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關於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總7篇

演講稿 閱讀(3.02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勵志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勵志演講稿模板彙總7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生要》。

人生要,因為只有,成功的鮮花才會綻開笑臉;只有,事業的大門才會向你敞開;只有,你才會為生活的強者,成為命運的主人。

人生要。雖然的道路是漫長的、是坎坷的、是長滿荊棘的,但是,只要確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就應該勇往直前,決不回頭,就應該努力,決不退縮。在這條難走的道路上,只有不斷跋涉,困難的堅壁才能鑿開,成功的道路才會開通。

人生要。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併為之,是人的最高品質之一。是的,擁有敢於這種高尚品質的人,定是一個卓越的人,一個強者。平庸的人聽從命運,強者主宰自己的命運。

人生要。縱觀古今中外的偉人,不都是付出了一番努力之後,才取得一番成就嗎?在眾多偉人的一生中,有的經受過流浪飢餓的歲月;有的遭遇過飛來橫禍的摧殘;也由於的承受著失敗煎熬和冷嘲熱諷。但是他們都憑著頑強的毅力和不屑的努力,成為了一個個、出類拔萃發人。他們中間,有的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奇蹟!偉人們的豐功偉績,和他們的堅持不懈的是離不開的。有才會有成功!

人要。在精神面前,死神、苦難都失去了它們的“威力”。沒有什麼困難和逆境能夠阻擋者前進!因為,成功的信念永遠在他們心中閃現著,攀登人生高峰的目標永遠激勵著他們不懈努力,不懈!

人生要。在的大路上踏盡崎嶇又契而不捨的人必將能達到成功的彼岸。的旗幟只有在困苦中才能升起來,只有經過,昨天的夢想才可能成為今天的現實。

人生要,朋友們,讓我們架起的橋樑,共同奔向成功的彼岸。讓我們張開的翅膀,共同飛向燦爛的明天!

勵志演講稿 篇2

一次,我在書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引起了我對生活的思考,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故事是這樣的:在北歐的一座教堂裡,有一尊耶穌的雕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為在這裡有求必應,所以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也特別多,教堂裡有位看門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於是有一天,他向耶穌祈禱,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意外地他居然聽到了耶穌說,好啊,那我們倆就交換一下吧,我下來為你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你無論聽到什麼,你都不能說一句話。看門人答應了耶穌,之後他們倆就交換了。這樣,看門人被釘在十字架上每天都聽到各種各樣的祈禱,有合理的,有不合理,不過他都強忍著沒有說話。有一天,拉來一個商人,商人祈禱完後竟然忘記了手邊的錢包就走了,看門人看在眼裡,但是他不能說。接著來了一個窮人,他祈禱,希望耶穌能幫他渡過難關,接著他發現了商人落下來的錢包,那個窮人十分高興,萬分感激的走了,看門人想叫住他,但還是忍住了。接下來又來了了一個即將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他希望自己能一路平安,正要離開的時候,那個商人衝了進來,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他把錢還給他,年輕人感到莫名其妙,兩個人便吵了起來,這個時候,年輕人終於忍不住了,把真相都說了出來,然後那個商人便去找那個窮人,年輕人也匆匆離開去搭船。

這個時候,耶穌出現了,讓看門人下來,說,你已經違背了承諾,那個位置已經不屬於你了,看門人很奇怪,難道他把真相說出來不對嗎,原來那個商人拿那袋錢不過用來花天酒地,而對於那個窮人,卻可以使一家人溫飽,那個年輕人更可憐了,如果商人一直糾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他還能保住一條性命,而現在,他乘坐的那艘船正沉入海中。

在生活,我們常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常常希望事情朝著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像故事中的看門人一樣,但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而事與願違,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抱怨,不滿,生氣,但是我們要相信,無論順境逆境都會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像故事中的被商人糾纏的年輕人,如果他能被商人一直糾纏下去,他就能挽回一條性命,順境會使我們安寧,逆境會使我們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樂。這又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老同學,她的生活態度便是這樣,並且也深深的影響了我。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坐車去學校的路途中,很不巧車壞了,很久了還沒開,車上的人一個個都在抱怨,“怎麼還不開啊,什麼時候開車啊……”我看看我的同學,一臉的淡定悠閒,我問她,你不急?她的回答讓我很意外,我幹嘛要急呢,你要這樣想,你看車壞了是誰的事呢,是老天的事情,是老天的事情我管不了,所以順其自然吧,何必為了這樣的事心煩呢,心煩就容易老,所以我還想多活幾年。是啊,對於那些改變不了的事情,就讓我們順其自然好了,放下,也許我們會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勵志演講稿 篇3

大家好,我今天與大家講的是《放飛理想》!很高興我能和你們分享我的理想每個人的理想各有不同,而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為民請命的律師。

律師是一種很偉大的職業工作,在法庭上,每一個人都沒有什麼特殊的權利,更加沒有謊言。就是律師,是他們為貧窮但是無辜的人脫罪,將富有卻犯罪的人繩之以法,所以我決定要在法庭上做一名成功,幫無辜者脫罪,將最惡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律師的成功與失敗,關鍵靠口才。所以,我最基礎的第一步就是上課積極舉手發言,不僅這樣,我還要認真地完成我課後的口語作業

法律是公正的。我的第二步就是做一個公正廉明、事實求是、名辯是非的熱人,讓自己從小就培養一種大公無私的品質。

當我隨手翻開一本關於法律條文的書,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足以讓我頭昏目眩,更何況,中國全部的法律(包括商業法律,兒童青少年法律)就有N多條!我的最後一步就是……(你聰明的話用膝蓋想也都知道~~)乘我現在的記憶力還是好的.時候,多讀一些或者多看一些比較簡單,容易理解的法律,打好基礎。

我的理想,永遠都會像風箏一樣,在陽關道下飛揚!

勵志演講稿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我為自己樹立了一個觀念:學無止境!我明白“活到老,學到老”的哲理,終身學習是現代社會的立身之本。所以,我只有不斷充實,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目前,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在以後的生涯中取得成功。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公司需要一名計算機人才,而報名的來了好多個,公司領導,精挑細選選出了兩個,可是隻要一個,所以他們只有進行pk,在這兩個中,其中一個是“大學本科畢業生”,另一個是“在校表現好,而且計算機專業技能也是出類拔卒,非常優秀的職校生”。pk開始了,只見這個職校生不慌不忙一步一步認認真的做,而這個大學生則慌了神,不知該從哪裡下手,讓人看著都心急,pk結束了,這個大學生心服口服地點點頭,他原本想我的理論知識這麼豐富,難道還會輸於他?可他卻不知道自己只是理論知識豐富,而卻從來沒有進行過實踐操作,而這個職校生在校,即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操作,於是他贏了。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一定要立志成才,一定不辜負國家對我們的栽培。楊利偉登上太空,“嫦娥1號”發射成功,沒有技術人才,會成功嗎?所以說:“我要刻苦鑽研、奮力拼博,為自己、為國家而奮鬥!”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更要一寸光陰不可輕的去學習,要珍惜時間、提高素質、勤奮刻苦、謙虛好問,持這以恆的學習。讓我們共同攜手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去為民造福,回報國家!

同學們;只要我們不氣餒,鼓足勇氣,我們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作為職校生我們要向人說我是職校生,我有能力、我有特和長做好工作,我們應當向社會展示我們職校生的風采:“認真、執著、不服輸,敢闖、敢拼,我做主!”

我選擇了職校,我就選擇了無悔,心若在、夢就在,人生豪邁,我們不需要從頭再來,同學們讓我們,攜手並進、執著拼搏,盡顯我們職校生的風采。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5

小溪因為有了迴歸大自然的目標,雖然歷經曲折坎坷,也從不回頭;蛹因為有了憧憬光明的目標,雖等待了漫漫長夜,也矢志不渝;梅因為有了綻放美麗的目標,雖然飽受風刀雪劍,也傲然開放。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人們昭示著:目標,是前進的動力。

越王勾踐,立志復國,報仇雪恥,二十年後終於滅吳,並出兵中原,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個霸主。他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千古佳話。目標,就像黑暗中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目標,就像沙漠中一片綠洲,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靈魂如果沒有確定的目標,它就會喪失自己,他是頹廢的、盲目的,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幹什麼,就象沒有羅盤的航船,沒有方向,沒有希望。所以,對我們來說,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必須樹立屬於自己的目標。

青春的目標沒有貴賤。早自習背一課單詞可以是我們的目標,每節課都能做到全神貫注地聽講、每天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也可以是我們的目標;考入清華、北大是目標,一次考試進步五名也可以是我們的目標;做名人、名家、名流是目標,做一個敬業的老師、合格的中學生又何嘗不可以是目標呢?

有了目標,接下來就是要付諸行動。如果說現實是條河,我們心中的目標則是彼岸,那麼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所以,樹立了目標,我們還需要架起行動的橋樑,並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同學們,新的學期,你已經確立自己的目標了嗎?請將目標的種子埋下吧,只要我們用恆心去澆灌,就一定可以披荊斬棘,成就我們的夢想,書寫生命的精彩。

勵志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和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謝謝你們叫我回家,讓我有幸再次聆聽老師的教誨,分享我親愛的學弟學妹們的特殊喜悅。

一進家門,光陰倒轉,剛才那些美好的視訊,同學的發言,老師的講話,都讓我覺得所有年輕的故事都不曾走遠。可是,站在你們面前,親愛的同學們,我才發現,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畢業的時候,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出生。那個時候,你們的朗朗部長還是眾女生仰慕的帥師兄,你們的渭毅老師正與我的同屋女孩愛得地老天荒。而現在,他們的孩子都應該考大學了。

就像剛才那首歌唱的,“記憶中最美的春天,難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將理想“變現”的歷程,我們只是一疊面額有限的現鈔,而你們是即將上市的股票。從一張白紙起步的書寫,前程無遠弗屆,一切皆有可能。面對你們,我甚至缺少一分抒發“過來人”心得的勇氣。

但我先生力勸我來,我的朋友也勸我來,他們都是84級的中文系學長。今天,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貧淡泊;有的已經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發了財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離了婚,生活並不如意。但在網上交流時,聽說有今天這樣一個機會,他們都無一例外地讓我一定要來,代表他們,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說點兒什麼。

是的,跟你們一樣,我們曾在中文系就讀,甚至讀過同一門課程,青澀的背影都曾被燕園的陽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纏滿的綠牆上。但那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我們之間橫亙著20多年的時光。那個時候我們稱為理想的,今天或許你們笑稱其為空想;那時的我們流行書生論政,今天的你們要面對誡勉談話;那時的我們熟悉的熱詞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們記住的是“拼爹”、“躲貓貓”、“打醬油”;那個時候的我們喜歡在三角地遊蕩,而今天的你們習慣隱形於偉大的網際網路。

我們那時的中國雖然貧窮卻豪情萬丈,而今天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在苦苦尋找迷失的幸福,無數和你們一樣的青年喜歡用“?”形容自己的處境。

20多年時光,中國到底走了多遠?存放我們青春記憶的“三角地”早已蕩然無存,見證你們少年心緒的“一塔湖圖”正在創造新的歷史。你們這一代人,有著遠比我們當年更優越的條件,更廣博的見識,更成熟的內心,站在更高的起點。

我們想說的是,站在這樣高的起點,由北大中文系出發,你們不缺前輩大師的庇廕,更不少歷史文化的薰染。《詩經》、《楚辭》的世界,老莊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詞章,構成了你們生命中最為激盪的青春時光。我不需要提醒你們,未來將如何以具體瑣碎消磨這份浪漫與絢爛;也不需要提醒你們,人生將以怎樣的平庸世故,消解你們的萬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們,走入社會,要如何變得務實與現實,因為你們終將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惟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你們或許不相信了,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講待遇的越來越多,講理想的越來越少;大官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也許有同學會笑話,大師姐寫社論寫多了吧,這麼高的調子。可如果我告訴各位,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學,那些不管今天處於怎樣的職位,遭遇過怎樣的人生的同學共同的想法,你們是否會稍微有些重視?是否會多想一下為什麼20多年過去,他們依然如此?

我知道,與我們這一代相比,你們這一代人的社會化遠在你們踏上社會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國家的盛世集中在你們的大學時代,但社會的問題也凸顯在你們的青春歲月。你們有我們不曾擁有的機遇,但也有我們不曾經歷的挑戰。

文學理論無法識別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獻擋不住地溝油的泛濫。當利益成為惟一的價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當成交易的籌碼,我很擔心,“懷疑”會不會成為我們時代否定一切、解構一切的“粉碎機”?我們會不會因為心灰意冷而隨波逐流,變成錢理群先生所言“精緻利己主義”,世故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會不會像那個日本年輕人所說的:“有的是人才,卻並不培養精英”?

我有一位清華畢業的同事,從大學開始,就自稱是“北大的跟屁蟲”,對北大人甚是敬重。談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傳言,他特認真地對我說:“這個社會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適應,而是北大人的堅守。”

這讓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時,陳平原先生的一席話。他提到西南聯大時的老照片給自己的感動:一群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這應當就是國人眼裡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將來的你們身處何處,不管將來的你們從事什麼職業,是否都能常常自問,作為北大人,我們是否還存有那種浩然之氣?那種精神的魅力,充實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聖絕學”,是否還能在我們心中激起共鳴?

馬克思曾慨嘆,法蘭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氣的人。今天的中國,同樣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給我們的教育,才格外珍貴。從母校的教誨出發,20多年社會生活給的我最大啟示是:當許多同齡人都陷於時代的車輪下,那些能倖免的人,不僅因為堅強,更因為信仰。不用害怕圓滑的人說你不夠成熟,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說你不夠明智,不要照原樣接受別人推薦給你的生活,選擇堅守,選擇理想,選擇傾聽內心的呼喚,才能擁有最飽滿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寫過一本書《這個世界會好嗎?》。我很喜歡這個書名,它以樸素的設問提出了人生的大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事在人為,未來中國的分量和質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後,我想將一位學者的話送給親愛的學弟學妹——無論中國怎樣,請記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7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叫:一面鏡子。

一個年輕人正值人生巔峰時卻被查出患了白血病,無邊無際的絕望一下子籠罩了他的心,他覺得生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拒絕接受任何治療。

一個深秋的午後,他從醫院裡逃出來,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游蕩。忽然,一陣略帶嘶啞又異常豪邁的樂曲吸引了他。不遠處,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著一件磨得發亮的樂器,向著寥落的人流動情地彈奏著。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懷中掛著一面鏡子! 年輕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彈奏完畢時問道:“對不起,打擾了,請問這鏡子是你的嗎?”

“是的,我的樂器和鏡子是我的兩件寶貝!音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我常常靠這個自娛自樂,可以感到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可這面鏡子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他迫不及待地問。 盲人微微一笑,說:“我希望有一天出現奇蹟,並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這面鏡子看見自己的臉,因此不管到哪兒,不管什麼時候我都帶著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個盲人尚且如此熱愛生活,而我他突然徹悟了,又坦然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儘管每次化療他都會感受到死去活來的痛楚,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逃跑過。他堅強地忍受痛苦的治療,終於出現了奇蹟,他恢復了健康。從此,他也擁有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