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行為規範自我小結

工作總結 閱讀(1.26W)

行為規範是社會認可和人們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約束力的行為標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行為規範的自我小結,歡迎大家的閱讀。

行為規範自我小結
  行為規範自我小結一

紀律和規則是我們平時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很多事實都能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買票要排隊;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甚至我們平時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約束,否則任何事情都毫無秩序可言。而我們作為在校的學生,處在向邁進社會過度的時期,更是有數不清的紀律和規則來要求我們,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

但是,如果我們總在一種被要求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是很難進步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畢達哥拉斯說:不能約束自己的人不能稱他為自由的人。我們的自律並不是讓一大堆規章制度來層層地束縛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動創造一種井然的秩序來為我們的學習生活爭取更大的自由。

學校在上學期成立了自律委員會,目的就是為了能督促和鼓勵我們自覺自律。它並不是一個要一批同學來管理其他同學的組織,而是一個促使大家互相監督,做好自律的一個新的學生團體,只為讓我們的學習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作為自律委員會的一員,我相信每位成員都和我一樣,希望自己能夠在自律這方面給大家幫助,為大家服務。

要自律,當然要有具體的要求。在配合現在正在實行的素質教育方面,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自尊、自愛、自強的自律意識,對學校、班級和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並且能夠正確處理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矛盾衝突。在學習方面,我們一要獨立,獨立思考、獨立解題、獨立完成作業;二要自覺,自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預習複習工作、上課專心聽講和按時完成作業。在行為上,我們應該以中學生日常行為守則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文明禮貌、愛護公物。在外表上,我們應該以簡單大方、乾淨整潔的衣著表現出學生樸素的本質。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加入到自律者這個行列中來,就會發現身邊的事物、環境都會大大的不同。自律並不僅對我們現在的學習有益,在幾年後,當我們陸續結束自己的學生生涯走上社會的時候會發現它對於我們今後在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當我們還是學生時,犯了錯誤我們還有再來一次,從頭開始的機會,可是在社會上我們必須為自己的每一次失誤或者錯誤負責,承擔後果,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讓我們互相監督,做到自覺自律,為目前的學習創造更好的環境,也為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基礎。

  行為規範自我小結二

“學生行為規範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工程,是引導孩子學會做人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學會規範的日常行為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措施。良好的行為規範需自小訓練,少年養成。我校一直非常重視國小生行為規範的教育訓練,注重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將師生行為規範教育作為整個學校的教育重點。行為規範教育做到“三抓、三促”——“抓制度,促落實;抓重點,促特色;抓總結,促內化”。結合上級檔案精神,我校從素質教育出發,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為目標,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做起,開展了以學生的內化為根本目的的行為規範教育,培養具有良好素養的文明小公民,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此同時學校的整體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下面從三個方面對學校在行為規範教育過程中作總結。

一、 以完善的自主、合作機制管理人。

為使《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內容落到實處,我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實施。同時,注重相關德育課程的建設,全員育人措施落實。

1、學校與家長們共同協商教育內容,以此引導家長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文明修養,以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孩子作出表率。我們還利用開學的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作個案分析,轉變家長重智輕德的觀念,掌握一定的心理輔導知識,教育孩子時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出發,促使學生做事不偏激、行為不偏差。

2、我校的行為規範教育注重向社會延伸,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

我們主動展示國小生的形象和風采。大隊部組織成立了校級志願者服務隊,並邀請學生家長、居委主任、德育基地負責人擔任校外輔導員,指導小隊工作,引導學生們參加“小公民宣傳活動”、“小衛士保潔活動”、“小巡邏檢查活動”等,創設一切有利於學生品行形成的教育情景,將常規教育活動作為提高學生品行、修養的直接載體,使學生置身於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和情景之中,使學生在主觀、客觀相互作用和情理交融中,受到教育,形成信念,也讓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人”,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3、創造“自我教育”條件,促進學生“內化”。

“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行為規範教育中,我們始終不忘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創設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條件氛圍,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我提高,在行為規範檢查中,有校級檢查,也有班級各值日班長自行檢查,檢查評比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相互督促、相互學習、共同努力提高。又如“國小生拒進網咖”、“爭做升旗手”等簽名活動,宣誓、簽名都採取自主自願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內化,使學生的行為從他律變為自律,從規範性行為發展為規範化道德素質和能力。

二、以強勁的後盾力量教育人。

抓好行為規範教育,必須挖掘資源、依靠資源,為此,學校重視多方力量的整合,重視學生主體體驗,注重社會實踐活動。

1、搭建“內化”的活動舞臺。

德育內化的主體是學生,德育內化的載體和舞臺就是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施展才華、表現自身價值。學校圍繞基礎道德教育主線,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目標,以少先隊活動教育為主體。學生去實踐、體驗、比較,深化其道德情感,內化其行為規範。

2、組織“體驗”的實踐活動。

下階段,學校有計劃、有側重點地分年級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瞭解自然;學會欣賞、學會創造;懂得關心、懂得合作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走出學校、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更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意識。同時,各年級還採取相應的教育訓與指導措施,形成自我管理。在這種教育管理過程中,學生的良好習慣就潛移默化的養成了。藉以鞏固本次活動的成效。

三、以創新的理念培養人。

領導人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一所學校,創新是一所學校發展的前提,我們以創新為目標,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以培養廣大師生。

首先,創新行為規範上的自主。包括自覺遵守文明禮儀,學習習慣上的自主培養,課間文明的自主,教室、個人衛生的自主,上課隊伍文明的自主,課前兩分鐘文明的自主等,經過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讓各班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有側重點的選擇。在教育活動中貫穿“自主教育”,體現自主性,讓班主任積極撰寫個案、經驗與教訓,組織開展主題暢談會,為進一步推進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雖然這次活動的時間很短,但由於組織得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為進一步加以深化,我校將把此項工作安排到學校長期工作計劃之中,力爭使我校整體實力再提升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