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對於完善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議

職場 閱讀(6.92K)

一、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概況。

對於完善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議

農村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我國農村戶口人員支付一定的勞動所得,在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獲得國家和社會的幫助,享受一定的養老金,用以保障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問題。自從 1991 年我國開始實施農村養老保險改革試點之後,農村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再到初具規模,可以說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的主要保障方式有:家庭養老、土地保障養老、農村社群養老、商業養老保險、五保戶制度等,其中家庭養老、土地保障養老是傳統的也是主要的農民養老方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鄉鎮企業的突起,這些傳統的養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令人十分擔憂。

二、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嚴重缺乏資金保障。

按照《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的規定,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堅持以“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政策扶持 ”為基本的

籌資原則,但實際上大部分地區農民參加養老保險並無任何國家的補助和補貼,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資金實質上主要來源於集體和個人兩種渠道。而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農村的集體組織由於受困於資金緊張局面而無力對農村養老保險給予補助;同時,農民收入在我國整個社會中來看還屬於低收入群體,他們用於眼下生產和生活資料方面的資金往往都會面臨困難,哪有多餘的“閒錢”來參加養老保險呢?所以,綜合這兩種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資金來源渠道,集體組織和農民個人都沒有、也不願意花費多餘的錢來參加養老保險,這導致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資金嚴重匱乏。

(二)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夠科學、規範。

世界上很多國家對社會保障基金一般都是採用徵繳、保管和使用三分離的方法,以保證養老保險金的安全性和能夠繼續保值升值。而在我們中國,絕大多數地方的養老保險基金都是由當地民政部門一手徵繳、保管和使用的,並且又沒有相應的監督部門進行監管,所以民政部門和當地政府擠佔、挪用甚至侵吞、浪費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現象比較嚴重,使農民對參與養老保險失去了信任。

(三)農村養老保險基金難以實現保值、增值,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

根據《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規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以縣單位統一管理,縣(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機構,在指定的專業銀行設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專戶,專賬專管,專款專用。保費只能用於購買國家財政發行的利率債券和存入銀行獲得利息收入以實現保值增值,為避

免風險,農村養老保險金不能直接用於投資。但事實上,自從 1996 年以來,我國銀行的存款利率一直都比較低,再考慮這些年以來的通貨膨脹因素,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利用銀行利息來獲得保險金的收益其實很低,甚至可以說已經出現了縮水貶值,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目的的實現——保障農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以後生活需要上的資金供給,所以也就嚴重影響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

(四)家庭養老負擔過重。

在我國傳統的農村家庭生活中,老年人子女眾多,所以晚年養老會有充分的保障。而隨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使得農村的家庭規模越來越朝著小型化發展,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意味著一對夫妻要贍養四位老人,這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時間、精力上來看,對農村的年輕子女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是一些家庭貧困的農戶,子女養老力不從心,或者出現不孝子女拒絕贍養老人、對老人生活不聞不問、甚至虐-待遺棄老人所以說獨生子女家庭養老負擔的增重,將會對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帶來很大的威脅。

三、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採取積極全面的宣傳政策。針對目前農村流動頻繁,群體意識不強的現狀,循序漸進,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採取形式多樣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採取辦專題講座、印發宣傳手冊、製作宣傳牌、彩裝宣傳車等形式,合理有效地宣傳農村社保的政策,提高農民的養老意識,群眾樹立防老、養老、敬老意識,使農民真正意識到保險是養老的可靠保障,自覺、積極參保,使保險進入農民的思想裡,成為生活的部分。同時也要將政策宣傳到位,不能急於求成,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項工程非常浩大

的工作。

(二)出臺具體的措施。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和人口結構,在全國性政策的指導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儘快制定出臺具體的指導意見,對於新型農保制度的制度模式、籌資方式、政府補貼、待遇調整、工作機制等規範到位。同時抓緊建立專業的基層社保單位,確保政策的順利實施。

(三)建立多渠道的資金來源。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作為一種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會養老待遇的保險制度,離不開資金的支撐。為確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能夠有效運作和可持續發展,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應當在自願的基礎上繳納一定的保費,繳納保費的多少應取決於當地的經濟情況,設定多個繳費檔次,鼓勵當地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為參保農民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費補助,對於特殊地區,國家加大補助力度,變全年一次躉繳為分期收繳,以緩解群眾和地方政府的經濟壓力。

(四)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新老制度的銜接是“新農保”政策開展的一個關鍵點,其制定和實施得難度比較大,需要進一步研究制度銜接的辦法,兼顧公平與效率。新農保制度與其他社保政策之間應可以相互轉換、銜接。“新農保”在制度制定時需留有介面,以便將來與其他養老保障制度銜接。一是制定與其他社保政策的詳細轉換辦法在統籌區域範圍內製定統

一、規範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流程,規範轉換、銜接的操作辦法,解決不同社保政策間、不同地區間的基金結算問題;二是完善養老保險金的計發辦法,把農村居民在各個不同時期形成的養老保障權益都予以體現。

(五)保證資金運作的安全性。新農保實行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制度。其中個人賬戶將會積累起大量的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將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重大挑戰。為了更有效率地運用農保基金,保證其安全性,必須提高新農保基金的統籌層次。要加強立法,為農保資金的運營和投資營造良好的。要加強監管,防治農保基金的挪用、擠佔、揮霍與浪費。要加強對我國的培育,為農保資金的投資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經庭如,華黎。農村社會保障離不開財政支援[J].銅陵學院學報,2017,(2)。

[2]權錫鑑,姜偉。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J].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7,(4)。

[3]龔文君。空巢家庭的養老保障問題研究[J].西北人口,2017,(1)。

[4]孫莉萍。論我國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J].新農村建設,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