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古船館至蓬萊閣沿途的導遊詞

致詞 閱讀(9.76K)

戚繼光塑像:戚繼光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蓬萊人,出身將門,襲登州衛指揮僉事,升為署都指揮僉事,最後被任命為薊州鎮總兵。他的主要功績有四個方面:首先,他是抗擊倭寇的一代名將。在中國歷史上,人們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多是在中華民族內部民族之間的矛盾鬥爭中產生的,因此,他們在以自己的精神和氣節激勵和感召後世的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而戚繼光則可稱為我國曆史上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壓迫的第一位光輝典範,他在保衛祖國海防的鬥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正是有了他和他所領導的“戚家軍”,才把長期為害東南沿海的倭寇掃平,使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社會生產的發展有了保障。其次,他是一位戍守邊關的優秀統帥。他在薊州總理四鎮軍務期間,訓練士兵,修築城防,邊塞守軍達到16萬,完成了兩千多里長的城防工程,使邊塞內出現了長期未有的太平景象。第三,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著名將領多無兵書,能寫兵書的又非名將。從秦漢到明朝的兩千多年間,著名將領而又有著名兵書的只有戚繼光一人。他的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為我國軍事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第四,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將帥詩人。他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以其卓越的功勳彪炳史冊。同時,在繁忙緊張的軍務之餘,他孜孜不倦地從事詩文寫作,留下了詩文集《止止堂集》五卷,豐富了我國的文學遺產寶庫,被人們譽為文武兼備的儒將。他的情況在戚繼光故里景區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說了。

古船館至蓬萊閣沿途的導遊詞

北邊的這座太平樓原建於明代,重建后辟為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

明城牆遺址:這裡是明城牆遺址。明洪武九年(1376)設立登州衛,因備倭而在這裡設立了帥府,水城也被稱為備倭城。城周圍約三華里,城牆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一尺,外層用磚石砌成,城牆的東西北三面築有敵臺。舊城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遭到嚴重破壞,剩下的殘牆斷壁已不多了,這是在對舊城牆重新修復後留下的一點遺蹟。

沙城遺址:從這古城牆上俯瞰下面的護城河,其入海口處的水面原來象一隻橫臥的葫蘆,所以被稱為葫蘆頭。在這葫蘆頭以東的海濱公園,原來曾有一座沙城,是清代山東巡撫託渾佈於1841年來這裡督辦海防時修建的一座防禦工程。沙城東西長約數裡,分為八段,北距海約50米,南距縣城約裡許。沙城上面有方形青磚砌成的敵臺十餘座,置舊式大炮十餘門,對防禦外寇海上侵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時的炮是手射炮,從海上炮擊陸上城池,經過沙城的阻擋,威力自然大減。

炮臺:這座炮臺上原來有一座湧月亭,後來為了防禦倭寇的海上侵襲,改成了炮臺。湧月亭已改變方位復建於太平樓的東南側。炮臺上面原設有古銅臼炮一尊,曾因對敵艦作戰有功而被稱為“大將軍”。這尊銅炮在“七七”事變後被毀壞。現在擺放的是從別處移過來的一尊鐵炮,是清代山東巡撫託渾布監製的'。

水門:為了軍事需要,水城原來只設了兩個門南門和北門,東面原來是沒有門的,卻備有一架大梯子供人們從城牆上進出。南門稱振揚門,因與陸地相通所以俗稱土門;北門稱天橋口,又叫關門口,因是與大海的通道,被俗稱為水門。水門南面的水域稱為小海,也就是登州古港。古港裡的水是由水門隨外海的潮汐吐納而形成的。水門外面有擋浪堤,裡面有平浪臺,在大風狂浪的情況下,可以對海浪的入城起到緩衝作用,還可以減少泥沙淤積,印證了我們先人在港航建設中的聰明才智。

仙閣凌空:從天橋口以西觀看蓬萊閣,角度非常好,許多宣傳蓬萊閣的圖片都是選擇這一角度拍攝的。丹崖山古稱蓬萊島,矗立在丹崖之巔的凌空仙閣,就象一塊三山神話的活化石,鑲嵌在大海之濱,閃爍著迷人的光茫。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又是人間蓬萊的一枚城徽,充滿了神仙文化的意韻和魅力。不管神靈仙界的蓬萊如何虛無縹緲,眼前這實實在在的山海景觀卻可以使我們驚歎不已,浮想聯翩。正象董必武副主席的詩句所說“沒有仙人有仙境,蓬萊閣上好題詩”。單從那丹崖仙閣、碧海藍天的景物中,就可以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人文的美、畫意的美、詩情的美。蓬萊閣的確是人世間的一絕,神話世界的瑰寶。這一前人留下的大手筆,將是人們世世代代品味不完的麗辭華章。

仙人洞與隱仙洞: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曾經有一座千佛寺和一座海潮庵,如今都已經湮沒在歲月的滄桑之中了。右邊這道逶迤而上的古城牆,直通丹崖山頂。蓬萊閣北邊是十分陡峭的丹崖絕壁。因崖壁下面被海浪衝擊出許多珠璣石,所以又稱為珠璣巖。崖下有一個被海水沖蝕出來的巖洞被稱為仙人洞,傳說是八仙聚會和修煉的地方。無獨有偶,在前面的山腳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又發現了一處隱仙洞,傳說是呂洞賓修煉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洞天福地是道家的勝地,凡是道家活動興盛的地方,必定有仙人洞之類的勝地。仙人的洞府被描繪得仙氣橫生,神祕莫測。通往山洞的小路常常都是十分曲折難行的,卻被說成“曲徑通幽”,從而也引起人們的遊興,身不由己地要舉足前去探勝尋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