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淺談如何與孩子溝通

職場 閱讀(6.65K)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發展十分重要,以下是“如何與孩子溝通”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淺談如何與孩子溝通

如何與孩子溝通

現在許多家長都感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困惑,孩子不聽話,什麼方法都用過了,但不管用,實在是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這些問題發生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卻應在父母身上找,即孩子生病父母要吃藥。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父母不能與孩子很好地溝通交流。

1、父母與孩子要坦誠交心。這樣才能瞭解孩子的心境,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出現了問題然後才能對症下藥,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幫助。

2、要達到良好的溝通,父母溫和的態度很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總是以一副威嚴的的面孔對孩子,以嚴厲的語氣與孩子講話,無形中會使孩子產生畏懼的心理,從而不敢和父母交流,有的孩子甚至還會產生反抗的心理。

3、平等相處,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無年齡、無性別、無職位、無地位之分。與孩子交朋友,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要看得起孩子,對他有一種認可的態度,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完美無缺的標準,高出孩子實際年齡的尺度來要求孩子。

4、和孩子交流時要多傾聽、少說話。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總是自己說讓孩子聽,特別是當孩子在某一個問題上申訴時,家長就以翅膀長硬了為理由,堵住了孩子說話的機會,而這樣的交流,實際上是家長給自己設定了與孩子溝通的障礙。

5、避免誇張的認錯。誇張的認錯實際上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威脅行為,因此常常更容易激起子女的憤怒。像“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錯!”“反正你總是對的,我都是錯的!”這種句式顯然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毫無認錯之誠意。如果你真正想息事寧人,不想激起子女的憤怒,那麼,準確的句式應該是:“也許你是對的”,“也許是我錯了”。

6、主動分享自己的感受。做父母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擔心向孩子表明,去增加孩子擔憂的心理負擔,但有時不妨主動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及對事情的看法,孩子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向你訴說他的心情、感受與看法了。

7、身體語言的重要。目光的接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將上身略為前傾地聽孩子講話等,這些小動作,皆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然,也別心急,指望一坐下來,孩子就會滔滔不絕地開講,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體語言,讓孩子知道,你已準備和他“聊”了。

8、別問一些太空洞的問題。譬如“今天如何?”“學校好嗎?”也別常用,“為什麼?”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想保護自己。學著用一些日常生活來勾引出話題。

孩子有興趣的電視節目或作業即是一個好開頭。

9、瞭解孩子的想法。大部分時間,孩子只是想從他信任的成人中,確定自己的想法與做法。所以,我們可在瞭解情況後,做個回答或支援。

10、多與孩子相處,每個孩子都需要與你單獨相處的時光。有一個母親,說她很珍惜接送女兒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沒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沒有父親的吼叫聲。

11、對孩子表達你無條件的愛。自孩子小時,即讓孩子很清楚地瞭解到你是關心他的,是願意接納他的。

12、與孩子處於同一高度講話。如果你筆直地站著,跟孩子講話,對於孩子來說,大人的高度比較高,會造成壓迫感,如果你想更親近孩子,最好是和孩子處於同一高度講話,當你蹲下來,和孩子處於同一高度的時候,你會看到孩子所看到的世界,這同樣有助於你理解孩子的世界。這樣對於孩子來講,也會感覺到更舒服。

13、自我暴露,引導孩子表達。通常孩子如果遇到了什麼高興的事情時,會情不自禁地告訴周圍的人,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高興的事,對於比較安靜的孩子,就不一定會主動說出來。如果你知道孩子是因為什麼事情而不高興,或者是因為什麼事情正在難過或生氣,但是他卻不敢仔細地表達出來。那麼你也可以嘗試講講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歷,同時講講自己當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再進一步慢慢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表達感受和情緒。

與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需要技巧,做父母的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隨時在意我們的身教與言教,孩子是不會太讓我們失望的。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有耐心,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和孩子站在同一個方向,同一個位置,才能更接近孩子的世界和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