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演講時應注意什麼

演講稿 閱讀(1.67W)

演講時應注意什麼

因為人們都很挑剔,所以我們還是要予以重視。如果你經常在同一種細節上出錯,觀眾就會發現這些錯誤,他們的注意力也會被打斷。沒有人能夠杜絕所有的錯誤,因此我總是把這份清單隨身攜帶著。如果你在大的方面表現不錯,那麼就可以忽視這些細節,但如果你想追求完美,不想讓觀眾因為這些細節而受干擾,那麼你就該好好看看這份清單。

如果不是看自己演講的錄影,或者有人隨時幫你記錄,那麼你自己很難發現這些細節之處:

“嗯”和”呢”等語氣詞。這些都是用於過渡的語氣詞,在日常對話中並無大礙,但是當你是在給觀眾做演講時,這些詞就會變成一種干擾。要想改變這個習慣,你可以用停頓來代替這些詞。開始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冷場,但是停頓能起到另外一種作用:當大廳安靜下來的時候,觀眾的目光就會聚向你。

分心和小動作。當你重複做某種動作時,這也會給觀眾帶來困擾。如果你不停地擦棄子,把手插入口袋又拿出來,這些小動作都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比如我有神經性痙攣,這聽起來很奇怪,當它發作的時候,我右邊的第二根肋骨就會癢。如果你看了我的許多演講,就會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是30%。我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也許我還保留著一些靈長類的基因吧)。雖然現在比以前好多了,但有時我還是會這樣。

背對觀眾。你一定要避免背對著觀眾。如果你需要看自己的幻燈片,也要儘量保持面對觀眾,從一個斜的角度去看。

重複。有時我們會重複地說某些話,例如,“這個是關於……”、“接下來……”、“現在我們要……”等,這些話都是為了引出下一張幻燈片。要表達同一種意思,我們總能找到不同的方法,但是首先你要認識到自己的那些用語是多餘的,你只是習慣性地依賴它。

缺乏眼神溝通。你的眼睛看著哪裡?如果演講者是新手,那麼他會看著自己的鞋子,盯著某位觀眾,或者看著空曠的地方。其實,你至少可以看著觀眾席的後排,這樣觀眾就會認為你正在看著其他的觀眾。最好的眼神交流是在不同的時間看不同的地方,掃視觀眾以達到自然的效果,即使你只是裝出來的自然,那也比不自然好。

表現得不自然。有的人把手插到口袋裡看起來會很自然,更多的人看起來會不自然,這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每個人表現自然的條件不同,我們只有表現得體,觀眾就只會關注我們的演講,而非我們表現得不自然的原因。如果你一直盯著講臺上的水壺,擔心它會掉下來,那你就會表現得不自然了。這時,你可以把水壺挪個位置。如果你覺得穿西裝不舒服,那就不要穿,但是一定要確保自己的衣著要顯出對觀眾的尊敬。一定要做那些能讓你表現得自然得體的準備工作。如果你屏住呼吸,講話沒有停頓,不給觀眾思考的時間,那麼不論你如何否認,你的表現都將是不自然的。

【擴充套件閱讀篇】

演講稿又叫演說詞,它是在大會上或其他公開場合發表個人的觀點、見解和主張的文稿。演講稿的好壞直接決

定了演講的成功與失敗。

演講稿像議論文一樣論點鮮明、邏輯性強,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它是一種帶有宣傳性和鼓動性的應用文體,經常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藝術手法,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演講未必都使用演講稿,不少著名的演講都是即興之作,由別人經過記錄流傳開來的。但重要的演講最好還是事先準備好演講稿,因為演講稿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通過對思路的精心梳理,對材料的精心組織,使演講內容更加深刻和富有條理。其二,可幫助演講者消除臨場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演講者的自信心。

演講稿特點

主要區別

演講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演講是演講者就人們普遍關注的某種有意義的事物或問題,通過口頭語言面對一定場合的聽眾,直接發表意

見的一種社會活動。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過文章向讀者單方面的輸出資訊,演講則是演講者在現場與聽眾雙向交流資訊。嚴格地講,演講是演講者與聽眾、聽眾與聽眾的三角資訊交流,演講者不能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緒為滿足,他必須能控制住自己與聽眾、聽眾與聽眾情緒的應和與交流。所以,為演講準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主要特點

第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於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聽眾所接受並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物件 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型別,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 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物件,為聽眾設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於“講”,而不在於“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於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麼,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後,作者最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唸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闢,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第四、整體性演講稿並不能獨立地完成演講任務,它只是演講的一個文字依據,是整個演講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演講主體、聽眾物件、特定的時空條件,共同構成了演講活動的整體。撰寫演講稿時,不能將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為此,演講稿的撰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根據聽眾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生存環境、品位修養、愛好願望來確立選題,選擇表達方式,以便更好地溝通。

其次,演講稿不僅要充分體現演講者獨到、深刻的觀點和見解,而且還要對聲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體態語的運用進行設計並加以註釋,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

另外,還要考慮演講的時間、空間、現場氛圍等因素,以強化演講的現場效果。

第五、口語性

口語性是演講稿區別於其他書面表達文章和會議文書的重要方面。書面性文章無需多說,其他會議文書如大會工作報告、領導講話稿等,並不太講究口語性,雖然由某一領導在臺上宣讀,但聽眾手中一般也有一份印製好的講稿,一邊聽講一邊閱讀,不會有什麼聽不明白的地方。演講稿就不同了,它有較多的即興發揮,不可能事先印好講稿發給聽眾。為此,演講稿必須講究“上口”和“入耳”。所謂上口,就是講起來通達流利。所謂入耳,就是聽起來非常順暢,沒有什麼語言障礙,不會發生曲解。具體要做到:

把長句改成適聽的短句;

把倒裝句改為常規句;

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加以改換或刪去;

把單音節詞換成雙音節詞;

把生僻的詞換成常用的詞;

把容易誤聽的詞換成不易誤聽的詞。

這樣,才能保證講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清楚明白。

第六、臨場性

演講活動是演講者與聽眾面對面的一種交流和溝通。聽眾會對演講內容及時作出反應:或表示贊同,或表示反對,或饒有興趣,或無動於衷。演講者對聽眾的各種反映不能置之不顧,因此,寫演講稿時,要充分考慮它的臨場性,在保證內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縮的餘地。要充分考慮到演講時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付各種情況的對策。總之,演講稿要具有彈性,要體現出必要的控場技巧。

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講。這是一種以傳達資訊、闡明事理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於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準備、文章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眾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準確。

第二、“使人信”演講。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才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準,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第三、“使人激”演講。這種演講意在使聽眾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他的幾個“夢想”激發廣大的黑人聽眾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為“生而平等”而奮鬥。

第四、“使人動”演講。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眾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作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籲式的語言結尾。

第五、“使人樂”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