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對學生雷同化作文的解讀

作文 閱讀(6.6K)

摘要:中學階段,學生寫作出現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雷同,千人一面,萬人同腔,對學生雷同化作文的解讀。在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強調作文內容和主題的“積極健康,思想性強”,並把它作為作文最重要的規定,也成為作文考核的最重要標準。也可以這樣說,作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異化為社會對學生“思想”進行控制的手段,所以老師和學生最怕的就是“跑題”。所以,過分強調思想的滲透,才導致了學生大量雷同化作文的產生。

對學生雷同化作文的解讀

關鍵詞:滲透、雷同化、解讀、思想教育、異化、內化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讓學生在閱讀作品,聆聽教師授課,觀看影片等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審美素養。這種觀點很多語文教師都表示贊同,並且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親自實踐。但在把握思想教育這個度上,有很多教師做得不夠好,他們過分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把語文課當作政治課來上,並且固執地認為越思想越好,越思想越愛國,思想性越強的學生品德越高尚。這種思想自然而然地也表現在作文教學上,過分強調對學生作文思想性的要求,不管在立意、選材、表達等方面都要求具有思想性。如果學生自由表達而不顧及文章的思想性,對不起,給你一個最低分,看你撞了南牆回不回頭?並擲地有聲地告訴學生:“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思想性不強。”學生最終明白了自己作文分數低的原因:“全是思想性不強惹的禍。”

在這裡,筆者認為當下學生作文大量雷同化的原因與過分強調思想教育有很大關係,正是由於過分強調思想教育,才導致了學生大量雷同化作文的產生。

中學階段,學生寫作出現的最突出的現象就是雷同,千人一面,萬人同腔。學生在作文中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開頭相似,連內容結構,語言運用上都極其類似。教師看了張三文章的開頭,同時也知曉了李四作文的結尾,搞得老師哭笑不得。這種作文不僅表現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在中大學聯考作文試卷中也不少,讓閱卷老師深惡痛疾,大學聯考作文指導《對學生雷同化作文的解讀》。在聲討雷同化作文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反思自己,你在平時的作文教學過程會考慮了學生的真實想法嗎?是不是時常揮舞著大棒威脅著那些作文有創意但思想性不夠強的同學。很多優秀的文章實際上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你是否意識到了。

在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強調作文內容和主題的“積極健康,思想性強”,並把它作為作文最重要的規定,也成為作文考核的最重要標準。從具體的寫作過程來說,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寫作指導中把“審題”作為寫作第一關鍵性的程式。只有自己的思想和命題者思想高度一致,才算吃透命題者的意圖,寫作文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遊刃有餘。實際上這與古人寫作“代聖人立言”首先要吃透“聖人之道”是一脈相通的。當然,棍子不能全打在教師和學生身上,這裡有它歷史的原因。前幾年的作文只要思想健康,符合出題者的意圖哪怕遣詞造句的能力差一點兒也沒關係,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分數。於是教師就告誡學生只要有思想,吃透命題的意圖,哪怕是編也要編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有社會責任感。在這種背景下,四平八穩的作文才得以廣泛流行。老師對這種作文很放心,他們不會擔心學生得低分。在老師的默許下,所以很多“克隆”作文、雷同作文紛紛出爐。有的老師感嘆“學生的錯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下面以2002年的大學聯考作文 為例談談我的理解,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的作文確實難倒了不少學生。首先這則材料給考生一種虛假的感覺,你能想象一個在嚴寒中凍僵的人,僅僅依靠按摩就能復活嗎?你能想象一個剛剛還凍僵的人,按摩一下,馬上可以站起來,與別人“相互攙扶著”走出暴風雪嗎?其次考生要吃透命題者的思想確實要經過一番心靈的選擇,在自己身陷困境的時候是選擇救別人還是選擇放棄。選擇救別人就奇蹟般的走出雪山,不救的結果就可想而知。這種抉擇學生很明白救了別人思想就高尚,符合命題者的意圖,以此為文思想健康,很可能得高分。這種明擺著的沒有選擇的選擇,偏要考生做出一種選擇,真有點兒讓人匪夷所思。在這種作文命題要求下想讓學生寫出個性化的作品,避免雷同確實有些難度。虛假的命題必然導致假話連著空話,大話接著套話,還奢談考生有什麼創新和個性化寫作?

也可以這樣說,作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異化為社會對它成員的“思想”進行控制的手段,所以老師和學生最怕的就是“跑題。”在這樣的作文教學中,“教”就是將命題者規定好的“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樣寫”傳給學生的過程,從而通過寫作教學將預定的價

值取向、道德規範和政治思想內化到社會成員的言行中,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學”就是將已經規定好的“為什麼寫”、“寫什麼”和“怎樣寫”等外在要求讓學生逐漸內化的過程。過分強調“思想感情健康”的作文教學要求學生泯滅“小我”成為“代社會立言”的“大我”。當前很多學生不喜歡作文,害怕作文,甚至討厭作文,其實就是對作文一元化、同質“思想”的厭倦和唾棄。

歸納起來,學生雷同化作文的癥結所在:一方面,寫作教學中的思想教育要求培養具有一樣、單一、同質“思想”的人,另一方面卻要這些具有一樣、單一、同質“思想”的人寫出具有個性化的創新性的作文。嚴重的悖論讓學生徘徊於到底是寫雷同作文還是不寫雷同化作文的邊緣,前進抑或後退讓學生傷透了腦筋。為了解決雷同化作文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解決語文教師的認識問題,弱化他們對學生思想教育的要求。其次要求命題者不要過分強調對考生的道德測試,還考生一個廣闊的空間,讓他們自由書寫。再次作文評價標準也應該相應發生變化,弱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