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實用的主題教育活動總結合集八篇

工作總結 閱讀(2.59W)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主題教育活動總結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主題教育活動總結合集八篇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1

自9月份以來,嘉興市局以“八個一”活動推動全市系統開展“明法紀、知敬畏、守底線、保平安”廉政主題教育,著力引導幹部職工進一步增強法制意識、紀律意識、規矩意識、自律意識。

一是突出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組織廉潔從政專題培訓班,袁大中局長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明確四個方面要求,姚順龍紀檢組長專題分析全市系統廉政形勢,14名不同崗位的科級幹部代表交流發言暢談抓好隊伍建設的心得和思考。全市系統副科以上領導幹部積極參與廉政徵文活動,將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所思所想訴諸筆端,強化落實“兩個責任”的緊迫感。

二是突出廉政教育的時效作用。結合貫徹落實最新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條規,採用旁聽職務犯罪庭審、觀看廉政微電影和邀請專家做預防職務犯罪講座等多種形式,以身邊人和身邊事來做典型案例,給全體幹部做好廉政風險提醒。

三是突出廉潔氛圍的營造作用。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全體幹部職工積極主動參加,共召開關於隊伍建設座談會9個,收到廉政徵文260篇,領導幹部心得體會118篇。通過活動使全市系統幹部進一步強化自律意識,提升道德品質,遠離職務犯罪。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2

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立工作,加強學生公民教育,提升德育工作針對性、主動性和長效性,江乾區教育局於20xx學年組織開展了“文明禮儀伴我行”(公共空間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杭師大東城中學德育部門積極響應上級教育部門及學校領導的號召,對這項主題教育活動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系列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動員

我校校長似乎有先見之名,在本學期初的開學典禮上,他就確定主題為“文明從語言開始”,並要求德育部門本學期將“文明禮儀”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潘國偉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中說,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可以讓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讓一句“謝謝”拉近同學間的距離,讓一聲“對不起”化解不必要的衝突,讓一個“不要緊”溫暖同學的心。他告訴同學們,作為東城中學的校長,他希望東城的每一位學子都能成為九堡有教養、有文化的新市民的代表。不僅如此,潘校長還對東城教師的語言也提出了幾點要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個學生,增加情感投入;愛心誠心,亦師亦友;尊重人格,就事論事;語言文雅,體現文人氣質;課堂有激情等等。潘校長還告訴大家,隨著江乾區越來越迅速的發展,九堡地區的物質環境已經有了顯著改善,但是九堡的發展還應該更富有文化和文明氣息。作為九堡人民的一份子,東城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都應該為‘魅力九堡、幸福東城’的建設作出貢獻。

在潘校長的指示下,校德育處擬定了一份“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並在當天的班主任、年級組長例會上,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二、具體活動

1、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

2月13日,校教導處副主任陳向華老師進行了一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的國旗下講話。她把自己在上週值周過程中所看到的一些文明小故事講給所有的師生聽,通過這些小故事,讓大家明白,文明的榜樣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文明就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文明是上學或者離家的時候跟父母說聲再見,回家的時候跟父母打聲招呼,“媽,我回來了”;在校園裡,文明就是一句文明禮貌的話語;文明就是一個彎腰撿紙的動作;文明就是一個關緊水龍頭的手勢。

2、聽取一次文明禮儀的專家講座

在2月21日,我校邀請了區教育局原黨委副書記、關工委講師團成員王琴老師,來我校給全體學生做了一次主題為“不可忽略的禮儀細節”的講座。講座從儀態禮儀形象、交往的禮儀形象、公共場所的禮儀形象等幾個方面展開。講座內容生動形象,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王老師還以身示範,並和下面的學生充分互動,所以大家聽的興致特別高。

3、開展班級“十項競賽”評比

班級“十項競賽”評比專案有班容班貌、儀容儀表、陽光晨讀等十個專案,由校德育處負責組織老師進行評比。以評比為契機,切切實實地從“文明”出發,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打造積極向上的教育氛圍,讓東城的所有師生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4、開展“文明美德伴我成長”徵文比賽

此項活動與語文組聯合組織,方案由校團委制定併發出,具體操作則由語文組承擔。在活動截止日期前,共收到來自全校各班同學的徵文50多篇,語文組評出一等獎5篇,二等獎10篇,三等獎15篇,並由校團委在晨會時進行集中表彰。

5、開展“文明禮儀知識大家學”活動

區教育局在本學期組織了一次文明禮儀“知識對對碰”活動,我校團委以此為契機,將文明禮儀知識印成書面稿,發給全校同學,讓他們進行為期一週時間的學習。一週後,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進行檢測(試卷的形式),若分數不到80分的同學,則需再進行學習,然後由學生自己向校團委申請補考,直到分數超過80分為止。校團委還根據得分情況,選出部分優秀的學生,進行“特殊輔導”,備戰區裡的“知識對對碰”。“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區裡的比賽中,我校派出的5名同學有2名獲得了二等獎。

6、拔草護綠,共創文明校園

6月5日中午,學校團委組織了部分入團積極分子在學校裡開展了“拔草護綠,共創文明校園”的'活動,對學校綠化帶中的雜草進行了集中清理。通過這次拔草活動,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著文明禮儀。

7、開展“爭做文明學生共建綠色校園”的大討論活動

雖是初夏,但東城中學的校園裡卻隱隱約約能聞到果實的清香。學校20xx年搬遷至新校區時種下的枇杷樹、櫻桃樹、桃樹已經開始結果:金燦燦的枇杷果,開始泛紅的櫻桃、略帶青色的桃子,還有那正在孕育中的石榴,看了讓人滿心歡喜。午餐後,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沿著果樹林一邊散步,一邊談天說地。不過,果子漸漸成熟,卻也引來一個話題:“果子好吃樹難栽、毀樹容易樹人難”,果樹上的果實該如何保護?為使全體同學樹立倡導文明、保護果樹的意識。東城中學團委發起了“爭做文明學生共建綠色校園”的大討論活動。在討論中同學們普遍認為,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保護果樹,統一文明採摘,大家應該不斷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改掉自己不文明的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名校園文明環境的保護者、維護者。

8、開展“舒心教室”評比活動

我校“舒心教室”評比每學期舉行一次,從20xx年開始,一直都沒間斷過,這也已經成為了我校的一項德育品牌活動。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動員學生以班級主人翁姿態開展潔化、綠化、美化教室活動,營造舒心的學習環境,建設班級文化,建立舒心校園,深化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文明學校建立,落實“做好小事,養成習慣,成就品格”的德育目標,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評比的標準有“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書香濃郁,感覺舒心”五個方面。

三、活動成效

總之,通過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公共空間意識)這項主題活動,我校學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大聲喧譁、嬉戲打鬧的現象在我校極少數學生身上還偶爾會有發生,但是我校會把文明禮儀這項工作長期不懈地抓下去,繼續創設各種載體,教育和引導全校學生進一步增強講究文明禮儀的思想意識,並不斷把文明禮儀意識內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良好風尚。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學校每位同學都能成為文明學子!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3

20xx年5月3日下午,第一臨床學院二總支13本碩的8位黨課學員一同前往省博物館,並進行參觀和學習,開展“醫心向黨”主題教育活動。

下午全隊到達省博物館,同學們首先對其分館好人館進行了參觀,學習了好人的先進事蹟,並互相交流了自己的看法,隨後在紀念碑前對已逝的好人表達了沉重的哀悼。整個參觀過程井然有序,同學們懷著敬仰的心情走出了博物館。 四時許,此次參觀結束,同學們在館外合影留念。返校後,大家結合參觀學習的感受撰寫了思想彙報,紛紛表示要向這些優秀黨員、先進模範人物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以實際行動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此次展出的好人事蹟多為大家所熟知,小崗村書記沈浩,用自己的遺體交最後一筆黨費的黨員苗為民,獨自照顧癱瘓兒子的百歲老母,不顧六月身孕跳河救落水孩子的最美孕婦,為救其他人捨棄自己兒子又捐出夭折小女兒角膜的爸爸……這些故事大家多少都在新聞裡有所耳聞,這次在好人館又仔仔細細地學習了一遍,很多同學都被感動地潸然淚下。

省博物館是省唯一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綜合類博物館。此次博物館之行起到了黨課外“第二課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同學們對文化的認識,提高了同學們的文化素養,也加深了同學們對好人好事的認識,增進了對黨課內學習知識的理解。相信同學們今後更將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從身邊小事做起,好學力行,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今後13本碩年級也一定會根據實際情況更多地組織此類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黨政建設中來。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4

青春期是每個人從兒童向成人過度的必經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近日,東海國小多舉措紮實開展學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動

一是建立機制,確保青春期健康教育有序推進。將青春期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範疇,制定工作計劃,定期開設青春期教育課程,結合課堂教育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把青春期健康教育與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性道德教育、性道德行為規範的培養等有機結合起來。

二是創新載體,營造青春期健康教育濃厚氛圍。根據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和知識需求,圍繞青少年關注的青春期成長熱點問題,向青少年傳授與異性交往的準則與技巧,引導建立和諧人際交往關係,自覺矯正不良心理與行為。利用“衛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紀念日,組織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宣傳服務活動,幫助學生避免因青春期所引起的種種心理、生理困惑,順利度過青春期。

三是創新形式,提升青春期健康教育實效。開展以“我長大了”、“邁好青春第一步”、“青春紅綠燈”等青春期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另外。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室的作用,開展心理諮詢個別輔導,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生活、擇業、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排解他們成長中的煩惱,增進身心健康。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5

20xx年7月2日下午,燕山辦事處計生辦、燕山向陽街道以及燕山向陽中學聯合舉辦了“為青春護航”青春期健康教育主題教育活動。

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青蘋果之家》專案部主任張曉紀,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青蘋果之家》郭笑雪,燕山人口計生辦主任閆穎,燕山教委副主任李濤,向陽街道計生辦主任馬愛巖,燕山教委中教科科長張嶽川,燕山初高中各校德育領導,向陽中學全體師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燕山人口計生辦閆穎主任向本次活動致辭,與會領導向學生贈送《成長的煩惱》一書儀式。在贈書儀式結束後,郭笑雪老師為大家帶來了《朋友與友誼》專題講座。她針對青春期階段學生的特點,對這一時期的正確交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郭老師認為,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首先要做他人喜歡的人,努力地充實自己,發現改變自己的缺點,這樣才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除此之外她還特別對青春期的異性交往,提出幾點忠告:首先要有距離的廣交朋友。其次,異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其次,學會禮貌拒絕異性的示好。最後,她為同學們推薦了《傑出青少年的七個習慣》一書,希望同學們快樂健康的度過自己人生中這一最為重要的轉折期。

講座結束後,燕山教委副主任李濤指出,青春期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階段,本次的講座生動活潑,為我們的學生能夠正確的對待青春期的人際交往,做健康,快樂的青少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她也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真正的從這次的講座中有所收穫,切實的指導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6

20xx年10月16日是第37個世界糧食日。東坡區xx國小開展了以“珍惜糧食”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愛惜糧食的種子紮根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從小培養孩子們節約糧食的意識。

活動當天,升旗儀式後,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體師生髮出了一份“愛糧節糧”的倡議書,並宣佈xx國小20xx年愛糧節糧周正式啟動。值周老師劉老師結合實際給同學們講了怎樣在生活中節約糧食,落實好光碟行動。隨後朱校長為同學們講解了“世界糧食日”的來歷、今年的主題以及開展活動的意義,讓同學們瞭解了多種糧食作物是如何從田地到餐桌,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糧食供給狀況、健康消費、合理膳食等科普知識,倡導珍惜糧食,浪費可恥的觀念。

此外,各班還開展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學校以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等為宣傳載體,大力進行“世界糧食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此次主題教育活動以最直觀、最切合實際的方式讓學生們增強了從小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培養了自覺抵制浪費的好習慣。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淨化語言,美化校園"。

語言,是一門藝術。就像孩子聽到母親話語時感到格外親切一樣,當我們拿起毛筆盡情揮灑時,乾涸的心靈就能得到雨露的滋潤;當我們盡情於詩文的雅韻時,心情如點水蜻蜓,映月荷花......

韶山南路學校是一所美麗而又文明的學校,在這所文明的學校中,我們應該做一個文明的人。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說什麼樣的語言就反映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它比高智慧、高學問還重要。

的確,時代在進步,語言在發展,但我們決不能因一味貪新,獵奇而忘了其中的不健康成分。時下風行校園的流行語多是粗糙的,未經過精加工的語言表現出的也多是一種玩世不恭,遊戲人生的態度,對國小生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它雖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但大多是垃圾文化,反映了說者思想水平的低下和個人審美的低階趣味,對於形成國小生人生觀與世界觀也有消極影響。所以千萬不要為了標新立異而盲目跟風!

語言是一個人素質的直接體現,我們應該用語言去交流,去溝通,去相互鼓勵,去給予別人溫暖。美好的語言是神奇的禮物,它能用最微小的代價收穫友好,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作用的個體,你給予別人溫暖,換回的是一張笑臉,收穫的是一個春天,只有語言更純淨,我們的心靈才會更純潔,生命才會更澄澈,環境才會更融洽!

美好的語言有神奇的魅力,讓憂傷的人變得快樂;讓愚昧的人變得聰慧;讓粗魯的人變得文雅。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乾淨的語言、教室、操場等場合,不應該出現汙言穢語,當有人高聲喧譁甚至罵人時,我們應該強烈制止,因為對我們而言,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如果要讓這個家更加和諧、美好,就必須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構建我們和諧的純樸的校園文化。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應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都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篇8

為切實落實教育部在全國中國小校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近日,xx中學組織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教育活動。

首先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積極營造活動氛圍。利用班會課,各班組織學生收看了《崇尚英雄精忠報國》宣傳片,解讀英雄內涵,揭示英雄就在身邊,引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對英雄精神的思考。通過聆聽“紅色家書”,走進英雄的內心深處,感受英雄的信仰、堅守與情懷。班會結束後,學校要求各班出一期“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的黑板報,團委組織了“崇尚英雄,精忠報國”的演講比賽。

xx中學“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廣大學生中傳承和弘揚了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將崇尚英雄、精忠報國與個人經歷、家庭傳承有機結合起來,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很好地營造了愛國主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