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熱門】佛語的語錄大集合58條

語錄名言 閱讀(3.19W)

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個人了。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佛語的語錄58條,一起來欣賞吧。

【熱門】佛語的語錄大集合58條

1、有一種人,不管你對他多好,他都會隨時對你反咬。你的善良,會被他當作懦弱。你的溫和,會增加他變本加厲傷害你的勇氣。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壞人是變不成好人的,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讓壞人把我們變成壞人,不讓惡人教會我們作惡。

2、入得世間,出世無餘。

3、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包,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於幸福或傷痛,只能埋於心底,有些冀望,關於現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4、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著不然,便是無上菩提大道。

5、鮮花盛開需要足夠的土壤,但前提是要讓自己先發出芽來,社會會隨著我們的成長程序把我們從小花盆移植到大花盆,如果我們是參天大樹,還會把我們放置在野外的沃土中。當幸福近在咫尺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珍惜。別當它離開了,才恍悟:原來,我們曾那樣接近過幸福。

6、對人和睦才能歡喜、自在地過日子。

7、敵人對敵人,仇怨對仇怨,一方被傷害,報復必更殘。《即興自說·第四彌凱耶品·牧牛人經》

8、人們浩嘆人生苦短的時候,他們的生命之蠟正在一點點熔化。不管我們樂意不樂意,接受不接受,生命之蠟都以自己的速度燃燒。面對生命的一截截短去,與其坐而感慨,不如起而行之,用燃燒的光和熱照亮有限的人生,熔鑄無垠的精神,鍛造硬朗的靈魂。

9、執著的只是想法,而非活法如果一條路走不通,那隻不過是在暗示另一條路上的輝煌。

10、苦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之一,是佛教對人的現實存在所作的狀態定位和價值判斷。苦諦是四聖諦之一,也是最關鍵的一諦。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

11、高尚的人施捨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捨所產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佛陀的格言》

12、人生短暫,瞬間即逝,有太多的東西根本就不為我們所掌握。過去已成過去而不可追,未來依舊是未來而不可測,只有當下的這一瞬間、一秒鐘、一個念頭,才是實實在在掌握在我們手中的。

13、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無法打折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如果我們試圖把它們當作商品來衡量,就會使本來美好的東西變質或者腐爛。

14、學佛,要學"明白道理、把握人生、身體力行”。

15、調護他人,正調護自己處。調伏得自己一分習氣,方調伏得他人一分習氣。視人猶己,捨己從人。(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五之一

16、若一切所求都是為了利他,就不必尋求自利了。(宋)岡波巴《寶鬘集》

17、時光過得很快,過了一天,我們的壽命就會減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魚兒,沒有一點快樂可言。佛教講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無論是參禪還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長期纏繞在心頭的妄想之心。

18、我們應該以真誠與包容心,來善待他人;以善巧與智慧心,來處理事情;以慷慨與無私心,來善用財物。如果我們生活的點滴中能做到如此,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與什麼物,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與快樂。

19、身體沒有食物,可存活幾十天;沒有水,可以存活幾天;沒有空氣,只能活幾分鐘。越看似空洞無物的,對我們的生命越是重要。心靈沒有佛號,一分一秒也沒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選擇了上山。

20、歲月雖然帶走了你青春的足跡,何必在意當年青春的美麗,只要你能夠坦蕩地面對血與淚的洗禮,直面去看待人生,無私地品味天地滄桑,正確品味自己生命中的禪唱。正確擁有自在的自己,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傀儡。

21、佛法是生活中珍貴物、無價寶、寶中王。我們在生活的點滴中可以沒有錢財,沒有地位,甚至寧願失去生命,也要保有佛法。錢財只是暫時的友伴,地位只是半輩子的友伴,生命也只是此生的友伴,而佛法不僅是今生的依處,更是生生世世、多世多劫、乃至證得佛果為止永恆的怙主。

22、所謂菩薩於能順憂喜分法,心無執著。於諸世法心不攝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動。無欣無厭,無愛無恚,唯能隨順修習聖道。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則名為舍覺分法。《大寶積經》卷五十三,菩薩藏會

23、有人請示:"因果與環境有關係嗎?"師言:"因果乃業力所致,會牽制環境。"又問:"可以改變嗎?"師言:"要有毅力,還要有一分善緣。"

24、以種種方便調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正修十善。"四十華嚴"卷十一

25、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麼?黃金?珠寶?美玉?這些東西在世人眼裡都很值錢,但是值錢就能夠說它們很有價值嗎?顯然不是。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最值錢的東西往往也是最沒有價值的,最有價值的東西並沒有價錢。就像智慧是絕對無價的,這就是佛常說的顛倒。

26、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中阿含經》卷三,《伽彌尼經》

27、其實"包容"歸根結底就是愛和理解。只有心中有愛,才能以同情的 態度對待他人,才能充分體諒、尊重他人的立場和見解。只有愛,才能消 除彼此的敵視、猜忌、誤解,讓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們在這個世界上和諧共存。

28、只要眾人一條心,弱者也能成大事;據說螞蟻結成群,送掉了幼獅的性命。

29、所有人置身於魚缸裡,每個人對環境的破壞都會害人害己。

30、其實,無論你想當什麼,終究要靠戰勝自己。保持平常心,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佳狀態,就有當元帥、當冠軍的希望。求勝心切,心態失常,水平發揮不出來,別說戰勝對手,連"比賽資格"都會被取消,成為被淘汰的物件。那麼,只要力爭將眼前該辦的事辦好就行了,何必捲入不理性的競爭呢?何必那麼熱衷於把對手打敗呢?

31、只有感動還不夠,一定要行動才能深刻體悟。

32、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個道理:為了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在 各種不期而至的境遇中學會忍耐,忍則有益,鬥則必損。忍得一時之辱, 才能得到更強大的力量和更長久的發展。

33、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4、不要封閉自己。你要先去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35、太多時候,因為太在乎一個人,太想留住一些美好的東西,太想抓住某種名利或地位,反而失去了它原本的初衷。太想得到的幸福越抓得緊,它消失得越快;太想得到的愛人越靠得近,他離得越遠;太想擁有的成功,因為太急功近利,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36、慈悲是智慧的具體展現,它源於對一切生命互為依存這一事實的認識。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時甚至要捨己利人。

37、總是想,每一個月色來臨的夜晚都可以懷抱著滿心的溫暖,與禪韻對酒當歌,與風月相對而眠。一如流年的煙火,熱烈的燒灼了寂寞的時光,然後,等來年,於荒寂的舊址上又結出一朵花的新顏。

38、生活裡有許多故事需要我們去面對,包括那些傷害和疼痛,這些歲月的煙塵都是對心地的磨礪,縱然面對重重壓力,應該從正面去認識,這是生活的真實,並且是恰到好處,最惱人的地方,卻是需要自己獨立面對。

39、人生要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是理智的沉澱,是成熟的標誌。彎得下腰,是做人要低調,要謙卑,忍人所不能忍。抬得起頭,就是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中,都要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行人所不能行。

40、有些問題,沉默就是答案,躲閃就是答案,沒有主動就是答案,而這些你一直想不明白。

41、恆誨法師: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歷史;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時間;最有力的不是老闆,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災難,是面對災難時的懦弱;最拿手的不是專業,是旁觀;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是心身不安;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最難聽的不是髒話,是無言;最寬廣的不是大海,是心胸;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當下。

42、優雅的人生,淡而有味,猶如一柱燃燒的檀香,香散十方,普薰一切。平淡的生命,不論快樂或痛苦,都能看破放下,如飄然落下的香灰,散落人間,化為微塵。人生何等無常!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了!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沒關係了!世間三千事,淡然一笑間。面對人生境遇,一笑而過,人生優雅!

43、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44、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45、有時候和你越熟悉的人,你越難開口,對你越好的人,你越不知如何去道謝。

46、笨豬跳的瞬間,就是彷彿失去一切又好像擁有一切的感覺。

47、遠離家的人不一定是出家的人,遠離生命者不一定是解脫者。

48、生命都是一樣的,再微小,它也是生命。你不尊重別的生命,他們一樣會不尊重你。許多流行病是因為不尊重動物帶來的結果。

49、一切惡法的根本是無明與邪見。

50、人間的和諧,常是因為語言有了毛病,造成人我之間的矛盾。

51、心靜能平萬物,萬物歸一,事事隨心。

52、人家如果傷害你們,沒有必要去忍受,要起來反抗,但是不要去恨犯下這個行為的人,不要氣他,不要想說要報仇。這樣你的反應就不會是一種報復行為,一種冤冤相報。這樣,才是真正的有耐性。我們在生氣的時候,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要先放下你的怒氣。

53、這世上,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別人笑笑自己。

54、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優婆塞戒經·自他莊嚴品》)

55、有些事是你必然要經過的,而有些事情,是你必然要放棄的。 ——雪小禪 《賞心只有三兩枝》

56、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

57、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多聞品》。注:闡明瞭瞭解朋友、夥伴、妻子、智者分別要採用的方法。

58、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