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機械基礎學結

工作總結 閱讀(8.75K)

《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工種的技術基礎課,其研究物件是機構和機器。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要求中職學生掌握機械傳動、常用機構和軸系零件,以及液壓傳動的基本知識、工作原理應用特點;懂得分析機械工作原理的基本方法;並能作簡單的有關計算。學好這門課對機械類工種的技校生今後專業課的學習以及畢業後的工作,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課程的特點講,職校講授的《數學》《物理》等與中學階段聯絡較多,這些都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學科,學生較容易接受,而《機械基礎》等專業性的基礎課,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形象思維能力,這類課與中學階段的課程聯絡較少,學生接受有一定的難度。筆者在分析研究了學生思維形式轉化的同時,學習和探索了一些講授該課的方法,與中職學校的專業老師一起探討。

機械基礎學結

一 從直觀教學入手,充分應用多媒體動畫和其他教具,加深概念的理解和運動規律的總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機械基礎》課概念抽象,如果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語言貧乏,照本宣科,那麼學生就會既無興趣又無法理解,只好採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這對今後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採用一些形象化、具體化的直觀教學手段,以利於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比如:講解機器的概念,可以先拿出單缸內燃機的模型或多媒體動畫演示給學生看,然後採用由表及裡、層層深入的方法,讓學生先看其外形,觀察內燃機的組成;再看內部結構,討論各部分之間內在的聯絡及運動關係,最後從功能關係上總結出內燃機的功用,進而歸納出機器的本質。

二 突破難點、難易相輔;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眾所周知,學生對某一問題不懂往往是因對與其相關的概念理解不透,或因相關的理論掌握不夠。這就要求我們各個擊破障礙,比如:“漸開線齒形”這一節,漸開線的性質很多,是個難點。但是如果先把“漸開性的形成”這一問題講解透徹,學生對其形成過程有了深刻理解,那在講漸開線的性質時就容易多了。學生一旦掌握了漸開線性質,那又為下一個難點——“漸開線齒形的齧合特點”掃清了一大障礙。《機械基礎》課內容表面看起來很散,重點不很突出,但教師在講課中則要注意突出重點,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靈活處理教學內容。如在關鍵性的地方,教師要採取多種方式,務使學生弄懂弄通;學生易懂的內容則適當簡略一些,有時甚至可以不講,採用學生自學、教師提示指導的方法。

三 靈活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就要調動必要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相輔相成的,是共同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服務的。在教學實踐中,在明確課堂教學的作用、掌握課程特點、分析和精選教材內客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是採用與內容特點相適應的具體教學方法。所以,備課應當包括教學內容的備課和教學方法的備課。要有周密細緻的計劃、設計和安排。要想達到課堂教學目的,真正做到啟發式教學,就要按上面的理性要求,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採用的具體方法主要有設疑法、提問法、歸納綜合法、動態補缺法等。

1.設疑法

設疑法是收效較好的方法,要求在講某部分內客時,一開始便抓住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或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個或幾個關鍵性問題,把學生吸引到探求知識的興趣中去。然後,自然地把要講的基本概念、定義等融入所設疑問,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再經過推理論證或演示得出結論(或答案),使得問題得到解決。這也就是平時常說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學生主動思考向題,帶著疑問和求知慾望聽老師講課。

2.提問法

這與設疑法略有不同,其特點在於根據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對學生可能產生問題的疑難處,教師備課時預先做好提問的準備,通過提問,加深學生對教學難點的理解。具體做法是:在講到某個具體問題,尤其是在難點、重點或學生易模糊的內容時,選擇恰當時機提問,停頓數秒,使學生思考一下或相互議論一下,然後,或令學生作答或教師作答,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比平鋪直敘地講述效果要好得多。如講授機械、機器、機構、構件、零件等概念時,提出機器和機構有何區別;為什麼平時鐘表被稱為鐘錶機構,不稱鐘錶機器,而發電機則可稱機器。指定幾個同學回答,或對或錯,教師不去打斷。經過短時間的討論,教師再針對學生問答中的疑惑之點,做有的放矢的講解。這樣不僅收效好,而且使學生學得生動、具體。

3.歸納綜合法

這是針對有的章節內容多而雜,系統性差,學生不易掌握而採用的講授方法。如在講單個齒輪各部分名稱符號時,學生感到無序難記,便將其主要名稱、符號和引數歸納分類,即分成 4個圓(齒頂圓、齒根圓、基圓、分度圓),3個弧長(齒厚、齒間距、周節),3個高(齒頂高、齒根高、全齒高)和 4個標準值(m、 a、h、c)。這樣實踐的結果,變零亂、鬆散的知識為易於記憶掌握的知識,增強了學生學好的信心,掌握了學習的技巧。

4.動態補缺法

這就是通過課堂小測驗,檢查作業情況,隨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不失時機地進行教學上的補缺堵漏。如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某一部分教學內容不理解或理解有誤,就進行全班解疑輔導;如果個別學生學習有困難,就開小灶,進行強化輔導。

總之,圍繞提高教學質量,可供選擇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如聲像教學法、參觀教學法、比較法、形象比喻法等等。以上所說只是我在眾多老教師教學經驗啟發下,針對所教課程的特點,採用的幾種主要方法。

四 綜合教材內容,注意與其他相類科目的聯絡,注意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

《機械基礎》這門課,綜合了《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兩門課的基本知識,內容零散,系統性較差,是一門接近於專業性質的技術基礎課,所以講起來難度較大。在備課時,應以教材為主,同時參考其他有關資料的內容,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尋求一種最佳的授課方案,避免學生在接受同一知識時出現不同的概念、術語、符號。同時,課堂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基本形式,而中職學校教學應把實際教學提高到相當的位置,作為配合理論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應常常帶學生到裝配車間瞭解工廠生產的各類車床和機器等產品,使學生對它們的結構及生產過程都有所瞭解,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更好地結合起來,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生產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機械基礎學結 [篇2]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隨著期末考試的到來終於結束了,但我卻不能有絲毫懈怠,因為我深知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這隻能算是長途跋涉中加油站中的小息,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夠行的更遠。回顧過去,是為了以後更加成功的開展工作,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得失總結如下,得以自勉。

本學期我承擔10秋季機電1、2班;凱晨班、慶華班、寧光班的《機械基礎》。由於這門課程我已經教過四次了,這給我不斷的創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學期開始,由於該門課程對同學們來說剛剛接觸,感到很新鮮,為此我充分利用第一節課,讓每位同學都充滿了信心,帶著興趣去學習。如此一個月後,當新鮮感逐漸失去時,好多同學就開始厭學,好在我早有思想準備,採取了相應的方法,對症下藥取得了一些成績,達到了預期的教訓目的,但距離理想效果還不夠。

回首整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具體為:

一、學生參與不夠。當初以為同學實踐較少,大多以我獨自演講為主。從本學期的教學效果和與同學交流來看,他們更喜歡自我表現,這一點值得深思。

二、課堂提問的太少。

提問是一門藝術,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太大、太泛、太難,都很難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我為了節約上課時間,大多自問自答,忽視了課堂的主人。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做為重中之重給以解決。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在每一節課上課之前,都做了認真的準備,把要在上課的時候提出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要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分別叫不同的學生來回答。

三、對課件應用的欠缺

本學期學校給老師配備了膝上型電腦進行教學工作,通過有限的幾節示範教學,發現學生很感興趣,這主要是課件中有豐富的圖案,機械傳動演示,只是我因為時間緊,更主要是自己對電腦技能的欠缺,應用起來很不順手,即便是勉強做出的課件也不生動。我決定本假期一定要多加練習。

以上是本學期我的`一些教學體會,還有更多需要探索,不斷完善,期待在往後的教學中有更大進步。

2011-1-6

機械基礎學結 [篇3]

大三了,期會考試考過,但是寫論文心得考試還是第一次。也挺珍惜自己寫一點東西的機會,沒有作業的逼迫還是很少會動筆的,畢竟是學工科的,大學聯考之後就很少自己動手寫長篇大論了。不是計算就是畫圖,很少有寫心得的。說了自己寫論文的第一感覺,下面就來談談學了半個多學期的機械製造基礎和做的三個比較典型的實驗的心得與體會。

機械製造基礎這門課,從名字就可以聽出來,是我們我機械的必學也是很基礎很重要的一門課。具體來說主要內容有常用工程材料,工程材料的改性,機械零件的選材,鑄造,鍛造,焊接與粘接,板料衝壓,常用非金屬材料的成形,無損檢測,車削加工,銑、刨、磨削加工,鑽削加工和鏜削加工,數控機床加工,特種加工,常用非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鉗工,拆卸與清洗,裝配與除錯等。

課本的學習還是不夠的,我們的實驗還是很重要的。我就十分的喜歡做實驗急鍛鍊了動手能力又鞏固了自己的知識,是知識不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

第一個實驗:碳鋼及鑄鐵平衡組織觀察

從書本的理論上講鐵碳合金的各個溫度和含碳量的晶體狀態都是不同的。十分複雜的狀態,從簡單的書本上看到還是不是十分的生動,讓人記憶不是很深刻,看到實驗指導書上的步驟:將熱處理後的各試樣製成金相試樣,再將金相用4%的硝酸酒精進行腐蝕,使不同相得到

不同腐蝕深度,並用金相顯微鏡對試樣表面進行觀察,判定各試樣的組織。步驟是挺多的,但是我們自己也就做了最後一步。之前的試樣的處理還是老師給我們做好的,老師自己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準備這個試樣的。

在最後一步的觀察試樣中,第一次使用金相顯微鏡,感覺有點奇怪試樣放在顯微鏡的上面。在對焦的過程中,老是看不到金屬表面的狀態,而是一直看到自己一直動的眉毛,還是旁邊的同學幫忙才看到的。不過真的挺神奇的真的和觀察細胞一樣都有自己的條紋特徵。每種試樣都有自己獨特的狀態,比書上的生動多了。

第二個實驗:碳鋼的表面淬火操作

這個實驗動手樂趣最多,自己選試樣,自己加熱,自己打硬度,挺好玩的。在加熱時叫隊友踩踏板,自己拿著虎鉗在金屬圈中加熱試樣,知道試樣燒到通紅,也就是表面加熱到獲得馬氏體,再用水冷卻處理,冷卻後用將水擦乾並用砂紙將試樣兩底面磨平及圓周面磨光。打硬度是小心控制著上升旋轉,成功打下來試樣的硬度54.9.問了老師這個硬度不錯,感覺還是挺有成就感的。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打鐵淬火的過程,自己晶體親身經歷到了,淬火之後鐵合金的硬度挺高了很多,感覺還是蠻神奇的。自己上次在精工實習中心鉗工自己做的小榔頭加上木柄之後,然後使用起來非常軟,敲兩下就凹進去了。可以考慮淬火給它加加硬度。

第三個實驗:碳鋼的熱處理操作

主要理論原理還是奧氏體化後的鋼件,經不同冷卻速度冷卻後將獲

得不同的組織,在巨集觀上將表現出不同機械效能,通過對巨集觀效能的測定,判斷其內部組織的不同。淬火後的鋼件,經不同溫度回火後將獲得不同的組織,在巨集觀上將表現出不同機械效能,通過對巨集觀效能的測定,判斷其內部組織的不同。經過一個大組分工的協作,好幾組實驗資料我們就一下的出來了。只是以前聽鍛造老師講過鍛件冷卻的方法有很多種,原來這個也有好多鍾冷卻方法,而且冷卻後的硬度也不一樣,而且相差的很大,空氣冷卻的碳鋼只有20HR左右的硬度額,而回火溫度不同水冷的最高硬度可以達到60HR左右,這是十分大的差別。估計在工業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機械製造基礎的學習和三個實驗讓我對製造的認識更加全面。希望以後會有更多的這樣的實驗。學習不能值停留在紙上談兵,使學習更加有趣,更貼近以後我們的工作。鍛鍊動手能能力,不做書本的秀才,全面發展。

機械基礎學結 [篇4]

材料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生產技術出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新材料的應用資訊相關。材料的種類很多,其中用於機械製造的各種材料稱為機械工程材料。生產中用來製造機械工程結構、零件和工具的機械工程固體材料分為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複合材料四大類。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俗稱非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是最重要的機械工程材料,它包括:鐵和以鐵為基點的合金(俗稱黑色金屬),如鋼、鑄鐵和鐵合金等;非金屬材料(俗稱有色金屬),如銅以及銅合金、鋁及鋁合金等。鋼鐵材料在工程上應用最廣,佔全部結構材料、零件材料和工具材料的70%以上。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金屬材料的應用比例將逐漸減少,而非金屬材料和複合材料的應用比例將逐步增加。

我們學習的機械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那麼金屬材料有哪些性質呢?我們學的主要是金屬的力學效能、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和鋼的熱處理。

金屬的力學效能有強度、塑性、硬度、韌性與疲勞強度。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剛塑性變形的能力。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區域性塑性變形、壓痕或劃痕的的能力。韌性是指金屬在斷裂前吸收變形能量的能力。疲勞強度是指零件在交變應力作用下,在一處或幾處產生區域性永久性積累損傷,經一定迴圈次數後產生裂紋或突然發生完全斷裂的過程。

在金屬的晶體結構與結晶的學習中主要把握晶體的結構的基礎知識(晶體與非晶體、晶格與晶胞),常見的晶格型別有:體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祕排六方晶格。純金屬的實際金體結構有點缺陷、線缺陷和麵缺陷。合金在固態下的基本相分為固溶體和金屬化合物。還要把握冷卻曲線和過冷度、純金屬的結晶過程、金屬晶粒的大小與控制和鑄錠的組織。

最重要的是鐵碳合金相圖

鐵碳合金相圖共分為八個相區,八個點,八條線。最重要的多的是“三點、三線、和八相”s點是共析點,e點是碳在γ鐵中的最大溶解度,g點是純鐵的同素異晶轉轉變點α鐵轉變為γ鐵;psk線是共析線,也稱a1線,凡是wc>0.0218%的鐵碳合金,緩冷至該線(727°)時,均發生共析轉變生成珠光體(p),gs線也稱a3線,wc<0.77%的鐵碳合金,緩冷時,由奧氏體中析出鐵素體的開始線,也是緩慢加熱時,鐵素體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線。八個相區表示鐵碳合金在不同含碳量和不同溫度下的相組織,這個鐵碳合金相圖很重要,一定要理解的記憶。鐵碳合金隨著wc好靚的升高強度、硬度增強,塑性和韌性減弱。

鐵碳合金可以分為以下三類:(1)工業純鐵wc≤0.0218%,溫室顯微組織為鐵素體,(2)鋼0.0218%<wc≤2.11%按室溫組織的不同,鐵碳合金分為以下三類:共析鋼(wc=0.77%,室溫組織為珠光體)、亞共析鋼(0.0218%<wc<0.77%,室溫組織為珠光體+鐵素體)、過共析鋼(0.77%<wc≤2.11%,室溫組織為珠光體+二次滲碳體),(3)白口鑄鐵2.11%<wc≤6.69%。

熱處理是學習的重點。熱處理是用適當方式對金屬材料或工件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組織結構與效能的工藝方法。

大多數熱處理工藝都要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獲得全部或部分奧氏體組織,即進行奧氏體化,加熱時形成的奧氏體的質量,對冷卻轉變過程及組織.效能有極大的影響。通常將加熱時的臨界溫度標為;冷卻時標為。奧氏體轉變過程:奧氏體晶核的形成;奧氏體晶核的長大;剩餘滲碳體的溶解及奧氏體成分的均勻化四個基本過程。

影響奧氏體轉變速度的因素:(1)加熱溫度—隨加熱溫度的提高,碳原子擴散速度增大,奧氏體化速度加快。(但奧氏體晶粒容易粗大)(2)加熱速度—加熱速度越快過熱度越大,發生轉變的溫度越高,轉變所需時間就越短。(快,容易細化奧氏體晶粒)(3)鋼中碳質量分數—碳質量分數增加時,滲碳體量增多,鐵素體和滲碳體的相介面增大,因而奧氏體的核心增多,轉變速度加快。(4)合金元素—鈷.鎳等加快奧氏體化過程;鉻.鉬.釩等減慢奧氏體化過程;(細化奧氏體晶粒)(5)原始組織—原始組織中滲碳體為片狀時奧氏體形成速度快。

奧氏體的晶粒度及其影響因素:鋼的奧氏體晶粒大小直接影響冷卻所得組織和效能。奧氏體晶粒細時,退火後所得的組織亦細,則鋼的強度.塑性.韌性較好。而淬火後得到的馬氏體也細小,因而韌性得到改善。

鋼在冷卻時組織的轉變:(1)等溫轉變— 將鋼迅速冷卻到臨界點以下給定溫度,進行保溫,使其在該溫度下恆溫轉變。(2)連續冷卻轉變—將鋼以某種速度連續冷卻,使其在臨界點以下變溫連續轉變。綜上所述,隨著轉變溫度的降低,其轉變產物的硬度增高,而韌性變化較為複雜。

影響“c”曲線的因素有含碳量,合金元素、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影響“c”曲線位置的主要因素:合金元素,除co外,合金元素溶於a後能提高過冷a的穩定性,使“c”曲線右移。vk變小。

鋼的退火與正火,其意義在於:消除毛坯生產帶來的組織缺陷,為後續機加和熱處理做準備。鋼的退火是將共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據熱處理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鋼的退火可分為完全退火、等溫退火、球化退火、擴散退火和去應力退火等等。

1.完全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是把鋼加熱至臨界點acэ以上30℃-50℃,保溫一定時間後緩慢冷卻(隨爐冷卻或埋入石灰和砂中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目的:通過完全重結晶,使熱加工造成的粗大、不均勻的組織均勻化和細化,以提高效能。由於冷卻速度緩慢,還可能消除內應力。應用:主要用於亞共析鋼,過共析鋼不宜採用。

2.等溫退火(代替完全退火)是將鋼件或毛坯加熱到高於ac3的溫度保溫適當時間後,較快地冷卻到珠光體區的某一溫度,並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組織,然後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目的:與完全退火相同但轉變較易控制,能獲得均勻的預期組織;對於奧氏體較穩定的合金鋼,長可大大縮短退火時間。應用:奧氏體較穩定的合金鋼,尤其高合金鋼。

3. 球化退火,使鋼中碳化物球狀化的熱處理工藝加熱溫度 (ac1+20-30度)目的:是使二次滲碳體及珠光體中的滲碳體球狀化(退火前正火將網狀滲碳體破碎),改善切削加工效能;併為以後的淬火作組織準備.應用:用於過共析鋼,如工具鋼,滾珠軸承鋼等。

4.擴散退火,將其加熱到略低於固相線的溫度,長時間保溫並進行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擴散退火的加熱溫度一般選定在鋼的熔點以下100℃-200℃,保溫時間一般為10h-15h。加熱溫度提高時,擴散時間可以縮短。擴散退火後鋼的晶粒很大,因此一般再進行完全退火或正火處理。目的和應用:為減少鋼錠、鑄件或鍛坯的化學成分和組織不均勻性。

5.去應力退火,為消除鑄造、鍛造、焊接和機加工、冷變形等冷熱加工在工件中造成的殘留內應力而進行的低溫退火,去應力退火是將鋼件加熱至低於的某一溫度(一般為500℃-650℃),保溫,然後隨爐冷卻,這種處理可以消除約50%~80%的內應力,不引起組織變化。

正火是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ac3和accm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自由流動的空氣中均勻冷卻的人處理稱為正火。正火後的組織:亞共析鋼為f+s,共析鋼為s,過共析鋼為 s+fe3cⅡ正火與完全退火的主要差別在於冷卻速度快些,目的是使鋼的組織正常化,所以亦稱常化處理,一般應用於以下方面:1.作為最終熱處理,正火可以細化晶粒,使組織組織均勻化,使珠光體含量增多並細化,從而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韌性。對於普通結構鋼零件,力學效能要求不很高時,可以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2.作為預先熱處理,截面較大的合金結構鋼件,在淬火或調質處理前長進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組織和帶狀組織,並獲得細小而均勻的組織。對於過共析鋼可減少二次滲碳體量,並使其不形成連續網狀,為球化退火作組織準備。3.改善切削加工效能,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退火後硬度太低,不便於切削加工。正火可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學加工效能。

淬火和回火(最終熱處理)。

淬火是將鋼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快速冷卻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淬火是鋼的最重要的強化方法。

一般情況下,亞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為ac3以上30℃~50℃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淬火加熱溫度為ac1以上30℃~50℃。(過共析鋼得到m和細顆粒狀滲碳體)。加熱時間包括升溫和保溫兩個階段。通常以裝爐後爐溫達到淬火溫度所需時間為升溫階段,並以此為保溫時間的開始。保溫階段指鋼件溫度均勻並完成奧氏體化所需的時間。雙介質淬火和分級淬火能有效的減少熱應力和相變應力,降低工件變形和開裂的傾向,所以可用於形狀複雜和截面不均勻的工件的淬火。等溫淬火大大降低了鋼件的內應力,減少變形,適用於處理複雜和精度要求高的小件,如彈簧、螺栓、小齒輪、軸及絲錐等,也可用於高合金鋼較大截面零件的淬火。其缺點是生產週期長、生產效率低。

鋼件淬火後,為了穩定組織消除內應力並獲得所要求的組織和效能,將其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後冷卻(空冷)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叫回火。淬火綱一般不宜直接使用,必須進行回火。這是因為第一淬火後得到的是效能很脆的馬氏體,並存在有內應力,容易產生變形和開裂;第二,淬火馬氏體和殘餘奧氏體艘是不穩定組織,在工作中會發生分解,導致零件尺寸的變化,而這對精密零件是不允許的,第三,為了獲得要求的強度,硬度,塑性和韌性,以滿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回火種類

(1)低溫回火(150℃-250℃)低溫回火後,組織為極細的e 碳化物和低過飽和度a固溶體,形態基本不變。即為:回火馬氏體+殘餘奧氏體。低溫回火的目的 — 是降低淬火應力,提高工件的韌性,保證淬火後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應用— 主要用於處理各種高碳鋼工具、模具、滾動軸承以及滲碳和表面淬火的零件。

(2)中溫回火(350℃- 500℃)得到鐵素體基體與大量彌散分佈的細粒狀的混合組織,叫做回火託氏體。中溫回火的目的 —獲得回火託氏體。因為回火託氏體具有高的彈性極限和屈服強度,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韌性,硬度一般為35hrc-45hrc。應用 —主要用於處理各種彈簧及需要高屈服強度的零件。

(3)高溫回火(500℃-650℃)組織為再結晶等軸f+粗粒狀fe3c,稱為回火索氏體 s’。高溫回火的目的:獲得良好的綜合機械效能。 淬火+高溫回火→調質處理,應用 —適用於承受各種複雜載荷的重要的機械零件。如軸類件、齒輪類件等。

回火溫度與力學效能的關係:(隨回火溫度的升高,強度硬度降低,塑性任性升高)

200℃以下,hrc不變。200-300℃,m分解,殘餘a轉變為馬氏體,硬度降低不大,高碳鋼硬度有一定的升高。>300℃,hrc降低。韌性:400度開始升高,600℃最高。彈性極限:在300-400℃最高。塑性:在600-650℃最高。

以上是我對“機械工材料”的總結和心得。

三峽學院

09級模具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