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醫院處置室的工作職責內容

職場 閱讀(2.59W)
  篇一:醫院處置室工作制度

供應室工作制度

醫院處置室的工作職責內容

1、供應室嚴格區分汙染區、清潔區、無菌區、流程線不逆流。

2、及時供應各科室醫療器材、敷料,並保證質控要求及絕對無菌。

3、在供應器材範圍以內的用品,由供應室每日定時赴門診和臨床科室下收下送。凡不在供應範圍以內的器材及臨時或急診用物,則由科室自借和歸還。

4、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應預先通知,以便準備。

5、科室發現供應物品有錯誤或損壞,應立即通知供應室,及時瞭解、糾正和補換。

6、凡沾有濃血的器械,須由科室立即洗滌清潔,以免凝固損壞。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消毒後送供應室。

7、供應物品做到五不發(有疑問的不發、標籤過期不發、物品潮溼不發、物品不全不發、無消毒日期不發)。

8、所有包布、治療巾及孔巾須清潔無損,做到每次用後一律換洗。

9、供應物品必須標明品名、無菌日期、打包人,以便檢查。

10、高壓蒸氣滅菌時,高壓鍋內必須放化學指示帶,消毒員不得擅自離開,應嚴格掌握壓力和時間,保證滅菌效果。

11、無菌間每日用紫外線燈消毒,每月進行空氣消毒器材抽樣細菌培養一次。

12、凡無菌日期超過一週或封口已被拆開者,一律不得再用。

治療室工作制度

1、進入治療室必須著裝整潔,操作時帶口罩,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

2、經常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區分無菌區、汙染區,室內每天紫外線消毒一次。

3、各種藥品及器械物品分類放置,固定位置,標籤明顯,字跡清楚。

4、室內無過期物品,各種器具及藥品處於備用狀態。

5、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6、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各種診療器具做到一人一次一用一消毒。

7、毒、麻、限、劇、貴重藥品要加鎖專人保管,嚴格交接班制度。

搶救室工作制度

1、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定,其他任何情況不得佔用;

2、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並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3、藥品、器械用後均須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4、搶救室藥品、器械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核對,班班交接,並作好記錄,做到帳物相符;

5、無菌物品須註明消毒日期,超過一週時應重新消毒;

6、每週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菸;

7、參加搶救人員要遵照各種疾病的常規程式進行工作。在工作中要嚴肅認真,積極主動,醫護密切配合,診治周到全面;

8、每次搶救病員完畢後,要做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並作好記錄

換藥室工作制度

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進入換藥室要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工作 態度嚴肅認真,動作輕柔,以減輕病人痛苦及恐懼感。

二、一切換藥物品需保持無菌,並註明消毒日期,超過 1 周者重新消毒。

三、對清潔和汙染傷口,要分先後並在固定位置處理。佈局要合理,有條件時感染傷口換藥室與無菌傷口換藥室要分開設定進行處理。

四、特殊感染病人不得在換藥室處理,應在隔離室處理,換下敷料焚燒處理。

五、保持室內整齊、清潔,桌椅每天擦拭消毒一次,紫外線照射一次。

六、換藥物品及各無菌包應每週按規定時間大清洗大消毒一次,器械消毒液每週更換二次。各類外用藥品,瓶籤標誌要明顯,字跡要清晰。

七、嚴格執行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導管管理制度

一、妥善固定導管,每班交接導管情況。並指導告知病人及家屬注意事項。

二、導管面板出口處每週換藥1~2次,換藥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一般採用碘伏棉球(籤)擦洗面板出口及導管,然後用封閉式敷料覆蓋。

三、預防導管脫出,不使用時導管尾端須盤曲後用膠布妥善固定,防止牽拉導管時脫管。

四、每次使用導管後用抗凝劑封管,未使用時每週至少衝洗導管2次,起抗凝作用。

五、使用導管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輸完血液製品和營養液須即刻更換輸液器。經常檢查肝素帽是否擰緊。若發現肝素帽鬆動,應立即去除,嚴格消毒導管口後,更換新的肝素帽。

六、一旦發生導管滑脫,立即按壓傷口,報告經治醫生或值班醫生。觀察生命體徵及專科症狀,協助醫生採取相應的措施。

注射室工作制度

1、凡各種注射應按處方和醫囑執行,對易致過敏的藥物,必須按藥品說明書規定做好注射前的藥物過敏試驗。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待患者熱情、體貼。

3、密切觀察注射後的情況,若發生注射反應或意外,應及時進行處置,並報告醫師。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應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換。

保證消毒液的有效濃度。注射應做到每人一針一管。

5、備齊搶救藥品及器械,放於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更換。

6、每天要做好室內清潔衛生和消毒,定期取樣培養。

7、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篇二:處置室工作人員職責

1、在部門負責人的領導下,承擔本崗位的日常各項工作。

2、嚴格執行國家衛生法律法規,遵守學院和本部的有關規定和管理制度。

3、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和相關規章制度,對病人進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4、認真完成換藥工作;認真作好敷料,外用藥的配置及物品清領;做好器械的準備、清洗、消毒;做好換藥室的清潔衛生、消毒隔離等工作。

5、嚴格執行一次性醫療用品廢棄物管理制度,認真做好換藥廢棄物的處置工作,並有記錄備案。

6、積極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7、服從工作安排,按時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篇三:處置室的管理要求

醫院感染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性現代醫學界突出的問題,它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患者死亡,還增加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和經濟負擔。而處置室是醫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環節,處置室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因此,加強處置室的醫院感染管理,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刻不容緩。處置室是存放和中轉病區汙染物品的主要場所,處置室的消毒隔離是醫院感染管理中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醫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環節。處置室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

1 處置室的佈局

外科處置室安排在治療室和換藥室之間,相對劃分汙染區、中汙染區,靠治療室的一側放置各類汙物筒,將使用過的一次性針筒、剪斷的輸液管、廢血袋、換藥的汙紗布、棉球等分別放入各個筒內,並在治療室與處置室的公牆上離地面80cm處開了一個40cm×30cm的長方形視窗,用鋁合金移門封住,護士在治療臺上配製藥液時廢棄的安瓿、紙盒、棉球等通過該視窗落入處置室內汙物筒內。處置室的另一側分別放置換藥用物、口腔護理用物、霧化吸入導管等初步消毒的浸泡桶。這樣,既保持了治療室、換藥室的整潔,又符合醫用垃圾分類原則。

2 處置室的物品消毒

2。1 處置室各類物品必須進行初步消毒,不允許存在只清洗不消毒或消毒不嚴格不徹底的現象。

2。2 通常情況下,消毒劑選用高效、快速廣譜、防鏽的消毒劑。消毒液的配製、更換、使用應定班或專人負責。

2。3 使用過的器械、物品如鑷子、剪刀、換藥盤等用含氯消毒劑初消毒浸泡,所有軸節均應開啟,消毒液應浸沒被消毒物品,浸泡時間為15~30min,再用流動水清洗乾淨後分類清點、包紮、送供應室高壓滅菌。

2。4 處置室儲物容器要定期清潔、消毒,可用去汙粉刷洗乾淨,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2。5 敷料的處理,一般不具有傳染性的`傷口換藥的汙敷料集中運送指定地點銷燬,遇到破傷風、氣性壞疽患者的敷料應單獨立即焚燒。

3 處置室的環境衛生

3。1 處置室地面的細菌經檢驗多為G+球菌、G-桿菌等,與病房感染菌種一致,極易蔓延擴散,導致交叉感染。因此,處置室要定期清掃,保持整潔,地面用含氯消毒劑浸溼的拖把拖地,室內陳設物品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拖把與抹布應專用,定點晾晒。

3。2 處置室空氣消毒採用電子滅菌燈消毒法,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鐘,陰雨天適當延長消毒時間,定期做空氣培養。

4 處置室的物品運送

4。1 一切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的操作用物包括注射器、輸血輸液針頭、換藥敷料等,其運送的過程,均是可能造成醫院感染的環節,所以必須採取嚴格的隔離防護措施,針頭裝入耐刺容器消毒毀形處理,換藥敷料裝入垃圾袋,做好標記,送焚化爐焚燬。特別要注意避

免血液和體液在運送途中的濺落,若不慎濺落,可用0。5%~1%含氯消毒液擦淨,以保護環境

4。2 醫院感染既可發生於患者,也可發生於醫務人員。醫務人員要注意保護自身安全,在處置室工作時要防止針頭、利器刺傷面板,萬一不慎弄破,立即擠壓傷口使其出血,用含碘消毒液塗擦,以減少感染機會。要勤洗手,必要時戴手套工作。

4。3 工勤人員必須經過消毒隔離知識培訓,懂得血液及體液預防隔離方法,並在護士長、病區監控護士指導下進行工作。

由於醫院感染中很大一部分屬於可預防性感染,主要依靠醫務人員加強衛生意識、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來防範,所以,必須加強外科處置室的感染管理工作,控制傳播途徑,降低切口感染率,這對改善醫院環境衛生、減少醫院感染、確保醫療安全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外科換藥室是對手術切口和外傷創面進行換藥處置場所。因此,預防控制手術後切口及外傷創面醫院感染,換藥室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場所之一。為使患者不受醫院感染的威脅,降低手術切口和外傷創面醫院感染率。筆者加強了對換藥工作全過程的管理。並及時將其換藥室的管理情況認真進行統計、分析、反饋,使醫護人員及時瞭解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查詢原因,針對薄弱環節,改進管理措施,並且注重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