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通用15篇)

演講稿 閱讀(3.02W)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需要使用發言稿的事情愈發增多,發言稿可以提高發言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你知道發言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通用15篇)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在我發言前,王xx老師的發言震撼全常我只能自我解嘲,幾句話過渡到我的發言!呵呵!引言如下:剛剛王瑛老師為我們創設了一個詩情畫意的情境,讓我們沉浸其中,無比膜拜哈!但是,我堅信樸素的語言並不影響對真理的表述,下面讓我和大家一起迴歸淡定的理想思考。

“運用情境課堂,培養學生愛聽課的習慣”讀書體會。情境課堂,以美陶冶學生的情操,吸引學生的注意,有效地培養學生愛聽課的習慣;情境課堂,以情感染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愛聽課;情境課堂,以思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通過思考到達愛聽課的效果。情境課堂具有獨特的魅力,所以每節課我們都在努力地創設這種很容易走進學生心靈,一下子就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尤其對於一年級的學生,這種情境課堂的創設更有著不容忽視的分量。只有孩子的思維被喚醒,被啟用的情境下,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去聽老師的講課,去思考,去收穫!但我們不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認真地學習狀態,我們更應該關注這種愛聽課、會聽課、會學習的習慣培養!

從啟蒙到體驗學習、延續發展、直到形成成熟的興趣取向,這個過程不會只是一個人在參與,在這裡有孩子們自身的尋找和探索,有外界環境的'引導和影響,有孩子們的執著和堅持,有外界環境的陪伴和同樣持之以恆的協助。所以說“興趣”的形成,有它的“前世今生”。而我們則是促進這個過程的最有力的外界協助力量,我們任重道遠,我們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每一節課上,創設情境,實現學生與教師,與文字之間的對話,更應該從每一個細小的環節入手,決不能有環節,沒細節,真正關注學生內心的體驗,讓他們產生“愛聽課、愛學習”的源動力——對學習的興趣。相信這一定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但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我們的學生有信心,一定會不斷地向著這個目標靠近。有句話說“夢想是用來接近的,而不是用來實現的”,我想讓這句話更完滿些,我們可以向著夢想無限接近!

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固守著給學生最優異的成績這個信念,也一直為此而努力。但最終能夠成就學生的,卻是一些最本質的東西,比如良好的習慣。相信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同時,我們也正在形成某種良好的習慣,證應了那句話——“在付出與收穫的同時,成就別人,頁成就自己。”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2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說實話,作為今天讀書活動的第一個發言人,我很緊張;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更緊張,好像“讀書交流“是語文老師的專利似的;作為一名中年人,我倍感緊張,因為近段時間我總感到自己的白髮在不斷的增長,而自己各方面的提升卻進展緩慢,雖然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雖然感覺自己寫起文章來更得心應手了,但卻有些力不從心了,沒有那麼大的精力了!

正如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樣,早在去年雷夫老師到北京演講的時候,我就聽王慶華老師介紹了他與雷夫老師面對面的交流的感受,知道了雷夫老師的睿智,《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精彩,卻一直沒有機會一讀為快;後來,孫校長向咱們推薦了這本書,我又因為自己眼睛的問題,沒能及時的上網閱讀。所以開學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到圖書室去借來了兩種不同版本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從而滿足了我好久以來的反覆研讀、感受奇蹟的心願,知道了原來雷夫老師的成功也經過了長時間的堅持和不斷付出,也經過了艱辛的淬鍊。

如今,手捧《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靜靜的感受第56號教室內發生的奇蹟,認真學習雷夫老師對孩子們在閱讀和藝術方面的引領,分享著雷夫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蛻變歷程時,我就彷彿找到了自己努力地方向、付出的決心!

說句實在話,我和雷夫老師一樣,一直都相信“熱愛閱讀的孩子們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卻不知道該怎樣點燃孩子們閱讀的激情。雖然我也曾帶領孩子們上“讀報課”,和孩子們在早讀時間共享“閱讀經典”的美好,並要求孩子們寫多少篇不少於多少字的數學日記······卻始終不知道如何衡量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並引領他們為自己的人生而讀,還時常以自己是數學老師作為搪塞的理由。

如今,仔細閱讀、分析雷夫老師的做法,我將努力如他所做: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並展現給孩子們自己閱讀的樂趣和收穫,併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而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即便我非語文老師,但又有什麼能阻擋我熱愛閱讀、喜歡寫作,對孩子們的未來負責的信念呢?

關於雷夫老師與孩子們藝術的交流,原來我只知道可以讓孩子們未來的人生豐富多彩,並遠離無聊的紙牌、麻將的.誘惑。殊不知,掌握藝術知識的過程亦可以讓孩子們學到紀律、責任、犧牲、練習、糾錯、傾聽,以及時間管理,還可以讓孩子們在度過愉快時光的同時,保有獨特的自我。

最關鍵的是雷夫老師對孩子們信念的滲透,我們都知道“撼山易,撼心靈,難!”“教給孩子們知識容易,滲入孩子們心靈的信念,難!”“簡單的說教容易,心靈的接受,難。”······但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卻一致樹立了“成功無捷徑”的信念,並努力地做到最好。從而教會我們:教育就是要以身作則,而非靠言辭說教。想讓孩子們努力學習,自己就得先成為一個他們眼中從未見過的勤奮之人;想引導孩子們善待他人,就一定要讓自己時時處處友善待人;想要孩子擁有幸福感,自己就要先做擁有幸福感的老師······

總之,好的老師就是教室裡的奇蹟!讓我們在反覆研讀、感受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期待著自己也能努力的把每一個孩子都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期待不一樣的精彩!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3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進行這次讀書交流活動,其目的是要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讀書的經驗和感悟,同時也包括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下面,我把自己在讀書學習中的做法和體會拿出來,跟各位老師做真誠的交流。

我們學校有許多喜歡讀書的老師,尤其是卞金濤老師、高英猛老師、韓開平老師等,他們博學多才的品質,深深地影響著我。他們讀書是為了興趣,主動讀自己喜歡的書。在上學的時候,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也曾經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優美的詩歌、散文,各類小說,也深深地吸引著我。但隨著年齡和教齡的增長,在繁瑣的工作面前,讀書的興趣漸漸地淡去了,今天的自己總是感覺是在壓力下讀書。

以前,我們經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杯水,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但新時代教師再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在某些知識方面超越了老師是常有的事兒,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僅滿足於一杯水、一桶水,不求知識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夠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斷的“長流水”。所以,我認為即使讀書的興趣散去,我們也應該在壓力下讀書,因為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

我的學習是從反覆閱讀國中歷史教學用書和高中歷史教材開始的。我購買的'書籍,我自己把它們分為教育理論、專業知識、課堂教學三類。近期我購買的書籍主要有:《教師語言的藝術》、《給歷史教師的101條建議》、《優秀教師的經典說課案例》、《史記故事》、《成功教師的22條軍規》、《人一生要讀的經典》等。分別放在家裡、辦公室裡、學校宿舍裡,利用休閒時間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困惑,尤其是繁忙的工作,總是不能夠按照事先的計劃讀書。

在此,我給各位年輕的教師提出幾個建議:

一、明確目的:首先根據個人情況思考自己為什麼而讀書。

二、選擇書目: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工作的需要進行選擇。

三、制定讀書計劃:既包括短期計劃,也包括長期計劃。計劃每年每月,甚至每週每天讀什麼內容。

四、寫讀書筆記、教育隨筆: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重點寫出自己讀書後的心得體會,把讀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五、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編寫教學設計、優質課評選、論文評選等,各種活動會成為你讀書的動力,活動促使你去讀書,查閱各種資料。一個教師無論是自身素質的提高還是專業理論的提升,都是在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才會有質的飛躍。

從年齡上講,你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要等到我們這種年齡,沒有精力讀書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學到的東西太少。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們就應該儘自己的所能,使自己做到最好。從現在開始,就努力讀書吧!也許我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們可以成為最努力的!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日我要與大家溝通的是:作家冰心語“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有感。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閱讀力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盼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工,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喜愛讀書的老師,才能有效地教書,喜愛讀書的老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讀書能使人收穫學問和才智,由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書中有學問,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寶;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氣的凝聚;書中有精神,那是英勇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抱負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期的思索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氣種植的永恆之果;書中有才智,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讀書是一種歡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說:“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味道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味道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群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會天地之大,孤獨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著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似乎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似乎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伴侶,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端詳的目光閱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感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5

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面對各位同事,讓我發言交流,很緊張。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本來就不善於言談的我更緊張,因為我覺得體育教師不善於言談,而更注重於演示。雖然我們都知道讀書的好處,可是由於工作時間的關係,我們很難坐下來安安靜靜的讀書。但我記得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下面就自己關於對讀書的收穫與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我們應該制定一個行之有效的讀書計劃,明確讀書的目的與意義,從而確定你的讀書不是被動的去讀,而是自己有著強烈願望的去讀,只有這樣你的讀書才有效果,才有意義。例如,我們在遇到不會的問題,現在大家都愛找百度來幫忙一樣,在閱讀解決問題的文章的時候非常的急切、非常的認真,你的記憶也深刻,解決問題後心情非常愉悅。這不是讀書帶給你的好處嗎。書目的選擇上我認為應該是對於我們教學,特別是自己能力不足等方面的書籍,這樣才能有所收穫,有所提高,才能夠更好的體會讀書帶來的好處,我們才會更願意讀書。

其次,就是我們選擇什麼時間去讀?讀多長時間?讀多少內容?這才是我們要求關注的。由於我們在單位的時間關係,這就要求我們在短時間內閱讀一定的內容。詳讀和略讀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例如,一本書我們可以有選擇的閱讀,也就是我們需要的,重要的地方進行詳讀,關係不到或是跟我們所教學科練習不到,對我們影響不大的地方略讀。必須要記住的我們可以採用速記或是摘記的方式進行整理歸納。以便以後所需。這樣採取模組式、片段式的閱讀方式,可以讓我們在短時間內閱讀一定的內容,積累一定的知識。而且閱讀內容聯絡不大,不會因為閱讀內容不連貫而找不到那和那失去閱讀的興趣。

再次,我認為在閱讀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關於,想法寫下來,不是說我們閱讀了文章就要寫感受,而是我們在閱讀文中時,有了靈動之感的`時候,把那一時刻的想法寫下來,因為腦海突然出現的那一瞬,在人們的記憶中停留的時間和記憶的時間很短,如果不及時就下來,可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就會想不起來了,或者說想起來也不是那麼全面。靈感、創新皆來於此。

總之,我們都知道閱讀帶來的好處,大家由於時間原因不能安靜下來讀書,其實只要我們堅持、形成習慣、讓讀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你會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的。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6

尊敬的各位領導,友愛的各位同仁們:

大家好!我來xx之鄉的巷子口鎮中心學校。我叫xx。今日,我發言的題目是《搖動一棵樹,推動一朵雲》。

什麼是教育?孔子、韓愈、蔡元培、陶行知等名人都有解答。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精闢的闡述。而我特別喜愛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的理解:“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是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提到的。行走在他富有哲學意蘊的字裡行間,我有時迷惑有時欣喜。而當這句富有詩意的語句迎面而來,我如沐春風,喚起了心中全部對教育美妙的追求。什麼是教育?我情願這樣來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關注人的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則應當專心靈去影響心靈,促進人的健康成長。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教育應當用幻想去呼喚另一個幻想。現在“中國夢”成為國人熱議的詞彙,“中國夢,我的夢”開頭成為孩子們爭論的主題,我不禁思索,我該有怎樣的教育夢去呼喚他們的幻想?

我們的同學,正處在青少年時期,他們開頭真正關注世界、懂得珍愛生命,他們需要詩、需要夢,同樣也需要有幻想的`老師來引領。今年開學後,我帶著孩子們補看了王亞平老師在太空授課的情景。當孩子們看到太空中的單擺運動、陀螺運動等試驗時,驚喜得睜大了眼睛、手舞足蹈,抱以熱鬧的掌聲。許多孩子從未萌發過的科學幻想開頭生根發芽。或許,我們不能給孩子的將來一個美妙的人生,卻可以啟迪他們擁有追求美妙、造福國家的幻想。

就像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教育應當用人格來塑造另一個人格。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是“歸屬於全部人的事業”,人格的培育尤其重要。在《人民教育》第11期,報導了三位“最美地震老師”,他們在危急來臨之時,鎮靜冷靜,走在最終,指揮全部同學平安脫險。其中,有一個叫陳萍的老師,記者在採訪她時,她說了這樣一件事:20多年前,當她還是一個學校生的時候,地震發生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往外跑。正在上課數學老師鎮靜自若,大聲說:“有我在,你們不要緊急,不要推擠!”當她和同學們跑到操場後,才觀察數學老師最終一個從教學樓裡撤出來。陳萍說:“直到現在,我仍舊清晰地記得數學老師的形象,他對我的影響,是終生的。”陳萍被人盛讚的名貴品行,正是從他的數學老師身上吸取到的。無形的東西,或許是世界上最恆久的東西,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們心中播種真善美的種子,然後靜待花開。

雅斯貝爾斯給我們的啟示又何止如此?正如一位網友所言,“老師盼望同學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應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應當用抱負去呼喚抱負,用人格來影響人格,以素養來提高素養,以才智啟迪才智。或許,只有這樣做我們才更接近於教育的本質。”

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對樹的崇敬和對雲的憧憬叩問自己:我們在做這樣的樹嗎?我們在做這樣的雲嗎?我們的靈魂在喚醒一個沉睡的靈魂嗎?

讓我們的心靈也有那樹的紮實,雲的輕快,讓我們的靈魂像樹的沃土一樣深厚,像雲的碧空那樣澄明,然後去搖動另一棵樹,去推動另一朵雲,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感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7

各位老師:

大家好!

非常感謝校長給我們介紹這本書——《不忘初心——80位校長的教育故事》。這本書,打開了重慶80位中國小校長的記憶閘門,重溫教書第一年的難忘瞬間,回顧那些年的青澀與勇敢。看這本書也讓我靜下心來,不自覺的回顧了一下我畢業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十年的教學工作。雖然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名優秀的老師,但是我卻為此努力著,努力學習去做好一名教師。

一、做好老師要學無止境

重慶南開中學的校長,田祥平。他為我們分享的是他初為人師時“偷師學藝”那些年學無止境的教育之路。他在初為人師的3年時間裡,無論多忙多累,堅持旁聽指導老師480節課,一節課也沒有落下!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淵博的文化知識。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教師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個性,能以教書傳知,育人感人。作為教師,平時應儘可能多的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進、觀念更新,不教條守舊,帶著微笑進課堂,流利、生動、自然地講解教學內容,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學科的課程標準要求和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興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識感染學生,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努力創設一種競爭向上的學習氣氛,使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我們要向優秀老師學習,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探討適合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加得心應手,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有底氣的教育工作者。

二、做好老師要腳踏實地

重慶外國語學校校長,唐剛。他談了他入校二十一年的觀察和感受,“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靜心教書的.人,潛心育人的人……雖然他們默默無聞,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樣的一群人,是學校的脊樑,是學校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泉。教育本無所謂驚天動地,做好一名教師,就應該做一名腳踏實地的教師,一個願意把教育中的小事做好的教師。經由這些小事,教育進入人的心靈,持續影響人的一生。一名教師的教育水平高不高,就在於你是否把小事琢磨透,處理好,其實這就是教育藝術。學會做一名腳踏實地的教師,懂得工作上的那點小事,才會經得住風風雨雨、坎坎坷坷。

三、做好老師要愛崗敬業

化學老師張萬瓊,教書是她最大的愛好,她的化學課,學生都盼著上,特別有趣,特別輕鬆。作為一個在講臺上站過十幾年、對化學懷有深深的愛的一個化學老師,她告訴那些初登講臺的老師,你要先愛上你的學科,要先愛你的學生,剩下的事情都好辦了。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做好一名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ー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把自己的這份職業當成一種事業來對待,從而會產生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並且具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高標準要求自己,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教育,可能沒有桃李滿天下的芬芳,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沒有太多的回報,有的只是無私的付出與奉獻。但,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這一職業,我們就選擇了奉就,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以教育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做一名有價值的老師。

教師只有不忘初心,適當梳理與調整職業價值取向,關心工作本身比關注工作帶來的榮譽和地位更重要,更讓你有充實和安全感。對中國小教師來說,我們不能也不應該與別人比較物質財富,而應該堅定“教好學生,做好教師”的初心,這樣才能夠享受教育的幸福與快樂,做好一名教師。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8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參加讀書交流會發言的題目是:身為雙語人,甘為雙語事。

寒假裡,我拜讀了美國著名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寫的《自動自發》,讀後讓我感受至深。

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有些不屑一顧,因為這是一本只有170頁的簡易裝訂的小冊子。放假前當學校將這本書發給每一位老師時,我感到莫名其妙。假期裡不給老師發業務教學方面的書,卻發了這樣一本和教學毫無關係的企業管理的書。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雖然這是一本企業管理、職員工作態度方面的書籍,卻和每一個行業都有密切關係。因為這是一部闡述做人做事態度的經典之作!它適合於任何職業,包括我們教師。

我慢慢地被作者的闡述所吸引,不自覺地在書上鉤鉤畫畫。讀完後我掩卷深思,覺得裡面說的每一句話,闡述的每一個道理都那麼深刻、那麼耐人尋味。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卻覺得“態度決定成敗”。

“要我做”和“我要做”,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一個人工作的態度,直接決定著工作的質量和水準。甚至在關鍵的時候會掌控你的.命運!現實生活中,就有好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有兩個能力相當的年輕人,同時踏上工作崗位,面對同樣的一份工作,一個認真負責,對工作兢兢業業;一個吊兒郎當,採取應付態度。大家想想他們工作的成效會不言而喻。而在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裡面,我認為百分之八十的成分是責任心。其實,每個人的智商都相差無幾,每個人的能力往往也不相上下,那取得的成果為什麼會千差萬別?我認為,這就是責任心的問題。一個人不管幹什麼工作,責任心是最重要的,這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問題。不管這件事是不是和你有關,也不管關係有多大,只要你覺得應該去做,那你就自覺地去做,而且盡力做好。說不定什麼時候,機遇就會悄悄地來到你身邊,幸運之神就會主動敲開你人生的大門。這樣你就能把握住更多的機遇,取得更大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也許已很熟悉,其實在這本書裡面也有講述。一家大公司的老闆要從社會上招聘一名業務主管,參加面試的人塞了滿滿一屋子,有學歷很高家庭背景非常好的,也有經驗豐富能獨當一面的,然而老闆卻選中了一名名不見經傳、只有專科學歷的年輕人。當時就有好多人不明白,問他為什麼選這個既沒資歷也沒學歷的年輕人,他非常自豪地說:“因為我看見他自覺地在走廊裡撿起了一片本該不屬於他來撿的紙片。”

就是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情,卻成就了一個年輕人一生的夢想。大家想,這個年輕人來應聘的這家公司可能與他的能力學歷都相距甚遠,他來這裡或許只是想碰碰運氣。也就是說此時此刻他命運未卜,與公司沒有絲毫的責任與義務的關係。那麼,是什麼讓他彎腰撿起一片跟自己毫無關係的紙片?我想,是責任心,是做人的態度,是人生觀。紙片橫在他面前,他覺得不衛生,礙眼,應該撿起來,就彎腰撿了起來。對他來說,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也許更是一種習慣。然而卻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機遇。

是啊,如果一個人能把不屬於自己工作範疇內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去做,還有什麼不能做好的呢?把工作交給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難怪老闆會慧眼識珠,選中這名年輕人!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除了具備起碼的知識儲備之外,還要具備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童心能讓我們走進兒童的心靈,愛心能使我們親近兒童,把心靈獻給孩子,而責任心則能使我們站在人生和時代的高度,思考兒童的未來和明天,教給他們知識的同時,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既然工作在雙語,生活在雙語,就讓我們把雙語當做自己的家,心甘情願做好自己的工作,同心協力謀求“雙語”這個大家庭的發展。當我們來到學校後在第一時間走進教室看看學生,當我們不管颳風還是下雨按時送走每一個學生,當我們自覺撿起樓道內的每一片碎紙,當我們聽到鈴聲就自覺站到樓道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當我們認真做好學校安排的每一項工作……我覺得,我們就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做到了“自動”又“自發”。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書中有句話,如果說“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的願景,那麼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就是實現這個願景的方法和策略。共讀共寫帶來共同語言,共同語言帶來行動一致。共讀共寫能解決行為不一致背後的凝聚力問題。共讀共寫能讓我們更團結。共產黨一向如此,集中力量辦大事。

所謂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都是指利益取向。“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目標經常被政治家掛在嘴邊。思想問題永遠是首要問題,思想工作做好了,思想統一了,凝聚力就有了,事就好辦了。共讀共寫其實就是共同體成員吸收相同的經典文化,建構相近的思想價值體系的過程。平時的聊天、開會、共同經歷。

也能統一思想,建立相同的價值觀,但是侷限性太小,相容性不強。要形成更廣大範圍的共同體和價值認同,就要選擇那些具有普世價值的語言,唯有向上向善的民族文化經典才含有這樣的營養功效。所以唯有社會成員共讀共寫,邊吸收邊消化,互相理解、融合才能實現凝心聚力的社會效應。最終實現如民族、國家等大級別的共同體的利益和意志。

什麼是共同語言?比如說:看過同一部電影,聽過同一首音樂,認識同一個人,身為同一件事的當事人,即共同的經歷帶來共同的語言,如發小們就算很長時間沒見也不會生疏,因為他們有童年的共同生活經歷,他們會沉浸在美好的共同回憶中享受親密完整的'人際關係。

但是這些語言,都不足以把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但共同讀過一本書就不一樣了,那會帶來讀者思想基礎上的統一,而且這個不難實現,無論經濟狀況如何、成長環境怎樣,只要讀的書一樣,價值觀類似,那麼他們就能隨時無障礙的溝通,就能團結更多的人做大事,實現更高層次的利益。

對於新教育,我認為,他是以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改革資本。沒有教師對專業閱讀、專業寫作的執著和堅持,那些美好的願景都會幻化為泡沫。思想決定高度。其實,每一次教育改革受到的阻力都在教師這裡,因為“上面千條線,下邊根針”,教師是所有理念最終的落實者,發言稿《教師讀書分享會發言稿》。正所謂,“教育改革,成也教師,敗也教師。”我們肩上的成長的擔子很重呀。雖然外界對我們的要求會隨著社會民主化的推進而越來越明確、嚴格,但“知之者不如樂之者”,“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自我覺醒才是我們最好的出路,其實大家從站在更高層次審視學生的學習問題一樣,自覺和興趣最重要,能力不足可以用責任心彌補,對於成功來說,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具有決定性作用。

感謝大家的傾聽!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0

尊敬的領導,友愛的老師、同學們:

書是一道厚重的門,垂青著每一位敲門者。那放開的門扉裡,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挖不盡的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書。”書籍,是人類珍貴的精神財寶,閱讀,與我們相伴一生。

讀書是漂亮的。一首輕快的樂曲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樣飛上天空;一幅絢爛的圖畫為眼睛洗去塵埃,像鑽石一樣折射出人生的七彩陽光;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使頭腦踏上想像的旅程,像乘坐時空穿梭機在過去與將來之間暢遊……“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書能引導我們與最優秀的人物為伍,使我們置身歷代偉人巨匠之間,如聞其聲,如觀其行,如見其人,使我們同他們情感交融,悲喜與共。

今日,我們安東衛街道中心學校全體師生團聚一堂,隆重進行“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內”第一屆讀書節啟動儀式。

在這一屆讀書節裡,盼望大家首先要珍惜點滴時間來讀書。同學們要合理支配,每天必需要保證至少30分鐘的時間用來讀書。完善班級圖書角建設,並取好富有特色的名稱,健全班級圖書管理制度,學校將評出“最佳圖書角”。大家既可以從圖書角借書,也可以自己帶書充實“班級圖書角”,要樂觀與同學們溝通讀書感受,相互推舉閱讀到的好書。

其次,要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學校將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親子共讀,班級讀書溝通會等豐富多彩的讀書系列活動。各班要藉助辦讀書手抄報、寫讀後感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營造讀書氛圍,並樂觀參與學校的“最佳圖書角”、“最佳讀書會”、“最佳書香家庭”、“最佳小書蟲”、“最佳金話筒”的評比活動,讓我們的.校內佈滿濃郁的書香氣息。

老師們,同學們,讀書吧,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讓我們在閱讀中,沐浴經典的恩澤,接受文明的洗禮;讓我們在閱讀中享受生活,享受歡樂!

再次祝福大家在讀書節裡都有豐碩的收穫。願我們學校的讀書育人活動永不落幕!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友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既然今日是讀書溝通,那麼我想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和大家聊聊讀書。

一、為什麼讀?(讀書的好處)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文化素養較高的民族;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養較高的人。作為一名老師,讀書對於我們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

首先,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學問視野,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並且在今日,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推動,我們已漸漸熟悉到讀書的好處。身為老師,我們的教育物件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書海之間。由此可見,讀書對於我們老師而言,是最基本的素養。修煉讀書,能轉變老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老師不斷增長教育才智;能使獨創的方法閃爍睿智的光線,佈滿製造的歡樂;讀書能實現老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昇華。或許有人說:“我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不行能讀書。”特級老師高萬祥說得好:“書籍是學校的學校,對於一個老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至少可以這樣說:讀書與備課,上課同等重要。

讀書能提升心靈脩養;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老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漸漸變得名貴而不媚俗,性情漸漸變得細膩而安靜,內心漸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安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時,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還記得,很早以前讀余光中的《我的四個假想敵》,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同一個人,過街時,厭煩汽車;開車時,卻厭煩行人。”就是這樣一句樸實的近乎真理的`話就可以帶給我們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能更平和的對待人世萬物。在劉墉的《知新而溫故》一文中這樣說:“今日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日。我們常說‘溫故而知新’,其實也當‘知新而溫故’。由於前者重在發覺,後者重在省察。”這可不行以算是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詮釋呢?

除此以外,我很贊同臺灣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話:“生活這麼重,而閱讀讓我們變得輕快。”她還說:“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並不自由,但閱讀可以讓人脫離地心引力,盡情飛行。”開啟書,就像機器貓開啟任意門,立時就可以置身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現場,詩經時代的山河人世,楚辭日月的香花葯草,荷馬史詩裡神祗們遊蕩割據的地中海,都鮮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話裡會飛的魔毯,帶著我們穿越時空,觀賞世界的光鮮和漂亮。在文字的點撥下,雲影鐘聲,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機。文字,給心靈開啟一扇奇妙好玩的窗。

並且,我們知道人之競爭,初拼技巧,再拼學養,最終拼的還是一眼看不見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積澱和提升很大程度來自於不斷地學習和閱讀,不斷地反省和體悟,不斷地提純和內化。

不管怎樣,哪怕僅僅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和心靈變得輕快些,我們也需要閱讀,不是嗎?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2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在這裡跟大家進行讀書彙報交流,我想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從無知走向豐富,從學習的校園走進了教學的校園。我們深深的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夠豐富一個人的知識,提高一個人的境界,做為人民教師的我們,傳道受業是我們的基本職責,有一名話說得好“沒有金鋼鑽,攬不了瓷器活”,所以教師更應該與詩書為伴,與筆墨為友,只有不斷地從書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地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換來芬芳滿園的佳境。從我個人來說,儘管認識程度很高,但更多時候我是屬於“眼高手低”之流,捫心自問時常常為少讀書而感到困惑,為讀書少而羞愧不如。古人云:“開卷有益”,一點不假。“腹有詩文氣自華”的道理這裡不必細說,今天單把我的一點讀書體會與各位老師交流,以求共勉。

大家都知道,由於職業所限,我們老師每天都很忙,三尺講臺才是我們每天必須面對的舞臺,靜下心來走進書房擁有片刻的讀書快感只能屬於晚上臨睡前的短暫時光,因此我的個人讀書習慣也是在晚上,每每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之時便是我暢遊書海、遨遊知識海洋的最充實的時光,可惜的是這種時光對我來說過於短暫,以至於現在知識儲備甚少,不能與博學多識沾邊。

我這個人在書的選擇上比較隨意,比較喜歡散文,詩歌,像徐志摩的張愛玲的,喜歡網路裡流行的現代小說等,而我今天首先想給大家介紹的是伴我三年的讀者雜誌。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和讀者相識了,初次相見時,我對他平凡的外表並沒在意,隨意翻看著。發現刊物還不錯,於是就開始定閱。在不知不覺中,友誼開始了。現在新一期的讀者讀完了,總盼著下一期出版的日子。

讀者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被譽為“中國人自己的心靈讀本”他發掘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了人文關懷。讀者每月有900萬的發行量,全年發刊量居全國第一,全亞洲排名第一。

我喜歡讀者網站中的二句話,因為他最真實的體現出了讀者。一句是:一生讀你,靜靜感動。另一句是:以人文關懷,感動心靈的瞬間,於浮華盛世於聲色太馬後,堅持一直堅持的,恪守一直恪守的,歲月蹉跎,我們純潔如初。我讀故我在,寧靜致遠,淡泊人生。這兩句話也是我在讀者中得到的最深的感悟。

我喜歡讀者的人性,喜歡他的大氣,喜歡他的清雅,喜歡他的寧靜。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3

尊敬的老師,友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老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老師本領,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蘊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老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同學

我此刻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懊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覺其實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於是我便覺得很有期望,對他們要求非常的嚴格。可是沒過多久我發覺僅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

從今,我不再由於某一個同學上課講話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判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為什麼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相宜,他也很坦誠地說,他想學習,可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說,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後他一講話,我就盯著他,他就不講了。

老師要很細心,很有急躁地對待每一個同學

我此刻的班級基礎普遍不好,於是我每次先講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再設計有坡度題目,先運用基礎學問再略微提高本領,最終出一箇中檔題目做思索題,題目做完後,讓同學自我演排。我也趁機表揚他們,鼓舞他們,同時也糾出他們在習慣上和規範解題上消失的一些問題,假如還有不懂的,我再給他們講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課時,我針對上次講課的重點資料出一個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既鞏固了學問點,又提升了他們的解題速度。

抓住同學的心理需求,為上課謀福利

經過下課和同學談天,對班上每一個同學的基本情景和性格喜好都有所瞭解,我發覺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寫得美麗,可是不喜愛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並且表揚他的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細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示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提高,由於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說也有些吃力。於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舞他們,提示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佈置任務,並且還要檢查。一旦有提高,就表揚他們,並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著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同學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4

尊敬的xx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我們迎來了學院第五屆"讀書月"活動。在這裡,我衷心地祝願讀書月活動順利開展,結出豐碩的果實。

本次讀書月的主題是"弘揚人文精神、共建文化校園",圍繞這一主題,我們將開展以下系列活動,如"品讀國學經典、領悟儒家精髓"知識競賽、資訊檢索技能大賽、春風送暖——大型圖書展銷會、中科院著名天文學家科普講座、"儒學〃勵志"系列視訊賞析、資源推介與服務宣傳活動、"讀書獎"評選活動等。我們希望通過相關活動,在校園裡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為建立文化校園奠定基礎。

作為教師代表,能在這裡發言,我感到很榮幸,但說起讀書,其實我很慚愧,上學的時候每天都忙碌於應付各種等級考試、升學考試、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卻沒有給閱讀留下太多的時間,我讀過的書很少,所謂的好書就更少得可憐。畢業後成為一名圖書館的教師以後,每天與書為伴,通過平時的讀書交流與每年的讀書月活動逐漸瞭解並閱讀了一些好書,並結識了一些真正以讀書為樂的同學們。讀書越多,越感覺自己學識淺薄,在這工作後的幾年裡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讀書與思考的重要性。

人類的歷史有很多的精神豐碑,要達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閱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只有通過閱讀,通過與孔子、孟子等先賢達人的對話,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過閱讀,通過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交流,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境界。孔聖人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不只要通過讀書學習別人的知識,還要經過思考,消化吸收,使之變成自己的思想養分,並從中提煉出新的見解。我們不僅要讀書,而且要實踐,要學會動手、學會生存、學會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茶也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以這次讀書月為契機趕快行動起來吧,我相信,讀書之風很快將在校園中興起,正如這4月的春風,會越來越濃。

謝謝大家!

教師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15

尊敬的各位領導,友愛的各位同仁們:

大家好!我來自狀元之鄉的巷子口鎮中心學校。我叫胡江。今日,我發言的題目是《搖動一棵樹,推動一朵雲》

什麼是教育?孔子、韓愈、蔡元培、陶行知等名人都有解答。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精闢的闡述。而我特別喜愛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的理解:“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是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提到的。行走在他富有哲學意蘊的字裡行間,我有時迷惑有時欣喜。而當這句富有詩意的語句迎面而來,我如沐春風,喚起了心中全部對教育美妙的追求。什麼是教育?我情願這樣來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關注人的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則應當專心靈去影響心靈,促進人的健康成長。

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教育應當用幻想去呼喚另一個幻想。現在“中國夢”成為國人熱議的詞彙,“中國夢,我的夢”開頭成為孩子們爭論的主題,我不禁思索,我該有怎樣的教育夢去呼喚他們的`幻想?

我們的同學,正處在青少年時期,他們開頭真正關注世界、懂得珍愛生命,他們需要詩、需要夢,同樣也需要有幻想的老師來引領。今年開學後,我帶著孩子們補看了王亞平老師在太空授課的情景。當孩子們看到太空中的單擺運動、陀螺運動等試驗時,驚喜得睜大了眼睛、手舞足蹈,抱以熱鬧的掌聲。許多孩子從未萌發過的科學幻想開頭生根發芽。或許,我們不能給孩子的將來一個美妙的人生,卻可以啟迪他們擁有追求美妙、造福國家的幻想。

就像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教育應當用人格來塑造另一個人格。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是“歸屬於全部人的事業”,人格的培育尤其重要。在《人民教育》第11期,報導了三位“最美地震老師”,他們在危急來臨之時,鎮靜冷靜,走在最終,指揮全部同學平安脫險。其中,有一個叫陳萍的老師,記者在採訪她時,她說了這樣一件事:20多年前,當她還是一個學校生的時候,地震發生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往外跑。正在上課數學老師鎮靜自若,大聲說:“有我在,你們不要緊急,不要推擠!”當她和同學們跑到操場後,才觀察數學老師最終一個從教學樓裡撤出來。陳萍說:“直到現在,我仍舊清晰地記得數學老師的形象,他對我的影響,是終生的。”陳萍被人盛讚的名貴品行,正是從他的數學老師身上吸取到的。無形的東西,或許是世界上最恆久的東西,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們心中播種真善美的種子,然後靜待花開。

雅斯貝爾斯給我們的啟示又何止如此?正如一位網友所言,“老師盼望同學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應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應當用抱負去呼喚抱負,用人格來影響人格,以素養來提高素養,以才智啟迪才智。或許,只有這樣做我們才更接近於教育的本質。”

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對樹的崇敬和對雲的憧憬叩問自己:我們在做這樣的樹嗎?我們在做這樣的雲嗎?我們的靈魂在喚醒一個沉睡的靈魂嗎?

讓我們的心靈也有那樹的紮實,雲的輕快,讓我們的靈魂像樹的沃土一樣深厚,像雲的碧空那樣澄明,然後去搖動另一棵樹,去推動另一朵雲,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