩歌作為人類的希望而存在,它給原本枯燥無味的城市帶來了一縷生機與活力。

大理作為一座擁有深厚風土人情的城市,坐落在洱海旁。人們盡情享受著漫山遍野的花海,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以及那自由翱翔的紅嘴鷗。我向往遠方,等到長的那一天來一次收走就走的旅行,旅途中有詩歌和美景伴我前行。

古代的文人雅士不拘小節遊歷四方,旅途中交幾個知心朋友飲酒作詩可謂人生一大美事。

詩歌的起源很早,後來漸漸被人廣為流傳,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人被鮮為人知。我不禁感嘆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二十一世紀,試問有多少人能作出如此精美又被後人廣為流傳的詩來。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公園裡愛護花草的提示牌,還是廣告商的廣告牌,都讓我們與詩歌變得親密無間。城市中的一間間古老的書店裡透著明亮的光,總有人駐足觀望。書香的氣息扣人心絃,讓人難以忘懷。

公園裡的長廊上雕刻著精美的文字,吸引著多少遊客的目光。詩歌的魅力讓這座城變得生動起來,多了幾分藝術氣息。

人生的旅途中難免遇到很多不如意,但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生活的樂趣就會感到豁然開朗。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一座古城一種書香,驀然回首那人還在燈火闌珊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一本書上所說,所以失去的東西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一個人靜靜思考自己想要的詩歌和遠方,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你前進。與書做朋友,它可以傾聽你的煩惱也能為你排憂解難。人生的旅途你並不孤單,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自己想走的路,為自己而活。

詩歌帶給我一份寧靜,讓我在這大千世界中找到自我,走向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有翻開筆記本了,也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一下了。只是發現書架上的書上面落了一層厚厚的灰,只是在這個清秋的早晨從冰冷的自來水裡略微感知到了季節的更替。

工作的繁忙讓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但又時刻畏懼著時間的流逝,有太多的事情等著要去做,有太多的任務要在每天下班前完成。最近的這段時間,生活除了工作就再無其他。

還記得在昏天暗地裡好不容易熬到了國慶,夥伴們都早早做好規劃去看世界、吃美食、參加夥伴的婚禮......我也做好了規劃先加幾天班,然後,再加幾天班......

加班是為了不熬夜。身體還是要愛惜的,我記得有誰說過在沒人問候的時候要學會自己愛自己!

記憶中除了忙碌就是勞累,其他的濤聲依舊。我依舊沒有過上一盞青燈一卷書,窗前案頭茶一壺的理想生活。我還是沒能實現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往西藏看天的湛藍高遠、寧靜祥和,去看大草原的遼闊廣袤、生機盎然。我仍然在拿著微薄的薪水乾著操碎心的工作。如果此時你還要跟我談詩和遠方,那我們還是聊點別的吧......

為何如此不堪卻又還在堅持?不開心就離開呀?

已經過了那個任性的年紀就別在肆意而為。就像知道臉會痛了就別再自己打臉。離開是華麗轉身而非丟盔棄甲、落荒而逃。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必須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學會把苟且的生活過得有詩,也有遠方。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人,生而平等。自由是與生俱來的權利......這些都是逗你玩。只不過是西方版的阿Q精神勝利法。

自由從來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那是經歷了山窮水盡的苟且之後的柳暗花明。

有一天,想要開始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時,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出行方式和沿途的風景,不用考慮費用是否能夠負擔的起。在給家人和自己購物時不再首先去看看吊牌價是多少,取捨的依據是東西本身好不好,家人會不會喜歡。這叫財務自由。

有一天,有足夠的實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工作,而不是時刻擔心著明天會不會被炒魷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休息休假的時間和工作的時間,而不是上個廁所還要唯唯諾諾的請示:我去一下洗手間。這叫時間自由。

現在,這兩個所謂的自由都只是天方夜譚,只是遠方天空的那一點星光。忙碌也終究是為了有一天夢想終將照進現實。既然知道了遠方在哪裡,剩下的就是風雨兼程,一路奔跑。這一路上的五味雜陳和泥濘不堪必不可少,就如夜深人靜時還亮著的檯燈,就像下班後空曠的辦公室裡依舊忙碌的畫面,就像昏黃的路燈下你等來末班車時心中的那份欣喜,也如工作遇到瓶頸時的那份無助和焦慮。在不堪的'現實中,那一點星光告訴我們其實還有遠方。於是,我們一直在前進,在追尋。

前進的路也許有很多條,正如人們所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是,有些路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還有些路通過勤奮是永遠無法抵達的經歷過的人自然心領神會,不明白的默默飄過。如果自己不屬於走捷徑的那一類人那就不要再吝惜汗水,走你自己該走的路。

關於委屈,關於辛苦,關於過勞死,我只想說思想跑偏、心態失衡,身體才會輕易繳械投降、敗下陣來。累了就去江邊散散步吹吹風,晚風徐徐,江水盪漾,抖落滿心的疲憊。痛了就流一次傷心的淚,讓悲傷逆流成河然後一切雲淡風輕。高興了就唱一支歡快的歌,讓愉快的心情自由飛翔。最後請記得抖落灰塵輕裝上陣又出發。酸甜苦辣、悲喜交加的現實其實就是詩意的生活。

成長的路不可迴避,也沒有盡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經歷的都是在給自己鋪就成長的路。現在的我是誰,在哪裡,五年後的自己又會是誰在幹啥,十年後自己又是一副怎樣的模樣?

成長的路總是懷揣希望通向未知卻又不能猶豫徘徊止步不前。明知這不是歸途而是千里奔波卻不能回頭,因為總是期待遠方有一個自己嚮往的站臺可供停靠。即使現實是越過山丘,無人等候,我們依然相信不忘初心,終將水到渠成,我們所期待的也一直在某個地方靜靜等待,從未離開。

終有一天,我們發現遠方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個方向。我們所期待的那個站臺也終將不是歸宿,只是為風塵僕僕的自己提供短暫的停留......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回想起曾經逐漸被人遺忘的那一段歲月,似乎每個人都在感慨著歲月靜好,可是實際上在歲月靜好的背後,又是誰為我們承擔著生活的磨難呢?

生活所帶給我們的風吹雨打,其實不僅僅是表面上我們能看到的這麼簡單,因為我們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被保護的很好,根本就不曾真正受到傷害。

就好像我們在看很多電視劇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比電視劇裡的人物要幸福得多,哪怕我們從一開始就知道,那隻不過是我們想象出來的故事情節, 然而,生活當中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對比,才能夠烘托出來,我們此時此刻的幸福。

現在有很多後來居上的後起之秀,他們寫出來的很多文章真的是讓人稱奇。描寫方法敘述態度都很獨特。

但是如果再這樣方面上能夠顯現出自己的特點的話,我們根本就不能那樣飄在天上去創作,必須要腳踏實地才能夠真的把自己的底打好。

我們也曾經經歷過很多的事情,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去見過很多的風景。儘管那個時候的我們似乎都顯著很不懂事,可是隻有經歷過太多事情的時候,才知道天真的可貴。

正所謂知世故而不世故,只有你什麼都知道之後,有所選擇,才是真的可以保持自己的純真。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你可能根本就看不到那些時光對於你來講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貢獻。可是如果他們真的把這一切都當成你了以前都錯過的東西,你就會覺得這些對於我們而言都有太大的差別。

生活帶給我們的風景,並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四周的牆壁迴盪著有力的聲音,如同一個有力的錘子敲打在身上。聚光燈下,一個年老的身影有力地站著,大聲演說著,與臺下的寂靜截然不同。

我坐在臺下,與同學們靜靜地聽著徐老師的演講——《吟誦》。聽著徐老師大聲地講著吟誦的歷史,講著吟誦的方法,講著吟誦的妙處,我不知不覺深受其中。

聚光燈下,徐老師筆直地站在臺上,雙手移動著滑鼠指著一行行的詞,嘴裡飄出一句又一句富有旋律、情感的詩。四周的牆壁一時迴盪著輕快的詩,一時迴盪著悲傷的詞。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詩,富含著情感,夾雜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中,使我們不禁融入到詩中,身臨其詩境,感受詩歌的韻味。

緊接著,徐老師又給我們講了吟誦的歷史和妙處。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吟誦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流行。在那時,幾乎所有讀書人都會吟誦,更把吟誦用來學習,就連孔子也用雅文吟誦。在現代,人們利用科學方法發現吟誦極具有旋律,屬於旋律性音調語言。不僅能提高我們音樂的能力,還能加強我們對古詩詞的運用。

正當我對我國文化感到自豪時,徐老師卻給我們講了《1999。不戰而勝》中的一段話。我不禁深思:吟誦作為我國曆史文化的瑰寶,如今卻逐漸失傳,沒有多少人會使用,這是我國文化的衰退。

正如書上寫“當中國年輕的一代人都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話時,我們美國人將不戰而勝”,如果吟誦真的失傳,那麼我國將失去寶貴的文化底蘊,那麼中華民族就將崩解,算不上一個民族了。只有我們加強對文化的認識,對吟誦等文化的學習,我國文化的根基才不會動搖,中華民族才會屹立不倒。

只有我們深刻認識吟誦文化,中華民族才能更好地崛起。吟誦文化不僅是歷史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遠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