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發展前景論文

職場 閱讀(9.74K)

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傳統的專業課程,其設定多偏向於語言文學類科目,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一套穩定的教學模式。而在高科技發展的當今社會和各學科整合互動發展,推行通識教育的當下,傳統模式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的設定已經不能滿足廣大師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此,在現階段如何設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是該專業院校必須解決的間題,以便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專業性人才,在國際化的環境下,弘揚我國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傳播我國的古典文化精髓,為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發展前景論文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課設定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專業課程分佈不均衡

如今的大學課程設定均是以三年時間為設定標準。為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理論課程的學時間主要集中在大學一年級至大學三年級。目前來說為了實現通識教育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大學一年級時,雖然會有一定的專業課程的設定,但是公共課程佔了大部分時間。對剛入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生來說,其直接從高中的全面學習轉換到單一專業的學習缺乏一個過渡適應的過程,從進校開始就缺乏一個過渡時間感受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魅力,導致需要半年或一年的時間才能適應課程,明確學習目的。但是,由於很多的專業課程需要兩個或三個學期才能完成,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等科目。此外,如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的課程要求課程設定的時間上是連貫的,循序漸進的,在一門課程完成的基礎上才能開設下一門課程。現當代文學課程需要學生在完成古代文學的基礎上開設,漢語言文學專業理論課程要在語言和文學類課程完成之後再開設。而由於大學一年級開設專業課程有限,大學二年級基本上才會全面開設專業課程,所以很多專業課程都遺留或集中安排在了大學三年級。而對即將進行實習或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課程安排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

(二)專業課程設定單一化

就一般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培養方案來說,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定分為公共課、專業課和實踐課。毫無疑間的是專業課程是課堂教學及課程設定的重點。而傳統教學安排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課大多集中為文學類和語言類課程,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和語言學概論等課程。但是這對步入21世紀的大學生來說,已經不能滿足其知識需求,也不適應21世紀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發展要求。目前,對在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理論課程的安排比重過大,而實踐課程的安排非常有限,在理論和實踐課程安排上不平衡,且課程設定相對單一。如實踐課的安排大多采取中國小語文教育和祕書實務兩個方向,實踐內容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和單一性。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定的基本策略分析

(一)文理兼修實現通識教育

現有的教學培養方案和授課重點主要集中於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如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論、文學理論等。整個課程以漢語言文化的基礎理論為主要設定模式。關於漢語言文學的理論實踐課程相對是缺失的,以“寬口徑”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計劃由於專業理論的特色實踐能力培養不夠突出無法真正落實。而由於一些客觀原因導致專業方向課程減少,如只根據現有師資力量開設較多文學語言類基礎課程,而缺乏針對性人才師資力量的如唐詩研究、宋詞研究、古代小說研究、修辭學和魯迅研究、新詩研究和海派文學等課程就會減少開設或者是根本就不開設;而這就導致了漢語言文學課程設定的專業特色不夠鮮明。

因此,在當下的高校中,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定方面可以以“開放式課程”為設定理念,開設新課,改造老課,保留傳統專業素質教育對漢語言文學課程要求的核心內容,並開設以能力運用為目標,實現通識教育思路、適應教學模式、多介面課程實踐為內容的新課程,以便學生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還要對原有的傳統課程進行改造創新,最終實現“課程開放”的目標。

因此,在課程類別的設定中應將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公選課程以及實踐環節課程納入設定理念。並將知識轉變為能力的學科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以此為標準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以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主的能力型教學模式逐漸替代以培養知識型人才為主、重視知識點傳授的教學模式。

(二)理論結合實踐提高應用能力

隨著我國步入國際化潮流,在全世界引起了一陣漢語學習熱潮,作為一個傳統專業,漢語言文學有其獨特的魅力,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人數還是很龐大的一個數字,同時該專業的人才需求也是在不斷增加,但就目前的就業前景來說,在大環境下,就業形勢也是很緊張的,所以該專業的一般人才面臨著就業難。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是理論課程教學,所以如何將就業問題與課程設定和教學培養掛鉤,在課程設定中加入有利於就業的課程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間題。

所以,在現階段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定時,應注重理論課程和應用課程的結合。強化聽、說、讀、寫類應用課程以及自動化辦公中的中文資訊處理技術能力課程的`設定。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操作能力,實現通識人才的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採風與創作實習是實踐教學的一個很好途徑,學校可以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經生活工作的地方作為實習基地,由專業教師講課帶隊進行專業認識教育,便於學生在第一線親身理解文學創作的基本原理和技能。還可以通過深入民間採訪、請專家介紹、座談會討論等課程實踐形式,讓學生對民間文學或名家作品進行加工、評論或寫調查報告,提高學生文學創作或文學鑑賞能力。

(三)學分制下多開選修課

目前高校由於課時設定的間題,大多以課內必修課為主,選修課可有可無,非常有限。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寬厚的知識面是其專業素養的必然要求。為此,高校應該在必修課開設的同時,儘可能多地開設選修課以拓寬學生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從而提高綜合素質。課程設定可以將基礎理論課程和有特色的公開課相結合,形成課程設定“寬”和“厚”的鮮明特點。例如開設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研究、中國當代文學經典研究、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國古代詩歌研究、歐洲文學專題研究、美國文學專題研究、中國話劇研究;美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與批評專題研究、比較文學、民俗學等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分析研究能力。

(四)士曾加實用性課程設定

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增加課程的實用性,同時還應在課程中重視就業能力的培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應該鍛鍊口才、文才、心理教育等能力。由於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目前新聞出版等行業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網路編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要掌握相當的技術能力,如熟練運用WORD文件進行文字編寫、運用語言製作網頁等。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除了大量的閱讀,擴充套件知識面還要經常練筆,儘可能與媒體編輯、記者溝通,並且一定的策劃、組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專業課開設的同時,這類實用技能性的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用性課程以熟練使用辦公軟體(WPS系統,包括文件、表格、幻燈片處理);熟悉各種公文寫作;提高英語口語等就業必備實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擴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通識素養,培養其綜合能力,以適應新形勢下對人才的需求,並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各高校在教學課程的設定過程中應增加課程的實用性和多樣性,重視實踐能力培訓,打好就業基礎。所以研究分析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的設定對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