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講話稿

演講稿 閱讀(2.57W)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講話稿,講話稿一般是開會前或出席重要場合前準備的發言稿。為了讓您在寫講話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講話稿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講話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演講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的重要技能,孔子說得好: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培養,要訂計劃訂要求;

1.預習的習慣。預習能夠聯絡以前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帶到課堂上更好地聽老師講解。這樣既增強自學能力,又能提高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記筆記並事後整理的習慣。隨著年級升高課程內容的增多和複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鍊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3.課後複習的習慣。複習的目的是溫故而知新。複習要與遺忘作鬥爭,遺忘是有規律的,即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較緩慢。因此,要鞏固所學知識,必須及時複習,加以強化,並養成習慣。

4.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習上有困難時,首先應該鼓勵自己試一試。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品嚐勝利的甘甜,增強自信心,勇敢地迎接新問題的挑戰。

5.及時改錯的習慣。自己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自己練習本、試

捲上面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別字舉例、錯題彙編等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6.認真書寫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同學不重視書寫,認為它只是形式,對學習沒有多大影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一個能夠認真對待書寫的.學生,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願好好寫的人,很難做好別的事情。因此,重視並提高書寫質量,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

7.認真觀察、思索的習慣。每門學科都要求我們具備觀察力。語文的寫作訓練就不用說了;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我們對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為基礎;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於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8.積極閱讀、寫作的習慣。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我們應該在反覆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課外的知識和資訊,養成積極閱讀的習慣。讀和寫是互相促進的,寫作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在養成觀察、思索、閱讀習慣的同時,要養成勤於寫作的習慣。勤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觀後感和日記。

9.養成有條理的習慣。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等等。東西存

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心煩意亂,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做作業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就低。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個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從點滴做起,漸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勤學、樂學、善學的好學生。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講話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非常榮幸能在國旗下講話,今天我所講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什麼叫習慣呢?首先請大家聽一個故事: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這樣荒謬的場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年幼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可見,習慣是指長期重複地做並逐漸養成的不自覺活動。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他人又問: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學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眾多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學家們的普遍看法概括起來,就是他們認為終生所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是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培養的良好習慣。英國有一位名人,他叫培根,一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在談到習慣時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有研究表明,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習慣佔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智力超群的科技大學少年班的學生,在談到自己成績優異的原因時,都強調自己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13歲進入科技大學的少年大學生周峰,認為自己成功的祕訣就是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周峰認識漢字,記憶英語單詞,都是每天10個,即使走親訪友時也從不間斷。就這樣,一年下來,便記住了3000多個漢字和3000多個英語單詞。周峰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學習,該玩兒的時候就輕輕鬆鬆地玩兒,自覺性極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他聽英語廣播學英語,一到點便準時開啟收音機。這是他定時的學習習慣。周峰學習時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精神略有溜號,便立即作出調整。這是他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同學們,聽了以上幾個事例後,是不是對你的學習有所啟示呢?讓我們向這些學業有成的學習,從小培養好自己的習慣,長大後,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北小的學子,是北小教給了我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