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金融學博士就業前景

職場 閱讀(3.23W)

金融博士是一個研究型的學位,畢業以後主要從事高等院校的金融學教學和科研工作。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金融學博士就業前景,希望大家希望!

金融學博士就業前景
  美國留學金融學博士就業方向分析

一、美國金融學博士就業情況概況--學術職業

美國具有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學博士就業市場,每年有將近900名金融學博士從各高校畢業,因此,如何運作好金融學博士生的就業就成為各高校以 及各大金融機構關注的問題,經過近30年的不斷完善,這一市場的運作已經非常的程式化,每年有固定的時間、地點,並且遵循既定的方式。即將畢業的金融學博 士若想在美國找到第一份工作,都會參加到這一過程中。

即將畢業的金融學博士要想找到一份學術工作,如大學教授職位(faculty position),他最重要的準備是一篇“求職論文” (job market paper)。這篇論文通常是博士論文中最有份量的一部分。也許一個人已經寫了多篇論文,但是就業市場只在乎這一篇。因為招聘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只可能 從一篇代表作中攝取資訊。

求職論文的最低要求是通順流暢,有意思,有新意。論文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理論的(theoretical),一類是實證的 (empirical)。如果是以理論為主的論文,應有新模型、新結果;如果是以實證為主的論文,應有新方法(或新資料)、新發現。如果既有理論又有實 證,既有新結果又有新發現,當然更好。僅僅有新觀點、新思路還不夠,必須要有邏輯推理出的或實證的具體結果。

求職論文通常是博士論文的核心,而博士論文通常由兩、三篇相對獨立的論文構成。如果是考慮某一年秋季開始的工作(通常學術工作從秋季開始),那 麼這篇求職論文必須在前一年的十一月一日前準備好。不然的話就來不及找下一年的教職了。需要說明的是,學術就業市場非常看重求職論文的質量,遠高於畢業生 所在學校的名氣。因此,並不是名校的博士畢業生都一定可以找到名校的工作的,另一方面,只要論文質量高,非名校畢業的博士也能找到名校的工作,事實上這種 情況時有發生。

金融學家的學術職業(academic career)通常指的是大學的教授職位 (faculty)。經濟學科同一些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生物)不同,通常沒有“博士後”的階段,博士畢業後直接進入教授職位,而博士學位是取得教授職 位的必要條件。在美國,教授職位分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full professor),在日常稱呼中都可稱為教授。美國的大學中沒有“博導”這一稱呼,所有的教授都有資格指導博士論文並擔任博士論文委員會主席,只要該 校有該學科的博士專案(Ph.D. program)。有沒有博士專案標誌著一所大學在該學科領域內是否是研究型大學。需要說明的是,美國的助理教授不是國內的“助教”。事實上,在研究型大 學中,助理教授是名副其實的“博導”。

取得博士學位只是學術生涯的開始。在開始工作的前一、二年,需要把畢業論文修改、送交學術雜誌發表。經濟類的論文發表週期很長,從提交到發表需 要兩至三年,甚至更長時間。學術雜誌的文章採取同行評議(peer review),經過匿名審稿(anonymous refereeing)。

新博士找到學術工作後,在商學院的金融系或經濟與金融系的'第一個工作合同通常是3至4年的期限,職稱是“終身軌”(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第二個合同是又一個3年,通常仍然是助理教授。終身軌是說校方必須在第二個合同終止之前,決定是否給予“終身銜” (tenure)。這可以防止校方無期限地拖延給予終身銜。

在絕大多數學校的通常情況下,副教授是有終身銜的。但有兩種特例。一是個別大學,第二個合同給予的都是無終身銜的副教授職稱 (associate professor without tenure)。二是有些大學,雖然大多數副教授是有終身銜的,但不排除無終身銜的副教授,這通常是某人在獲得終身銜前轉換學校,新的學校會給予一個無終 身銜的副教授職稱。需要指出的是,有終身銜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with tenure)不應翻譯成“終身副教授”,後者容易被誤解為終身只是副教授。如果繼續保持研究和教學的水平,經過五、六年時間可從有終身銜的副教授升到正教授。在美國,所有的正教授都有終身銜。把有終身銜的正教授翻譯成“終身教授”一般不會引起誤解。

評終身銜(tenure review)是學術職業道路上最為關鍵的一環。它的過程複雜,不確定因素很多。評終身銜時,通常系主任先指定一個三人“臨時委員會”(ad hoc committee),由它擬寫一份詳細的評審報告,提交系的全體有終身銜的教授們討論、表決。投票規則不是按照簡單多數法則,而是要求幾乎一致同意,有 個別人反對即可否決。系通過後,由系主任擬寫一份綜合全系意見的報告送交學院和學校。這兩級的評審委員會中的任何一級都有否決權。只有當這兩級的評審委員 會都通過後,校長才正式發出聘書。

評終身銜時,對待研究和教學的權重在不同型別的大學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研究型大學的金融系重點是看被評人的研究水平。職業學院或社群大學對教學非常重視,但領先的職業學院評終身銜也主要看研究水平,在獨立的文科學院那裡,教學則是最重要的。

非學術職業(non-academic career)是金融學博士的重要就業途徑。非學術機構看重博士生所受訓練及本身素質的價值。金融學博士畢業生流向的非學術職業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非贏利 機構,包括國際經濟組織(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機構(像美聯儲、財政部)、智囊庫(像蘭德公司)。另一類是商業機構,包括大家所熟知 的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其它金融機構、諮詢公司(consulting company)等。在這些機構中,金融學博士開始時通常做金融分析師。一般來說,商業機構的工資比非贏利機構的高,但後者往往比前者的工作穩定,福利更 好。

二、美國金融學博士就業情況--非學術職業

與學術職業不同,求職論文在找非學術職業的工作時並不十分重要。非學術機構在選擇面試物件時,主要看中畢業學校的名氣和學生掌握的技能(比如金 融產品開發與設計的訓練)。求職者一旦獲得面試機會後,則完全就要憑自己的知識、表達和應變能力來過關斬將。要進入一些著名的投資銀行(如高盛、JP摩 根、美林、摩根斯坦利),競爭者不僅有其他博士,還有MBA,往往需要通過三至四輪面試,包括最後一輪,由公司高層管理人員親自把關,因此非常不易。在美 國商業性機構求職的過程中,金融學博士通常和MBA在同一起跑線上。金融學博士在公司的研究部門,相對於MBA有優勢,但他們的職業道路並不侷限於研究。近年來,金融學博士就職於公司職能部門(如證券交易、諮詢)和金融學博士在公司職能部門晉升高階管理層的人數都大為增加。

在美國,由學術職業轉換到非學術職業比較容易,也很常見。比如,常常聽說,某某教授到**部門或國際組織任職,或到金融界下海。但是,由非學術職業轉換到學術職業,已經越來越難了。當然,美國的商學院由於注重實用,經常從商界和政界聘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來任兼職教授 (adjunct/clinical professor),但是也很少有從非學術職業轉到“終身教授”職位的例子。

  金融學博士就業方向有哪些

1、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2、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3、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4、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6、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祕書處等。

8、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金融學就業的六大領域和九大通道

一、六大領域:

銀行業:目前中國銀行業包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眾多的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已經進入或準備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此外,還有政策性銀行在特定的領域內發揮其職能。2007年以後,我國金融業完全對外開放,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競爭不可避免,改革和發展必然給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帶來施展拳腳的機會

證券業:證券業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協會及金融機構組成。我國證券行業採取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想在證券業工作必須有從業證和執業證。

保險業:主要職種有:壽險經紀人、保險業務員、核保人員、理賠人員、產權調查人員、壽險精算師、保險代理人。

基金業:我們通常所說的基金指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資產,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

信託業:在《信託公司管理辦法》和《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之後,眾多境外金融機構和戰略投資者對中國信託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稱其為“蒙塵的珍珠”。據麥肯錫公司分析,目前我國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大概1.2萬億元,未來十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5%,到2020年,受託資產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

資產管理業:隨著市場化程序的加快,我國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合資、合作等改制中的資產流動業務,以及企業的合併、重組、資產出售、轉讓、抵押等資本經營管理業務日益頻繁,高素質的資產評估人員和資產經營管理人員需求日益增多。

二、九大通道:

1、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如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3、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4、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6、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祕書處等。

8、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

9、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