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

職場 閱讀(2.95W)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

在市、縣教育局、學校的指導下,樹立質量為先的觀念,深入科學地開展教研活動,切實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以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為目的,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以“一條龍”活動為主要形式開展教研活動,求精、求實、求活、求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力於學校特色內涵的發展,努力提高教學教研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二、教研目標

1.強化各教研組長負責制,各位組長要增強角色意識,每月每週自主開展活動,並作好詳細具體記載。對組內成員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協調,並對組員進行細緻、公平的評價。

2.認真學習教學理論,繼續深入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開展學科綜合性教學等課題研究,形成課內和課外、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相結合的主體式教學研究模式,做好課題研究的資料整理、檢測、總結工作,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3.加強日常教學規範性管理,加強對備課活動的檢查和通報力度。

4.繼續加強骨幹教師的作用,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

6.積極參加各機構組織的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多學習、多借鑑、多鍛鍊。

三、領導機構

組長:洪朝陽

副組長:吳志勇

成員: 柯文俊 吳鵬飛 熊元友 詹豔林 吳明智 鄧少金

四、工作方法、措施

1、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新學期,學校將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入手,規範學生的行為,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學生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良好的聽講習慣;按一定的書寫要求和格式做作業,錯題是否及時訂

正,是否養成閱讀習慣等等,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力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各班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優秀作業展覽,寫字測評,以此來進一步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

2、抓好一期一次的“教研月”活動。

本學期以四月為學校教研月。在這一個月裡,學校將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永恆的主題,從備課、課堂教學、課後反思、教研活動、教師教學、集體研究、教學常規、教學管理逐一抓細抓實。通過“教研月”,引導教師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增強新課程理念,用好實驗教材,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3、繼續抓好以“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為主的教研課改形式,研究教學的發展方向和實質內涵,實施“開學精彩第一課”,“推門課”、“示範課”“新教師達標課”“高效複習課”等形式。

4、抓好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教研組活動至少安排每兩週一次,每次活動必須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每學期組織一至三個研究主題,確保每次活動有明確的內容,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

(1)活動安排:

語文組:週二上午;(吳志勇) 數學組:週三下午;(柯文俊)

英語組:週二下午;(吳鵬飛) 文綜組:週三上午;(柯文俊)

理綜組:週四上午。(吳志勇)

(2)活動形式:

各教研組務必要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對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開展如教研沙龍、教研課(公開課、示範課、觀摩課、優質課)、專題研究、集體備課、觀評優質課、課題學習與交流等活動。注重形式多樣、有創新意識。

(3)量化考核:

各教研組邀請全組教師和蹬組領導到場,至少每2周安排一節集中活動時間。組長作好詳細的活動記載,並打分統計每位教師的參予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其結果和績效掛鉤;對3次及3次以上無故不到的取消當年所有評優、晉級資格。參加每次教研活動的加2-4分,遲到的每次扣一分。

5、大力開展九年級的複習備考課。複習課要突出知識的再現和當堂訓練。45歲以下每人必須講一節複習研討課,各組提前做好安排和佈置。

6、探索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模式。20xx年級要繼續探索“小組合作、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7、備課:

所有教師必須提前一週備好手寫教案,同時也可使用導學案和課件,但是其教學過程必須全部同步。進行隨堂抽查和每月底月檢制度。備課實行月檢月結。

8、每個學科組每學期至少要安排一次大型學生活動。學生活動是提升全校的學習氛圍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幫組。

9、聽課:堅持推門聽課和課堂開放制度。教務處堅持每星期推門聽課3節以上,對課堂中的問題及時指正,處理得好的地方及時肯定。同時邀請其他學科教師或家長參與課堂評價。其中領導不少於30節一學期,教師不少於20節一學期。

10. 學科競賽:加強學科競賽的輔導管理力度。各人要做到“六定”—定輔導計劃;定輔導時間;定輔導地點;定競賽輔導用書;定輔導物件。

11. 作業要體現“實效性、針對性”,做到及時訓練,及時批改,及時總結反饋。每月底進行檢查通報,參與考核。

12、積極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教育教學科研的實踐。每一學期每位教師必須完成一篇教研論文。

13、圍繞會考開展會考備考研討。通過研討切實有效地探索會考複習方式,提升會考成績。

五、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立足課堂,加強學科建設,深化課程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質量的保證就是我們學校給學生提供什麼樣的課程,因此,學科課程建設是我們這學期研究探索的主題和工作重點之一,將本著重基礎、重能力、揚特長、促發展的學科建設思想,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科教學質量。

(1)學科建設要求:

打造校內“特色課堂”是新學期的教學教研建立特色。要求各學科都借特色課堂爭創活動,努力實現課堂教學“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認真貫徹“三轉、五讓”,轉變教學觀念。“三轉”是指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五讓”是指在

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自己表述;能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自己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匯出結論,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認真落實“三講、三不講”要講學生易混、易錯、易漏的內容;講結構、規律性的內容;講延伸性、創新性的內容。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學能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認真執行“三要、三不要”即課堂上要講練結合,反對無效勞動。各種練習要及時反饋,要堂堂糾正,要節節落實;不要無效環節,不要搞形式,不要齊步走。)

(2)各學科建設重點:

語文學科:主要抓好兩件事:一是讀書與積累,語文學科將繼續以讀書為抓手,進行大閱讀課的研究和各年級的專項教學研究,積極營造書香校園,進一步深化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突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特色建設方向:人人愛讀書,個個會朗誦,善演講。二是抓好 寫字教學,把寫字當作促進學風建設的重要舉措,靜下心來寫,沉下心來學。

數學學科:要進一步重視學生雙基的落實,也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低段要抓好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高段要著重抓好學生數學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英語學科: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各英語教師尤其要抓好學生的學習態度;要利用早、晚讀輔導及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他學科:要在自主整合教學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嘗試變革、有效推進,積極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力爭每個學生都有本學科的一個愛好與特長。

(二)專業引領——搭建教師學習對話的平臺

沒有專業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鑽研之外,還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①校內: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活動,要求大家互相聽課,彙報交流教學情況,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

②校外:走出去請進來,一是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外出學習,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政策上要給予傾斜,讓他們接受高層次、全方位的系統培訓,促使他們儘快成長。二是給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展示鍛鍊的舞臺,組織開展學校“教學大獎賽”讓他們在一些大型研討會上展露風采等。請進來,學校邀請專家、教研員來我校作報告、座談。

③學校承辦各類教師培訓、教研活動要求教師空課時間主動參與各項活動,聆聽各位專家們的報告,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與理論素養。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師徒結對、同伴互助、共同發展。

我校青年教師居多,成長型教師已成為一個可喜的群體。為了使這些教師儘快成長為新一批的學科帶頭人,我校將採取“師徒結對、同伴互助、共同發展”的方法,由現有的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各招領一位青年教師作指導物件,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指導培養。要求他們在兩至三年內成為新一批的學科帶頭人。

(三)反思交流——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動;

1、教研主題專題化。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我們要求事先定好計劃、確立研究主題。

2、教研行為自主化。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中間力量與基本組織。要求每一位教師主動參與各類教研

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及時反思課堂教學行為,撰寫教學後記、教學案例,並在教研活動時進行交流分析。同時,學校將繼續組織開展教學案例評比活動,為教師提供交流的空間。

(四)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相結合。

結合學校實際,將課題研究與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融合起來,提升實施新課程的水平。

1、凝鍊課題,紮實研究,再上臺階。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紮實開展教科研活動。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教學與研究合一,朝著一堂好課“教得有效、學得愉快”的目標努力。堅持課題研究過程化管理,不斷提高課題研究水平;堅持課題研究系列化,不斷豐富課題研究成果。

(2)繼續實行每每堂課後教學反思撰寫制度。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行動研究與教學反思活動,逐步讓教學反思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的一種習慣、一種需要。

(3)開展小型多樣的主題式研討活動。圍繞各相關主題開展教學研討活動。要求活動前定好研究主題,觀摩後圍繞主題進行評議。

2、聚焦課堂,追求校本,落實學科規劃。

(1)同伴協作、加強交流——大力加強備課組建設

(2)加強教師平時聽課,互相研討、學習。

①每月每位教師聽課本5節;

②鼓勵教師校內跨學科、跨年級聽課;

③實行外出聽課學習回校彙報交流制度。要求聽課或培訓老師回校後,做到“取經”回來,大家共享。

(3)搞好學科活動,以活動促發展。

(4)創設課題研究的舞臺,促進研究成果的形成和轉化。

具體工作安排:

2月

學校召開新學期教研工作會,

各教研組制定和召開學習20xx年組內教研計劃

提前備好新課,籌備好開學“精彩第一課”。

上交科務計劃,備考計劃。

3月

1、各學科組召開九年級會考備考會。

2、組織教師認真閱讀新課程新課標。以專門的業務學習形式進行,要求所有老師全員參加,小事不行請假。

3、全校推行“推門聽課”,七、八年級“觀摩課”。

4、語文組和理綜組“學生活動”籌劃實施。

5、組織畢業班第一次月考,並進行月考分析。

4月

1、認真組織“教研月”。

2、教研組長會議,制定教研月活動計劃。

3、開展”比教學“活動。選拔校級教師教學能手。設一、二、三等獎。

4、英語組和數學組組織籌劃學生活動。

5、教案、作業、導學案、課件月檢通報。

6、組織第二次月考。

5月

1、九年級複習備考衝刺。

2、教研組長例會。對上一階段的活動進行小結,表揚活動中的先進教研組。

3、招開部分學生座談會。徵求學生對於老師和學校教學活動的意見。

4、第三次月考。

5、文綜組教師組織籌劃學生活動。

6月

1、做好畢業班學生考前心理教育。

2、各科骨幹老師做好學生應考技能輔導。

3、畢業班考前模擬訓練。

4、全面總結本學期工作。

5、收各教研組活動總結,並書面形成本學期學校教研工作總結。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2

一、校本研修的目標

1.立足學校實際,通過校本研修,研究並實踐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及時總結和反思,研究並解決教師的困惑和實施操作中的生成問題,學生髮展、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並進。

2.聚焦學科課堂,通過校本研修,關注學科本質,研究並實踐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研究並提升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增強教師教學能力,促動理論水平提高。

3.注重隊伍建設,通過校本研修,完善我校發展的校本教研製度,建設學習風氣正、教研氛圍濃的學習型群體,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品味,樹立學校形象。

4.根植科研專題,通過校本研修,讓教師成為教研主體,研究數字化課題實施,探索專業化發展道路,強化科研意識,提煉科研能力。

二、校本研修的內容:

1.師德素養與道德建設:教育法規與政策、職業道德規範與規則的研究;職業倦怠與職業理想規劃的研究、心理健康的認識與調控;良好師生關係的規範與構建。

2.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課程標準、課堂評價標準、質量評價標準與教材的學習與把握;三維目標的確定與分解落實;課堂模式的研究與探討;課堂過程實施與教學效果評價的有效策略;評價語言的選擇與創編;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的反饋效應;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

3.資訊科技與課題研究:多媒體課件設計及製作;多媒體手段的選擇及運用;白板的使用與課堂應用;課題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研究。

4.教育管理與學生成長:學生成長與身心發展;學困生輔導與轉化課堂組織與活動調控;班主任工作與班集體建設;班級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學生思想教育及心理諮詢。

三、校本研修的方式:

自主學習:讀書研修,理論積澱;實踐操作,自我推動。

同伴互助:經驗分享,優勢互補;教學觀摩,感悟反思;案例教學,互動研討;角色體驗,換位思考;

專業引領:專題講座,知識培訓;教學質疑,集智解難。

四、校本研修的模式:

與課題研究相融合的問題牽動式研究模式,即“篩選實際問題,形成研究專題——針對研究專題,確立研修主題——突出研修主題,設計研修活動——序化研修活動,達成研究目標——深化研修成果,完善學科理論”

㈠問題的來源:

1.從教育教學的疑難中尋找問題;

2.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捕捉問題;

3.從閱讀交流和觀摩中發現問題;

4.從學科發展和學習中確定問題。

㈡專題的形成步驟

1.徵集問題,個體與集體結合,尋找整體聯絡。

2.篩選問題,目標與方向統一,研究系統有序。

3.確定專題,分工與合作明確,專題細化可行。

4.理論準備,自主與互動相融,借鑑反思實際。

㈢研修主題的確立。

1.小處著眼,細處著手。

2.主題設定有聯絡性和漸進性。

㈣研修活動的設計。

1.研修形式有針對性。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面對個體需求差異

2.活動內容有參與性。角色體驗有方向,合作分享有氛圍。

3.解決問題有建設性。問題的提出源於現實,解決過程的立足現實,策略應用面向現實。

4.關注過程有生成性。敢於抓住生成性問題反思,分析原因,及時改進。

5.理論實踐有指導性。由實踐到理論昇華,並應用於實踐。

㈤研究目標的檢驗。

課堂觀察、活動記載、質量檢測、調查問卷(學生、教師、家長)。

㈥學科理論的完善。

成果的呈現包括:論文、教學隨筆、教學反思、研究報告等

五、校本研修的活動構想:

㈠自我反思:

1.活動內容:

⑴個體反思:依據教學的過程實踐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和教學後反思,並及時記錄:

①教學前的反思要憑藉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新的教學活動進行多維度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學生現實的學習能力和態度、自身的教學方式和習慣、預設的教學難點和策略選擇。前瞻性地探求教學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學情分析。

②教學中的反思,要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主動反思、迅速調控。機智性地調控教學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二度補充。

③教學後的反思,要在一節課結束後,或單元結束後,藉助理念指導,反觀教學過程。一方面是批判性地剖析現實,一方面是總結性地理論提升。其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課後小結。

⑵集體反思:依據教研的過程,適時活動前的反思、活動中的反思、活動後的反思。

①活動前的反思,要憑藉以往的活動經驗,對新的教研活動進行多層面分析——教師已有的本體性知識、教師現實的教學態度和能力、預設的活動流程和實施要點。前置性的統觀活動,其著眼點,在於活動方案設計。

②活動中的反思,要對發生在教研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靈活調整、有效引導。智慧性地調控活動過程,其著眼點,在於教學活動過程的記錄。

③活動後的反思,要在一項活動結束後,或系列活動結束後,通過經驗介紹和改進措施的選定。既要巨集觀評判,又要微觀剖析,優缺點並存。全面性的總結活動,其著眼點,在於教研活動後的小結。

2.活動策略:

⑴針對課堂實際,每月兩篇反思。一個成功的案例,獲取有效解決策略;一個失敗的案例,分析尋找相應對策。

⑵針對研究專題,撰寫反思日記,一方面詳細記錄生成的點滴與思考,一方面條分縷析地寫下收穫與感言。藉此觸動後續學習,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⑶針對自身問題,反思教學行為,剖析行為效果,尋找教學策略。

㈡同伴互助

1.活動內容:

分三個層面建立教師共同體:

一是教師與教師共同體,體現在教研組、師徒對子、各級骨幹教師之間

二是教師與指導者共同體,教師與教研員、指導團隊之間;三是教師與專家教師共同體,教師與名師、專家之間。

2.活動策略:

⑴修身活動工程。

①理論學習活動。學習課程理論,研讀教育名著,結合研究專題,確立學習主題,做好讀書筆記,撰寫學習體會。

②讀書交流活動。分學段、按教研組、分學科專題等多角度開展互動交流,理論結合實際,碰撞提煉方法。

③個人藏書展示、讀書筆記展覽和學習體會展評。利用廣播、宣傳欄、沙龍等一切平臺展示學習成果,彼此借鑑,自身完善。

④編撰校本研修報刊,分專題、分學科、分學段策劃編輯,以維持學習動機的可持續,促動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

⑤出版成長期刊,個人與集體相結合,以教研組、學科組為單位,以課題研究為牽動點,以專題研究為突破點,以教學實際為著力點,以教學成果為反饋點。激發研修的飛躍——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實踐提升中的理論

⑵拉手活動工程

利用教師論壇、班主任論壇、學科論壇開展教師論壇活動,在理論與實踐對話中提升:

①師德論壇,傾力打造良好的師德形象,加強教師影響力,以教育隨筆、師德報告為載體。

②學科論壇,著力打造品牌的優秀教師,提升教師專業力。以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教學論文為載體。

③班級論壇,強力打造優秀的班級班風,強化教師教育力,以班級管理經驗、班隊活動設計為載體(逐步嘗試班主任與學生共同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④骨幹論壇,合力打造專業的引領團隊,增強團隊指導力。以學科專題成果、階段經驗總結為載體。

⑤家校論壇,親力打造優良的家長隊伍,提高家長合作力,以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家長開放日為載體。

⑶科研活動工程

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點,遵循三個結合:

①研修計劃與課題研究方案相結合。

②研修過程與課題研究過程相結合。

③研修總結與課題研究報告相結合。

⑷反思提高工程。

藉助學科理念和教育理論指導,一方面批判性地剖析現實,一方面總結性地理論提升。其基本著眼點,在於教案中的課後小結,歸納昇華為每月的教學反思,包含四個主題:

一是課堂案例反思,總結成功的典型經驗,積累優秀的實踐方法;

二是教學問題反思,挖掘失敗的教訓存疑,分析有效的應對策略;

三是教育敘事反思,記錄教育的思考點滴,完善理論實踐的結合;

四是教研課題反思,剖析研究的過程效果,確立後續的操作方向。

⑸骨幹品牌工程。

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黨員教師及優秀年輕教師的作用,同課異構與同題異構相結合,專題講座與專業培訓相結合。其中,同課異構可以是多人同課異構(教研組內),可以是一人同課異構(年級組內)。

①學科骨幹引領活動。各級骨幹教師和學科領頭人根據自身實際,確定開放日,每月一次,供學科教師觀摩學習;每個學習做專題講座一次,挖掘亮點,以點帶面。

②師徒結對幫扶活動。師徒結對互動研究,同一課或同一專題,共同反思,以老帶新,以新促老。

③年輕教師培養活動。面對年經教師的現實特徵,分析年輕教師的`潛在能力,有效跟蹤引導幫助,挖掘閃光點,生成創新點,促進個性化教學的形成。

⑹高低傳帶工程

①課堂展示活動。同年級組,同周開放,同課展示,對比反思,設計重組。

②跨級送課活動。低段與高段互送經驗,加強知識銜接,把握知識聯絡,構建知識系統。

③教學問題共勉活動。依據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真實記錄,利用教研活動分單元彙總,藉此給下一輪教師以提醒。(寫入當日教案頁卷)

⑺資源共享工程。

建立各類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

①教學設計庫。每學期提供一個精品課例,內容詳細,過程真實,保證質量。

②反思交流庫。每學期提交一份個體反思,結合實際,有效思考,有理論提升。

③教研反思庫。教研組提供一篇集體反思,針對組內活動,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兩方面。

④課件素材庫。蒐集課件背景、動畫素材等多方內容。

⑤課件資源庫。各學科教學課件,下載與自制相融合。

⑥練習試題庫。跟進教材,同步練習;專項練習與單元練習相結合。

⑦班級活動庫。班隊會設計,各類教育講座稿件,工作經驗等。

㈣專業引領。

⑴活動內容:

①先進的教學思想。

②翔實的案例分析。

③個性的專業講座。

④精煉的科研成果。

⑵活動策略:

①專題講座活動:校長業務講座、市級骨幹教師講座、專家講座、視訊講座。

②諮詢答疑活動:與專家、指導團隊面對面,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問題,分專題解答、制定解決策略。

③集體備課活動:加強二度教學研究,建構兩種鏈條方式,凝和多元集體智慧。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3

校本研修是一個學校的的活力和發展前景所在。通過校本研修,可以隨時解決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教育教學問題,不斷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實踐能力,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我校將根據上級部門的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努力推進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現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導思想

根據縣教育教研部門和鄉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繼續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導,著眼於教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標:

1、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建設有自身特色的學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徑、建立校本研修機制。

3、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通過實踐、研討等活動方式,提高研修的質量,促進教學發展。

4、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良好、能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學習型的教師隊伍。

三、校本研修原則

1、全員參與的原則

要求每位在崗教師都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規定的研修活動,教師還應根據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反思、改進。

2、教研研討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從當前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個人在教育教學中所面對的困惑出發,以實踐研討實踐的方式進行1教育教學探究,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在我校的實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

(一)研修人員

本學期繼續在學校領導和教導處的指導下,以教研組為基礎,以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過教研活動,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各組人員分配如下:

(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學習制度,學校安排每週三第七節進行課改理論的學習,除此之外,每位教師課下還要採用自學的方式,總之每週要保證3至4小時的學習,要留有學習筆記,對此學校要進行檢查落實。

2、校領導既是各學科教研的倡導者,又是參與者指導者。校長每週聽課至少2節,主管領導每週聽課2節,教導主任每週聽課至少4節,教師每週聽課2節,聽課記錄要詳細,並提出改進性意見。

3、每個教研組在本學期每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留有聽課記錄和教研活動記錄,以備存檔。

(三)校本研修內容及措施

本學期,校本研修內容是繼續加強師德建設,進行新課程實踐,利用新技術,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發展。

1、學習法律法規,增強師德修養,做優秀教師。

學習內容: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師法》、《“三平”精神》。

學習方式:採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時間定於單週週五第六節。每位教師要留有學習筆記,寫出學習心得。學習之後由學校規定時間進行交流和討論。

2、學習新課程,加強理論修養。

組織教師在雙週週五第六節學習《課程與教學論》和《新課程與教學評價》,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好教育評價。每位2教師都要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有關內容,廣泛閱讀,與時俱進。在學習教育理論的同時,寫好讀書筆記,教育教學案例,教學隨筆與反思,期末統一收錄存檔。

3、學習新技術,改進教學手段。

我校要求教師並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和遠端教育資源備課、授課,開展以多媒體教學為主的教研活動。本學期仍然要求年齡低於50歲的教師,每週至少利用多媒體上1節課,到學期末每人交八個優秀教學設計並配有相應課件,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培養青年教師的教研能力。

4、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育教學實踐的場所。在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進行理論實踐,檢驗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學方法。課堂,為我們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供了平臺。

本學期,在教研活動中,要求各個教研組確立活動主題,按計劃行事,教研活動的開展要切實有效,不要流於形式。教研組的備課、聽課、議課等活動的組織,要立足於向課堂要效率,在有限的時間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展示教育的魅力。

在這一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市級、縣級骨幹教師的能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出成果見實效,形成文字資料,期末存檔。

國中學校校本研修學習計劃4

一、學校現在面臨的突出問題

1.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普遍不高。一是各學科基於自己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備課內容與形式不統一,雖然我們通過集體備課等形式作過努力,但效果不明顯;二是不夠注重學情分析,課堂教學過程思路不夠清晰,環節設計沒有梯度,不能關注到每位學生的發展;三是知識結構比較單一,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技能偏低;四是教科研意識淡薄,教學研究能力亟待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老師們“課堂教學比英雄,學科質量論成敗”的爭先意識不強,學校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二是教師觀念相對落後,相當一部分教師不願學、不想學,不思考,不研究,不重視瞭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方式、思想都難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教材是新的,但課堂是舊的;理念是新的,但方法是舊的;制度是新的,但評價是舊的。三是教科研人員集中化,每年只有固定的幾人參與教科研,很難在面上形成教科研意識;四是校本研修純課題研究化,忽略了校本問題的針對性。

2.班主任隊伍參差不齊,學生管理不夠科學有效。主要表現在班主任工作積極性不高,班級常規管理不到位,學生行為禮儀、衛生、學習等習慣差,打架鬥毆仍有發生,許多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厭學情緒比較濃,個別班級依然存在學生流失的現象。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系統的班主任理論培訓,所以班主任工作都是各用其法,各行其是,片面追求個性,而忽視了必要的約束,班級管理極端化;二是缺乏激勵與評價機制,有不在少數的班主任工作幹勁兒不足。三是沒有樹典立標,缺少了榜樣的力量。

二、研修目標

基於以上學校存在的兩個突出問題,我們本著“立足於學校,起源於學校,服務於學校”的校本研修原則,確定了“兩條路徑,分流實施”的校本研修思路,20xx年我們力爭做到:

1.以小課題研究與重點教科研課題研究相結合為突破口,有效抓好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立足教研,聚焦課堂,改進教學行為,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樹立現代化教育思想,優化、拓寬知識面,提高教學效益,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本研修機制,促進學校內涵的發展。

2.從強化培訓、以老帶新、政策激勵等方面入手,培養班主任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開發青年教師的潛能,探索出一條適合我校學科教學質量發展的“康莊”路,打造一支“能幹事、敢幹事”的高素質班主任隊伍,發揮老優秀班主任的帶動作用,至少培養出6-8名工作能力突出、能頂大梁的優秀動青年班主任。

三、組織與管理

(一)成立校本研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各項校本研修規章制度、規劃、的制定,校本研修活動的統籌、組織與協調工作,成員如下:

組長:於希東

副組長:王少軍 楊建喜

組員:賈豐寨、郭文海、姚忠華、張曉傑、孫志潔、王俊傑

(二)成立校本研修工作小組。按照校本研修的“兩條路徑”思路分為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班主任隊伍建設兩個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各自校本研修活動的組織、實施與評價,工作小組安排如下:

1.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研修工作小組

組長:楊建喜

副組長:賈豐寨、劉紹麗(賈浩德)

組員:張曉傑、張愛頌、王沛、王少妮、張靜、張利娜、蔡海英、王凱、王洪香

2.班主任隊伍建設研修工作小組

組長:王少軍

副組長:郭文海、孫志傑

組員:姚忠華、萬旭日、王俊傑、張利亭、於生水、孫惠玲

四、研修原則

(一)創新性原則

本次校本研修在突出學校特色的基礎上,要充分以往教師培訓的教訓,以創新求質量,以創新求發展,按照終身學習的要求,在制度、體系、模式、手段等方面改革創新,促進全體教師共同發展。

(二)資訊化原則

依託教育資訊現代化帶動教師教學現代化,以現代資訊科技為平臺,根據學校實際與教師資訊科技水平,有機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向教育資訊化邁進。

(三)課題化原則

每個教師都深入研修校本小課題“四導四學”教學模式,並依據自己教學實際,積極承擔煙臺市級“十二五”重點課題的子課題的研究,通過對課題的研究,自學自練,互評交流,以課題研究帶動自身發展,引領教師逐步成為學者型、發展型教師。

(四)實效性原則

本次校本研修按照“邊實踐、邊總結、邊提升”的原則進行,求真務實,以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為突破口,針對學校和教師的共同需求確定研修的內容,尤其是針對教育、教學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達成共識。

五、研修內容及形式

(一)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高採用五式研修

1.差異對比式研修。我們每週安排同年級同學科的2—3位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同上同一課題的差異教學課,每位教師根據本班學生不同的學情,設計好自己的導學提綱(後來在實踐研究中我們形成了“四導四學”差異合作導綱),學科教研組參加聽課和評課,這種同一基準線上的競爭,既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又讓教師們看到了不同的教學風格,更對照別人,看到不足,從而實現實踐培訓的效果。

2.差異公開式研修。對各科的骨幹教師,要求每一節課都要實行對外開放,並將他們的課程表發放到每一位同學科教師手中,各位教師隨時可以進入課堂聽課,學習骨幹教師導綱設計、差異合作教學的方式與方法,這樣既給了其他教師更多的學習機會,也讓骨幹教師有了深深的責任感和相互觀摩、借鑑的機會。

3.差異達標式研修。對剛調入我們學校、對差異教學理解不深、運用不熟的新教師,開展“五四三”校本培訓工程,即將一節課的評價分為“導綱預學、差異合作、分層訓練、差異輔導、分層評價”五個方面;將課型分為“新授、複習、講評、自主”四種模式(語文則分為新授、複習、講評、閱讀及寫作四種模式);將過程分為“立標、達標、驗收”三階段實施。

4.差異幫帶式研修。對於新教師堅持 “差異幫帶”式研修,即傳統的“以老帶新”。每位骨幹教師必須要幫帶一名新教師,師徒雙方明確職責,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堅持每學期雙方聽差異合作教學課不少於20節,撰寫差異合作教育教學論文不少於2篇,並及時反饋、認真記錄、不斷總結,加快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切實提高他們的差異教學水平,促使其在短時期內勝任差異教學。

5.差異跟蹤式研修。對在聽評課活動中發現實施“班內差異合作教學”有問題的教師,教導處安排專門人員每天跟蹤聽課、評課、檢查教案,校長、教研組長不定時推門聽課,促其專業迅速成長。

(二)班主任隊伍建設以校本研修為主,以自培自練為輔

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教育教學活動等形式,以教師自學——反思——交流的模式進行培訓,從而達到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最佳效果。

另外,積極參加師訓處等上級部門所搞的集中培訓、遠端研修、教科研培訓等活動,校際交流、跨域交流,提高認識。

六、研修工作要點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健全管理制度

學校建立起以校長、教導處、年級組、學科組組成的研修工作網路,實行級部負責制,不斷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保證校本研修的良性開展。

(二)紮實有效地做好校本培訓工作,力求做到內容新、方法活、效果實

1.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構建校本研修模式,形成校本研修體系,建立校本研修機制,使校本研修趨於科學化、規範化。

2.以校本小課題“四導四學”課堂教學模式與煙臺市十二五重點課題子課題“班內差異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及實施策略研究”的融合研究為突破口,轉變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教育教學理念,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建立一支師德素養好,學歷結構高,專業水平紮實,教學實踐能力強,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好的教師團隊探求出一種更加適合我校特點的特色化課堂教學模式。

3.建設培養一批高素質、科學型班主任,他們不僅要有獻身精神,而且具有實事求是按照教育規律育人的科學思想。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水平。使他們講究實效,工作具有顯著成績。

七、保障措施

1.組織到位。學校將形成一個校長親自抓、分管校長負責抓、教導處具體抓的校本研修的管理網路。

2.制度到位。學校有相應的校本研修制度、教學常規制度、集體備課制度、聽課評課制度、師徒結對制度等,從制度上保證並激勵教師參加校本研修活動,提高活動質量。

3.考核到位。校本研修內容都將納入學校教師考核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