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工會工作報道

工作總結 閱讀(4.44K)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工會工作報道

“寧夏經濟增長速度連續8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地方財政收入6年增長兩倍,工業增加值和實現利潤5年分別增長1.2倍和6.6倍。2007年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寧夏跨越式發展的目標,這些都為工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總工會主席陶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程序的加快,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給工會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和新機遇。面對機遇迎接挑戰的唯一選擇就是從思路到機制的全面創新,惟有創新發展才能適應時代要求,不辜負黨和政府的信任及廣大職工群眾的期盼。

2015年8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召開全區工會工作會議,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意見》,對工會基層建設、職能發揮以及工會領導班子建設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

意見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工會組建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到黨建工作的目標考核;要優選配強工會領導班子,市、縣(區)總工會主席一般由同級副職擔任;每屆黨委任期內應召開一次工會工作會議;各級政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政府與工會聯絡會議;要支援工會依法收繳工會經費,工會的財產、經費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

全區工會工作會議的召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意見》推出,在寧夏工運史上還是首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對工會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工會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工會幹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自治區工會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哪裡有職工哪裡就建工會

為了擴大工會覆蓋面,實現工會組建的大發展,寧夏各級工會近年來依靠黨委領導,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工共建”,以非公企業和社群為重點,建立與黨政有關部門共同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和工會組建的工作機制,通過不斷創新工會組織形式和建會方式,實現了工會組建工作的大發展。

針對小型企業多、個體商戶集中的特點,近來,一大批樓宇工會、市場工會、一條街工會等模式的工會組織如雨後春筍在寧夏各地一些城市的社群誕生,這是寧夏工會大力推行職工(農民工)維權進社群工作後出現的一個新成果。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新經濟組織、小企業、私營業主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紛紛落戶城市社群,傳統的以機關、企業、單位為主的工會組織體系,面臨新的挑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將工會觸角快速延伸到城市社群,為工會組織建設打開了新天地。2015年初,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推出了職工(農民工)維權進社群的工作新思路,按照“試點先行,全面展開”的要求,在全區全力部署推進。這一具有首創性的工作實踐也成為寧夏工會工作一大亮點。

職工(農民工)維權進社群工作的核心內容是,以組建社群工會、基層工會聯合會或聯合基層工會為主要形式,重點建立區域性、行業性工會,把社群內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各類務工人員組織到工會組織中來,通過維權服務工作站這個視窗,廣泛開展就業培訓、職業介紹、法律援助、生活救助和勞務輸出等維權工作,打造社群維權平臺,有效維護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係,促進社群的`和諧發展。為了推動社群工會工作的健康發展,自治區總工會制定出臺了社群工會工作規範化標準,要求社群實現“有工會,像工會,是工會”目標,真正肩負起使命,切實履行職責。社群工會工作建設只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創新工會組織建設的一個代表。為了加強企業工會建設,自治區總工會以貫徹落實《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為抓手,全面鋪開企業工會規範化建設;為了發揮縣級工會的作用,增強縣級工會的實力和活力,借鑑外省的先進經驗,全面推進縣級工會標準化建設。

統計顯示,5年來,全區工會會員由2015年的52.2萬人發展到現在的82.79萬人,基層工會由2015年的4675個發展到現在的8308個,基層工會涵蓋法人單位達到18778個,建會工作連續3年受到全總的表彰和獎勵。在今年5月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自治區總工會對今後5年的工會自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提出用3年時間使全區的縣級工會全部達到標準化建設的要求;在未來5年,國有、集體及其控股企業和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工會全部達到規範化建設標準;鄉、鎮全部達到“六有”工會標準;80%的社群達到合格工會要求;在街道、社群、工業園區全面推行工會主席職業化。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幹部隊伍為了適應基層工會組織的迅速發展,大力推進鄉鎮、街道和社群工會規範化建設,2015年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制定下發了基層工會主席職業化實施方案,首次面向社會公開選聘36名職業化工會主席候選人人選,拉開了工會幹部職業化、社會化的序幕。今年4月1日,入選的36名職業化工會主席經過崗前培訓,全部被分配到各街道、工業園區工會。

“工會主席職業化,是工會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推進自身組織領導體制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探索性實踐。”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楊釗說,職業化工會主席可以擺脫對企業經濟和人事關係上的束縛,從根本上解決不敢維權、難以維權的問題。推進工會主席職業化,對於提高工會維權能力,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增強工會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提升工會社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計劃年底之前,再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職業化工會主席。從完善工會主席產生的機制,解決基層工會主席維權難、難維權問題入手,以建設和培育一支高素質的工會幹部隊伍為目標,自治區總工會今年將進一步推進基層工會主席職業化試點工作。工會主席職業化只是寧夏工會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創新的一個縮影。“事業成敗,關鍵在人。”自治區總工會領導一致認為,實現自治區跨越式發展對工會幹部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辦事效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積極推行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領導幹部基層聯絡點工作制、AB崗零缺位工作制、限時辦結制等工作制度,完善年度考核獎勵辦法,把績效考核與工作目標考核、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考核的結果作為業績評定、獎勵懲處的重要依據,不斷營造“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快乾事、幹成事”濃厚氛圍,努力形成一種“講激情、比貢獻,講服務、比貢獻,講執行、比效率,講清正、比形象”的風氣。

為了進一步提高工會幹部的素質和能力,自治區總工會不斷加大培訓力度,不僅將幹部培訓班辦進了北京,而且針對重點工作開展一系列專題培訓。統計顯示,5年來,全區各級工會共舉辦培訓班500餘期,培訓工會幹部2萬多人次。寧夏工會十大報告在回顧5年工作時,提到三個變化,即最顯著的變化是工會法律法規體系和維權機制初步得到確立;最重要的變化是工會的工作環境明顯改善;最可喜的變化是工會幹部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轉變,創新意識不斷增強。這三個變化令人印象深刻,勾勒出了寧夏工會所處的時代座標,繪製出寧夏工會創新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