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繼承傳統美德,爭做孝敬好少年

演講稿 閱讀(1.68W)

同學們:早晨好!

國旗下講話演講稿:繼承傳統美德,爭做孝敬好少年

同學們知道“孝”字怎麼寫嗎?是不是“老”字省去下邊部分,換成一個“子”字?那又是什麼意思呢?“孝”字就是孩子托起老人的意思。我們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孝”字所傳遞的資訊是:作為子女應當也必須敬重老人。從造字看,足見傳統之悠久。

那麼我們中華文化為什麼提倡“孝道”呢?而且提到道德的首位,叫做“百善孝為先”。這是因為它的意義是“感恩”,是知恩圖報。我們生而為人、長而成人,是誰為我們付出最多,恩情最大?當然是父母,我們最應該感激的當然就是父母。所以,對父母好,就是最起碼的知恩圖報,受世人所敬重;對父母不好,就是最大的忘恩負義,為世人所不齒。我們之所以尊崇“孝道”,就是因為它是道德的'基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對別人的所有的好都值得懷疑,是不是在偽裝呢,是不是別有用心呢?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個“老”字是動詞,就是“孝敬”的意思,這句話是說:孝敬我的老人,以及像我的老人一樣的別人的老人。它通過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富於人情事理地表述,體現了我們傳統道德的崇高境界:是一種大愛精神,是一種博愛精神。這樣的價值觀念,在中華歷史上極大地推動了全社會尊老敬賢的社會風尚的形成。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也應該責無旁貸地繼承併發揚這一光榮傳統,既要孝敬父母,也要尊敬師長,作一位優良社會風尚形成的促進者。

常言道“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作為子女,或許有這樣的想法:我是懂得感恩的,但我還小,沒有能力,等我有了經濟來源就會報答我的父母。而平時卻毫不在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像少爺公主,一切坐享其成,認為得到父母的伺候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這是非常錯誤的:一般按常理父母必然先我們而去,當我們有了物質條件,想要回報時,父母卻有可能不在世了,讓我們抱憾終身。情不知孝敬父母並不僅僅靠物質條件,而更體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比如溫和的態度、得體的話語、勤奮的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總之,在家裡儘可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主動為父母分憂;在外面尊敬老師和長輩,遵守校規和公共秩序。這都是孝敬的表現。

同學們,努力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做一名新時代的高素質的好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夢將實現於你們的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