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合集15篇

作文 閱讀(2.8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味道作文合集15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1

車,在回家鄉的小路上顛簸,地上的黃泥地,留下我們走過的腳印。沿途中,四周的綠蔭為我們遮擋住毒辣的烈日,許多無名的小花,都躲在樹旁,驕傲的昂著頭,嫵媚的笑著。從車窗向外望,是滿眼的綠:綠的深沉,綠得耀眼,綠得鮮嫩。望著,想著,心便悠悠地飄走了……

家鄉,是綠綠的回憶

生我,養我的家鄉,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綠綠的小村莊。我在那兒度過了幸福的五年時光,在那兒經歷了最美好的童年,那兒發生的一切,似乎和那滿山的綠色一起都堆在眼前!那裡的人們,善良淳樸,熱情好客;那裡的景色,山清水秀,永遠春意盎然;那裡的一切,都充滿著歡聲笑語,不論你是誰,都會被那一股快樂的勁兒給感染。

家鄉,是甜甜的回憶。

我還小的時候,嘴很巧,見著周圍的鄰居就“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個不停。每個見過我的人,都會向爸爸媽媽誇到:“你家孩子真懂禮貌,真好。”爸爸媽媽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語,表面還顯得很謙虛,嘴角卻彎到了耳後根,笑得合也合不攏。我呢,也樂意受到表揚,因為每次這樣,我就可以吃到美滋滋的糖。那股甜味兒,就好像從脣齒邊,蔓延進了心裡,久久不能忘卻。

家鄉,是酸酸的回憶。

我並不是這麼恬靜的女孩,小小的我,有太陽一般的開朗,頑皮。我也曾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媽媽“伺候”過“竹筍炒麵條”,可哪次不是受過罰就忘,還繼續犯錯的。還記得,一個茫茫大雨天,我因為和小夥伴去泥潭邊捉泥鰍,結果泥鰍沒捉著,自己反倒掉進了泥中。回家的時候,一路上沒少被人笑,媽媽老遠就看到了,一把丟下手中的飯碗,衝過來拉住我的衣服呀,就是一頓臭罵:“你說你一個女孩子家家的,搞的和小乞丐一樣,幹啥去了?快進去洗個澡,吃飯了!”我只好一個人離開伙伴們,回家去了。晚上還免不了一頓揍吶。不過看媽媽半夜點著燈,在那兒洗泥垢,我也覺得自己該啊。

“喂,回神了。”媽媽把沉浸在回憶中的我搖醒,“到家嘍!”是啊,我回家了……

家鄉的味道作文2

丙辰元旦,歡天喜地,大樂,作此篇,懷念家鄉。

半年時間在外求學,許久沒有見到家鄉親人。踏上歸途,經過四五個小時的奔波,才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鄉。

一進城,冬風中清新的味兒直衝來,輕輕嗅,彷彿帶著參天大樹的古老之氣和小城大樓的威武之息。夜裡閃爍的霓虹燈鋪滿了大街小巷,燈塔尖上的明亮的星燈模糊了一邊;街上的行人歡聲笑語,廣場上人山人海,音樂充斥著整個天空。趴在車窗上,抬頭仰望星空,抬頭仰望星空,浩瀚無邊;月近滿圓,散發出柔和的光。

進了家門,熟悉的餃子味兒撲面而來,還有學校吃不到的釀豆腐。拂去心中的躁動,坐下細細品嚐,湯汁飽滿,皮香肉嫩。這是回家吃到的第一餐飯。

次日清晨,奶奶早早熬出白粥,雖樸素,我卻愛它稀淡的米水,愛它滲透得香甜。媽媽也秀出了她的甜酒衝蛋,一口便深觸到我的味蕾,讓我深情“一口悶”。

吃完飯後到處走走,遠方的太陽普照大地,我帶著微微的醉意,拐過房角,空中飄來令人垂涎三尺的炸雞味。我朝那家小店看過去,那兒排滿了好吃的食客。終於到我了,老闆熱情地招待,幾分鐘後拿到一份雞蛋仔,我心情大好,說了聲“生意好”,一直傳到了小巷的盡頭。

烈日當空,又到了午餐時間,好客的鄰居阿婆邀請我們去她家趕午飯。我們推讓一番後,還是被阿婆的好心所打敗了。聊一聊天后,阿婆的兒媳端出好酒好菜,有我想念已久的血鴨、鯉魚、紅燒肉……兩家人其樂融融,好不開心!

一杯香茶下肚,幾個小菜馬上吃完,臨走時不忘說聲謝謝,阿婆一家站在門外送我們。“慢走嘍——”

到處晃悠晃悠,夕陽復西下,火燒雲姿態萬千,賣粑粑的老人漸漸走近。我買下幾個,芝麻糖裹在嘴裡,還是童年的味道。

即將起身返航了,兩天就在家鄉味道中一逝而過,讓我留戀,讓我沉醉,讓我痴迷。

這就是讓我懷念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3

一座快被我踏爛的小城,從未覺得有何與眾不同。在這初冬的早晨,卻是這樣的刻骨銘心。——題記

家鄉的味道是一泓清澈的山泉,是一片金黃的銀杏葉,是土特產的美味,更是那空氣中瀰漫的幸福與愉快。

說到家鄉,總會想起餘秋雨先生說的:“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沒錯,文化底蘊豐富的水文和歷史悠久的水利工程便是家鄉的一大特色。每到清明時節,都江堰的放水節就到了。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開展,人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舞龍表演節目,龍在人的控制下,有時盤踞,有時延伸,有時翻滾,真是活靈活現。人們看得出了神,一系列活動過後,放水開始,滾滾岷江水一瀉千里,灌溉成都平原。同時,幽幽青城山是道教的發源地,青城山空氣清新,景色迷人。“青城天下秀”是對你的讚美。我愛你,家鄉,愛你的山清水秀,愛你悠久的文化歷史。

換季時的家鄉格外迷人,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都江堰的市樹是銀杏,一到秋冬季節,銀杏葉便紛紛變成了金黃色。走上街頭,向遠方眺望,金黃色的海洋衝擊著視野,排列整齊的行道樹就像一層層金色的波濤襲來,令人眼花繚亂。走近一棵樹,樹上墜滿了一把把黃金扇,讓人頓覺秋意涼爽。一陣秋風吹過,樹葉便飄落下來,在風中飛舞,如同一隻只黃蝴蝶。樹下已堆積著厚厚的層層樹葉,踩在上面,軟軟的,就像一層鬆軟的地毯。在這初冬的早晨,這寒冷的天氣並沒有使萬物岑寂,那金黃的樹林,如同一條奔流的江河,洶湧澎湃,使得這冬日增添了無限的活力。

不論是樹,還是山,抑或是水,它們似乎能放進任何一個時空的聚合。而我認為,它們不必放進《詩經》,不必放進《楚辭》,不必放進古典主義,也不必放入後期印象派的筆端。但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裡,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早晨,這樣的一季初冬。

在生命的長河裡,不論我身在何方,總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味道,是溫暖,是美麗,是歡樂。徜徉在這家鄉的味道中,勾起了我濃濃的鄉愁。

家鄉的味道作文4

想看到什麼,就能看到什麼,想看到多遠,就能看到多遠。

春天,我們在這裡,誰都是詩人,就像那些樹葉,一夜之間就學會了鳥兒綠色的語言,這個味道是什麼?是寧靜的味道。

沒有莫扎特的交響曲,沒有貝多芬的鋼琴聲。這些高妙的東西,不應該在這裡,因為任何人工的雕琢在這裡都是多餘的。那這裡究竟有什麼呢?一陣石破天驚的雷聲,帶來的是一覽無餘的春景,光禿禿的樹枝,昨夜還在冰雪裡沉睡,一覺醒來換了模樣,抑或是他們從南國偷來的花朵,點綴在發間,但為什麼如此恰切呢?

我喜歡優雅的早晨,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陽臺上遠眺。剛好落在我臉頰上的,彷彿是從一個詩人的眼睛裡搬來的陽光,那麼溫暖,照透心扉。門口就是河。河溝的水,很清,清的可以看見水底的游魚;河溝的水,很靜,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的流動;河溝裡的水,很甜,甜的好似九天瑤池裡的玉露瓊漿……風吹動著水波,也吹動著少女的心思,一粒水珠就是她的眼眸,一片嫩葉就是她的嘴脣,風飄絮,又是一個多了思戀的味道啊!

秋色已晚。我曾撫摸過的春天的樹葉,在風中蕭蕭落下。想象著它在春天的樣子,心中多了思戀的味道。

舉起一片樹葉,細數著清晰的紋路,刻錄的是歲月的滄桑。人們說陶罐裡醞釀著一罈鄉情,古色古香,那這片樹葉就醞釀著家鄉的心願,從寂寞的這兒,飛向遙遠的那兒。當男女老少湧向都市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流了下來,守著這片黃土地,守著這條河,守著這個家。橘子早紅了,稻香早散了,棉花早白了。老水牛哼著同樣的調子,老爺爺呼喚著孫子的乳名催促著作業。夜色降臨的時候,那一家家射出的燈光,有多少折射的是盼歸的目光啊!這目光裡,有高樓大廈,有車水馬龍,有流水線,有建築地……

如果,你要問我了,家鄉是什麼味道?我不能回答你,因為只有你來了才知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5

小時候只知道呆在家鄉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她總能使不成樣的哭臉變成一副可愛的笑臉;她總能使一顆跳動不安的心漸漸地平靜下來。家鄉有一種神祕的色彩,而那時的我對她的瞭解彷彿披上了一層面紗——朦朧而清淡。

家鄉的味道對於一個追逐世俗的人來說,家鄉只是一塊不值錢的土地。她沒有城市的一小塊地那麼值錢,但對於我,家鄉則是一塊藏著金礦的沃土。她讓我懂得一個人的價值,生命的真正內涵。

最喜歡在春天時躺在翠綠的草地上,那裡充滿著草的芬芳。那是家鄉的體味,讓我留念與陶醉。在這時到處都是放牲口的孩子,看他們的表情,準是被這芬芳給樂壞了。這讓我想起許多草的珍貴。如薰衣草可用來裝飾,車前草可以做藥,這些草早已被藥農視為掌上明珠。雖然家鄉的草沒有沁人心脾的香味也無他用之處,但那種淡淡的香使你覺得彷彿與自然溶為一體了。所以每當春天時我都要在草的懷裡躺一會——那是一種享受。

蔚藍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它有水一樣的清澈卻不乏色彩之美,沒有紅那樣讓人眼花繚亂,它是一種飽覽滄桑的色彩。當你睜大眼睛注視著它時,你會感到一種偉大並幾分崇敬之情溶於你的血液。所以每當仰望家鄉的天空時,這種激情燃燒了我。在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幾件或許多件事讓其充滿激情。如未上學的你對書本的渴望,青春期的你對異性的渴求,青年的你對理想的追逐等這些曾讓你付出許多精力與時間,但當激情之後又是怎樣的生活。就像老年人一樣,漸漸被時間磨去了壯志的稜角,沒有了太多的激情,只有回憶已去的往事。我正年輕,喜歡家鄉那種激情,我不想看到我將激情丟失時是怎樣地痛苦,所以我加倍地努力,去捕捉時間的饋贈。

時間可以使一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瞧,東邊的小樹已蔚然成林了。還不時有燕雀的叫聲。這給家鄉添了一些生氣。那翠綠的樹葉盡情地歡唱,引起我無盡的遐想。我想幾十年之後家鄉便籠罩在一片翠綠之中了。我們又能歌頌大自然的美,領略大自然的風光了。那時人們就真的會去珍惜這些,而不去做違背自然的醜事了。

微風喚醒了沉睡的種子。往日的喧譁也已經被寧靜所代替。每次進入樹林都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感覺。鳥語花香的日子趕快回來吧。

故鄉哺育了我,故鄉的變遷牽著我的心。願故鄉慢慢地沉睡在寂靜的夜空下,不要被時間所吞噬。

家鄉的味道作文6

都說湘中靈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我的媽媽就是湘潭人,那裡不僅人傑地靈,風俗也是別具一格。每當春節來臨之際,整個小鎮都會格外熱鬧。

臘月二十七,外婆早早地叫我起床,帶著全家老小一同前往集市。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川流不息地穿梭在各個攤位之間。我們擠了半天才來到集市裡。輾轉幾個攤位後,我們的雙手便拎上了五花八門的年貨甜甜的柿餅,各式的瓜子和堅果人依舊熙熙攘攘,我們也在這人海中挑選著做年夜飯需要的食材。時間隨之飛逝,我們滿載而歸。

除夕,外公叫上家裡的年輕人貼起了春聯。我負責在門上貼福字,這下可鬧了個烏龍,我把福正擺著貼在門上,正想向外公展示,可沒想到外公卻說:哈哈,這‘福’字要倒著貼,意思是‘福到了’!我急忙把福倒過來。這接下來,便是做年夜飯了。湘菜最大的特色就是辣,幾乎所有的菜都摻雜著辣椒。長期生活在杭州的我可不擅長吃辣,即使爸媽都是無辣不歡的人,但我卻沒能遺傳到這一點。

來到廚房,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大土灶,撲面而來的是煸炒辣椒時的油煙味。咳咳!我被嗆到了,連忙捏著鼻子跑出廚房。晚上的年夜飯,果然不出我所料,放眼望去,幾乎所有菜都放了辣椒,辣椒扣肉、剁椒魚頭、臘肉魚真是湘味十足啊!好不容易有個看似沒有辣椒的菜,我便夾了一筷子,沒想到被辣的夠嗆。最後幸虧有糖油粑粑和毛氏紅燒肉來填飽我的肚子。我想:以後一定要學會吃辣,做一個實實在在的湘妹子。

一個暖爐,一張小桌,把全家人都圍在了一起。家人齊聚看春晚,一起聽著新年的鐘聲響起:54321新年快樂!與此同時,新年的鞭炮聲、眾人的歡呼聲也隨之響起,這個寒冷的夜晚也變得溫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大年七年級的早晨,鞭炮聲響徹雲霄。長輩們會在今天給孩子們發紅包,祝願他們新年學業有成。孩子們這可高興了,笑得那麼燦爛,那麼天真火紅的辣椒,鮮豔的春聯,喜慶的鞭炮聲,還有那收到紅包時燦爛無比的笑容這些事物無不充滿濃濃的家鄉味。但家鄉的味道,不止有湘味,有壓歲錢,更有家人圍坐爐邊時的溫馨與快樂,更有長輩們對晚輩們真摯的祝願。

家鄉的味道,真好。

家鄉的味道作文7

在我的故鄉福建永春,有一種人人皆知的味道——醋味。據說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間就開始釀造老醋了。家鄉的醋有一種我很喜歡的味道,嚐起來酸中帶甘,味道就留在嘴巴里了。

要買醋,只要去到醋廠,就可以買到最正宗的醋。醋廠外醋香四溢,整條街都可以聞到。人們吃的醋一般也都有五到十年窖藏曆史。家鄉的醋別具一格,大到酒店,小到路邊的小攤,唯一不變的就是桌上那瓶調料。永春老醋看起來亮澄澄的,棕黑的色澤顯得很有品質。湊上去聞,可以嗅到一種暢通鼻腔的酸味,一縷甜絲絲的氣息也一同混進去了。

吃菜的時候,除了去腥,我也喜歡拿著筷子,也不顧及大人的勸阻,硬是要在小碟子裡攪一攪,好像這樣筷子上蘸上的醋就能多一點,然後再把筷子尖上那點亮晶晶的舔掉,嘖嘖嘴,又以開胃的藉口,重複這樣的動作。醋雖甜卻又不膩,我享受著這種味道,心中的喜愛又加深了一分。大人疑惑,醋有什麼好吃的呢,我卻心知肚明。

當然,醋更重要的作用還是蘸著別的食物吃。我喜歡把一塊肉整個浸沒在碟子的中央。如果醋不夠多,我就會用筷子夾住這塊肉,左右翻轉,使肉塊上每一個方位均勻地塗上醋的顏色,或者是把它泡幾分鐘,認為它已經充分吸收醋的精華了,再把它夾入嘴裡。有的時候,沒把握好程度,把肉蘸成了黑乎乎的一團,硬著頭皮吃下,酸得我眉頭緊皺,可味道倒也不賴。我回味著嘴中一口濃郁的醋香,把味道一起嚥了下去。舔舔嘴脣,連嘴脣都是酸酸甜甜的。

在家中,老醋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的家中經常會做許多與“醋”相關的菜式。醋豬腳用來祭祀,醋肉更多的是家常菜。醋肉是一種醋醃瘦肉,醋會溜到瘦肉中間,使瘦肉變成和醋一樣的棕黑色。我喜歡拿它來配飯。剛炒完的肉外層是脆的,咬到了瘦肉部分,就可以感覺到醋的酸甜了。這樣的口感說外酥裡嫩也不為過。酸中帶香,喉嚨生津就是我最直觀的感受。

醋味更像是家鄉的一種印記,吃得久了,對家鄉的印象也更深了。一直以來我還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醋味來。我總覺得別處的醋不同於家鄉的醋。是不如它的香嗎,我也說不清楚。所以即便在廣州,家人們也會帶上幾瓶醋來,或是拌著家常,又或者是送人,家鄉的醋吃著吃著都吃出家鄉的情懷了。永春老醋的酸與甜,存在於我成長的每段時期。無論是酸還是甜,混在一起都是獨特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8

在不經意之間看到一篇關於雪的文章,將我帶入無限的遐想。還記得三個月前離開家鄉的時候都還是豔陽高照的,可能現在已經在下雪了吧!不過說起我的家鄉就不得不說他的味道。雖然我的家鄉還算不上是旅遊勝地,但還是山清水秀,花香鳥語,每年來此的散心的人數不勝數。絕色的美景伴著絕色的美食,濃濃的家鄉味參雜其中,讓人回味無窮。

就拿臘肉來講吧!其他地方雖然也有,但在我的家鄉對它的加工卻有另外一種工藝。將新鮮豬肉抹了鹽,然後薰上幾天,再洗淨後放入油鍋裡炸成八分熟,再放入一個罐子裡用油浸沒,想吃的時候就從裡面拿出來放入水裡煮熟切片,這樣的臘肉吃起來黏黏的,肥而不膩,還帶有一股淡淡的煙燻味,這就是我家鄉特有的味道。

雖然離開家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家鄉獨到的美食卻在我的腦中不停盤旋。還記得在一家餐館裡吃過一次酸菜魚,但味道遠不如在家裡母親給我做的,雖然做法相似,但選料上差距就有些大了。在餐館裡吃的魚肉質沒有在家裡吃的那麼嫩,也許因為家鄉的魚是從湖中打撈出的野生的。野生的魚沒有了池塘的束縛,暢遊於溝河之間,那淡淡的腥味勾起我朝思暮想的家鄉的味道。

自從離開家來到學校之後,我都會時不時想念家鄉的那野生蕨菜的味道了,雖然學校也有賣的但吃起來卻沒有那麼勁道,因為我家鄉的蕨菜是風乾過的,自然勁道很多。

一年最熱鬧時,自是過年團圓之時,一大桌好吃的其中就有我最愛的竹筍燉海帶。將乾的竹筍(家鄉特產)放在水裡泡上一晚,然後切成小截,把洗好的豬頭肉和海帶放在一起,加水燉上幾個小時,讓豬頭肉的煙燻味兒和海帶竹筍的清脆味兒交融在一起,這就是地道的家鄉風味。竹筍用來涼拌也很好吃,在冬天的時候收集一瓶雪讓其自然融化,將竹筍和鹽浸沒於冰晶之水中,這樣做出來的竹筍就著火鍋別有一番風味,這就是家鄉地方特色的味道。

在離開家鄉的這三個月中,我憑著對家鄉的記憶四處找尋這些熟悉的味道,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所以就讓我加劇了對回家的慾望,因為我的味蕾告訴我,它對家鄉的味道有多麼的想念民。現在我希望可以早點回家,因為這些熟悉的味道只有在家才能吃到,這些都是我家鄉的味道。

每一次的失敗都會讓我的味蕾隨之跳動,跳動的味蕾猶如我面對久別的東西時那顆激動的心。那顆激動的心,也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我明白原來這些味道還是隻有在那一個地方才能吃到,而那個地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家鄉。

家鄉的味道作文9

元宵後的幾天,父親的老同學因為工作來到了麗水,趁著機會請了幾個朋友和我們一家在外面的大餐館吃飯。

那餐館的壁畫和裝飾富麗堂皇,菜品琳琅滿目,沒有什麼山珍海味是它所不具有的。可老同學一叫到服務員,便張口一問:“有遂昌的發糕嗎?要正宗的。”我一驚,這是家鄉地道的年味啊!

年年臘月,家鄉的人們便忙活起來,準備做發糕的食材。不論是大戶人家,還是小戶人家,總要備上那麼幾十個,或送親戚,或款待客人,有些做的多的,也會拿到市場上賣,這是極少的。家鄉的人們不圖錢,只圖個喜慶。

做發糕時,整個屋子裡都是暖融融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米香,熱騰騰的蒸汽從蒸鍋中悄悄地鑽出來,往餐桌上飄,勾起人們濃濃的食慾;往客廳上飄,引來孩子們不自覺的口水;往窗外飄,路過的行人都停下了腳步,深吸一口氣,不禁喃喃道:“年,來了。”

小憩之後,發糕在人們的盼望聲中出鍋了。只見爺爺奶奶嫻熟地從蒸鍋中拿出一塊又一塊的發糕擺在大圓桌上。所有的發糕擺在一起,就足有一個圓桌那麼大,那麼圓。發糕外包著一層箬葉,發糕上面,是一層紅得似火的用糯米作成的“大衣裳”。說它是“衣裳”,是因為它著實是發糕中的精華。沒有這層耀眼的紅色,就像人們沒有打扮,就沒有了紅紅火火的味道。從遠處望去,是一片的紅的太陽,一個個新年的新希望。有些人家還更追求完美,再在發糕上點綴幾顆紅棗,但我更喜歡的,是嵌在裡頭的紅棗,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每一口咬下去,會不會變出一個圓圓的紅棗核。

到了正月裡,便是家家戶戶分發糕的時候了。小孩的嘴總是嘴饞的',總是在發糕還未端上桌便偷拿一塊。大人們也毫不指責,拍拍孩子的腦袋,笑著說“多吃點、年年高、年年發!”有了這層特別的寓意,我們吃起來,也就更香甜了。一口一口鬆軟的糕在每個人的嘴裡慢慢咀嚼,要特別細地品,你才會感受到,這一年的辛酸融化了,這一年的快樂在味蕾中蔓延開了……

菜上齊了,我看看那擺在正中間的發糕,多樣的色彩,多樣的配料,竟不敢夾起筷子。在大人的勸說下,我嚐了一小口,竟是滿滿的陌生感。也許,家鄉的味道是不會適應這樣奢華的環境吧?

家鄉的味道作文10

家鄉的味道是永遠也不會忘卻的。

總是有這樣一幅畫面在我的心頭縈繞——一座長滿果樹的小山,幾戶山水人家,一口古井,一片清澈見底的湖,還有一個吹簫的少年。每當這幅畫面出現在我心頭,我總會感受到一股溫暖,卻又親近的氣息。或許,這就是獨屬於家鄉的氣息。

獨走在寧靜的鄉間小道,沐浴著和煦的陽光,伴著隨風飄舞的蒲公英,我踏上了回家鄉的路,鄉間散發著清新的泥土氣息,不同於都市汙濁的空氣,這裡總是能讓人感到舒適,一種全身都放鬆的舒適。如果大都市帶給了你沉重的壓力,你就應該來到這樣的郊區,感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

我懷念起家鄉那淡雅而又沁鼻的野菊,那散發著古老茸香的古樹,還有那一望無際的充斥著稻香的田野。那是我熟悉的家鄉的味道,是我所眷戀而為之沉迷的氣息。家鄉的自然的味道總是讓我回憶起童年,回憶起那最自然、最純真的日子。我享受著風帶來的撫摸,和隨風而來的家鄉的味道。那是家鄉最自然的味道。

走在鬆軟的油泥道上,頂著烈日徒步來到這裡,我早已飢腸轆轆。剛踏進家鄉的院子,一股醇厚的米酒香便撲鼻而來。一杯下肚,整個人都充滿著這清爽的感覺。還有用家鄉的土特產做的特色土家菜,不僅色香味俱全,每一道菜還充滿著兒時的甜蜜的味道。一桌豐盛的佳餚,包含著獨屬於家鄉的味道,那是家鄉最獨特的味道。

家鄉是讓人感到如此的愜意與舒適,以至於使我將一切煩惱都拋之於腦後,全身心地放鬆在這美麗的畫卷之中。質樸的老鄉們對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我噓寒問暖,熱情地款待我,一個個臉上都掛著樸素卻也真切的笑容。家鄉的一切都使人感到溫暖,就像同鄉之間的真情,那是家鄉最溫暖的味道。

家是人的歸宿,家鄉的味道也總是讓人感受到家的感覺。家鄉最真摯的味道,或許是一個個漂泊的遊子對家鄉的深深地思念。家鄉的味道是永遠也不會忘卻的。作文

家鄉的味道作文11

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情懷;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思念;家鄉的味道,是一種民俗;是異於城市車水馬龍、流光溢彩的味道,是值得一生細細品嚐的味道。

我的故鄉在麗水,那裡清純山水、風雅古樸、崇山峻嶺,空氣清新。夜晚抬頭瞭望天空仍然能看見些許的星星在空中閃爍。“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描寫的就是這個地方。

今天是南方的小年夜,也是我回家的日子,當我抵達家時已是傍晚,走進家門,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甜甜的味道,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外公在做紅糖糕了,每到這個時候外公就會親手做紅糖高,年過七十的外公不嫌麻煩地說:“紅糖糕就要自己親手做的才好吃,只要我還活在,我會一直做下去。”是啊外公做的紅糖高色香味樣樣俱全,吃上一口真是舌尖上的美味佳餚,是家鄉的味道,更是傳統小吃的味道。

兒時嘗上一口心裡就無比的快樂,而現在吃遍了山川海味的我仍然忘不掉紅糖糕的美味,因為它是我兒時的記憶,也是我對家鄉的回憶。

吃過紅糖糕後,外公端上一盆豆腐,原來外公已經早早的做好了豆腐。從選豆,洗都,磨豆,煮豆。要經過好幾天的時間,而外公已經堅持了好幾十年了,每一年都要為我們準備一鍋,雖然是一鍋普普通通的豆腐,但那是外公用勤勞地雙手做出來的,這裡充滿著它對我們的期盼,也充滿著對新年的美好的祝福。

雖然在杭州也能吃上豆腐,但是菜場裡的豆腐遠遠比不了外公做的豆腐,外公做的豆腐嫩但又不容易碎。每一口都很入味,也很鮮美。

外公會做的小吃遠遠不止這些,家鄉的味道也遠遠不止這些,比如端午節會包粽子,中秋節會做月餅,清明節做清明菓,冬至會做包子等等,不管做的是什麼,都是家鄉的味道。

外公燒的麵條是出了名的好吃,從揉麵、打面再到煮麵全都是它一個人的活,我們只負責吃,曾經我吐槽過媽媽,為啥你和外公燒的面用料都一樣,就是沒有外公燒的好吃呢,也許這就是傳承吧,從媽媽小時候就吃的麵條到我這仍然覺得美味,這是舌尖上的美味啊。

鄉愁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居住在何處,即便口音變了,但對故鄉的食物,仍懷無限意念,這就是獨一無二的家鄉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2

我最喜歡回外婆家了。因為每次回外婆家總是能吃到當地的著名小吃——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雖然外表像餃子,但它比餃子好吃多了。

燦米粉包成的金黃餃皮,裡面包白色的豆腐、鮮美的肉丁和巢湖特白米蝦,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米餃好吃,可製作起來卻不簡單。它需要先將白米蝦洗淨,把豆腐切成黃豆大小,豬肉切丁,全部放入鍋中。在炒的過程中緩緩淋入調稀的澱粉,澆好後將陷包入先前制好的麵皮中。包好後放入鍋中炸熟,炸成金黃色時,出鍋就能吃了。

剛出鍋的米餃有點燙嘴,但吃起來卻很好吃。外層餃皮焦酥鬆脆,裡層餃皮軟糯嫩滑,裡面的餡有一種獨特的鮮味,口感很好。我吃米餃喜歡先把餃子皮一角咬破,讓裡面的餡緩緩流入嘴中,等餡都吃完,再把剩下的餃皮慢慢吃掉。

米餃是清朝時期,陳玉成率領太平軍與清朝軍隊交戰,百姓送給軍隊吃的。在交戰期間,陳玉成的軍隊紀律嚴明,愛護百姓,所到之處秋毫未犯,三河老百姓都給軍隊送吃送喝,其中,太平軍戰士點最

喜歡吃的就是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不僅好吃,而且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但由於它是油炸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

記得有一次我回外婆家,外婆一大早就約了好幾個奶奶一起包米餃,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大堆。終於我和表弟最期待的“下鍋儀式”開始了。我和表弟只見包好的米餃一個個排著隊跳進了油鍋。不一會兒,它們就像換了一件衣服似的,本來白白胖胖的,一下子就變成了金燦燦的。一出鍋,我和表弟便你爭我搶地吃了起來。外婆看著我和表弟爭搶的樣子,微笑著下起了第二鍋米餃。媽媽笑著說:“這倆孩子看著像沒吃過一樣,吃那麼快!”我和表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米餃是我家鄉的味道,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三河米餃榮獲全國旅遊小吃金牌獎。這讓它再也不是三河米餃,更成為了安徽米餃、中國米餃,甚至成為了世界米餃。

我愛吃米餃,因為它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13

那略顯破舊的後院本質上早已同那老房子一般,日日苟延殘喘,但石縫間時而騰然而起的生命還是為此掩飾了它風燭殘年的歲月。

屋上有縷飄渺如仙,若隱若現的白煙升起。這令人心醉的炊煙,我何時忘卻過你!

一雙腳走出來的羊腸小路,從後院通到廚房。那路的兩旁,支起的竹竿子,掛滿了色香味具全的臘肉,香飄幾裡。這何嘗不令人為之心動呢?

廚房門邊的角落裡放著青紅兩色的辣麵糰。青的放了青菜,紅的放了辣河蝦。想吃時,拿出來油炸到金黃便盛鍋。趁熱吃了,好不快活!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自然要食得好,食得妙,還要食得地道!做到三者兼備的,非外婆莫屬了。

故鄉地處荊江之地,自是少不了吃魚的。刁子魚是土生土長的淡水魚,又稱“尖嘴白魚”。肉質鮮美,既彈滑又細嫩,甘甜可口,讓人忍不住地想起了“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來。

無關緊要的我說也無用,倒不如開門見山:先是起鍋,放幾勺菜子油潤鍋,還要點香拜拜灶神,這才算是開鍋了。火勢大了,要不得要糊魚。火勢小了,要不得半生不熟。外公守在灶前加柴火,掌管著火候,外婆持鍋。兩位簡單淳樸的農家人彼此心有靈犀,著實讓人羨慕哉!

潤鍋了,便入正題:先是將切好了的蒜子放入沸騰的油鍋中炸至金黃酥軟,再放入洗乾淨了的刀子魚。毋需切塊,整條放入便是。此時便要各自忙活一番了:外公將柴火一次次分批加,生怕火勢大了。跳動的火苗裡,我看見那枯樹枝的影子走完它殆盡的青春……驚惜之餘,處婆早已加了一碗水,把在鍋中備受煎熬的刀子魚靈活地翻了一面,又放一勺料酒、辣醬、鹽、香油,還有面粉。外婆的小櫥櫃中的調味品真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外公不再加柴了,他年邁的手爬滿了歲月的滄桑,他那張飽受風霜的臉默契注視著灶裡的火。外公,你是否想起了逝去的青春?你們一代人留下的,是說不盡道不完的回憶。你們如同是在幽谷裡怒放卻永不見天日的花,孤獨的凋謝、零落、殘破,卻從沒人發現它們也曾青春過、勃發過、失望過。

魚已炸至金黃,盛出了大鍋,外婆趕忙將紅辣面放入鍋中。不是炸,卻是煮,靜待幾分鐘,已煮成了稠糯的醬料,均勻充分地淋在魚上,一道色香味具全的鄂菜代表便出鍋了。於是圍著桌子,開始吃飯,其樂融融。

那以後我便是很少回去了,我選擇沉默和逃避。也許失去了,再不會回來。因為我選擇,面對原來記憶的那片潔淨的大海,春暖花開。

這也許就是我的愁罷:問君能有幾多愁?怡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時此刻,亦是鄉愁。

家鄉的味道作文14

有人說,廣東人最懂得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在一番講究的做法後,都變成了美味佳餚。然而,廣東人的“善吃”,除了表現在用珍貴食材做出的美味,更在於,廣東人能用一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食材做出讓人嘗一遍後回味無窮的小食。

廣東的老年婦女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會做上許多點心,走家過戶時,這便是最好的手信。其中,最受廣東人歡迎的,就是“鹹水角”。怎麼聽著名字那麼怪呢?望文生義,大家都會猜,這是一種角狀的鹹的東西。那它到底是怎樣的呢?竟能成為廣東人家招呼親朋好友的必備點心?

“鹹水角”又稱“鹹雞籠”,籠統地說,這是一種用糯米粉包著餡兒油炸而成的點心。這聽起來倒是很容易的嘛!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廣東人做這道點心是十分考究的。

首先,把適量西芹、馬蹄、冬菇、紅蘿蔔切粒,加面豉調味成餡料備用。餡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配。接著就要準備糖了。誒?不是鹹的點心嗎?“鹹”的只是裡面的餡兒,傳統做法都會用糖溶水摻入糯米粉中搓粉。搓粉這道工序,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力度和時間,這樣搓出來的粉團才會有筋道。把搓好的粉團切成小圓粒,用手捏成小窩後,還得用擀麵杖擀成麵皮。不過擀麵杖這種東西,廣東人一般不會特意去買,把裝腐乳的玻璃瓶洗乾淨,就是擀麵的工具了。擀好了麵皮就可以包餡兒了。包鹹水角跟北方的包餃子一樣考手藝,擺上桌的食物,雖說味道重要,但這賣相同樣佔重要比分。最後就是下鍋油炸了,現在更健康的吃法是加少許油慢火煎熟。剛上鍋的鹹水角香飄四溢,一口咬下去,裡嫩外脆,鹹甜適中,口齒留香啊!

除了“鹹水角”,廣東還有很多特色糕點,比如“缽仔糕”、“白糖沙翁”等。但現在廣東會做這些傳統小吃的人,年紀都比較大,而年輕一輩的,又沒幾個人肯學,不是嫌麻煩,就是怕做點心沒前途。要說想吃,那還不簡單,酒樓多得是!先別說酒樓做的正不正宗,就說那份傾注在點心裡的感情,那份家鄉的味道,在外面是吃不出來的。我們在呼籲保護遺產文化的同時,更不應該忘了這些飲食文化!

廣東歌裡有這樣一句:“民以食為天,食野講新鮮,色香又要巖先……”足可以看出廣東人對飲食的講究。製作飲食的過程不免繁瑣,但那代表廣東文化用心做出來的美味,怎麼能讓它流失呢?

廣東僑鄉,鍾靈毓秀。廣東人創造出廣東的飲食文化,廣東的飲食文化也造就了一代代廣東人。

家鄉的味道作文15

家鄉的味道,一絲絲一縷縷地從記憶中飄出,溫暖了心靈,使人回味無窮。家鄉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似一杯濃濃的甘茶,像一塊甜甜的糕點,無與倫比,在舌尖上跳躍,飛舞。

四月中旬是槐花盛開的時候,全村沉浸在槐花的香味裡。老人們往往將自家新鮮採摘下的槐花,東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嚐嚐俺家的槐花!”送去時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使人感到這濃濃的鄉情味。

新採下的槐花,很香,很香,放到嘴裡一嚼,說是滿口花香也不為過。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姥姥親手烙的槐花餅了。姥姥將新鮮採下的槐花用僵硬的手指在水裡洗著,撈出,控幹水,調好作料,放入少許麵粉,和成糊狀,放入鍋中,麵糊滋滋地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在鍋裡烙成一大塊香氣四溢的餅。

才出鍋的槐花餅,看起來令人十分有食慾。那金黃色的面,還摻著一點翡翠似的綠與羊脂白,冒著熱騰騰的熱氣。輕輕一咬,滿口餘香。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如今搬了家,家中那棵從我記事開始就有的槐花樹,也有幾年未見了。時常在夢裡夢見家鄉的老槐花樹開花了。也想念著那美味的槐花餅了,想念著記憶裡家鄉的味道,想念家鄉人那熱情的笑臉,淳樸的眼神,想念著……

前幾日,我的一個遠房表叔從他家的老槐花樹上採了一些新鮮的槐花送給我們,我又嚐到了那甘甜的槐花的味道,多少年,這槐花的味道,這家鄉的味道,竟一直未變,那槐花餅的味道,一樣美味可口。吃著槐花餅,我又想起了我的家鄉,那家鄉的老槐樹……

有人說,家鄉是一罈酒,年輕時它是啤酒,渴了,喝上幾壇就很爽;年紀越大,這壇酒就越烈,只喝就口,就會醉倒;年老之後,這壇酒不用喝,只要一起封,就會醉在這家鄉里。我那家鄉的味道啊,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家鄉人的熱情,將永遠的留在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