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對策研究小結

工作總結 閱讀(2.2W)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相信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小結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對策研究小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對策研究小結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對策研究小結1

我的課題“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策略研究”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衝突進行了分類,總結出一套解決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的方法,使幼兒和教師解決區域活動中矛盾與衝突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達到了預期目標。

經過觀察研究,我發現引起孩子在區域內產生衝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材料數量:區域內投放材料數量太少引起幼兒爭搶。

2)強行介入:沒有經過別人同意強行進入別人的遊戲中。

3)不要別人幫:當別人主動幫忙時,幼兒由於覺得別人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自尊心而產生的矛盾衝突。

4)不當心碰到別人:幼兒在區域間走動或和同伴進行平行遊戲時不當心碰到別人。

5)對遊戲規則有異議:在共同遊戲時,由於各持不同的遊戲規則而引起的矛盾衝突。

6)習慣性動作:有的幼兒喜愛與別人逗鬧而產生的衝突。

7)打抱不平: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認為朋友被欺負,出於幫忙而和其他幼兒產生的矛盾。

8)誤解:幼兒誤讀了別人的行為,以為別人會侵犯自己的利益而產生的矛盾。9)不肯謙讓:在區域活動時,不願意和同伴一起玩自己已經佔有的材料。10)報復:在區域活動前和同伴產生了矛盾,在區域活動時對同伴實施報復而產生的衝突。

11)受到妨礙: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受到同伴有意或無意的影響,而引起的矛盾。12)意見不統一:在區域活動中共同遊戲時,產生了分歧而引起的爭執。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以下幾種策略在解決區域活動中的矛盾過程中的效果較好:

1)運用文藝作品,學習解決矛盾的方法、陶冶性情。

文藝作品中隱含著各種道理,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本研究中,我提取了文藝作品中的以下幾個元素對幼兒進行教育。

念兒歌、唱歌。兒歌、唱歌中含有好東西要分享、朋友之間要謙讓等交往的方法,比如:《拉拉鉤》、《李小多分果果等》。這些兒歌、歌曲琅琅上口便於幼兒學習、記憶,讓幼兒從認知的層面瞭解良好的行為和一些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幼兒將這些方法內化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能促進他們社會性良好的發展。

看動畫片。動畫片為小朋友所喜愛,動畫片中有與同伴怎樣相處或怎樣解決同伴間矛盾的情節。我引導幼兒模仿動畫片中人物解決問題時運用的語言,提高幼兒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當然,現在的動畫片中,暴力情節也較多,為了避免幼兒模仿負面的內容,與家長共同配合儘量避免幼兒觀看有暴力情節的動畫片,如:奧特曼、鎧甲勇士等。

說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給人一種親切、平和的`感覺,大家都喜歡常說禮貌話的有禮貌的孩子,有禮貌的孩子在區域間交往中發生矛盾的頻率也較其他幼兒低。因而我常讓孩子在講故事、故事表演中學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並在日常生活中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有時需要幼兒幫我一個忙,我會對他們說:“請你幫我一下忙,把東西拿過來。”,當幼兒做到以後我會馬上說:“謝謝。”。久而久之,孩子們逐步能夠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與別人交往,區域中的衝突也減少了許多。

(2)教師退一步,不急著介入,讓幼兒體驗後果後,自然醒悟。

有些幼兒個性較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而喜歡讓別人圍著自己轉,經常在區域活動中和同伴發生衝突,久而久之,同伴都不願意理睬他,受到了孤立。這類孩子在孤立後,通常會歸咎為同伴。這時,老師就應該介入,運用同理的的方法幫助他分析原因,引導他尊重他人的意見,不然就會有被孤立的後果。這時,幼兒體會到孤立的痛苦,很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在以後的活動中,當他體會到老師方法的有效性,他們的行為會逐漸改進,形成良性迴圈,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創設環境,交流互通,解決問題。3)創設環境,交流互通,解決問題。

當幼兒在區域中發生衝突時,我通常先將兩人分開,使他們平靜下來,再將分別讓他們說說事情的前因後果,幫助他們梳理衝突產生的原因,最終尋找出適合的解決方法。通過溝通來解決矛盾,使幼兒瞭解發生衝突時不能急躁,應該聽聽別人的想法,再說說自己的想法,最後大臣共識,解決問題。

4)情景剖析,共同商量解決方法,提高全體幼兒解決矛盾的能力。當幼兒在區域中發生衝突後,我有時採取設定情境,再現區域中的矛盾場景,請全體幼兒觀察情景過程,對情景過程進行剖析,討論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典型案例的討論,全體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自身人際交往能力。

5)根據幼兒的性格特徵,採取不同的策略。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我敢相信,凡是兒童都是可教的,都可以教成為有成就的人,不過教的方法和尋常教育不同,應該要有特殊的研究。”我在解決區域活動中的幼兒矛盾時,注意因人而異地進行引導。我們採取的具體措施有:

鼓勵膽小懦弱者。膽小懦弱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被別人搶走玩具後的表現通常不很強烈,需要老師細心發現。當發現後,我通常採取鼓勵他們學習反抗,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不是一味退讓。

引導爭強好勝者。爭強好勝的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通常會放大自己的優點,盯住同伴的缺點,說一些別人不樂意聽的話,從而引起矛盾。針對這些幼兒,我用同理心的方法引導他們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多說表揚別人的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維護自尊心強者。當自尊心特強的一些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和同伴發生衝突時,我一般不在全班面前批評他們,而是把他們叫到身邊進行個別化教育。淡化引起注意者。有些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為了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而故意招惹同伴。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並讓其他孩子也對此視而不見,當這些孩子發現自己的目的沒有達到,自然也會放棄這種行為。

6)家園合作形成合力,培養幼兒良好性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應“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甚至發展”。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矛盾說到底是幼兒交往能力不足的體現,交往能力的培養需要家園形成合力才更有效果。我建議家長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多關注幼兒的情感和交往需要,在家不看暴力情節動畫片等。

本次研究提升了我對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的處理能力,提高了我的專業化程度。在研究過程中,我對幼兒的瞭解更加深入、觀察更加仔細,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教育,真正做到“以幼兒發展為本”。

本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參與實驗的大班幼兒在區域中的交往能力與解決矛盾能力方面,明顯高於平行班中未受此專門研究教育的幼兒。孩子經過這方面的培養教育,可以使其社會性發展得以顯著提高。經過研究我在對幼兒區域衝突的應答策略和隨機教育的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說明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對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衝突與對策研究小結2

交往能力,是大班幼兒必須獲得的一個重要能力,解決矛盾的能力是交往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在調查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產生矛盾的原因基礎上,探索適合運用“同理心”的方法解決的矛盾,通過對幼兒的前測和後測得比較驗證研究實施的效果。

一、立論依據

隨著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我國的“獨二代”的人數逐漸增長,他們正成為幼兒園生源中的主力,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因而也就沒有互相體貼照顧的經歷,沒有互愛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和共同分享的經歷,這不利於發展兒童的集體主義意識,而會導致兒童個人主義的蔓延。”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的業餘活動是在家看電視、玩電腦,不常出去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們失去了與兄弟、姐妹、夥伴們的交往、互動經驗,而老一輩給與他們的大多數是溺愛、寬容和呵護,幾乎沒有什麼充滿矛盾的環境,這樣的生活環境養成了幼兒任性、自私、怯懦、霸道等性格。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

這個社會問題經常會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體現出來,造成了幼兒間的矛盾。比如:設計海報時,自己的設計觀點遭到同伴的反對,甚至自己設計的海報被意見不一致的同伴添畫了一些東西,從而產生了心理矛盾,他們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如:用拳頭解決問題;下時,一方隨意調整遊戲規則,使另一方不能進行遊戲;別人不願意和他一起玩時,有些幼兒一直粘著幼兒由於沒有解決矛盾的經驗,矛盾便更容易升級。這些矛盾如果不注意及時疏導解決,對身心健康危害極大,因而教師要對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的矛盾進行細緻地觀察,區分地解決,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開展過程中合作活動較多,更容易產生矛盾,學會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為重要。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對成人語言的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發展,自己處理相互之間矛盾的能力也大大增強,因此教師在處理大班幼兒活動中矛盾的方法需要和其他年齡段幼兒有所區別。

同理心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它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是個人發展與成功的基石。學會使用同理心的方法來處理矛盾,能使矛盾在短時間內化解,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更加的愉快,幼兒之間的交往更加的積極。

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我提出針對引導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運用同理心的方法解決矛盾進行研究,將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矛盾進行分類,尋找適合同理心方法使用的場合,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網刊登的耿慧的《淺析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一文提出:“區域活動的過程和評價都能引導幼兒社會性發展,在幼兒自己不能解決情況下,教師的參與作用就很有必要了。”文中還指出了文中還指出了兩種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的型別:“(1)因意見不協調的認知衝突(2)因為使用材料協調上的爭執或活動角色分配上的不一致而引發幼兒間衝突的發生。”但沒有將幼兒區域活動中的矛盾型別作為專門的研究物件,對教師參與的具體策略的表述也較少。

在小精靈網站刊登的喻小琴的《幼兒同伴關係問題分析及交往能力培養對策》中指出“幼兒園要為幼兒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創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其中特別提到區域活動中的合作遊戲是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對這點我也表示認同,區域活動中是否還有能讓幼兒學習交往的其他途徑,值得我們去研究。

在明天幼稚集團六幼的李晶的《合理解決同伴間的衝突》中指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手段。如,說服進攻型兒童,鼓勵退縮型兒童,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在衝突中調整其行為方式,增強他們解決衝突的能力。”我們表示認同,並覺得還可以加強對具體做法的研究。

還有其他一些文章也提到了解決幼兒間矛盾的方法,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在本研究中我將對這個問題作系統性研究。

三、關鍵概念的界定

1、矛盾:幼兒間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和。

2、區域活動:將教師為幼兒準備的活動材料根據內容擺放到不同的地方,作為一個活動區域,讓幼兒進行個別化學習的活動形式。

3、區域活動中的矛盾:在區域活動內幼兒的自主活動中所產生的矛盾現象。4、解決策略研究:指處理區域活動時的矛盾,解決區域活動時矛盾的策略研究。5、同理心: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四、研究目標

1、探索同理心的方法在區域活動中解決幼兒矛盾運用領域。2、使幼兒在解決矛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得以提高。

3、提高教師對幼兒矛盾的應答策略和隨機教育的能力,提升教師專業化成長。

五、研究方法

1)自然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矛盾和解決策略進行觀察、記錄。

2)問卷法:對實驗前後幼兒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評分並進行對比。3)行動研究法:在實踐中尋找解決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的對策,並運用於實踐。4)個案研究法:對班級中交往行為較弱的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全面地觀察瞭解,並做好詳盡的記錄,積累個案資料,尋找個別輔導實效的方法。

六、研究物件

XX幼兒園大班(X)幼兒

七、研究內容

1、找到幼兒產生區域活動矛盾的原因。

經過觀察研究,我發現引起孩子在區域內產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材料數量:區域內投放材料數量太少引起幼兒爭搶。

2)強行介入:沒有經過別人同意強行進入別人的遊戲中。

3)不要別人幫:當別人主動幫忙時,幼兒由於覺得別人沒有顧及到自己的自尊心而產生的矛盾衝突。

4)不當心碰到別人:幼兒在區域間走動或和同伴進行平行遊戲時不當心碰到別人。

5)對遊戲規則有異議:在共同遊戲時,由於各持不同的遊戲規則而引起的矛盾。

6)習慣性動作:有的幼兒喜愛與別人逗鬧而產生的衝突。

7)打抱不平:在區域活動中,幼兒認為朋友被欺負,出於幫忙而和其他幼兒產生的矛盾。

8)誤解:幼兒誤讀了別人的行為,以為別人會侵犯自己的利益而產生的矛盾。

9)不肯謙讓:在區域活動時,不願意和同伴一起玩自己已經佔有的材料。

10)報復:在區域活動前和同伴產生了矛盾,在區域活動時對同伴實施報復而產生的衝突。

11)受到妨礙: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受到同伴有意或無意的影響,而引起的矛盾。

12)意見不統一:在區域活動中共同遊戲時,產生了分歧而引起的爭執。

2、探索適合運用同理心方法解決的區域活動時幼兒產生的矛盾型別。

經過研究實踐,我發現以下幾種矛盾型別,適合用同理心的方法進行解決:

1)報復

2)強行介入

3)受到妨礙

4)不當心碰到別人

5)不肯謙讓

6)不要別人幫

3、探索引導幼兒運用同理心的方法合理解決區域活動矛盾的方式。

在研究過程中,我發現以下幾種策略在解決區域活動中的矛盾過程中的效果較好:

1)運用文藝作品,學習解決矛盾的方法、陶冶性情。

文藝作品中隱含著各種道理,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本研究中,我提取了文藝作品中的以下幾個元素對幼兒進行教育。

念兒歌、唱歌。兒歌、唱歌中含有好東西要分享、朋友之間要謙讓等交

往的方法,比如:《拉拉鉤》、《李小多分果果等》。這些兒歌、歌曲琅琅上口便於幼兒學習、記憶,讓幼兒從認知的層面瞭解良好的行為和一些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幼兒將這些方法內化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能促進他們社會性良好的發展。

看動畫片。動畫片為小朋友所喜愛,動畫片中有與同伴怎樣相處或怎樣

解決同伴間矛盾的情節。我引導幼兒模仿動畫片中人物解決問題時運用的語言,提高幼兒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當然,現在的動畫片中,暴力情節也較多,為了避免幼兒模仿負面的內容,與家長共同配合儘量避免幼兒觀看有暴力情節的動畫片,如:奧特曼、鎧甲勇士等。

說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給人一

種親切、平和的感覺,大家都喜歡常說禮貌話的有禮貌的孩子,有禮貌的孩子在區域間交往中發生矛盾的頻率也較其他幼兒低。因而我常讓孩子在講故事、故事表演中學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並在日常生活中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有時需要幼兒幫我一個忙,我會對他們說:“請你幫我一下忙,把東西拿過來。”,當幼兒做到以後我會馬上說:“謝謝。”。久而久之,孩子們逐步能夠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與別人交往,區域中的矛盾也減少了許多。2)教師退一步,不急著介入,讓幼兒體驗後果後,自然醒悟。

有些幼兒個性較強,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而喜歡讓別人圍著自己轉,經常在區域活動中和同伴產生矛盾,久而久之,同伴都不願意理睬他,受到了孤立。這類孩子在孤立後,通常會歸咎為同伴。這時,老師就應該介入,運用同理的的方法幫助他分析原因,引導他尊重他人的意見,不然就會有被孤立的後果。這時,幼兒體會到孤立的痛苦,很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在以後的活動中,當他體會到老師方法的有效性,他們的行為會逐漸改進,形成良性迴圈,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創設環境,交流互通,解決問題。

3)創設環境,交流互通,解決問題。

當幼兒在區域中發生矛盾時,我通常先將兩人分開,使他們平靜下來,再將分別讓他們說說事情的前因後果,幫助他們梳理矛盾產生的原因,最終尋找出適合的解決方法。通過溝通來解決矛盾,使幼兒瞭解遇到矛盾時不能急躁,應該聽聽別人的想法,再說說自己的想法,最後大臣共識,解決問題。4)情景剖析,共同商量解決方法,提高全體幼兒解決矛盾的能力。當幼兒在區域中發生矛盾後,我有時採取設定情境,再現區域中的矛盾場景,請全體幼兒觀察情景過程,對情景過程進行剖析,討論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典型案例的討論,全體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提高了自身人際交往能力。

5)根據幼兒的性格特徵,採取不同的策略。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說:“我敢相信,凡是兒童都是可教的,都可以教成為有成就的人,不過教的方法和尋常教育不同,應該要有特殊的研究。”我在解決區域活動中的幼兒矛盾時,注意因人而異地進行引導。我們採取的具體措施有:

鼓勵膽小懦弱者。膽小懦弱的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被別人搶走玩具後的表現通常不很強烈,需要老師細心發現。當發現後,我通常採取鼓勵他們學習反抗,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不是一味退讓。

引導爭強好勝者。爭強好勝的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通常會放大自己的優點,盯住同伴的缺點,說一些別人不樂意聽的話,從而引起矛盾。針對這些幼兒,我用同理心的方法引導他們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多說表揚別人的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維護自尊心強者。當自尊心特強的一些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和同伴發生矛盾時,我一般不在全班面前批評他們,而是把他們叫到身邊進行個別化教育。淡化引起注意者。有些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為了引起老師和同伴的注意而故意招惹同伴。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並讓其他孩子也對此視而不見,當這些孩子發現自己的目的沒有達到,自然也會放棄這種行為。

6)家園合作形成合力,培養幼兒良好性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應“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甚至發展”。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矛盾說到底是幼兒交往能力不足的體現,交往能力的培養需要家園形成合力才更有效果。我建議家長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多關注幼兒的情感和交往需要,在家不看暴力情節動畫片等。

八、研究成效

我的課題“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的矛盾與解決策略的實踐研究”對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矛盾進行了分類,總結出一套解決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的方法,使幼兒和教師解決區域活動中矛盾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達到了預期目標。第一,我探索出了一套區域活動中運用同理心的方法解決幼兒矛盾的有效策略,這些策略使我能快速地解決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的矛盾,使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活動。

第二,我們的研究實踐使幼兒在解決矛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得以明顯的提高。見以下圖表:

幼兒交往及解決矛盾能力前測後測對比表

測試領域:交往能力

幼兒能力

好中差

測試領域:解決矛盾能力

幼兒能力

好中差

從表中可以明顯的看出,35名幼兒在後測時交往能力好的比前測提高了55.6%,交往能力差的比前測降低了29.9%,解決矛盾能力好的比前測提高了38.5%,解決矛盾能力差的比前測降低了11.4%。我的研究實踐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解決矛盾的能力得以明顯的提高。幼兒在老師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瞭解瞭解決矛盾的

前測49.9%38.1%12.0%中測62.2%32.2%5.6%後測88.4%10.0%1.6%前測30.0%37.3%32.7%中測58.5%26.3%15.2%後測85.6%11.6%2.8%方法,並能運用於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關心他人、和同伴友好合作。這對他們的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第三,本研究提升了教師對幼兒區域活動中矛盾的處理能力,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瞭解更加深入、觀察更加仔細,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教育,真正做到“以幼兒發展為本”。

九、研究結論

本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參與實驗的大班幼兒在區域中的交往能力與解決矛盾能力方面,明顯高於平行班中未受此專門研究教育的幼兒。孩子經過這方面的培養教育,可以使其社會性發展得以顯著提高。經過研究我在對幼兒區域矛盾的應答策略和隨機教育的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說明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對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成長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十、進一步思考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的矛盾與對策研究”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有:

1、幼兒區域活動中的矛盾現象很多,本項研究只對所觀察到的矛盾現象運

用同理心的方法進行對策研究,也許幼兒區域活動中還存在其他的矛盾現象,對這一些還未包括的矛盾現象是否適合用同理心的方法解決,還可以作進一步探討。那些不適合用同理心方法解決的矛盾,適合用何種方法解決有進一步的研究空間。

2、可以對幼兒交往能力和解決矛盾能力提高後的穩定性和如何保持作一定

的研究。

十一、主要參考文獻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

耿慧《淺析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網,20xx年7月31日)

萬君《適應群體生活,培養交往能力》(《兒童社會化》,陳會昌心理學網站)李晶《合理解決同伴間的衝突》(《兒童社會化》,陳會昌心理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