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手抄報內容

幼兒 閱讀(2.83W)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偉人、名人論及讀書。有人說:“讀書勤乃有,不學腹中空。”也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有人說“書中自有千鍾粟、黃金屋”,也有人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下是關於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手抄報,歡迎大家參考!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手抄報內容

  讓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

放下文明和強國等大道理不談,單就個人來說,讀書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豐富我們的閱歷,開闊我們的眼界。通過書籍,我們瞭解這個世界,探究歷史的真相;通過書籍,我們分享他人的感受,體味人間的苦樂;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穿越歷史去和古人對話;一本好書,也可以指引我們跨越時空預知未來。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力量、也可以從書中獲得撫慰;貧窮的人可以在書中看到希望,富有的人則從書中讀到責任;當我們從偉大的思想中懂得了生命既脆弱又堅強;當我們從浩瀚的文字中認識到自身既渺小又偉大,那麼讀書的結果很可能不是功名利祿,而是更為豁達的心胸,更加平和的心態,以及一種自我批評和自我發展的動能。

調查顯示,去年我國國民人均閱讀各種型別書籍7.84本,中國人的閱讀量正在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實體書店重回我們的視野,各種電子書下載量屢創新高……,然而這還不夠。讀書,不應該是一種時尚、一種儀式、更不應該是自我標榜的標籤和炫耀的籌碼。讀書,應該成為一種信仰、一種行為習慣。真正把讀書融於生活的人不在乎看的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不會糾結於在咖啡廳的沙發裡讀書還是坐在書店的地板上讀書;更不會每讀一本書就發個朋友圈,然後等著朋友來點贊!

必須看到,我們和許多國家國民相比,書還是讀的`太少了。在一些讀書率高的國家,車站裡、地鐵上、廣場、餐廳和商店裡,隨處可見捧著書本閱讀的人,那種發自內心對閱讀的熱愛就好像義大利人愛咖啡、古巴人愛雪茄一樣流於自然,而無論男女老少,捧著書本的樣子都是那樣的優雅而美麗。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生活中只要稍微留心便可發現,那些讀書人的與眾不同。

把讀書變成習慣需要自我改變,也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氛圍。我們需要更多的圖書館、更多的閱讀空間、更便捷的取閱手段,只有當我們真正體會了閱讀的樂趣,而書籍又唾手可得時,我們才能做到:書香隨身,書香隨心。

  世界讀書日

1.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

2.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的產權。每年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

  節日由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我們必須能夠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獲得圖書。”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文化產業與版權部主任兼教科文組織出版社社長米拉格羅斯·德爾·科羅爾女士曾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自“世界讀書日”宣佈以來,得到了全球社會各界的熱切響應,並發展為尤其重視針對青少年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人文精神,引導他們尊重知識。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師、圖書管理員、私立或公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人道主義者、大眾媒體,以及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已經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日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