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西江月登蓬萊閣看桂賞析

校園 閱讀(8.67K)

《西江月·登蓬萊閣看桂》作者為宋朝詩人吳文英。其古詩全文如下:

西江月登蓬萊閣看桂賞析

清夢重遊天上,古香吹下雲頭。簫聲三十六宮愁。高處花驚風驟。

客路羈情不斷,闌干晚色先收。千山濃綠未成秋。誰見月中人瘦。

【前言】

《西江月·登蓬萊閣看桂》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從賞桂入手,聽風而愁花落,作者由季節、夕陽、山色、月亮想到自己之年屆暮日,表達了孤寂無倚的悲嘆。

【註釋】

⑴羈情:旅居的情懷。羈:寄居外地的。

⑵先:一本作“初”。

賞析

《西江月》,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取名自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詩句。清季敦煌發現唐琵琶譜,猶存此調,但虛譜無詞。調見《尊前集》,又名《江月令》、《步虛詞》、《壺天曉》、《白蘋香》、《玉爐三澗雪》。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沈義父《樂府指迷》:“《西江月》起頭押平聲韻,第二、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仄聲韻。如平聲押‘東’字,仄聲須押‘董’字、‘凍’字方可。”此首《西江月》詞為定格。

“清夢”兩句,寫重遊賞桂。此言詞人重遊紹興臥龍山的蓬萊閣並觀賞閣四周的桂花飄香的勝景。到了這兒真如夢遊到了廣寒宮一般,只感到桂花香不斷從樹梢高處湧了過來。“簫聲”兩句,承上,聽風致幻。此言詞人耳聞嗚咽風聲,就形成一種幻想:這恐怕是處在重重深宮中的廣寒仙子吹出來的悽切的簫聲吧。它似乎在哀嘆高處風急桂花易落,花香難永的結局。“三十六”,喻多,故“三十六宮”應理解為重重深宮。“高處”,既指蓬萊閣前桂樹,也可指廣寒宮前“高處不勝寒”的月中桂。上片賞桂花,興感嘆。

“客路”一句,為下片的總述。此言自己如今生活困頓,至老仍奔波在他鄉,羈旅行役,可不一嘆!“闌干”三句,是觸景生情的`悲嘆。此處是說:欄干外面夕陽西墜,這景色雖美,然而已是至暮,所以我能不興“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嘆!再看看閣四周的山色雖然仍是濃綠可愛,但天氣卻即將由秋入冬,更使人起老之將至的悲嘆。又從眼前的桂子想到嫦娥孤守月宮,定會因思凡而消瘦不堪,但她的消瘦身影,究竟又有誰見到過?那麼她心中的哀思更是無人能知。然而旁觀者(詞人)卻代為設想,瞭解得清清楚楚,不能不再興悲嘆。下片重在引外物而興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