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按摩醫院的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 閱讀(2.27W)

一年來,我院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局相關業務處室的精心指導下,緊緊圍繞“立足服務、突出特色、培養人才、發展專科、樹立品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防治結合為重點,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為目標,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深化醫院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狠抓管理制度的改進和創新,強化醫院管理與科室管理相結合。較好的完成了上級部門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1-10月實現總收入1434萬元,其中業務收入118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0萬元;收治門診病人64101人次,住院病人2011次。現將我院全年工作彙報如下。

按摩醫院的工作總結

一、抓精神文明建設,和諧醫院初步形成

(一)抓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政治氛圍

1、按照局黨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緊緊圍繞“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醫院持續和諧發展”為主題,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2、在實踐中,堅持支部中心學習制度,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在學習方法上,採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撰寫讀書筆記與座談討論相結合,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增強學習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二)抓內部機制改革,以改革促進發展

引入競爭機制,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實行了全員競聘上崗。本次競聘堅持按需設崗、按崗定責的原則,經過擇崗申請、資格審查、中層幹部工作述職,競聘工作取得圓滿完成。通過競聘,使現有的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和利用,使醫院管理更具科學化、精細化、合理化,同時,也促進了職工隊伍素質和醫院整體功能的提高。針對改革過程中的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教育大家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利益出發,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改革,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的辯證關係,既穩定了職工情緒,又促進了醫院發展。

(三)抓院務公開,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到五堅持:一是堅持公開內容的全面性,嚴格按照上級規定的內容,全面公開;二是堅持院務公開的形式多樣化;三是堅持院務公開內容的時效性,嚴格按規定時間公開;四是堅持院務公開程式規範化;五是堅持定期組織對院務公開工作進行評議,討論制訂了《院務公開每月考核制度》,制定了考核細則及評分標準,使院務公開工作逐步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四)抓行業作風建設,提高職工整體素質

結合建立文明視窗示範單位活動,規範了服務行為,改善服務作風,提高服務質量。

1、在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中開展了救死扶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廣泛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重點強化以人為本的職業責任、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開展“一切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務於病人”的理念教育,進一步強化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愛心、關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

2、以建立文明科室為目標,以提高醫護人員整體素質為重點,從教育入手,從患者滿意的事情做起,從患者不滿意的的地方改起,突出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這一主題,堅持糾建並舉,解決行風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使我院行業作風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在女同志集中的按摩科繼續開展“巾幗文明示範崗”活動,在技師中廣泛開展爭、學、比、拼活動,使她們幹有方向,學有榜樣,超有目標;以“青年文明號,文明我先行”活動為載體,在盲醫按摩部開展建立“青年文明號”活動,打造了一支積極向上、自強不息、樂於奉獻的殘疾人隊伍。

4、多年來減免特困病人醫療費用20萬餘元,為困難病人捐款3萬餘元,慈善捐款10萬餘元,員工拾到客人錢物共計8萬餘元,全部如數歸還失主,體現了廣大職工扶危濟困、博愛助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五)抓醫院文化建設,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活躍了氣氛,凝聚了感情,而且對於激發和增強團結向上的協作精神有著不可替代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我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成立了藝術團,籃球隊、盲人民樂隊。在女職工較多的保健亞健康調進中心繼續開展“巾幗文明示範崗”活動;在臨床一線開展了“樹白衣天使形象”活動;繼續在各視窗開展“文明視窗示範單位”建設;5.12國際護士節醫院組織崗位競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工作熱情、增強了責任感。著力解決了思想觀念、工作作風、服務意識等問題。

二、加強隊伍建設,以特色專科立院

(一)加大人才隊伍建設

採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了人才隊伍的建設。引進主任、副主任醫師各1名,主治醫師2名,研究生2名;在醫院規資金緊缺的情況下,選派了三位技術骨幹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邀請海內外著名專家來我院講學;積極鼓勵職工通過自學和在職教育;每月組織醫務人員進行一次集中學習,不定期組織考核,合格率達100%;組織技術操作競賽,崗位競賽等,使全院所有醫護人員業務理論素質和操作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全力加強專科建設

醫院根據醫療市場的發展和需要,立足實際,對現有核心競爭力進行了調整配置,確定各業務部門的發展方向。開設了疼痛科、康復科;爭取了公務員頸肩腰腿痛包乾治療,收治病人達 人次;開設亞健康調中心在全國首創了亞健康綜合調理和手足療法;改變傳統的按摩經營管理模式,推出了專家首診制,盲醫按摩部設立專家接診,實行按部位收費,醫療按摩與保健按摩分開接診,盲文記錄病歷,進一步提高了醫療按摩技術水平。

三、 規範醫療管理,確保質量上臺階

(一)加強醫療文書質量控制,增強醫務人員責任心

醫療文書是醫療活動中的第一手文字資料,規範化書寫能增加醫護人員的責任心、法制觀念和質量意識,能規範醫療行為,保證醫療質量。在強化病歷書寫的基礎上,我們又制訂了《病歷書寫管理規定》、《處方書寫管理規定》,細化了相關的獎懲辦法,並由業務副院長牽頭,各業務科室負責人蔘與,成立了專門的質控領導組,進行質控評審,查缺補漏、獎優罰劣,既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又促進了工作的進步。

(二)以醫院管理年活動為契機,狠抓內涵建設

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院賴以生存個發展的生命線,是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以建立“百姓滿意醫院”為目標,以醫療質量管理為基礎,開展了“醫院管理年”活動,制定了醫院管理原則: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基礎環節、終末質量並重,自我控制與全面監督並舉,建立自控、科控、院控三級質控鏈。堅持 “醫療安全無小事,病人利益無小事”、“ 避免所有缺陷”等質量和安全理念。提出“質量、安全、服務、控費”主題,醫保工作嚴格做到四吻合。進一步使全院職工在思想上樹立醫療質量第一的意識,真真正正把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放在醫療工作的首位,形成全院人人、處處、時時抓醫療質量的良好局面,確保了我院醫療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四、改善醫院設施,營造舒適環境

一是改善環境。投入了200多萬元,對中棟進行重新改造裝修,擴建面積兩百多平米,安裝電梯,亞健康調理中心環境改善一新;投資20萬元,裝修改造了新的門診大廳;重新制定院內指示標牌,設立專家欄,方便了患者就醫;集體宿舍配備熱水器,解決職工了洗澡問題。

二是增加業務用房。承租救助站二樓裝修改造作為康復科、理療科業務用房,已於七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月創收共達20餘萬元。

三是解決交通保障問題。加強與中國紅十字會聯絡,捐贈了我院救護車兩臺,為重、急診病人轉診和轉接送病人提供了交通和醫療安全保障。

四是引進先進裝置。為給病人提供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援下,醫院引進了全球四大品牌之一的xgy-oper-0.35t永磁型開放式磁共振,採用美國核心技術,多方位成像,為病人提供了全面、準確、周到的定位、定形、定性的診斷依據。還有半自動生化儀、12導心電圖及全套康復器材。為給廣大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醫療服務打下基礎,進一步營造了高效便捷、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

五、注重宣傳營銷,提升醫院形象

一是注重宣傳,外樹形象。是抓住了醫院出現的一系列新變化、新亮點,制訂了醫院形象宣傳。利用報紙更好的宣傳介紹我院特色,多次在《長沙晚報》和《當代商報》上刊登專題和報花;拍攝製作了醫院宣傳片。通過上述各種宣傳方式,大大提高了我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是加大營銷力度。在全院逐步樹立全員營銷的經營理念,匯入“顧客滿意”營銷理念,把“方便病人,尊重病人,理解病人”作為服務理念。充分利用附近社群衛生服務下伸點貼近群眾的優勢,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諮詢、免費為貧困群眾義診活動。採取“簡訊群發”方式,定時定節向我們的顧客送去貼心的問候;併為他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拉近與他們的距離。

六、強化增收節支,夯實發展後勁

一是啟動成本控制框架和厲行節約措施。在保證臨床一線水、電、汽和物資供應的同時,強化成本核算,水、電、汽、物資使用列入科室成本,各類後勤物資、辦公用品實行以科室為單位定時、定額、定量供應,節約有獎,對於一切非業務性開支,千方百計壓縮,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減少浪費和流失。

二是狠抓了增收節支。重點抓了醫療收入比例的提高,增加收入的含金量。在藥品的價格、裝置進入上都精打細算,儘量壓價。完善了新藥准入及特殊器械供應等制度,加強了藥費比控制和處方監測,從源頭上、從各個環節上堵住漏洞。對藥品、器械等由公司實行集中招標採購,統一調配,縮短藥械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批零差價,從而在降低醫院運營成本的基礎上,更多地讓利於老百姓。

三是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市場進行了深入調研,開辦了高新區門診部、天洋門診部,井灣子門診部,其中天洋門診部業務情況來勢喜人。

七、加大培訓力度,促進培訓就業

增加了“xx市殘疾人培訓基地”、“xx市殘疾人就業基地”的服務功能,新增家政服務、美容、養老護理專業。加大了培訓力度,深入街道、農村開班培訓,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全年共培訓、鑑定2200餘人次,為促進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