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如何給家長溝通通用15篇

職場 閱讀(2.06W)

如何給家長溝通1

一、真誠相待,信任尊重家長。

如何給家長溝通通用15篇

我們要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充分感覺到教師是真心地為學生成長和發展著想,對學生有愛心和責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家長,擺正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家長與教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師與家長加強聯絡,目的是共同的。教師與家長其實是同盟軍,家長和教師一樣應該對孩子的成長起教育、引導和示範作用。家長與教師之間不存在身價、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師與家長若能夠相互信任,相互激勵,則會出現友好、愉悅和互相合作的氣氛。所以教師要以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討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與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

成功的老師通常是最佳的傾聽者。傾聽不意味著不說話,但傾聽絕對是少說話。在傾聽時,要聽明白家長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談話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援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三、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不同型別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型別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要想辦法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儘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對於個別不太講理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如何給家長溝通2

寶寶在兩歲的時候是很調皮的,他們可能會經常做出一些讓家長生氣的事情,在幼兒教育中,家長想和他們講道理,但是家長們看著兩歲大的孩子說,這麼小的孩子話都不會說還能和他們講道理嗎?是的,我們可以用一下三個方法和寶寶講道理。

1、用孩子體會過的感受講道理

我們往往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有一個很深的記憶。美美不到1歲時,對家裡的電飯煲煮飯時冒的蒸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想伸手去觸控,我們都很擔心會燙著她,於是就教育她說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你可能會被燙傷的,但是她就是聽不下去。終於,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她停止了這個危險的舉動,願意就是她摸暖氣管時被燙了一下,我告訴她這就叫“燙”(後來我摸了暖氣片,真的是很燙),於是她就記住了。當她再伸手去摸鍋裡的蒸汽時,我就告訴她“燙,暖氣燙了你,白汽也燙”,還帶她走到暖氣邊。這時她就開始邊說“燙”邊後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讓孩子從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實非常善於察言觀色,他們經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觀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興的情緒,他們也會琢磨這個表情的含義。美美不愛吃絲瓜,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絲瓜炒雞蛋給她吃,她吃了之後馬上就吐出來。起初我們以為是有什麼籽,不過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給她吃她還是吐。我板起臉來告訴她,如果不愛吃可以告訴媽媽,這樣吐得一地髒髒的,媽媽不高興。她看了我的表情後,低著頭也不高興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訴她把媽媽咬疼了,她是明白什麼是“疼”,因為孩子摔了碰了的時候我都告訴她這叫“疼”。我問她現在媽媽疼了,怎麼辦呢?美美看著我,想了想,用小手輕輕地摸了摸我的手,相當於給我揉了揉,因為平時我就這樣對她的。我非常感動,表揚了孩子。這個就和絲瓜聯絡了起來,接下來雖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裡,看著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後很少再咬人了。

3、讓孩子從大人的示範中明白道理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聽不懂複雜的話,但是父母平常的做法會給孩子一個示範性的作用。孩子在發展自我意識的時候,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會不自覺地說“這是你的,不要給別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確會特別保護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誰也不能動,包括最親近的人。美美在這個方面就顯得比較沒有“心眼”。她也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東西,但是在家裡我們會經常和她交換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隻給她自己吃。所以,當她在外面玩,看到別的孩子為了爭奪玩具而哭泣時,她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美美當然也有自己物品的歸屬感,無非是我們不讓她獨佔罷了。同樣,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處危險地向下看,大人也最好不要當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關窗戶。

如何給家長溝通3

1、家長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缺少心理調節能力的孩子會難過半天。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係,堅強一點”,“這沒什麼好難過的”等話語,這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如果父母把話改一改,比如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2、家長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這是一種不良好的溝通技巧,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3、家長要及時瞭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父母應該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話,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這是不好的親子溝通技巧。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甚至促使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4、在回答孩子的問話時要注意方式

孩子提出問題時,應先了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回答。例如孩子問:“媽媽,你要不要去買菜?”這個問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媽媽,我想跟你一起去買菜。”假如你知道孩子的真正目的,就可以說:“是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孩子聽了必定會很高興,因為這正是孩子當時的心願。

5、家長對孩子說話時要避免用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

所謂的負面比如家長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趕快……”、“限你在五秒鐘內……”、“我數到一、二、三……否則……”、“你應該……”、“你真笨”、“你好環”、“你太讓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帶有指揮、命令、警告、威脅、責備、謾罵、拒絕等負面意義的說話語氣。而且說的多了,孩子對此更是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家長再說類似的話就沒有任何意義,還讓孩子感到厭惡。

6、在與孩子交流的話題上,可以經常變換新鮮的內容

常變換新鮮的話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你猜猜看今天我發生了什麼事?”、“你知不知道為什麼小孩子最喜歡恐龍?”、“如果有一天,太空人真的不到地球……”等問題,相信會比“今天過得好不好?”“快樂不快樂”更能吸引孩子。因此有時一些囉嗦的話反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只是要運用得當。

7、家長要懂得充實孩子的生活經驗

父母與孩子對談的題材,大部分是來自生活之中,因此培養孩子一顆敏銳、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車子的顏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打扮、說話內容、百貨櫥窗等,都可以成為談話的素材,孩子的觀察力會自然而然地提高。當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的引導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給家長溝通4

一、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父母要善於無條件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態度誠懇。

二、學習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父母不妨花點時間體驗一下孩子迷戀的漫畫書、流行音樂、網路等等,不要輕易做道德評價,而要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追求的合理性。

三、積極調整親子關係

父母要將孩子作為寶貴的“家庭資源”,在情感交流上親子之間要力爭達到“資訊平衡”,放棄自以為“永遠正確”的居高臨下的姿態,向孩子學習。

四、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重要的家事,父母可開誠佈公地告訴孩子,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助於創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氣氛。

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自私的溺愛。要使青春期的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幫助他們解除青春期的種種煩惱,父母們就要用對待青年、成人的態度,來引導少男少女明確自己“準青年”的身份,父母應儘早放手,做一個稱職的孩子的“成長參謀”,讓孩子對面臨的各種問題,學會獨立地思考,自覺地積極行動。順應,才是因勢利導的科學態度和家教上策;順應,才可能被孩子視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長的小樹,有頑強的生命力,要給它充足的陽光、空氣、營養和水分,這就是理解;但他們精力旺盛,充滿夢想和願望,可能長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時修剪多餘的枝杈,保持樹幹的筆直和樹冠的豐滿,這就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點點”,就可以做一個好園丁,抓住這青春加速成長的關鍵期。

如何給家長溝通5

1、留下好印象

抓住第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力爭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

應該說,與大部分家長的第一次見面,就是第一次家長會。家長的心情大都是一樣的,都想借此儘可能瞭解自己孩子的老師,以便確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學習。在家長會上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家長信服自己。為此,就該精心準備,把自己對本班學生的教育和教學設想、計劃以及準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告訴家長,並簡潔明瞭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我們班的班訓是“誠實、守信、自覺、認真”;目標是“各科學習,全面提升”。二是讓家長敢於接近自己。於是,說話的時候就應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表情,讓家長感覺親切、隨和而又熱情,並給家長留下聯絡電話,希望多與家長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這樣,就會讓家長覺得自己是個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為以後與家長的溝通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

對不同型別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型別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就該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首先應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七年級時我班有個男孩子,家住隔壁鎮,由於路程遠所以住宿,但他比較嬌氣,總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讀書了,而家長比較疼愛他,就也想幫他轉學。面對這種情況,我在跟家長溝通時,首先對孩子想家的念頭及家長的擔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長分析鍛鍊孩子離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處,先說服了家長;而在跟該學生交流時,我先肯定他的優點,循序漸進的引導他認識自己目前的.弱點,再與他一起分析這種弱點帶來的危害性,然後跟他商榷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他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就該多報喜,少報憂,滿足家長欣賞孩子優點的榮譽感,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如:我班有幾個學生,家長第一次見我就說:“老師,我這孩子國小就總是被老師投訴的物件,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幫我看嚴點吧。”這種情況,我就儘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就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對於有些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家長,特別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為及規律的觀點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援。如:我班曾有個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個學期安排在六樓,第二個學期安排在五樓,就打電話給我說:“你們學校怎麼搞的,交同樣的錢,別的孩子就在二樓三樓,我的孩子就住這麼高,我每次來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長投訴,你們校長的電話是多少?……”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長不理解就很大意見。我先聽她說完,並對她既要工作又這麼遠來看孩子還要上這麼多層樓確實很累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解釋學校為什麼這樣安排,還有,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鍛鍊身體的機會……等等。這樣,家長終於理解而不再投訴了。

3、要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識。

A、尊重家長:

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

尊重學生家長是處理好老師與學生家長關係的首要條件,現就“請學生家長到校溝通有關學生在校問題”這一問題談一下。不論在任何情況請家長到校,應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時更應注意這一點。在學生犯錯誤要求學生家長到校的情況下,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如果能自己聯絡上的就儘量不叫學生自己回家聯絡,應主動聯絡以表明我們做老師的誠意和態度。

第二,學生家長來校以後不應該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斥他的孩子,不管怎麼樣,聽別人訓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第三,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境裡向學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

另外,現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有文化,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經常徵求並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覺得我們當老師的比較民主、誠實可信,有利於老師和家長的聯絡溝通。

B、肯定孩子:

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

C、對家長一視同仁

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的那一天起,家長和教師就開始了共同的歷程——教育好孩子

D、語言的藝術性

先揚後抑,即先肯定孩子的優點,然後點出不足,這樣家長就易於接受。

如何給家長溝通6

湖南衛視一年級節目的開播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有一幕就是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問題,學生馬皓軒用擀麵杖打了李昊煜的頭,陳學冬給馬皓軒的媽媽電話的時候,馬皓軒的媽媽說孩子不是故意的吧?陳學冬說就是故意的,引起馬皓軒的媽媽深夜大鬧學校,為此陳學冬還鞠躬道歉。以上的事情我們先姑且不論誰對誰錯,但是以上的事情引出一個問題,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技巧。

現在社會,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其他親屬的目光從孩子出生就集聚在孩子身上,孩子稍微一有變化,一大群人就驚呼不斷。為了使家長放心,老師在和家長的溝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技巧。

首先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尊重差異,和而不同。因班級的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大的.影響就是來自家庭,因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個家長的工作環境、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經濟條件、家庭成員的素質都將影響孩子的性格,所以老師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首先學會存在的差異,然後和家長商量著尋找解決的辦法。要讓家長明白其中的緣由,要明白自己的小孩和別人小孩的差異。

其次,在遇到孩子有問題的時候,要有的放矢,心平氣和。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在學生中,有聽話的,就有淘氣的,所以,對於淘氣的孩子,老師要懂得放矢,心平氣和。因為通過教育,我們不可能培養一模一樣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表明孩子所存在的問題,但是不要過分的刻意。讓孩子的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慢慢的改掉不好的習慣。

如何給家長溝通7

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可是你試過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麼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祕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

五、相互間多多交流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想法,也應該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如何給家長溝通8

在幼兒園工作已有十個年頭,在這十年的時間裡,我認為幼兒教師不管在一線搞教學工作,還是在後勤搞管理都應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就是學會與家長交流溝通。作為幼兒園一線老師,與家長溝通是積極尋找教育幼兒的最佳切入點,這對提高教育質量,發展幼兒個性,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管理者,與家長溝通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辦園方向、要求標準及調解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家長工作在幼兒園整個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提到“與家長的溝通”這個話題,就讓我想起自己剛剛走上幼教工作崗位時,看到家長來的時候,會特別的緊張,不知道該怎樣和家長交流,只是一味的和孩子說“早上好”、“再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自己也積累了一定的與家長交流溝通的經驗,作為一名幼兒工作者應該怎樣與家長交流溝通呢?從工作實踐中我逐漸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以禮待人,用微笑打動每位家長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幼兒園的工作也不例外,每天家長送孩子入園時,我們老師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滿臉的微笑、簡短地問候接過孩子,用我們的微笑和熱情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家長在這一天裡心情愉快,安心工作。

在面對家長的態度不友好時,我們教師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不和家長爭執,學會傾聽,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景,都能輕鬆解決,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二、教師應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彙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可以先向家長介紹一些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需改正的地方,這樣,便於家長接受。比如:對小班孩子的家長切忌說“你家孩子又尿床了”,“教教你家孩子吃飯吧”等。

三、以理服人,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經遇到一位家長向我提議:“曾老師,你們幼兒園怎麼回事,早餐一點都不好,我怕孩子營養不良都是在家吃早餐,生活費只交一半。”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先遞給她一杯茶,請她坐下,讓她先消消氣把事情原委說清楚。我認真傾聽家長的訴說,知道其原因,然後再耐心解釋,告知幼兒園配餐是由專人負責,根據幼兒每天的身體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營養配置而制的;其次要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共同進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最後也對家長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表示虛心接受和及時改正。家長從我這裡瞭解到了幼兒園的管理和正確的,及時的改變了對幼兒園的看法,增加家長對我們的信任。

當家長怒氣衝衝地對幼兒園工作發洩不滿時,作為管理者不能與家長針鋒相對,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沒有推卸責任,對家長愛理不理;而是先穩住局面,弄清情況,進而消除誤會,並主動道歉。

四、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裡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時候,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定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

五、教師應通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教師可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園地、家訪、約談、家園聯絡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多渠道與家長交流溝通。教師和家長的交流溝通是對孩子發展與教育問題上,家園雙方隨時互通訊息,交流看法,以求全面瞭解孩子發展的情況,在教育上達成共識,從而共商教育策略,協同進行教育。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理論水平,這樣才可以架起心與心之間的橋樑。

如何給家長溝通9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離不開溝通,教師與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顯得尤為重要。雙方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目的,按說,家長與教師在大方向上,是沒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點,所以,教師在與家長交往與溝通中,也會出現家長與教師產生矛盾的現象,最明顯的一方面是在溝通方面產生誤解。那麼,我們教師應該怎麼樣才能儘量保持與班上的幾十名家長協調一致,良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呢?我通過學習和教學體會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第一、愛心是家校溝通之“本”

教師首先要用自己寬闊的心胸來欣賞、包容、熱愛孩子。欣賞每一個孩子的長處,包容每一個孩子的短處。本著全心全意為孩子的目的,來與家長進行交流孩子在園的表現,並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這種愛傳遞給家長、感染家長。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在愛他的孩子,盡心盡責為孩子們的教育而工作。那麼家長自然會信任教師,並且持積極的態度來與教師溝通,熱心支援、配合教師的工作。

第二、與家長溝通要實事求是,也要講究方法。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做了錯事之後是不會向家長坦白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徵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駕馭好批評的藝術,用愛心感化家長,使他能理智地與老師一起解決問題,工作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第三、與家長溝通,報憂也要報喜。

平常我們聽到最多的是:“哪個學生不聽話了,打個電話給家長說一下。”可我很少聽到說:“哪個學生有進步了,打個電話給家長說一下。”長此以往家長只要一聽到是老師的電話,直接反映就是我的孩子在校不聽話了。可我認為孩子不聽話可以告知家長,但更多地要把學生的進步告知他的家長,尤其是他的孩子確實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或成績後,這是你和家長的溝通也尤為重要。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家長不喜歡聽到自己孩子進步的訊息,如果你把喜訊帶給家長,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聯絡,這樣學生高興、家長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因人而異的溝通藝術

一個班的家長,性格、受教育程度、職業等都有許多不同。所以,我們在與他們溝通的時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對於性格直爽、心胸開闊的'家長,可以採用直接的方式與家長溝通。而對於脾氣急躁、比較沒耐心的家長,教師又要運用循循善誘、多表揚、婉轉提醒的溝通方式;對於缺乏主動與教師溝通的家長,教師要積極、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現。這些都需要教師根據平時的觀察,分析各類家長的特點,採取恰當的溝通方式。

總之,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懷著一顆一切為了學生的愛心、熱心地向家長介紹學校情況、教學狀況;誠心地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孩子生活上、學習上的問題;虛心地接受家長的建議;耐心地解答家長的疑問等等。有了“愛”,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會迎刃而解,我們當老師的也會做到問心無愧。

如何給家長溝通10

加強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1、“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催化劑。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加強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2、“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教師的家訪。每次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最好請任課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絡。教師在家訪中要有誠心和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如果教師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教師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加強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3、“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征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援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加強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法4、“文明用語”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

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 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 ⑶.謝謝!多虧您的支援與幫助,這件事才辦得這麼好。 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著提醒他……。 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瞭解一下好嗎? 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進步很快。 ⑻.請問您是來接哪位孩子的? 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 ⑽.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

從廣義上說,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機結合,但直接具體落實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學校。而在家庭和學校直接對孩子實施教育影響的則是教師和家長。我們很難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孰輕孰重,但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與教師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學校教育事半功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絡,共同教育好祖國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給家長溝通11

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和學生接觸外,就不可避免地會和學生家長接觸,和他們一起交流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一起商討提高學生學業的方法等等。所以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必須講究一定的技巧才會做到有效。

現在的.家庭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她)們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幾個老人伺候一個孩子,捧在手心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面對這種現狀,家長們渴望從學校、從教師身上獲得一些教育孩子的經驗和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老師是暫時的,家長卻是終身的。所以老師要從家長這方面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態度上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教師與家長要以禮待人 坦誠相待。當教師和家長溝通之時,應有一個坦誠的心態,不保留,不言過其實,不捏造不實之事,將事情的原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知家長。教師與家長溝通時還要面帶微笑,教師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溝通是一門藝術,教師要藉助家長的力量來助力我們的教學,要不斷地學習溝通的藝術。

如何給家長溝通12

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方法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

2、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真誠地作出反應,而不是敷衍,真實地表達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訓導。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還比內容更重要。想一想我們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我們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據美國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在所有的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作用。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衝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麼時機是適合談話的呢?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因為一天下來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時機,找到孩子的興奮點,父母便可潤物細無聲地轉達其觀點了。衝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不是攻擊,批評只對事不對人,用建設性的意見代替批評,將批評轉化為希望,這才是批評的最終價值之所在。

4、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

與家長溝通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後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師不會教,一方怨家長不會養。這樣,導致雙方產生對立情緒。班主任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防止只“揭短”“告狀”的現象。

2、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於孩子。結果造成學生家長怕見老師,於是影響了家校的聯絡。因此,在與家長交往中,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以商量的口氣與家長共商教育方法。

3、正確評價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接觸,往往離不開評論學生。這時,首先要了解家長的道德修養水平,先請家長談學生在家的表現,隨後班主任才談學生在校表現,這樣避免家長由於學生在校出現問題產生心理壓力,搞僵關係。其次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好的都好,壞的全壞。應讓家長聽到教師的肺腑之言,使其產生與班主任共同教育學生的願望。教師與家長談話時,千萬要避免只“告狀”,除將孩子的問題告訴家長,對孩子的進步也要實事求是地談。在談孩子的缺點時,教師還應主動、坦誠地檢視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誤,商討糾正、改進的措施。讓家長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們的孩子,從而接受你的意見並積極合作。

如何給家長溝通13

一、孩子固執的原因

1、孩子的天然敏感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2歲後變得特別喜歡說“不”,這實際上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標誌。自我意識的增強,讓他們對待某些事物越來越主觀,而這個過程是孩子必須經歷的,我們稱它為“執拗敏感期”。

所以說,這時的寶寶固執並不是脾氣壞,只是他們自己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要求與安排,他們想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想讓別人瞭解這一點,但又因為能力有限,就會經常和家長的主張產生衝突。願望達成之路被阻撓時,沮喪、失敗、委屈會讓孩子大哭。

2、家長的錯誤

小部分孩子的固執是受遺傳因素影響,大部分孩子的固執都和父母的教育有關。比如說父母十分嬌慣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無論是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家長都樂意幫孩子達成。過量的關愛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長時間下來,偶爾一次沒有滿足孩子,那麼孩子會用各種方式抗議大鬧,直到父母妥協,這不就是固執的一種表現嗎?

還有的家長對孩子實行的是嚴格式教育,不允許孩子有一點過失,一旦出現失誤,輕則訓斥重責打罵,長此以往,孩子的反抗心尤其強烈,就算真的是自己的錯也不肯低頭,越來越固執。

另外,有一部分孩子的.固執性格是出自父母的心理暗示。比如孩子有時耍耍小性子,家長馬上會用任性、犯倔這些詞彙來形容孩子,給孩子貼上標籤後,孩子會認為:哦,我原來是這種孩子。他想不固執都難。

二、怎樣幫助固執的寶寶

1、不去諷刺孩子固執的後果

孩子固執於自己去完成某件事情,但卻受能力限制很難做好,比如想自己穿襪子,卻怎麼穿都穿不上,這時家長一定不要對寶寶說:你看,我說你穿不上吧!而是對寶寶說:穿不上沒關係,媽媽幫你!然後很自然的去幫助寶寶。

2、不必一味壓倒

孩子的固執如果合理,那就讓他們自己做主去做吧,等到自己無法完成時,他們會向家長求助的。這樣更容易培養起孩子的獨立與自信!

對於孩子所固執的事情,如果沒有危險性,家長可以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讓孩子去做,但若不合理有危險,那家長應該巧妙的引導孩子放棄做這件危險的事,對於固執的孩子要理解,但也要有規矩哦!

如何給家長溝通14

老師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方法:勿說這十句話

1、“不可能,絕不可能有這種事發生、” 應該說:”我查檢視、”

有些教師,比如一些比較敬業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信心,當遇到家長抱怨時,本能地順口溜出這樣的話、然而,這樣的語言會嚴重傷害家長,因為既然“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那麼,家長的抱怨一定是“謊言”了、無形之中,教師把家長置於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緒激動的家長更加氣憤、

2、“不行!’ 應該說:“我能做到的是……”

當家長對教師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標以外的要求,教師大多會理直氣壯地對家長說:“不行!”然而,使用這種生硬的語言拒絕,容易給家長留下這個教師難於溝通的印象、因此,對於家長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師應多考慮:我能為家長做些什麼?即使我們的教育觀念是正確的,也應對家長曉之以理地說明不能這樣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這種句子開頭,能委婉地表達教育的意圖,易於達成家園共識、

3、“那不是我的工作、”應該說:“這件事該由……來幫助你……”

當家長請求教師做教師職責以外的事或對學校工作有疑慮時,教師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來簡單應付了事,而是應該採取積極幫助家長解決疑難的態度,帶家長去找能幫助他解決問題的有關部門或班級,表現出對家長的重視、

4、“你是對的——這個教師(班)很差勁、” 應該說:“我理解你的苦衷、”

如果一位家長對本班其他教師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滿時,教師千萬不要通過對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這種帶有移情作用的語言來表達對家長的理解、關心,而不必通過同意或不同意來回答家長的問題、移情作用在於已明白和意識到家長的心情,但沒有必要非得贊同他們、教師通過使用移情語言能讓家長有一個發洩的機會,有利於學校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

5、“我絕對沒說過那種話、”應改說:“讓我們看看這件事該怎麼解決、”

如果一位生氣的家長想要指責一位教師對他(她)造成的麻煩時,這位教師本能的反應是自衛、然而,如果讓這種本能佔上風,這個教師就會聽不進家長的話了,失去達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當教師發現類似“我絕對沒有說過那種話”——這種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的話要到嘴邊時,應閉上嘴,深吸一口氣,然後,對家長說:“讓我們看看這件事該怎麼解決、”通過抵制這種迫切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便能很快地、輕鬆地把問題解決掉、

6、“這事你應該去找我們校長說、” 應該說:“我試著幫助你解決、”

家長有時會向教師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學校常規做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把這種事情很快推給校長其實是一種對家長和學校不大負責的做法,教師應該考慮自己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家長解決這一問題、如果確實需要校長參與此事,教師可以把這一原始情況反映給校長,然後帶著解決辦法來到家長面前、這樣在家長眼裡,教師就能樹立起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

7、“你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應該說:“你的孩子一直有進步,只是……還需努力、”

教師在向家長指出調皮幼兒的缺點時,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語氣把孩子的問題陳述出來,造成家長較為難堪的局面,嚴重的還可能使氣急敗壞的家長對孩子有過激的行為、為了讓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學生,教師在指出學生缺點時,語言應以“你的`孩子一直有進步,只是……還需努力”這種正面讚揚形式提出較為合適、

8、“這事太簡單了、”應該說:“我認為,這事的解決辦法是……”

教師每天在學校接觸孩子,對孩子常規及表現可能是爛熟於胸,但有些年輕家長對學生及學校不甚瞭解,時常會提出一些在教師看來是“幼稚”的問題,此時教師絕不能有欠考慮地說出“太簡單了”之類的話、因為這種話極容易使家長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認為教師是在貶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師特別是年長教師和年輕的家長溝通時,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態度與家長交流,以達到家校配合教育學生的目的、

9、“我忙著呢!”應該說:“請稍候、”

教師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為一個請求幫助的家長服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尤其當家長接送孩子時,教師常常要面對許多家長的詢問或要求,如教師正在跟一位家長交談時,另一個家長在旁邊急於提問、面對這種情形,一些教師容易對家長說:“我忙著呢!”這就等於對家長說:“幹嘛打擾我,看不見我正忙著嗎?”優秀的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得體地說:“請稍候、”這樣簡短的一句

話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語調,可以使家長領會教師已意識到他的存在,一定會盡快幫助他、

10、“冷靜點、” 應該說:‘很抱歉!”

當家長失望、生氣、沮喪和擔心時,告訴他們冷靜下來就意味著他們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師想讓家長心情平靜下來,就採取相反的方法——向他們道歉、道歉並不意味著教師贊同家長的觀點,或教師有過錯,而只是說教師對所發生的一切和對家長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示抱歉、

如何給家長溝通15

國外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和我們國內的父母不太一樣,他們容易和孩子交流,他們是怎麼和孩子相處的呢?

傾聽

有經驗的父母提出,通過聽孩子說話來了解他們的感受,是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方式。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大還是小,都要儘可能找時間立即去傾聽他所說的話,而不要讓孩子等你有了空閒時間再說。與孩子談話,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瞭解和教導孩子的機會。立即傾聽孩子的談話,有助於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樣孩子才願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訴我們。而對我們來說,瞭解孩子頭腦裡想的是什麼,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利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首先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上給孩子作決定的自由,然後再將他們可以作決定的事情範圍不斷擴大。隨著孩子年齡和能力的增加,我們可以讓他完成更難的任務,從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務的驕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這一點對於我們這些只有一個孩子的媽媽來說,的確很重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敬我們、愛我們。事事都包辦代替的媽媽,顯然不是好媽媽,這樣只能害了孩子。孩子雖小,但他有自己的頭腦、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我們只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幫幫他而已。試想,一個十幾歲的大孩子如果鞋帶開了自己還不會繫好的話,他會感謝媽媽以前十多年來辛辛苦嗎。

充足的愛

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有價值的禮物就是“愛”——慷慨和無條件的愛。我們應儘可能多地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愛他。無論孩子犯了怎樣嚴重的錯誤,媽媽都要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詞語,在批評孩子時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滾開,我再也不願見到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別來見我”。這隻能將孩子與父母間的情感聯絡隔斷,使我們失去教育引導孩子的機會。

多和孩子在一起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遊戲,例如扮演一名教師、售票員或足球教練、汽車司機。兩種最好的親子活動是:一起讀書和一起遊戲。所以,最好把看電視的時間節約下來,用來與孩子一起讀書和遊戲。還有一點,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要儘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種東西。這樣,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使他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選擇最適合的發展空間。要是能全家人一起來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這不僅給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學習的機會,還會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