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總結>

鄉鎮雙擁工作紀實

工作總結 閱讀(2.72W)

漫山杜鵑紅,雙擁情更濃;嶽西縣歷來就具有擁軍優屬的光榮的歷史傳統。自1992年以來,該縣以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為核心,以開展雙擁創模活動為載體,全縣軍民高揚愛國擁軍旗幟,高起點、全方位、多層次、創造性地開展雙擁工作,使雙擁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譜寫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心連心的新篇章,連續五屆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全省雙擁模範縣”;2008年1月又被全國雙擁領導小組、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縣”。無尚的殊榮飽含著各級黨委政府對嶽西雙擁工作的.充分肯定,凝聚著嶽西軍民血濃於水的魚水情誼,也激勵著嶽西40萬軍民譜寫紅色嶽西、生態嶽西、宜遊宜居的新嶽西的光輝篇章!

鄉鎮雙擁工作紀實

強化宣傳重教育 轉變機制增活力

嶽西縣首先是將雙擁工作納入全民教育體系,在全縣堅持開展“五個一”雙擁教育活動,全縣中國小均開設國防教育課;每年表彰10名“關心國防好領導”,各級黨組織也把國防教育擺上了重要位置。該縣將每年的7月份定為“全縣雙擁宣傳活動月”,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宣傳載體,開展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除在電視上開闢《國防教育園地》,在《嶽西周刊》上開設“雙擁專欄”外,還製作了《紅土地雙擁情》、《紅土新歌》等數部專題片和雙擁宣傳畫冊(光碟)20餘冊(盤),編纂雙擁工作文件彙編280本。

近年來,嶽西縣先後320餘萬元,建立永久性雙擁宣傳標牌192條(塊),全縣公路沿線鄉鎮、村均有醒目雙擁宣傳標誌。在縣城關南園新區建有“雙擁一條街”。此外,還發揮基地教育的宣傳作用。大別山烈士陵園是全省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基地。該縣在2009年投資近600萬元對陵園進行了改擴建,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合肥工業大學將大別山烈士陵園作為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建立以來,每年接待瞻觀者達15萬餘人次以上,成為祭掃革命先烈、緬懷先烈英雄業跡的重要活動場所。

嶽西縣在雙擁中工作突出了“三個創新”:一是創新領導機制。全縣從上到下都建立了雙擁工作領導機構和服務組織,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做到了人員、經費和辦公場所“三落實”。二是創新責任機制。縣雙擁工委負責雙擁組織領導工作,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定期開展述職點評活動,定期開展建立雙擁模範單位及表彰活動。創新推出嶽西雙擁工作“三親自”、“四納入”、“三掛鉤”責任機制,每年還將雙擁工作作為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縣直績效目標考核內容,實行目標管理,兌現獎懲。三是創新執行機制。近年來,該縣先後完善了《嶽西縣雙擁工委成員單位職責》、《嶽西縣雙擁工作要點》等100餘部檔案及規章制度,先後7次對全縣雙擁工作模範鄉鎮、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了命名錶彰,推進了雙擁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社會化程序,實現了全縣雙擁工作與社會事業、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優撫物件總關情 夯實基礎抓落實

在落實優撫安置政策落實上,嶽西縣注重創新嶽西特色,積極實現“四個目標”。一是兌現群眾優待政策。在堅持“四統一”、“五做到”的基礎上,又創新建立了“全縣統籌、財政統付、八一統兌”的優待工作新機制,並在全省率先實行城鎮義務兵優待。4年來,全縣共優待各類優撫物件3852人(戶),兌現優待金375.6萬元,下撥解“三難”經費512萬元和擁軍優屬保障資金120萬元,確保了優撫物件生活高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二是兌現國家撫卹補助政策。堅持“再窮不能窮優撫物件,再苦不能苦革命功臣”的原則,逐級建立了優撫經費自然增長機制,推進了優撫經費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4年共發放定恤定補款3560萬元。三是全面兌現優撫醫療保障政策,建立起優撫物件醫療保障新機制。自2009年起為全縣3110名重點優撫物件統一辦理參保參合手續,實現了大病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共兌付醫療補償金473萬元;創新實施了“重點優撫物件濟困工程”,籌集資金100萬元,緩解了2000名重點優撫物件醫療難;我縣優撫醫療保障工作為全省優撫醫療保障工作提供了成功經驗,先後有45個縣、市、區來我縣參觀學習,得到了民政部優撫安置局領導的充分肯定。四是全面完成兵員徵集、退伍安置任務。4年來共徵集輸送優質兵員503名,兵員數量質量得到了切實保障;自2002年開始,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自謀職業、貨幣化安置,被評為全省安置工作先進單位。全縣共接收退役士兵393人,其中安置城鎮退役士兵146人,兌現自謀職業一次性經濟補助金、待安置期間生活費和培訓費526萬元,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率達97%,安置率達100%。同時做好農村退役士兵的人才開發使用工作,有192名農村退役士兵被推薦安排到村“兩委”、民營企業和外地企業工作。退伍軍人劉磊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奉獻的事蹟被全國30多家媒體宣傳報道。與此同時,軍隊離退休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全面落實,軍休幹部王仲學多次被評為全盛全國-軍休先進個人。

為解決優撫物件“生活難”,該縣結合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程,安排435名幹部職工與435戶優撫物件結對幫扶,幫助優撫物件開展技術培訓,變“輸血”為“造血”,提高優撫物件自身生產技能。全縣300多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為優撫物件新建茶葉、繭桑等基地8萬多畝,使1287戶低收入困難優撫物件走出貧困。同時,該縣每年還結合重大節日為優撫物件開展送溫暖活動,4年來累計達8400餘次,辦實事、好事3萬餘件,參加人數達6萬餘人(次)。為解決優撫物件“住房難”問題,組織實施了優撫物件危房改造工程,共為3000戶優撫物件改造危房37萬平方米。縣委、縣政府還積極支援部隊建設,先後投入資金1300多萬元新建了人武部辦公樓、消防大樓,改擴建了武警營房,整修了民兵訓練基地,幫助部隊改善了辦公、訓練和生活條件。每年“八一”及春節期間,該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親自到駐嶽部隊和部分優撫物件家中走訪慰問,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無私奉獻顯忠誠 甘灑熱血鑄造豐碑

嶽西縣駐嶽部隊官兵視駐地為故鄉,積極參與地方建設,服務當地群眾,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一曲曲軍民和諧曲。縣人武部通過開展扶貧“四百工程”、建立了“十大基地”,使10萬多群眾從中受益。省軍區專門在嶽西召開了“扶貧參建”現場會,推廣嶽西經驗。4年來,縣武警中隊、消防大隊先後出動2400餘人次,參與茅山瀝青池救援、“9.2”特大洪災搶險、“7.10”葉畈堤壩決口搶修、“6.17”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等應急搶險任務。與縣直十多個部門結成共建單位,積極參與社會救助和公益活動,受到駐地群眾的廣泛好評。每年清明節,駐嶽官兵都到烈士陵園義務植樹,建起了“軍民共建林”。與此同時,駐嶽官兵還深入鄉村街道為群眾送溫暖、做好事。“救死扶傷,情深意重;人民衛士,捨己救人;忠誠義膽戰火魔,人民信賴子弟兵……”,一面面火紅的錦旗,充分展示了駐嶽官兵的無私奉獻和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贏得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