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有關科學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7篇

工作總結 閱讀(1.28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學工作總結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科學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7篇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在這一學期,我任教六年級科學課,感受頗多。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學習,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提高科學課的實效性。我本人積極參加科學課競賽活動,和教師共同參與教學研討活動,獲得同時的指導,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發揮科學課優勢,激發學生熱愛科學。

這學期教科學課,是我第一次接觸科學課。雖然在教科學課之前,我學習了課程標準,閱讀了相關資料,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要想上好科學課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現總結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認真參加政治學習,並做好學習筆記,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體的政治理論學習,還認真學習了《國小科學課程標準》和《國小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我還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時時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為去感染學生,努力使學生能接受我、喜歡我。

二、在教育教學方面

首先,在理念上的轉變。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以下六個理念: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得需求;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標準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些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其次,在內容方面,我發現:

1、科學課的主要內容,不僅綜合了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課的主要內容,還增加了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對人體自身的認識、環境保護教學內容。這樣做更利於有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術素養。

2、科學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性、趣味性和靈活性。課程中的內容更注重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符合兒童興趣和需要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取知識。這樣,更有利於發展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形式,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全面的發展。再次,由於理念的轉變以及主要內容的變化,引起了我在教學各方面的轉變。

1、由於文字提供的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很強,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想到可能發生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教學時間。所以,在備課時,我不僅要考慮到文字的內容,還要考慮到文字延伸到的內容,查閱相關書籍,上網查閱資料,以防上課時出現過多的學生質疑,而自己卻不知怎樣回答的情況。

2、既然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那麼在上課時,教學方法要根據課堂上出現的情況,靈活多變的運用;重視學生觀察思考、探究性學習教學環節也要隨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創設開放性課堂。有的學習內容,實踐性非常強,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教學過程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需要提前佈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蒐集材料、合作探究、從中獲取知識。而在課堂上,只是彙報交流結果。如鐵的生鏽。當然,雖然探究的過程在課外,老師不能看到探究的過程,這就要求老師的指導更要及時、準確,這樣才更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結論。

4、及時幫助學生寫出探究記錄。在寫探究記錄時,指導學生把探究的過程寫條理、清楚,把結論寫明白,並提出自己還沒有弄清的問題。這樣,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的習慣。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想方設法解決。如:如何大面積地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更好地搞好小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學教學戰線上,我還是一個新兵,我將攻克一個個堡壘,擴大自己的陣地。

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有利於學生進步成長,促使學生學好科學課的積極性。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時光如流水,一個學期又將過去了。本學期以來,我結合各班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開展。 本學期本人是跨科教學,既帶六年級數學,又教七年級科學,實話說這在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上增加了一些難度,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引下,我還是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對這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一個簡要的回顧總結:

一、求新思變,積極探索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一名教理科的老師,我深知此道理,不能及時的轉變思想、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很快將會被時代淘汰。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步伐是個人職業發展唯一出路。為了自身的成長與發展。本學期以來,本人在完成工作之餘,廣閱資料,學習新教學方法,明晰新目標。有效地把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與自己的實踐教學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摸索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

二、常抓課堂管理、營造和諧、活躍氛圍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水中望月,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為此,本人在學期初的前幾節課專門就這個問題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坐、聽、說、講、練提出具體要求,並嚴格執行。課堂上,提倡動靜相宜,動時,積極熱烈,敢於動手操作、樂於參與實踐活動,暢所欲言。靜時,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民主的氛圍,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隨生理、心理的發展,個體差異大,大部分學生都渴求別人的理解與尊重,特別對於六(5)班,在整個年級來說,無論是成績還是紀律都是最差,但我知道無論怎麼樣差那都不是天生的,只要有耐心,孩子的們的心也是肉長的,他們會改掉不好的毛病,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正確的。而對於七(5)班來說,這個班與六(5)班是恰好相反,再有一個原因,班裡有大部分的孩子我都曾經教過,因此他們非常瞭解我我也瞭解他們,課堂上從來沒有調皮搗蛋的。

三、注重常規,提高質量、搭建橋樑

上課就如行軍打仗,勝利與否,準備工作至關重要,為了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真真把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向四十分鐘要效益,在常規教學中,認真作好每一節課的課前準備(一是,備教材,瞭解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重點;二是,備教法,數學學科有其獨特之處,每一個教學內容、知識點因其內在的特點,教學方法上也應不盡相同,不能按部就班。雖然我已有兩三年的教學經驗但也要根據知識的特點及學生學習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藉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三是,備學情,備學情是教學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節,它是備教材、備教法的前提,只有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準確的把握,才能定位課堂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才能讓所選擇的教學方法真真地適合學生,真真地把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對於科學這門課來說,我花的功夫更多,要給學生一滴水,我必須得有一桶水,所以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有備作業,每一個環節都不能省。)。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每一課針對教學過程中反饋出來的問題(如教學方法、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學思路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認真對待學生作業。學生作業是老師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橋樑,老師通過作業來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採取彌補措施。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對於課堂作業進行全批全改並及時幫助學生訂正錯誤、彌補學生知識漏洞。認真開展培優輔差工作,提高全班的整體數學素質。

四、以人為本、尊重差異、激發興趣

學生因其先天與後天因素及成長經歷的不同造成各個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種素質也各盡不同。為此,在教學中,首先要了解各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理

解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再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基礎好的學生,鼓勵他們自學,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要求,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學困生,降低教學要求,教學中有意地激發他們的學生興趣,注重他們的學習習慣培養。對於六(5)班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班裡數學成績好的同學不多,基礎差的卻是一大片,比如像班裡的文大林,連乘法口訣都不會背,3的平方不知道等多少,像這樣的學生班裡還有很多,簡單的知識沒學好,就如同建房的根基沒打好,但我不能急,反而在課堂上要經常提醒,提問他們,儘量多給他們鼓勵。對於七(5)的同學,他們是比較聽話的,大部分同學課堂上都比較認真,但科學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很多時候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是很快,所以經常提醒自己不能太急,如果這節課的知識沒能掌握,那麼下節課決不上新課。

五、作好小結、條理存貯、系統知識

學生在每節課中所掌握的知識是零散的,但數學學科因其嚴謹性,每個知識點、每個單元之間又緊密相連。怎樣才能讓學生把每節課所接受的零散知識,系統地、有條理地存貯的學生的腦海裡?這要藉助於知識小結,通過小結讓學生去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及聯絡。在本期的教學中,在教授每個知識點、每個單元后都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歸納、小結,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而科學教材中,本身每一章後面的本章提要就是對本章內容的總結,如何用好這個知識總結,如何讓學生能很好的運用這個知識框架,對於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是有很大好處的。

當然,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如教學語言有待更加精煉,課堂調控能力也有待提高,學科科研能力有待加強等。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奮力前行,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這些,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改進和加強。

20xx/06/26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把一學期自己走過的路細細品味,付出多少心血收穫多少成績,其實是件很快樂的事,科學教師工作總結。現將本學期科學教學工作作總結如下

本學期的科學實驗室已經正式投入了使用,從這學期開始我的科學教學一直在科學實驗室中進行,在開學初,我按照要求已經把科學實驗室的各種物品按照年級重新進行了擺放,

在課堂教學中,真正的發揮了實驗室的各項功能,學生可以在實驗室中開展各項實驗。

能做實驗的儘量帶領學學生進行實驗,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好習慣。

我幾乎做到了每課都有作業,課課有筆記,課後對學生的作業及時的進行批改,做到課課批,及時復批。

會考

期末考試

參加了校評優課

和平區舉行的教研活動。

七巧板教學

現在主要是進行按樣拼圖和按圖分解

按樣拼圖,也就是讓學生依照"圖樣答案"拼排七巧板,這是七巧板拼圖活動的最基本練習,也稱"熱身運動"。讓學生先通過模仿,反覆拼排所舉的幾個圖例,一熟悉各拼板之間的幾何關係,掌握一定組拼技巧和拼圖的基本規則。

按圖分解,是學生開始學會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各種難題,同時將引發他們對"形狀奧祕"的探索與思考,工作總結《科學教師工作總結》。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對七巧板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楊洪芳老師的幫助下組織學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聯歡會。

學校活動

雙高普九:參加了開學初的雙高普九材料的編寫和檢查工作,同時還參加了材料的解說工作。

教師節活動:參加了新區舉行的教師節文藝匯演

努力方向:回顧這這一學期的工作,還有很多的不足,

1、基本功:教師的基本功一直是一個我最想攻克的難關,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繼續努力,還希望各位同事多多幫助。

2、教學方法:研究教學方法: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新知識傳授給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各班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教學設計和輔導,包括如何組織教學、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3、教材:對教材的鑽研會不夠,有時還把握不住教學重點,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努力,仔細研讀教材,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儘快的提升自己

4、專業知識:由於對科學教學經驗不足,總覺得自己在知識上還欠缺,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多看書,多學習,充實自己。

許多事已成為過去,不論遺憾也罷,開心也罷,淚水也罷,彷徨也罷,它們都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是我人生經歷中的一筆財富,我會讓它們在我內心深處珍藏。不足的地方改進,讓自己少一些遺憾,多一些成功。以後的工作中一如繼往的繼續,相信下一年我的收穫將會更多。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同學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議讓同學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實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戰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沉和浮”、“時間的丈量”、“熱”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資料讓同學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協助同學把現象、資料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幹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同學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同學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幹發展同學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同學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數,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時間的丈量:同學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丈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和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時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單元熱:同學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發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送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送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同學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時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資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鉤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時間的丈量:

鐘錶、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鐵架臺、螺帽、細線、木條。

(3)第三單元熱:

溫度計、塑料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臺、鐵片、火柴、蠟燭、各種資料製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料塊。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臺、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同學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同學對科學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實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發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示出對科學濃厚、耐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缺乏,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502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思維有些侷限,發言不如504班積極,表示慾望差,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同學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504班認真,好奇心強,且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其中區域性同學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同學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協助的,教師要發展同學識別和控制變數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同學和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協助同學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國小階段,同學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籠統思維發展,五年級同學的籠統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動身,協助同學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同學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同學能夠不時地尋找證據來支援自身的假設,通過理性的考慮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同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瞭解同學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同學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同學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同學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同學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同學參與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爭辯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觀賞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群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教材內容

1

2.18—2.22

始業教育;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2、沉浮與什麼因素有關

2

2.25—2.29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4、造一艘小船;5、浮力

3

3.3—3.7

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8、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4

3.10—3.14

單元複習概念梳理;1、熱起來了

5

3.17—3.21

2、給冷水加熱3、液體的熱脹冷縮;4、空氣的熱脹冷縮

6

3.24—3.28

5、金屬熱脹冷縮嗎6、熱是怎樣傳送的;7、傳熱競賽

7

3.31—4.4

8、設計製作一個保溫杯;單元複習;期會考試

8

4.7—4.11

1、時間在流逝;2、太陽鍾;3、用水丈量時間

9

4.14—4.18

4、我的水鍾;5、機械擺鐘

10

4.21—4.25

6、擺的研究;7、做一個鐘擺

11

4.28—5.2

8、製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單元複習概念梳理

12

5.5—5.9

1、晝夜交替現象;2、人類認識地球和其運動的歷史

13

5.12—5.17

3、證明地球在自轉;4、誰先迎來黎明

14

5.19—5.23

5、北極星“不動”的祕密;6、地球在公轉嗎

15

5.26—5.30

7、為什麼一年有四季;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16

6.2—6.6

單元複習概念梳理;機動

17

6.9—6.13

總複習

18

6.16—6.20

總複習

19

6.23—6.27

複習考試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學總結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二單元 熱

第二單元 熱

第九課時

教學內容:1、熱起來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多種方法可以產生熱。

2、加穿衣服會使人感覺到熱,但並不是衣服給人體增加了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

2、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並由此形成合乎邏輯的實驗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對熱現象產生探究的興趣。

2、尊重客觀事實。

【教學重點】自主設計實驗探究衣服是否能為身體增加熱量。

【教學難點】設計、驗證“衣服能不能自己產生熱”的活動

【教學準備】溫度計、毛巾、實驗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與學生握手感覺手涼手熱。

師:你有什麼辦法使我(或你)的手熱起來嗎?(板書課題:熱起來了)

師:大家思考過沒有,為什麼搓手能使我們的手熱起來?(摩擦產生了熱)

二、討論使我們身體熱起來的原因

1、冬天,我們覺得很冷時,有什麼辦法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

2、小組討論交流(老師板書時分四類板書1、外界物質直接給予熱;2、外界物質吃進我們身體變成熱;3、自身運動產生熱的;4、保溫的)

3、分析使我們身體熱的原因

師:分析這些方法是怎麼使我們的身體熱起來的?

板書:晒太陽、溫泉、烤火……(外界物質給予熱量)

吃食物 (外界物質吃進身體產生熱量)

跑步等運動 (血液迴圈加快)

加穿衣服 、蓋被子 ----- ?

師:加穿衣服後,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感覺熱起來呢?

討論彙報(加穿衣服使我們熱起來的原因-----衣服能生熱;衣服不能生熱,,衣服的作用是保溫,阻止熱量散發,同時阻擋冷氣進入.....)

三、研究衣服否生熱的問題

1、師: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窩時,你的被子是涼還是熱的呢?說明什麼?

2、學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熱呢?我們怎麼研究這個問題?

4、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加穿衣服是不會給身體增加熱量。(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過討論、驗證衣服能不能自己產生熱的活動,使學生經歷“問題——解釋——思維論證——實驗驗證”的探究過程。在交流活動中學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嚴謹的地方,教師要和孩子們集體研討,發現問題,提出調整建議)

6、學生分組驗證實驗,根據實驗現象進行交流。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5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投身課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自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的同時我以下做為指導思想:

1、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育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加強學生的個別輔導。充分利用學生自習時間,對個別學生,特別是差生進行個別輔導,使他們的成績有較大的明顯的提高。

3、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結合起來,把能力培養和情感薰陶結合起來,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大面積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4、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各種教研活動,並與同事進行經驗交流。

主要工作及具體措施:

1、加強學習,進一步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學理念的切實轉變,基本理念的真正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所以,本學期進一步學習《課程標準》,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方式。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形式。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2、加強備課,重視教師間的合作交流;加強課堂教學後的反思。教學後記的撰寫從正反兩方面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原因分析、改進對策等。

3、重視作業、平時練習的質量: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有一定的作業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完成作業的習慣。每月底進行檢查,檢查的重點:作業習慣、書寫整潔、正確率、批改正確率等。

4、按時開展培優補差活動:擬每週進行一次培優和補差,培優主要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能力為主,包括實驗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綜合概括能力,使他們在提高成績的同時學會自主學習,補差的第一個目的是要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使他們準確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使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夠有所提高,培優和補差要做到內容、練習統一,減小隨意性,保證取得良好的效果。

5、提高教研實效:深入課堂進行教學研究,每週至少聽同年級老師的一節課,在觀摩、反思中逐漸提高,做到提早與九年級接軌。大家約定,每次考試由組內老師輪流出卷,本著“為了一切學生”的精神,我們在考試後認真搞好質量分析工作,研究“中下面”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對本班後十名左右的學生重點進行分析。從分析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教學因素和學習因素入手,然後有針對性地輔導。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6

  一、教學內容:

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紙、米飯和澱粉。

  二、教學目標:

通過科學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在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淺顯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各單元的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植物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和樹葉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利用課外時間在校內外進行一些觀察植物和蒐集樹葉的活動;讓學生在對大樹和美麗的樹葉的觀察研究活動中產生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愛護草木,保護環境”的教育。

2、組織指導學生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取關於葉的顏色、形狀、大小、構成、葉脈、葉柄等多方面的知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第二單元:動物

1、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並以活動經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2、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於動物的觀察特徵、分類特徵、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境、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絡來自其他渠道的資訊,發展自己的認識。

第三單元:我們自己

1、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2、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

3、能查閱資料,瞭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4、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5、手有感覺的功能,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6、眼、耳、鼻、舌、手(面板)是重要的感覺器官。

7、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現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

第四單元:水

1、本單元是以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水作為觀察的主題,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簡單的器材(各種瓶子、臉盤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關於水的資料,並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現和提出關於水的相關問題,並能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通過觀察所發現的現象表述出來。

2、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展學生樂於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3、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分各種溶液並比較溶液的多少。

第五單元:紙

1、經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徵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2、能根據紙的主要特徵分辨、區別周圍紙質的和非紙質的物品,感受到紙的多樣性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3、瞭解古代的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並通過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節約紙張。

4、能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比較紙的效能,初步感知物體的效能與用途之間的相互關係。

5、通過對身邊常見材料——紙的觀察和探究,能不斷髮現和提出關於紙的相關研究問題。

6、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製作一輛紙車。經歷一個製作紙車、交流改進紙車的活動過程。

科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7

通過這次教研,我能體會到我園老師對科學課的瞭解與認識,大中小班的老師,都能說出自己年級的課程中,哪些是科學領域,及他們的相應分類。

今天我們來到了第一實驗幼兒園參加本學期第二次聯誼教研活動—科學領域教學模式初次研討活動。結合這次的大教研活動和我園開展的科學領域的課例研討、科學模式雛形探討,我又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學習了一些理論和知識,理清了科學課相應模式,並對如何進行科學領域教學活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將自己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園本教研讓我走進科學領域,瞭解科學課的類別

1、科學領域《好玩的圖形》、《動物保護色》的課例研討

在第一次聯誼片教研結束後,嶽園長就組織年輕老師針對科學領域的課程進行磨課。其中,選取了《好玩的圖形》、《動物保護色》這兩節課進行課例研討。在園本教研中,我們針對教學目標、教學環節設定、師生互動、教學效果的達成等幾個方面進行研討。針對《好玩的圖形》這節課,我們老師們討論出來一個適合我們教學的模式:出示圖形,瞭解圖形----認識匹配生活與之中相應的圖形----與圖形相關的遊戲---圖形的操作提升等幾個環節,將原來課例的教學環節重新設計,並由我們的老師重新來上,經過老師們的重新打磨,改進後的這堂課上出了很好的效果。《動物保護色》這節課,我們的老師展示的是優質課的案例,教學活動的設計環環相扣,遊戲活動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圖片、視訊、音樂的設計,都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老師在課後探討中都說:孩子們在這節課中玩的很開心,寓教於樂,讓幼兒在枯燥的科學認識課中體驗到了樂趣。

通過這兩節課的對比,我們老師都有一種感覺:經過很多老師集體探討打磨的課例,有相應模式的課程,教師的教學效果要好些。我想我們的模式探究,不就是為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指出一盞明燈,讓我們可以運用老師們集體智慧上好我們的每一節課。

2、園本教研—科學領域模式雛形的探討

9月27日,我們園的老師在嶽園長的帶領下,進行科學領域模式雛形的探討。在教研會上,嶽園長根據查閱的資料及相應的教材,將科學模式分為四大類:實驗操作型(有趣的轉動、沉與浮等)、觀察認識型(秋天的樹、果實等)、討論交流型(我從哪裡來)、技術操作型(測量、比寬窄等),我們針對嶽園長的模式分類進行探討。有的老師指出:這幾種型別不完整,這些只是對科學領域相應知識的分類,我們的數學知識概念沒能概括。數的認識、單雙數、數的分解與組合等這些課,在科學領域佔了很大的比重,嶽園長的模式分類都沒能涉及。最後,在討論中,我們暫時商定我們園先把數學知識先放一邊,重點研究科學知識領域,其他的模式看看聯誼園,如何定義、開展實施。

通過這次教研,我能體會到我園老師對科學課的瞭解與認識,大中小班的老師,都能說出自己年級的課程中,哪些是科學領域,及他們的相應分類,可見他們對教材的熟悉,我想這些都是她們在平時的講課中積累出來的,這些是我們年輕老師所不能企及的,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一點一滴的積累。

二、聯誼片教研讓我明確科學模式分類,理清思路

1、科學領域三大模式的探討

聯誼園教研活動在畢老師的主持下開向展,畢老師就我們探討的模式進行了總結分類:觀察--討論模式、探索—發現模式、操作—實踐模式。並將這些模式進行一一解釋,將我們的科學領域的模式分為了五部分:模式的目的、策略、教學內容的確定、課例及相應的分析。讓我們很清晰的明白了科學模式的分類及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在會議快結束時,王園長為了方便老師們的聯絡,將聯誼園按照地域進行劃分,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模式,按照我們總結的五部分開展活動。每個幼兒園都領到自己的任務,回去探索研究。

2、針對《有趣的轉動》,進行探索—發現模式的探討。

我們看完《有趣的轉動》這節課之後,我們進行了討論:將這節課定位探索—發現的模式。隨後,我們就針對探索—發現這類課型進行了探討。根據探索—發現課的相應環節:引起興趣—自由探索---引導發現---交流討論—遷移運用等步驟,進行詳細探討。每個組都針對這五個環節的策略發表自己的見解。如在引起興趣的環節,老師們都集中智慧,想出了許多的策略:有圖片、動畫、故事、謎語、手偶、玩具、工具、音樂、律動等,這些都會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到的,很容易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的策略。在引導發現環節中,老師們總結:我們要按照巡視—個別指導—討論—集體探討這樣的步驟進行,會更好的指導幼兒去發現科學的奧祕。在交流談論的環節中,老師們探討出要注意聽和說兩方面,教會幼兒學會傾聽同樣老師也要學會傾聽幼兒的表述,然後正確表述幼兒的思想,引導幼兒用科學規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後,再針對幼兒的一系列的活動進行小結,幫助幼兒梳理相應的科學知識。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們都積極發言,我們原定的20分鐘探討時間,被推遲了10多分鐘,老師們都在自己組的探討中收穫了很多。像我這樣的年輕老師也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成長、成長、再成長……

教研是一種“喚醒”,是教師研究意識和生命意識的喚醒;教研是一種“體驗”,是教師對自己教學和生命成長的體驗;教研是一種“對話”,是教師與自我、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對話。通過喚醒、體驗、對話,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