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大學生農村支教心得

心得體會 閱讀(1.05W)

2012年2月28號早上六點我們一行人踏上了為期四個月的支教生涯,坐在負責送走我們的客車上,看著車窗外來為我送行的朋友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也許從這一天起我們就會分開、各自成長,為了自己的未來去奮鬥。車緩緩啟動了,隨著車的不斷前行似乎所有的牽掛、所有的不捨都從這一刻開始,這個我生活了三年的校園,這裡有我朝夕相處的朋友們,有我們每一份美好的回憶,有我們青春的印記,有我們曾經的瘋狂,但從未來開始的2012年3月1日-2012年7月1 日,這裡所有的一切都將封印在記憶的最深處,很快車到達安達市教委,然後我知道了自己被分到一個叫做四平山的地方,同時被分到這裡的還有兩個校友,之前我們大家都不認識,還為沒和自己班同學分到一起鬱悶了一會兒,後來我們被送到學校安排的宿舍開始了新的工作生活,我們由陌生到熟悉,漸漸地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戰友,同時也是很好的朋友,我喜歡她們的性格雖然和我都不太相同但是相處起來卻是很融洽,日子久了感情就愈發深刻,和我們在一起的還有一個黑河學院的學姐也在這裡工作,不過她和我們不同的是她是一個專案生,就這樣我們四個成為了這裡最年輕最有活力的四個小老師,逐漸的四個月轉眼間就這樣過去了,分別時大家的依依惜別,都讓我們倍感窩心,大家就像親密無間的親人,讓我們有種回到了家的溫馨感,由此對於這次工作經歷讓我感觸真的很深切,同時更是我成長過程中一段舉足輕重的經歷。

大學生農村支教心得

在到這裡之前我們都以為是很艱苦的,都做好了比較充分的思想準備。可能是是在鎮中心的緣故吧,比我們想象的那種艱苦差遠了。 看到這裡的狀況比我們想象的要好,我們還是感到有點意外。我們受到了老師們的熱情歡迎,我們剛下車,就有人過來幫我們搬行李,這種熱情讓我們感到了一些溫暖,減少了一些旅途的勞累。

我所在的四平山鄉,這裡有很多樸實的村民,他們都非常的熱情、善良。這樣的環境,在別人看來可能不怎麼的,那隻能說你不夠了解,甚至於我們剛到的時候可能或多或少的覺得還不如我們自己的家鄉。經過接觸,你會發現他們真的很“真”。

初到學校,給我的感受這是一個典型的鄉級中學,校園的面積不大,只有兩趟磚房,教師主要集中在左邊的那一趟,而右邊主要是教師辦公室,校園內有一個小型的由水泥磨成的籃球場,而且還有一個多媒體教室,雖然這些設施陳舊了一些,而且不是那麼的正規,但是我認為對於一個鄉級中學的學生們來說,這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這就是我對這個學校的第一眼的感覺,還行。

由於我們來的時候還沒有開學,所以第一天並沒有見到我們的“學生”,這時候我的感覺還是有點不太自信,到不是怕沒有東西教給他們,而是對上課一點經驗都沒有,雖然平時我們聽老師課這麼多,但是要我們就這樣站在講臺上,還是有一點心虛,再說,我們連學生是啥樣都不知道。

接下來的就是和老師、學生的交流和認識過程,特別是和學生的交流過程是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總的來說可以用三個階段來描述,那就是從陌生害羞到熟識再到大膽交流的過程。一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儼然已經把我們當成了一個正規的老師來看待了,對我們是又陌生又好奇,我們問他們一些問題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人回答,但是漸漸的,隨著我們呆的日子的變長,我們之間的關係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他們終於敢跟我們說話,並且問我們一些問題了,我們都覺得有點了解對方了,我們的談話聊天也逐漸的增多。我知道了他們大多都離學校比較遠,有的在外住宿、有的甚至要走幾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由於這樣,早點和午飯都只能買些簡單的東西吃一口對付一下,下午飯回家吃,晚上不上晚自習。雖然我剛來的時候看到這裡的山比我們校區的更綠,但是始終是農村,生活條件還是很艱苦的,冬天的取暖問題都是學生們自己從家裡帶來柴火。

通過四個月的工作生活,我們充分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榮譽和艱辛,老師最需要的是理解,如果你的行動被誤解的話,那簡直是莫大的悲哀,在課堂上和課堂外我都極力的維持一個老師應該有的風度,儘量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重溫一下自己的國中生活,我感到莫大的充實。下午課後的活動雖然單調但是很有趣,孩子們最喜歡的是體育運動,籃球、足球都會,我們在這時候完全是平等的,這是最無拘無束的時候,我們盡情的奔跑,歡樂無限。

在我看來,支教是時代的產物,是賦予給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煅煉自我能力,提供廣闊天地、完成人生試卷的舞臺;是加強修養、豐富涵養提高素質,進行自我準確定位的砝碼;是我們理論聯絡實際、主客觀結合分析問題能力、注重實踐觀念昇華的梯子…最後,我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參與此類實踐活動,也相信在此過程中我一定會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人格內涵,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好地指導我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大學生農村支教心得 [篇2]

導語:“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2015年,當“握住你的手”的團隊第一次踏上冕寧的土地時,教會這裡孩子們知識與夢想,他們就明白改變這裡的貧困、落後,給於這裡人走出去的希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捨”,這是一屆屆的“握手”隊員秉持著的信念。一點一滴地改變,一點一滴地灌輸,一點一滴地豐富--“握手”隊員一點一滴地積累。在這樣的堅持下,時光鋪過了八年,在2016年的暑假,由隊長xx-xx領隊,新一屆的“握住你的手”團隊再次相約冕寧。

有一種衝動,叫責任

什麼叫支教?怎麼去支教?這兩個問題縈繞在經過選拔之後進入“握手團隊”新的一屆的隊員心裡,不會忘記去面試的那一天他們內心的緊張與忐忑。面對上一屆隊員提出的一些問題,新一屆的隊員們需要經過自身琢磨與思考,當老隊員講述自身經歷時,隊員們也在聚精會神的聆聽並吸收。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與未知的生活,所有入選的隊員內心都隱隱存有迷茫與慌亂。隊員們不禁問自己:“當初自己為什麼會希望加入這支團隊呢?”或許是內心的那團火焰,那是這樣一種衝動:當自己發現在學校之外可以做一些什麼來,明白這個社會上有一些事是需要我們的,那麼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是有被需要的需求的。當代大學生,所要做的已經不能僅僅侷限在校園當中了,許許多多的大學生承擔起了社會的責任。“握住你的手”團隊在這個時代變化中,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責任路”。

那裡有一束光,叫公益

無論是“壹基金”,還是“華僑基金”,又或是大大小小的公司公眾人物做的基金會,本意都是希望能夠有人站出來,為那些處在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握住你的手”沒有那麼大的社會支援,也沒有多巨集偉的壯志,有的,只是八年下來趨於完善的“握手”的“公益之心”。團隊早已經從脫離了當年的支教單一模式,在支教、扶貧、助殘、助老與支農上都早已經做出了屬於自己的成績。對於一支有這屬於自己獨特傳統的公益團隊,加入的每一位隊員,在聽聞了團隊曾經的故事與前輩們的情感經歷,會從內心生出一種團隊認同感,這種認同感包含了團結、奉獻、互助在內的諸多品質。這類品質與團隊本身的精神意義相契合,從裡向外逐漸賦予其成員特有的團隊印記。而這種印記,是一束叫做公益的光所灑下來的。

遠處有一種期盼,叫堅持

能堅持一件事下去的人少之又少,“握住你的手”團隊這個“商標”能夠堅持八年

並做出了越來越多的成績,這是許多人堅持下去的成果。正是因為如此,將這個團隊繼續繼承與發揚出去更是後來者的另一種責任 。每一屆的“握手”隊員前往冕寧進行相關活動,每一次都活帶來很多的收穫,無論是對於隊員們亦或是對於那裡的孩子們村民們,帶來的是一種特殊的“希望之光”。在這裡,希望在這支隊伍當中通過堅持得以塑造。

“握住你的手”經歷風風雨雨,走到現在靠的是心中最質樸的公益夢想,祝願這支團隊在這條路上繼續走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大學生農村支教心得 [篇3]

為期4天的支教活動結束了。在這次支教活動中,我學會了許多課本上的知識,同時也認識到很多年紀比我少或者少很多的朋友。他們那些天真的笑容讓我們覺得這次的支教活動真的很有意義,並且我也從他們的作業中明白到現在的國小生真的要學很多知識,甚至比我們小時候學得要多和難。

支教的第一天,我抱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來到了**鎮**村委會,期待的是希望可以快點見到自己要輔導的學生,和他們和睦的相處,打招呼,像一位知心的朋友一樣,同時我也希望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的問題,讓他們可以愛上學習。忐忑的是那些國小生並不是我想的那樣,他們是很頑皮的,不聽我的話,整天走來走去。可是我的想法是錯的,當我見到了我要輔導的學生,雖然和我的期待有一點差異,偶爾有一兩個學生是很頑皮的,整天說話,不做作業,但是其他的學生都是很聽話的,乖乖的做作業,問問題,還有的是他們做完作業都會主動地問我有沒有其他課外的練習題,他們會問我們拿給他們做一下,不懂的會問我們,而我們都會盡量的教會他們,讓他們可以跟的上其他的課程。

一開始我支教的時候就會想,第一天肯定每個學生都會很準時報到,到了第二天,人數就會慢慢的減少,甚至會少了一半。可是我的想法是錯的,到了第二天,仍然有許多學生出現,人數沒有少,並且他們的熱情都沒有減少,會問我們他們不明白的題目,虛心的學習。我真的覺得他們真是對學習充滿熱情,是熱愛學習的。

同時,在這幾天的支教中我明白到,原來小朋友真的是很單純的,很乖巧的。有一次,我們在跟他們上衛生知識課的時候,說到上廁所要洗手,防止細菌的入侵,結果到了下課,每個去完廁所的小朋友都會主動的用洗手液洗手,用紙巾擦乾雙手才走出來。並且當他們好吵的時候,我們就會說“一二三”,那麼小朋友都會隨著迴應我們“請安靜!”之後教室裡就會很安靜的認真聽我們講課,或者做作業的。當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對他們說看電影的時候要安靜,認真的看,那麼小朋友都會安靜的認真的觀看,直到把電影看完。

總的來說,這次的支教活動我學會了許多知識,原來小朋友並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樣,是很頑皮的,不聽話的。其實他們是很乖巧,認真讀書的。同時我也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是很多的和很難的,甚至比我們小時候的學習要難得多,他們的壓力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