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經典佛語的語錄46句

語錄名言 閱讀(1.16W)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佛語的語錄46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佛語的語錄46句

1、能夠檢討反思,就等於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的成熟的過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麼你須腳不停步。

2、生活沒有十全十美,簡單就好;有一種心境,雖經歷人間冷暖,依舊溫潤;有一種微笑,雖經歷風霜雪雨,依然燦爛;有一種生活,雖忙忙碌碌,依然快樂;有一種歲月,雖冷暖交加,依然靜好;有一種人生,雖經歷千迴百轉,依然生動。

3、讓心緩一緩,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睿智。心緩了,氣平了,人就會進入一種寧靜的狀態。此時回首走過的路,總結經驗,分析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日積月累,既是修為,更是添智。正所謂寧靜方能致遠。

4、人給我自尊,我還他高尚;人給我快樂,我還他幸福;人給我寬容,我還他真誠;人給我撫慰,我還他熱情;人給我希望,我還他感激;人給我親切,我還他尊敬。做人,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心與心的距離,在於理解,在於真誠。

5、很多時候我們做人失敗,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們對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與自察,反而對他人投入了豐富的鑑別與想象。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糊里糊塗;對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卻一清二楚。其實我們應該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使我們進步與成功。

6、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麼生活也只不過是繞圈圈而已,人生的真正起點應該是設定目標的那一刻。

7、只有勇者才能在這個聯盟裡生存下去。

8、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

9、一個好的念頭,一次好的選擇,都是在脫離荒蕪和苦海,為未來播下幸福快樂的種子;每一次踟躕,每一次猶豫,都是在給未來增添更多的痛苦。歲月短暫,又怎麼經得起苦痛的蹉跎?

10、要勇敢面對現實,遇到困難要歡喜承擔,把握人生做好事,聚合大力量為眾生服務。

11、俗話說:"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我們在取得好成 績時,還能保持謙虛的心態,才會更上一層樓。

12、我們應該常常反省自己:我有愛心,但是有沒有發揮出來呢?我的言語行動是否有失檢點呢?如能常常檢討、反省,不讓行為、觀念有所偏差,就絕對不會發生缺失過錯。

13、人生像一場夢,無定,虛妄,短促。

14、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梵網經》卷下

15、佛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每個人生來就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淪於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因此每個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你願意,願意捨棄一切去修行,你一樣能夠修成正果。

16、萬眾矚目的背後是攀登的艱辛,是汗水和眼淚。不必羨慕別 人的成功,重要的是看自己有沒有真正地努力。假如努力到極致也不 能成功,那就趕緊調整方向,也許你的天賦在別處。爬山我不行,涉 水可能正是我的專長。

17、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這麼想,別人肯定也這麼想。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18、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愛與欲相應,心恆染著,是謂苦集諦。欲愛永盡無餘,不復更造,是謂苦盡諦。謂賢聖八品道:所謂正見、正志、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正三昧,是謂苦出要諦。

19、禪不是佛教專有的,也不是佛陀創造的;但是禪是佛陀發現的,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說穿了,禪就是人間佛教。

20、如果僅僅因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堅持佛教一定要興盛,這其實偏離了佛教無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獨大,以便獲取最大利益一樣。

21、在風風雨雨的世界裡,人們的心靈難免會沾染蒙受各種各樣的塵埃, 自覺地、及時地為自己的心靈沐浴和洗滌,便顯得異常重要。古德說: "熱鬧場中作道場"。只要自己息下妄緣,拋開雜念,哪裡不可寧靜呢!

22、身體疲倦,臥眠是最好的休息。心靈疲倦,寂靜是最好的休息。

23、智慧能改變人生,更能澄明心境。

24、人不應該過度地去為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惋惜、留戀,甚至挽回,千萬 不要這樣,就讓那份"過去"作為一個美好的回憶留在自己記憶深處吧!

25、生活中如果人拿個石頭向狗丟過去,這隻狗就會莫名其妙地開始追逐那塊石頭,追了老半天,原來是一塊不能吃又沒有用的石頭,除了跑得氣喘吁吁以外,沒有任何好處,只是白費力氣而已。狗為什麼要去追一塊沒有用的石頭呢?同樣的道理,人為什麼要去追一個別人丟過來的壞臉色,別人丟過來的一句壞話呢?

26、道理不在於聽得多,而是能實踐。

27、如果能保持心念的正確導向,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會得到極大的福報。

28、人人皆以為王維只是在寫自然界景物的美麗,其實這首詩不只體現了自然界的美麗,更是詩人內心的寫照,體現了詩人心中禪心與禪境的完美結合。這首詩的境界之所以如此靜謐、寂遠,原因在於詩人心無掛礙,眼中只有山間花落、月出、鳥鳴融為一體的美麗,不見人生的煩惱。

29、佛陀憐憫一切眾生,以清淨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即是大慈悲 心。故慈悲平等即是佛心"真性",真心現前,就人十方諸佛法界。心是 清淨的、平等的、沒有成見的,才是真正公平的。此為凡聖不相同之處。

30、若猶聰明黠慧利根,能善分別,遠離善友,不聽正法,不善思惟,不如法住,如是之人能斷善根。《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迦葉菩薩品

31、禪心,要修禪,要有一顆禪心,首先我們要做到第一無憂,第二無悔,第三無怨。希望我們記住這禪心三無。在平時經常反觀內照,現在心裡是不是有憂了?是不是有悔了?是不是有怨了?經常反照,經常的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不斷的反照,不斷地把自己心裡面憂、悔、怨淨化,化,放下。

32、追求真善美,才能美化人生。

33、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34、吃得苦中苦,方知甜滋味。俗話說得好,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所以,不要嬌慣自己,自己堅強才是人間正道。世上也沒有平白無故的福報讓你享用,多積福,多惜福,才能多享福。

35、恆唯法師:生活這場經過,遇到的善待,遇到的冷遇,誰對這叵測的命運安排都無能為力,但怎麼活,力量都在心地。突破心地的狹隘,不去因為煩惱而抱怨,不去因為傷害而懷疑,生活就是一場坦然和積澱、希望和喜悅。

36、"榮枯回眸成大夢,幻化百年空悠悠。名利一場紙半張,流水消磨古今人。"人生如浮雲,多少成敗得失,都只是在歷史的天空游來飄去。多少英雄漢,多少聰明客,窮盡一生,為名為利奔波辛苦,到頭來終究是如流水東逝,如浮雲散去。

37、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痛苦的深度也決定快樂的知明度。痛苦是快樂的來源,知足是幸福的根本。想要快樂~就要痛苦。

38、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慾望過多;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慾望和所求不斷減少的過程,所以要學會放棄與迴歸,放棄一切浮躁和喧囂,迴歸內心的安寧。再苦,也要用今天的微笑,吟詠成一段從容的記憶;再累,都要用當下的遺忘,編寫出一份幸福的流年。

39、為別人服務不是一件吃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福報要從眾生身上獲得。

40、所謂妄想,就是過去所做、所說、所見、所聞的影像留在我們腦子裡。

41、佛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42、佛曰: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

43、你念佛,佛也就念你,就如給阿彌陀佛打一個無線電報,這叫感應道交,這才是老實唸佛。

44、不好的念頭一定是有的,滅不掉的,與其花太大精力斷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養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東西慢慢壯大,把不太好的東西慢慢移到一邊,最後使好的東西形成習慣性的思維。 心像一個土壤,看你怎麼去耕耘,看你怎麼樣去選擇。

45、職業易生比較心,事業易生功利心,而志業是啟發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

46、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當下無心,便是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