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 閱讀(2.11W)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

《正面管教》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

對照這句話,我想到了班裡一些行為不當的孩子。還真是這樣啊,比如我班的小A同學,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裡,上課從來不聽課,不翻書,不寫字。不僅如此,他還總做出各種怪動作來擾亂其他同學。任課老師也視他為“空氣”,對他的行為熟視無睹。我也曾經試探著對他勸誡:孩子,看會兒書吧,或者寫幾個字也行。但是小A同學聽了我的話好像沒聽見一樣,照舊我行我素。久而久之,我也對小A同學喪失了信心。

現在看了《正面管教》中的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小A的行為是因為他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啊!作為老師,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就對這個孩子失去了信心,真是慚愧呀!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試著讓小A同學找到歸屬感,找到自我價值。比如,我會在課堂上多給他一些微小,而不是讓他感覺我無視他的存在,一節課我可以給他佈置一個小小的任務,哪怕是練習寫一個字,而不是要求他做多少道題,對他在課堂上的哪怕是一個細微的改變都給予鼓勵與讚美,而不是隻盯著他的缺點。我相信堅持一段時間,這位同學肯定會有變化。

《正面管教》告訴我們學會怎樣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戰作為你學習的機會,當大人改變自己的行為時孩子也會隨之改變。希望每一位老師在遇到行為不當的孩子時,都能把它作為學習的機會,試著改變自己的行為,相信我們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2

第一次參加了正面管教的體驗課之後,我利用所有的空餘時間閱讀了美國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感觸良多,相見恨晚。通過首期班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呀。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地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剛懷孕的時候,我就開始買了育兒的書籍閱讀,如《卡爾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劉亦婷》等,在這些育兒書中,我學習了一些育兒的方法和技巧,即使這樣我知道自己還是對女兒太嚴厲,有時還會傷害她的心靈,總是找不到那個平衡點。正面管教的課程讓我找到了這樣一個平衡點,那就是和善與堅定並行。

正面管教的上課形式與傳統的講座不同,它不光是聽,還要家長參與到角色扮演中去體驗,去感受。有一個角色扮演是家長們分別扮演孩子和家長,然後家長站得高高的,居高臨下地數落孩子的不是,甚至是訓斥。當時,我感覺大人的強勢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孩子都處於弱勢地位。我想到了自己在平時的教育中也該照顧一下我女兒的感受,而不是強調我自己的感受。我明白了,要先改變自己,不是去要求孩子改變。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加強了對原始腦的理解。後來,當我遇到讓我生氣的事情,在要發火的瞬間,我就想到蓋子打開了,原始腦的本性要出來了,得想辦法關上,然後自己就先消氣了,想辦法和女兒溝通,要不就是暫時不理她,讓自己冷靜一下,反正不會馬上發脾氣了。我懂得了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在潛移默化中也教會了我女兒如何管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使得我們的關係更融洽,更親密了。

正面管教這個課程的學習不僅改善了我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也改善了我和親人以及與同事的關係,讓我的生活越來也好。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3

一個多月一階段的課程結束了,每個週六的下午,就好像自己的特殊時光,又坐在課堂裡的感覺很好,分享自己成長和育兒心得,讓人欣喜,更讓人獲得平靜。

一階段的課程開始,正好是我家6歲半的寶貝踏進國小的課堂,說實話,上半年我都在為此焦慮,在看過《正面管教》也進行了一些實踐之後,我決定參加家長課堂,進行更深入學習。記得寶貝剛出生的時候,就很認同“愛和自由”,“無條件的愛”的育兒理念,可是面對具體問題,還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正面管教》教會我怎麼做,才能無條件的給孩子愛和自由。尤其是“共情”和“啟發式提問”,讓孩子和我更貼心,讓他學會思考,體諒別人的感受,自己解決問題。這兩個月來,我們很順利的開始了國小的新生活,通過“慣例表”培養學習和生活的好習慣,寶貝也很快熟悉了新環境和新朋友,更開朗,也更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上學”這件曾讓我們全家緊張焦慮的問題,不再是問題,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平和,溫馨的氛圍。當然我們還是會有讓彼此生氣,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都慢慢學會了疏導自己情緒的方法,每當寶貝最後平靜下來,掛著眼淚給我一個擁抱和親吻的時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他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天使。

意外的收穫是,以前很少看育兒書的爸爸,雖然沒有參加正面管教的學習,也在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以前他面對

孩子的過度要求是一味的妥協,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手足無措。慢慢地,我能感受到他和孩子在一起時態度的轉變,更加溫和而堅定。

非常慶幸自己參加了正面管教的學習,我還會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4

來家有學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薦過《正面管教》一書,我沒有看但很認同這個觀點。今天我依然沒有看,但是想寫個讀後感,因為我認為此書精華就在“正面”一詞。

節前,我回復了一張兒童問題貼,當時就在想,這壇上多人推薦了《正面管教》一書多次,為什麼這個“正面”做得如此不到位?於是想借借他山之石。搜了一下關於這本書的帖子,卻明白了我初來此壇時面臨的狀況。

就如同社會不公平問題的現象總結,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觀點:平等意識不到位。但是如何做到平等,卻手把手教不了,因為人多元。同理,正面管教意識也是一種認識,但是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正面管教》一書中的事例和行為指南,首先應該是幫助家長們去理解什麼叫“正面”,而不是一種教條的行為結論灌輸。舉個例:小時候背“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可不是為了“天”只能對“地”,“雨”只能對“風”。否則,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就在這種唯一正確中給教沒了。所以,我不看書的內容,也可以寫自己對正面管教的理解,因為現實家庭情況可以不同,但“正面”的原則相同。

《正面管教》這本書在進入中國後,還出現了一問題,國內營銷活動給這本書加上了不實之詞。比如:“正面管教講述的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對於那些愛心無比,現實中又因為管教孩子而無比心痛的父母親來說,這可是最好的廣告詞,但僅是廣告詞而已。豎立規則和界限,如果語言文字就可以了,還要監獄幹嘛?記得以前某偶像電視劇中有句臺詞“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幹嘛?”說得正是這個道理。這樣的廣告詞,對於營銷父母們去學習學習“正面管教”是雙贏,但是對於教條思維的大腦來說,也伴隨著,世上有無負面管教作用(神仙手段)的虛妄認識。這不是該書應有的東西。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5

因為本人從事蒙臺梭利家庭教育工作,所以有機會通過教育圈內的分享知道了正面管教。最初的瞭解並不多,後來順藤摸瓜才找到了張巨集武老師創辦的正面管教之家進行了一番瞭解,隨後又翻閱了幾本與正面管教相關的書籍,如《正面管教》,《孩子:挑戰》、《超越自卑》等一系列書籍,通過自學的過程,感覺正面管教倡導的理念和方法與蒙臺梭利教育很能融合。為了更好地陪伴家長去服侍好家庭中的兒童,我趕赴參加了正面管教之家為期三天的家長普及班,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正面管教的家長課堂,是一種體驗式的家長課堂,需通過講師的帶領,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各種形式學習更好的溝通方法,練習更實用的溝通語言,從而讓成人自我察覺,通過成人自省的工作,改變成人的態度,從而開啟孩子的心門,與其從容相處,輕鬆陪伴,讓每一段親子時光都成為美好的享受和共同成長的最佳途徑。

蒙臺梭利教育中提倡的成人態度是“溫柔而堅持”這和正面管教中提倡的“和善而堅定”的成人態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和善,成人應該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孩子溝通時採用平等的和善的態度,因為這就是對孩子的“尊重”。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能夠更好地自省,並理解尊重的含義和意義。而且,這個自我覺察的過程中,往往可以改變成人的言語和行為,逐漸體會到以尊重的態度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成人態度的改變會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納,這樣雙方溝通起來就更好,更容易了。

堅定,就是成人對於原則、規則的堅持,讓孩子感受到成長過程中不僅擁有父母給予的愛的理解,還有愛的堅持。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從小有邊界感,而這種邊界意識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也能培養出孩子的自律和責任感。所以說,和善和堅定的態度是為人父母最基礎的管教工具,也是最高境界的管教態度,無論哪種教育體系下的家庭都適用。父母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改變,改善,一定會在不知不覺中收穫良多。 要給予和善與堅定的愛,成人必須自己成為一個良好的情緒管理者。所以在正面管教課堂上給予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塊內容是關於“大腦蓋子”的。生動有趣的手部遊戲讓成人明白在雙方有情緒的狀態下是無法溝通並解決問題的。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同時要接納孩子的表現,鼓舞孩子,讓孩子感覺好,讓孩子感受到成人對他們的信任,他們才會做得好,而不是在成人情緒氾濫的情況下,讓孩子感受更糟,畢竟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學會一個重要的生活技能:人可以坦然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要在其中感受自己的強大。更而況很多孩子做的也只是自己年齡段特有的行為而已,有時候他們確實無法自我控制,因為他們的探索和測試邊界的行為完全是符合這個年齡的行為發展規律的,更何況掌管人類情緒掌控能力,理性迴應能力,道德約束能力的人腦前額皮質直到25歲才發育完全,孩子是無法和成人一樣成熟的,如果無法理解這一點,就特別容易起衝突。所以,我們成人要以身作則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緒。 特別喜歡正面管教的理念中,把錯誤轉變成孩子學習的好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可以被培養出來並有所提高。過去傳統的教育方式都是權威當道,懲之有理,父母習慣性的教育方式就是懲罰。如果父母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原因,與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用更好的溝通技巧來處理,那雙方都能感到輕鬆愉快。在錯誤面前,如果父母可以很好地運用4個R的糾正錯誤方式,那可以幫助到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在被理解接納和尊重的狀態下學

會勇敢地承擔責任,學會道歉,學會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的家庭會議也是非常有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一個家庭成員充分參與,增進彼此瞭解,增進彼此感情的相當有效的教育策略,它能激勵孩子發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在家庭會議中,開場白是家庭成員相互感謝,當每個人由衷的說出感謝之詞時,聽者心裡是滿滿的感動,我們中國人過於含蓄,不善於表達情感,使得許多時候我們彼此間缺乏緊密的聯結,而這是一種讓家人緊密聯結的很好的方式。家庭會議可以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討論家庭成員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在家庭會議中大家處於平等、相互尊重的關係中,利於父母與孩子平心靜氣地一起解決問題或者親密無間地共度時光。

通過學習,現在我對“正面管教”的理解更深一層了:“和善”是說一個人如同和煦的春風給他人的心田帶來溫暖與舒適,能夠理解和接納對方,能夠有“在錯誤中學習”的豁達,能夠有“靜等花開”的耐心;“堅定”是說一個人如同深沉的大山給人可靠的支援和幫助,是執著於愛的教育,相信每個人都會成長,是能夠有改變自己的勇氣,相信自己有無窮的正能量。正面管教的家長課堂不僅僅讓家長學會教養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家長獲得成長:擁有向內觀,自我察覺,自我分析的能力。

如今我已經結束了在正面管教之家的家長普及班、家長講師班的學習,可以成為一名正面管教家長講師也實屬榮幸,自己繼續學習的同時真心希望能夠邀請到正面管教之家的導師來杭州傳遞正能量給更多的家庭,影響更多的孩子,請等待我愛媽媽惠中那些正面管教媽媽們的召喚吧!

感謝正面管教之家的聯合創始人張巨集武老師,正面管教之家的導師吳婷娜老師的引導,感謝我愛媽媽惠裡可愛的徐曉玲老師的分享,感謝我愛媽媽惠裡的盧奕含老師在杭州為正面管教推廣做出的不懈努力!還有感謝很多在推廣正面管教的家長和老師們!家伊媽媽感受到了你們傳遞的正能量,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和老師和我一樣得益於此!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6

初冬,不如隆冬神聖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穫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著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啟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為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穫、一起參與各種遊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瞭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後到欣賞彼此……之後,我便以依依不捨的姿態利用工作之餘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於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為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為我是為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為,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裡呢?為什麼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後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為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係”,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資訊,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著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東西,可家裡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麼,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係,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願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

這裡的糾正行為,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並容易執行。因為,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週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裡,接著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著,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後終於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為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麼嗎?”我撫摸著她的背接著問。

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著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裡,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裡都不會再因為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為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讚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來源於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麼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麼做的嗎?”這樣,就會開啟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讚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覆的練習才行!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7

經一個朋友的介紹,知道了正面管教,最初的瞭解並不多,只知道“和善與堅定”。我理解的和善是態度溫和,堅定是不妥協,不溺愛。

後來買了三本書分別是《正面管教》《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教室裡的正面管教》,xx年5月22日至25日,又在xx參加了王xx老師的“解密青春期養育家長講師班”,收穫頗豐。知道了正面管教的家長課堂,是一種體驗式課堂,它通過講師帶領,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各種形式學習更好的溝通方法,練習更實用的溝通語言,開啟孩子的心門,從容相處,輕鬆陪伴,享受每一段與孩子共度的美好時光。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與變化,父母其實可以更淡定些,青春期只是每個人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發育過程,既然是正常,就無法避免;既然是過程,就會過去。青春期的孩子其實是在尋找存在感,價值感,認同感,找到了就是個性化的完成,有的人的青春期可能十來歲開始,有的人沒準四十多歲才開始,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能完成個性化,找不到自己。在尋找自己的路途上,孩子們會以各種方式掙脫父母的束縛,控制,試探自己的能力,甚至與父母奪權,爭鬥,衝突。

特別喜歡正面管教的理念中,把青春期的孩子叫做駕駛員,父母叫做副駕駛,這個說法很形象,孩子終究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駕駛著自己的人生飛機,飛向更遙遠更廣闊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父母給予愛、關注、指導,需要父母聆聽、鼓勵、贊同,不需要的是父母的代替,包辦。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說法: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這個說法我認為很準確,中國的許多家庭,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隱形人,母親把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但孤軍奮戰的女人會難以避免地陷入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中,又會不自覺的把家轉化為她痛苦的工作場所,用讓人窒息的愛和焦慮將孩子裹挾,造成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過度依賴。成為媽媽 “替代丈夫”的孩子會過早的承擔起成人的角色,家裡會出現小大人,心裡未被成長的部分被嚴密的包裹,以其他各種身心疾病來表現;或者孩子會“永遠做媽媽的好孩子”而進入那種拒絕成長,依賴性強的狀態,沒辦法探索社會,融入社會。

想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後果,這種家庭模式帶來的不是孩子身心愉快的健康成長,而是各種問題的接踵而至。而正面管教的家庭會議就是一個家庭成員充分參與,增進彼此瞭解,增進彼此感情的相當有效的教育策略。在家庭會議中,開場白是家庭成員相互感謝,當每個人由衷的說出感謝之詞時,聽者心裡是滿滿的感動,我們中國人過於含蓄,不善於表達情感,使得許多時候我們彼此間缺乏緊密的聯結,而這是一種讓家人緊密聯結的很好的方式。家庭會議可以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討論家庭成員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在家庭會議中大家處於平等、相互尊重的關係中,利於父母與孩子平心靜氣地解決問題或者親密無間地共度時光。

現在我對“和善與堅定”的理解更深一層了,我認為“和善”是說一個人如同和煦的春風給他人的心田帶來溫暖與舒適,能夠理解和接納對方,能夠有“在錯誤中學習”的豁達,能夠有“靜等花開”的耐心;“堅定”是說一個人如同深沉的大山給他人可靠的支援和幫助,是執著於愛的教育,相信每個人都會成長,是能夠有改變自己的勇氣,相信自己有無窮的正能量。我之所以用“他人”而不是用“家人”是因為我覺得 “和善與堅定”不僅可以用於家庭教育中,還可以用於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正面管教的家長課堂不僅讓家長學會養育孩子,同時可以讓家長獲得成長。是的,不僅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反思過去,不僅我們教育方式有許多不妥之處,而且我們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也存在問題,所以,學習正面管教,是學習怎麼成長和怎麼幫助孩子成長,這是我喜歡和願意做的事。

我很榮幸加入到這個事業中來,傳遞正能量,做功德無量的事。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8

寒假裡我讀了簡·尼爾森的“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該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使我受益匪淺,尤其是書中第7章講述的:有效地運用鼓勵,讓我更深入地認識到鼓勵而非讚揚,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是的,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麼什麼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讚揚有效的區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讚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讚揚嗎?帶著疑問我繼續讀下去,慢慢地才瞭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於優點等,讓我們瞭解到什麼才是有效的鼓勵,自我反思,我在該方面存在很多的誤區,比如:我經常會用到這麼一句話讚揚孩子:“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聽話、懂事,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在這種讚揚下,該孩子會很高興,會滿臉燦爛,她會覺得“大人認可我,我是有價值的”。作者提出:讚揚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於“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的考慮來做事。當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時,他會茫然與疑惑。這位孩子(長大後就是成年人)可能會形成一種完全依賴於別人的觀點的自我概念,可能會變成:“討好者”和“總是尋求別人認可”。而鼓勵是指向人的行為的,常常啟發對方思考“我是怎麼想的”、“現在該怎麼做”、“我學到了、感覺到了什麼”等,它能讓人內省,更多地讓人思考並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無需他人的認可,最後形成自信、自立的態度。小班的孩子年齡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較差,所以老師在此運用的讚揚可能要比鼓勵更多一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之前的那句話只會使孩子們變得“變動”,缺乏自信。是作者讓我瞭解到同一句讚揚鼓勵的話對於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性格等真誠而恰當地讚揚和鼓勵。

看完書,我將作者如何進行讚揚作了簡單幾個小結

1、把握時機,及時讚揚鼓勵:

及時的讚美猶如生病及時服藥一樣,對年幼的孩子會產生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活動課上時,當孩子們回答問題時表現的非常棒時,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把握時機進行鼓勵:“你的聲音真響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進行中,就給以適當的讚美和鼓勵,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時忘記了,應該設法補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師的說服下,吃飯時終於肯吃蔬菜了,那麼我們馬上就要補上一句:“XX,真棒,葷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2、就事論事,堅持原則:

在給予孩子的讚揚和鼓勵時,老師要做到實事求是,不能誇張和縮小。比如:在一次美術活動中,一個孩子在畫“春天裡的花”,她畫了兩朵小小的、紅色的花,一個老師走過去看了看,用很誇張地表情說:“XX,你真聰明,畫的真漂亮啊,繼續吧!”當孩子們聽到這個讚揚,她非常高興,繼續畫了起來……這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畫面,表面看看,該教師運用了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們繼續樂意的畫畫,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讀了《正面管教》,我們就會了解到,鼓勵是幫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和取得的效果,有針對性的實事求是的進行鼓勵和讚揚。對於上面的情況,其實我們可以嘗試一下說:“XX,這圖畫的真不錯,如果你能在畫的大一些,顏色再運用的多一些,那麼你肯定會畫的更棒!”孩子就會肯定自己的行為並繼續努力。

3、鼓勵也要愛的襯托

書中說到:安排特別時光、試一試抱一抱孩子都向我們講述了,鼓勵是需要愛的支援。讓我們通過貢獻來讓孩子感受到鼓勵,這麼感覺是多麼的美妙。班中經常有那麼一個孩子是大家公認的調皮鬼,其實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責備、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試一試將孩子“抱一抱”,那麼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該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在經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9

今天上午去參加正面管教第一階段的家長培訓,本著學習的心態加入到這次的培訓中,整整一個上午的學習還是有相當的收穫首先學習了正面管教用於安撫情緒的三個工具

A 積極的暫停角

B 行動大於語言

C 抱抱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一個工具 A 積極暫停角

所謂“暫停角”,是指成人或者孩子情緒均不佳時,可以選擇讓自己的情緒平復或冷靜下來的一個地方,對於“暫停角”的理解,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不能夠用於懲罰,只能夠安撫情緒。所以,我們在著手暫停角的時候,就需要向孩子解釋暫停角的作用是安撫情緒!

對於成人的暫停角,自己率先使用的時候,要讓孩子看到效果,比如從暫停角出來的媽媽情緒已經恢復平靜,不是剛才那個處於怒火中的媽媽!

成人使用暫停角時,記住要告訴孩子“(1)我生氣的時候,情緒不好的時候我會使用暫停角。(2)使用以後我的情緒會變得好一點。(3)我的情緒變好以後,我會對你更好!”

對於孩子的.暫停角,需要由孩子選擇、佈置、起名,孩子參與越多越好!

和我們的孩子坐下來,共同創造一個“暫停地方”,我們要先對孩子解釋:“有時候我們會生氣,這是正常的情緒。這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下來。咱們來建個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懲罰你的地方,而是一個你喜歡的地方,你在那兒能冷靜下來,能感覺更好,因為通常人們感覺更好,才能做得更好”(對於這段話,每個家長都可以根據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方式進行改寫)

鼓勵孩子給這個暫停角起個名字,如果孩子不習慣這種新方式,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你在自己的暫停角平靜下來,感覺更好,並且行為更好。這個“暫停角”是家裡“情緒安全”的開始。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暫停角”的使用方法,大家進行了角色扮演,很真實的還原了爭吵中的夫妻雙方(1)堅持爭吵到底(2)有一方提出我現在很生氣,我要離開冷靜一下選擇暫時迴避,兩種狀態下雙方心理的狀態與變化!角色扮演不愧是最為高效的理解吸收工具,第一次的角色扮演,大家對於A工具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從暫停角回來的夫妻雙方內心裡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雙方的火氣降

溫,情緒中出現了內疚,考慮對方感受的良性思維狀態,說明“暫停角”這一工具的使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不僅是對孩子,夫妻之間的矛盾處理中也相當實用!

然後,我們再一起來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二個工具 B 行大於言

對於B,本期的講師樑良通過一個小遊戲很直觀的解釋了什麼是行大於言:樑良的手放在下巴上,但是嘴裡發出的指令是手放在額頭上,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看到樑良的動作後放到了下巴上!這個例子說明,孩子吸收和模仿的是我們的行動,而不是我們的語言,所以家長要時刻記得身體力行,多做少說!

或者這個部分是大家都能夠有切身體會的內容,所以,大家並沒有在關於“行大於言”的問題上過多展示,但是“Less Talk More Action 少說 多做”這句話被放大印在了我們的教材上!

最後,大家一起學習的是正面管教的第三個工具 C 抱抱

這個部分是我在今天的課程內容中體會最為深刻的一個部分,樑良採取的依然是引導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帶領大家來體會第三個工具的作用!

在課程正式開始的時候,樑良的一張大表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欄為現在的挑戰,一欄為人生成功的性格,樑良請大家在現在的挑戰一欄中描述我們認為現在孩子存在的問題,不僅是自己的孩子,包括我們周圍看到的其他孩子存在的問題,開了個頭,大家的思維馬上就被調動起來,腦海中所能夠想到的不良特性都躍於紙間,很快,現在的挑戰就寫得滿滿的了。看著滿滿的一欄,我的內心甚至有些安慰,因為滿欄的挑戰裡,我的孩子並不具備太多,同時,我也發現,周圍的孩子共同的問題真不少,看來家長們面臨的很多問題是類似的!這一部分在大家描述完後,就被蓋起來了,直到今天課程的最後內容,才重新又翻到大家面前。

在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暫停角與行大於言兩個工具以後,大家的心態似乎比剛才平各了些,帶著前面的收穫,我們一起進入了最後的這個部分。對照著開始提出的挑戰,樑良請大家再提出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就是人生成功的性格有哪些,美好的詞語成為挑戰的鮮明對照,滿滿的期望又列滿了,面對著我們的期望,樑良並沒有給出太多的解釋,我們開始分組的角色扮演。

兩兩一組,一方為媽媽,一方為孩子,扮演孩子一方的人必須要蹲下來,媽媽角色選擇生活中容易爆發的惱火對著孩子一方發出來,雙方開始激烈的矛盾衝突,一番激烈的爭吵以後,作為孩子角色的一方說出對媽媽剛才怒火的感受。

隨後媽媽角色的一組離開教室到門外,因為樑良要教媽媽角色一句話。加到教室裡,大家再次就剛才的衝突進行角色扮演,在激烈爭吵後,很多組出現了擁抱的場面,原來,樑良教給媽媽角色的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來,媽媽抱抱!來,讓媽媽抱抱吧!”

媽媽在雙方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停止一切話語,只對孩子說:媽媽抱抱!然後所有孩子的角色再次表達自己感受到媽媽擁抱後的感覺,一切都不同了!媽媽愛的擁抱成為平息情緒的要素!

大家對於媽媽用愛來擁抱孩子有了深刻的體會,那麼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向孩子索取一個愛的擁抱,會有什麼感受呢?角色的扮演再次開始!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媽媽給予擁抱,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尋求孩子的擁抱,再次通過角色扮演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換位以後的感受,扮演孩子的一方表達出了很多積極真面的內心活動,上到這裡,我的內心有些柔軟起來,雙方的擁抱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隨後大家就擁抱以外的親密接觸方式展開了描述,突然發現,無數的動詞被寫在了黑板上,我也聽到了很多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方式,通過前面扮演後的感受,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通過與孩子擁抱和親密接觸,除了緩和孩子的情緒,還能夠和孩子間建立密切的聯絡,達到培養孩子平和,溫暖,自信等等我們期望的氣質!

大家突然發現,先前在紙上寫下的期望人生成功的性格,即希望孩子具有什麼樣的性格,通過擁抱和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其實就能夠實現很多,那麼大家還苦惱於什麼樣的育兒手段或者方法呢?其實最簡單的育兒方法就在自己的身上,多給孩子一些愛的擁抱,多和孩子有一些親密的接觸,如果我們希望二十年後我們的孩子依然能夠擁抱我們,能夠讓我們親一親,親一親我們,那麼我們先要讓孩子能夠擁有我們最溫暖的擁抱!

課程的最後內容,家長互助環節,有一位媽媽提出了今天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羅列出問題周圍會圍繞的人物,大家紛紛扮演起了她家庭裡的各種角色!扮演過後,各個角色描述在事件中自己內心裡的第一情緒反應和心理活動!這位媽媽,也在這一環節中發現自己原來內心裡的想法並不是最真實的,她家庭裡的其他成員心理活動和她最初的理解有差異!媽媽深深體會到了角色扮演的力量!

今天的所有課程就在大家的滿足中結束了,我很期待著下週三的內容,因為我開始愛上“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第二節課課後總結(1)

在今天的課程正式開始前,大家一起分享了我們在上節課學習的“暫停角”與“抱抱”實踐情況,有的媽媽通過運用行大於言,讓孩子看到了從暫停角里出來的媽媽情緒有了好轉,有的媽媽通過抱抱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到了媽媽的愛,良好地進行了情緒的安撫,讓孩子感受到了媽媽平靜的心態,聽到這些積極的例子,我確實很感觸,雖然我自己與豆拉的交往過程中並不存在太多的情緒不穩定問題,但是,通過“抱抱”的方式,讓女兒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對於她的愛與信任,通過與她擁抱,讓她感覺到自己的被愛,讓她感覺到不管什麼時候,我都會在她身後支援與鼓勵她,所以,我也由衷地感謝“抱抱”法,讓我變得柔軟,讓我和豆拉之間更為親密和平和!

言歸正轉,今天是正面管教的第二節課,課程開始,大家一起分享了節選自《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面的一段話,這段話是描述嬰兒出生時一系列的感受,我今天也將這段長長的話念給了豆拉聽,她聽得很認真,並要求我再次重複,也許是因為她有些感同身受吧!這段話最終有一個重要的結尾:“我們每個人天生有很多無名的恐懼,這種難以名狀的不安全感和分離感,變成了一種存在性焦慮,成了我們每日生活的背景音樂,不停地播放。”

通過這句話,我們瞭解到情緒是天生的,所以,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與生俱來的情緒不是想控制就能夠控制住的!

閱讀過節選後,我們大家一起進入情緒識別的學習中:

我們首先在寫滿了負面感覺的詞語中挑選自己或者孩子常有的情緒

“Negative”Feelings“負面”感覺

憤怒 悲傷 憤恨 無奈 不安全 恐懼 不安 驕傲 憂傷 自卑 惱怒 彷徨

絕望 痛苦 孤單 懼怕 仇恨 嫉妒 難過 不滿 生氣 討厭 無助 委屈

後悔 掙扎 懊惱 靦腆 焦慮 壓抑 鬱悶 失落 愧疚 飢餓 煩躁 著急

害羞 苦惱 不平 崩潰

“Positive” Feelings“正面”感覺

平靜 高興 舒服 美好 舒暢 輕鬆 喜樂 有趣 快樂 幸福 滿意 和諧

被愛 平安 和平 愉快 自然 放鬆 自由 溫馨 貼心 溫柔 柔和 溫暖

自在 安全 光榮 自豪 清爽 甜蜜 美好 得意 滿足 開心 興奮 自信

輕鬆 甜美 充滿希望 爽

對應著我們的負面感覺和正面感覺,我們會作出的行為有哪些呢?

Behaviors行為

指責 嘮叨 催促 大吼 沉默 離開 怒視 打人 幹家務 假哭 真哭 吃東西

購物 睡覺 聊天 上網 旅遊 遷怒 運動 聽歌 砸東

西 撕 搓 畫 聽歌

看一看負面感覺時候我們的行為,再看一看正面感覺時候我們的行為,我們會發現,不論是負面情緒下還是正面情緒下,我們的很多行為方式是一致的,在這裡,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感覺是天然的,感覺會產生,也會消失,沒有對或錯的感覺! 一樣的行為,背後的情緒可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