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心理壓力自測方法

職場 閱讀(2.15W)

這個診斷表列舉了30項自我診斷的症狀,如在這些症狀中,你出現了5項,屬於輕微緊張型,只需多加留意,注意調適休息便可以恢復;如有11項至20項,則屬於嚴重緊張型,就有必要去看醫生了;倘若在21項以上,那麼就會出現適應障礙的問題,這就需要引起特別的注意。這30項自我診斷的專案是:

心理壓力自測方法

1.經常患感冒,且不易治癒。

2.常有手腳發冷的情形。

3.手掌和腋下常出汗。

4.突然出現呼吸困難的苦悶窒息感。

5.時有心臟悸動現象。

6.有胸痛情況發生。

7.有頭重感或頭腦不清醒的昏沉感。

8.眼睛很容易疲勞。

9.有鼻塞現象。

10.有頭暈眼花的情形發生。

11.站立時有發暈的情形。

12.有耳鳴的現象。

13.口腔內有破裂或潰爛情形發生。

14.經常喉痛。

15.舌頭上出現白苔。

16.面對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卻毫無食慾。

17.常覺得吃下的東西像沉積在胃裡。

18.有腹部發脹、疼痛感覺,而且常下痢、便祕。

19.肩部很容易堅硬痠痛。

20.背部和腰經常疼痛。

21.疲勞感不易解除。

22.有體重減輕的現象。

23.稍微做一點事就馬上感到很疲勞。

24.早上經常有起不來的倦怠感。

25.不能集中精力專心做事。

26.睡眠不好。

27.睡覺時經常作夢。

28.在深夜突然醒來時不易繼續再睡著。

29.與人交際應酬變得很不起勁。

30.稍有一點不順心就會生氣,而且時有不安的'情形發生。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與個人的性格息息相關。

陳梓金醫生陳梓金醫生:家庭提供教育與愛,是一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

性格與血型、遺傳基因等有沒有關係?有沒有天生贏家或失敗者的性格?

我們向陳梓金醫生和楊濱作進一步探討。

陳梓金醫生是我國伊麗莎白特許心理行為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醫生和醫藥顧問。楊濱來自中國,現在是香港雪麗金集團高階顧問,也是一名性格分析講演專家。

血型與性格

常聽到血型影響性格,譬如o型開朗,a型偏激,b型激進之類,這血型性格說,是否有根據呢?

楊濱說:雖然具體結論仍有待證實,但血型對性格肯定有著一定程度影響,因為那是生命科學的一部分。

陳梓金醫生則說:在心理醫學上可以認同一種叫作a型的性格,a型性格是比較好動、率性、進取、愛表現、愛說話。但這裡說的a並非指血型,而是一個醫藥上用來對比的,它的相對性格是b型,就比較冷靜、不好爭辯、也比較內斂。心理醫學上所指的a或b,是方便來作相對分類,不是血型。血型影響性格,目前還沒確切根據。

遺傳與性格

那究竟是什麼使到一個人變成今天這副德行?

吳媽媽最怕人問為什麼她女兒的頭髮那麼難看。因為真相是,那些頭髮是女兒自己拔掉的。

楊濱認為,性格跟遺傳基因極有關係。性格很多時候都有父母的部分遺傳,這個遺傳部分佔有40%,一般稱為孩子的天性。形成性格另外的60%則根據生活環境、宗教信仰、教育智商,還有,特別是父母的模式影響。

陳梓金醫生同意,父母模式對孩子影響重大,但至於性格基因遺傳,則採取較保留態度。

雙重性格

也聽說過有雙重性格,或甚至多重性格的。好些電影還利用性格分裂來做戲劇化題材,譬如日善夜惡的凶犯,然而,雙重或多重,是一種混合?還是一種分裂?

楊濱解釋,人在性格形成後,都會有真我一面及面具一面。這情形其實普遍。面具那部分的形成常因為是溝通的需要,也有因為被要求的關係。有被工作要求的,有被父母寄望要求的,除此還有特殊要求因素。具雙重性或多重性都可以說是混合型。

假如真我和麵具能夠理性的平衡,那麼問題不大。但要是真我與面具矛盾太大了,思維與舉動之間常會陷於混亂,那也許就導致顯著的分裂、不穩定、猶豫善變,人生就難有成功。

陳梓金醫生則認為,其實環境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個人,因此一個人的自我內省能力很重要。要具有透視自己,並且能分析自己情緒緣由的能力,譬如,為何我會沮喪?為何我會憤怒?自己有了理解,就更有把握平衡心理,這樣子性格會比較穩定,遇上情況也較容易自我開脫。?

假如一個人無法建立內省能力,每次遇到挫折其實都是在重複著同樣的憤怒或同樣的沮喪,那不只無補於事,還會引發官能上的疾病。

天生的性格

社會裡存在著許多不同性格的人,到底有沒有天生贏家的性格,又有沒有天生的失敗者?

楊濱說,不是人人都能站到最前面去。比率是2對8。有2個成功的人,就有8個人作後援。

不過,他也認為,就算天生比較消極的性格,也可以通過後天培養儘量作區域性的改善。人無完人,性格本身並無好壞優劣。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團隊,社會上的各種性格可以互補。團隊成功了,個人屬於一分子,也一起成功。團體可以是一家公司,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

楊濱還認為,個人能否成功,首先要了解自己性格型別裡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他說,自然規律其實挺科學性的,其中有著不可思議的平衡。

哥斯大黎加醫學專家近日在哥《共和國報》上撰文提醒人們,不能忽視星期一上午抑鬱症,積極預防和克服該病症將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促進身體健康。

星期一上午抑鬱症在醫學上簡稱dml症,其主要症狀是精神萎靡不振、身體疲乏及易怒等。嚴重的患者還往往伴有心悸、盜汗,精神恍惚等症狀。因為此症多發生在星期一上午,因而得名。

哥著名精神病專家卡洛斯·索奇指出,受星期一上午抑鬱症影響最大的是在紀律嚴明、工作環境較差的部門裡工作的人。在度過輕鬆愉快的週末後,重新開始工作使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感到不適,這時便容易同他人發生衝突。

心理學家羅莎娜·平託介紹,有的患者每到星期一就精神不濟,工作效率很低。星期一無故遲到或曠工就是星期一上午抑鬱症患者最典型的反應。而且,在星期一,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比平日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