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全校教職工聘任大會校長講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演講稿 閱讀(2.26W)

今天我們召開20xx學年度全校教職工聘任大會,這是一年一次全校教師的例會,又是雨中這個大家庭對新成員到來的歡迎會,同時也是雨中全體成員的崗位分工大會。

全校教職工聘任大會校長講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我們雨中現有在崗在編教師329人,其中中高階教師193人,研究生學歷教師58人,35歲以下教師180人(不含臨時工60人,退休教師93人)。

剛才,侯書記宣讀了39位中層幹部的聘任決定,趙光輝副校長和杭秉全副校長分別宣讀了22位教研組長、52位備課組長的聘任決定。今年有2位中層幹部經過競聘上崗,有4位中層幹部崗位做了調整。上學期結束我們對學校35位中層幹部進行了考核和民主測評,總體來說大家對他們有較高的認可度和評價,優良率在93%以上,我想,是基於他們的個人素質、工作能力、工作業績,才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擁戴,我感謝大家。正是由於有這樣一支管理團隊和全校教職工一道勤奮敬業、思考創新、努力奉獻,才使我們雨中的各項工作科學規範、高效有序的向前推進,使我們雨中在高位平臺上持續快速發展,使我們雨中贏得了今天的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品牌效應。

暑假到現在,我們部分中層幹部僅休息幾天,還沒有享受到假期的輕鬆和閒適。

下面我想利用今天這個機會,和老師們交流幾點想法:

第一,讀書與學習。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應該是我們教師的主要生存方式,學習能培養自己的大智大德,提升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和規律的把握,所以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彌補自己能力、知識折舊的損耗。讀書可以增厚文化底蘊,拓寬教育生命的寬度,提升教學智慧。所謂文化底蘊,就是對人類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廣度和深度,就是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教師有文化底蘊,才能創造一個真誠、深刻而豐富的課堂,才能帶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感染。我們倡導教師讀書,豐富內涵,滋養精神,潤澤心靈,提升品位,拓寬眼界,昇華境界,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是在用我們的讀書、用我們的生活閱歷詮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一個不讀書的教師,也不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真正意義上老師。

哲人言,一個人20歲如果不讀書,他已經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生命除了一般人所談的常態之外,還有一個精神和心靈的維度。沒有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成長,沒有它的滋潤,你的內心就是蒼白的。世界上讀書最多的猶太人,馬克思是猶太人,愛因斯坦是猶太人,現在有這樣一句說法:“世界上錢在美國人口袋裡,美國人的錢在猶太人的頭腦裡”,猶太人何以如此優秀,關鍵是文化的作用,他們人均一年讀書64本為世界之最。猶太人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呢?就是在《聖經》上,抹上蜜,讓孩子們舔上面的蜜,讓孩子感知書是甜的。有人說,這有用嗎?因為初生的嬰兒恰恰是與宇宙相通的,這個時候對書的第一感知可以植入他深層的記憶當中去。而要想真正在心靈層面提升自己,就要閱讀文化精品。讀書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層次是堅持。第二個層次是形成習慣。第三個層次是審美。所以要讀好書,讀經典,可以使人趨真向善;讀經典,可以使人寧靜致遠;讀經典,還可以使人氣質高雅。大凡讀好書比較多的人,在其言談舉止中,都會呈示出來,甚至還會寫到臉上,給人一種精神高貴的感覺。會從心底裡流淌出高貴與高尚,特別是女士,如果經常誦讀經典,就會有一種優化的.情緒在心裡激盪,顯得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

如果我們一味好奇,讀那些沒有太大文化含量的三流小報,武打、網路奇聞、言情小說的話,即便是窮其終身,也不會實現生命的飛躍,甚至還會走下坡路。從生命的意義這個角度看,“取法乎上”的閱讀,就能夠以一當十。所以,我認為,高層次的閱讀,就相當於在拓寬你生命的維度。能使我們真正地擁有智慧人生。大家知道,知識和智慧是不一樣的。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識,那你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看到一粒沙子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擁有智慧,就可以從一塊石頭裡面發現一道風景,從一粒沙子中感悟靈魂的律動。

第二,思想與境界。教師思想的內容:教育觀,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教學觀,資源觀,質量觀等。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讓自己的心靈變得豐富而深刻。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功力深厚,善於思考,見解高明,富有個性的教師。有思想,會使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積極地捕捉各種有意味的資訊,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有品位,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變得豐富,使我們從瑣屑的、單調的生存境遇中擺脫出來;做有思想的教師,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會把反思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意識。把反思的品德貫穿於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優化教學及生活,提高效率,把研究教學、鑽研教材、提升質量當做自己的職業價值追求。在自我反思、溝通合作、改進創新中努力實現自我超越。

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也應當是文化的擁有者與代言人,就不單單是對教材文字的解說,更不是單純對教參內容的重複與再現。課堂教學應是對教材文字審視之後的創造,是一種富有生命張力的精神活動。而一個文化積澱很厚的老師,他也會看教材和教參,但他更關注課外更大範圍的文化,於是,他就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思想文化領地。這樣,在教學中,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與思想,能夠旁徵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