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7.35K)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心得體會15篇

教師心得體會1

結合這幾年做班主任的工作經驗。我認為國中生活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生活階段,思想的波動性特別大,有一定的思想但又很不牢靠,可塑性很強。因而如何做好這一時段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教”是為了“不教”,那麼“管”也是為了“不管”,由“管”與“不管”過渡到“不管”的程度。

我們當前的管理模式相對滯後,在班主任的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這麼兩種傾向。一是與學生的距離過“親”,親到隨意的程度,成了哥們、姐們,這樣的結果必將導致部分學生受寵而大部分學生有怨言,不能服眾,對班級管理造成極為不利的被動。一是跟學生的距離過“遠”,認為我就是老師,你就是學生,只有你聽我的份,你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學生對老師是“敬而遠之”給人以看似有序,實際上暗含許多不穩定的因素。

那麼如何避免這兩種情況的發生呢?我認為“中庸之道”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孔子曾說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謂“忠”、“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恕”,這就是孔子的“忠恕”觀念,“忠恕”主要是講己與人之間應如何察己知人,推己知人,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在“己”與“人”的利害發生衝突時,勢必要約束自己,剋制自己的慾望,損己以至捨己為人。這樣,“忠恕”就需要有一個前提,或者說是實行“忠恕”的方法,那就是“克己”,所以孔子又說、“克己復禮為仁”。一句話加以概括即“仁者人也”再簡潔予以概括即一個字“愛”。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裝放在一個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來對待。過“親”與過“遠”雖然也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是一種畸形的“愛”。那麼如何做好這個“愛”,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觀念的改變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觀念也須時時更新。但更新又分為幾種情況,一種是在生產力的突飛猛進基礎上所產生的觀念變化,一種是傳統的文化、思想觀念在新的時代賦予它更新的內涵。我認為後一種更新尤為重要。幾千年前的孔老夫子的觀點在今天的社會大潮中證明了他是行之有效的。即要有愛心。

在這一點上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實踐家魏書生的一句話可以說是一語中的“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思想的核心即博愛、寬容、鼓勵,相信學生都有閃光點,並且隨時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勤鼓勵,少批評、戒挖苦。如對班裡學習不好的同學、上課又特別愛做小動作、又喜歡惡作劇,我們如果簡單加以訓斥、指責或甚至有過激的行為,那麼這個學生也就認為自己是老師不喜歡的人,從此也就破罐子破摔,他也就可能因此真成了一名差生。但是如果我們施以愛心,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此事,這個小孩愛做小動作,說明他動手能力強,善於動手;愛做惡作劇,說明他善於創新、富於冒險精神,因而從這方面予以引導,是家裡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還是其它什麼原因,瞭解清楚的基礎上,對症下藥。給以支。他會認識到老師不僅沒有討厭他,反而對他寄予如此高的希望,如果做不好真對不起老師,結果真的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並且上課做小動作、愛做惡做劇的手病也改了,同時又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正如前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的、“如果一個人需要做自己所喜歡的什麼事情,他就是沒有紀律也會經常去做的;所謂紀律,正是一個人能夠愉快地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二、是充許學生犯錯誤

給學生犯錯誤的權利,毛主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一種是未出生的人,一種是死了的人。”偉大導師列寧也曾說過、“聰明的人並不是不犯錯誤的人。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而且不可能的。聰明人是不犯重大錯誤同時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糾正錯誤的人”。由此可見,學生的犯錯誤是難免的,而且所犯的錯誤大都是小錯誤。我們對小錯誤的認真對待是必要的,但如果對小錯誤尤其是相對而言可以一言一蔽之,說一說就可以的問題,如果一味地糾住不放,不僅不利於他很快加以改正,反而會把小錯誤變成大錯誤,以至於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這就不是學生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的“愛”出了問題。法國著名的文學家盧梭曾說過、“你要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你要幸福快樂的生活,就必須使自己成為一個為人家所喜歡的人;你要人家聽從你的話,就必須使自己值得人家尊敬;你要愛惜自己的體面,才能得到人家的稱譽”。因而對學生的不涉及原則的小錯誤避免小題大做,即便是牽涉到原則性的錯誤也應該做到讓學生心悅誠服。採取恰當的管理方法,避免簡單粗暴的指責或施以侮辱性語言,這樣即使學生認錯了,也僅停留在表面上,但在他的內心會積起怨恨甚或埋下仇恨的種子。對他的一輩子造成難以抹平的傷痛。

三、是注意潛在因素的影響

教師的職業不同於其它任何職業,他是一種對人的教育,不是說今天教會他什麼,明天他就會什麼,很多東西都是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的。猶如水到渠成。如教師的衣容著裝,既不能太新潮,也不能太落伍,如有的女教師描眉、抹口紅、穿超短裙,有的男教師穿脫鞋、短褲上講臺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容易效仿。言談舉止上更是影響至深,有的教師在說話時考慮的不是特別細緻周到,甚至是“國罵”也習以為常,抽著煙上課等不良行為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都起到了負面影響。更有老師在為人處事上,猶其是誠信方面失信於學生,本來說的是幾點集合,但已過了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班主任才姍姍而至,長此以往如何能服眾,這就是有的班主任的威信不夠高的一個主要方面。最後一點是老師要勇於向學生說“不知道”。孔聖人面對自己不懂的事物尚且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更有“學也無涯,知也無涯”的真知灼見。我們對某一方面的東西不知道也或不清楚也就不足為奇了。正是由於不知,才能促使我們更積極的進取,更多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從而也從心底裡贏得學生的尊敬。從廣義上說,這才是對學生真正的愛。

四、是既是嚴師,又是慈父或柔母,更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教師這一職業決定了教師是名演員,因為他需要面對同一觀眾群,因而必須出新,才能受到他們的認可。在課堂上就是嚴師,儘管這樣,也需要詼諧、幽默,讓學生願意聽你的課,被你的表演所吸引。但在課下又要扮演慈父或柔母,讓學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學生們有了什麼煩心事或不愉快的衝突願意向你傾訴,你成了他親密無間的朋友。愛因斯坦曾說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有你這樣的朋友為他開啟人生道路上的智慧之門,他會插上理想的雙翅,飛得更高更遠。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抱著“捧著一顆心來,決不帶半根草去”的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就一定會在國中學生的管理之路上走得更高更遠,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教師心得體會2

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以前一直不能理解陶行知先生這句話的意思,現在真正地站在教師這個崗位上,我才慢慢地有所感悟。

當我開始頂崗實習教師之旅,第一次踏上講臺,面對臺下七十多名學生時,我心中的壓力感特別大,我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就會給他們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我就拼命的備課,可是後來我發現身為教師,僅僅是將知識告訴你的學生,是遠遠不夠的。

坦白地說,我帶的班級裡面有幾個班級紀律並不好,每次上課時,維持紀律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很長的時間,十分耽誤教學程序。後來我就開始反思,如何才能讓他們每節課都認真聽課呢?要讓學生知道,老師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要讓他們知道你能聽到他們的心聲,要讓他們知道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對他們好,你在課堂上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維護他們的權利。只要你的所作所為能讓他們感受到這些,我想這就是一位成功的教師。

我發現學生們竟然這麼容易滿足,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足以讓其感動。全心全意地為學生著想,必然能以心換心,換取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同時,也能讓他們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教育真的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

教師心得體會3

教師日常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各種資訊傳遞的互動活動,這種資訊交流進行得如何,要靠反饋來實現,反饋是師生雙方圍繞課程和方法而表現出來的,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觀察掌握並記錄,見微而知著,就能及時做出反饋來影響教學程序。

對學生課外尤其是課堂的表現細心觀察,是捕捉反饋資訊的渠道,由此教師可以獲取大量資訊,來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記錄各種反饋資訊的最有時效性的方法就是教學後記,而且教學後記本身又能起到明顯的反饋作用,同時教學後記也是反思,是總結,是心得,是教訓,是壘築理論高塔的一塊塊基石,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作了大量的教學後記,積累了不少心得體會,現歸納成以下幾方面:

一是記錄學生所思所想,發掘學生的潛力。 在課堂上,教師要從興奮的說話者轉變為積極的傾聽者, “在傾聽中教育”,教師在課堂上的沉默,給了學生說的機會,採用以聽覺為中心的交流模式,傾聽學生的想法、需求、情感、思想、心理、差異、與人的關係。有意識地記錄下來後,加以鼓勵,並在合適的時候在一些班級開展完全開放的自定主題的教學。

二是記錄教材處理、時間分配上的心得,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教學效率。 如《中秋節》一課中,學生對於中秋前後的氣候變化有切身體會,可以少花時間,而對於城市學生比較陌生的鄉村的豐收景象多加以展示、討論和描述;各民族過中秋的習俗用圖片展示清楚即可,對於杭州的中秋賞桂、錢江潮則可以展開,激發學生愛家鄉、愛大自然的情懷。

三是記錄合適的教學方法。 哪些課題是適合探究的,哪些課題是適合展示的,哪些課題是適合實驗操作的,哪些課題是適合講解的。如聲、光、電,動植物的飼養、觀察是非實踐不可的。在新課程倡導探究的大背景下,出現了片面認為講授運用越少越好的傾向。反思這個問題,我認為學生在進行思考和行動之前,是需要較長時間來同化一個學科領域和技能體系,並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思考的,講授是讓學生達到這點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講授中的質疑、開放的觀點,能讓學生看到反思的過程,因此適時適量的講解是完全必要的。

四是記錄在學生學習時需要點撥之處和點撥的時機。 在《各種各樣的調味品》一課中,同一種食品中加入不同的調味品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但在課堂中,許多學生轉不過彎來,做出錯誤判斷。事實上,生活本身就是課堂,是身邊無時不在的老師。在課堂上教師只要稍加點撥生活與課堂的關係,學生就能理順思路,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點撥的時機也非常重要,在學生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是旁觀者,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在何時在何種程度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這些點撥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何時給出自己的看法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思考,都是值得反思和記錄的問題。

五是記錄課堂中的疑難問題,以期隨時解決。 教師不是萬能的,不是百科全書,不要把自己神化,碰到疑難的問題,在學生面前無需掩飾,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承認 “我不知道”遠比告訴學生一個錯誤的答案更好,但如何解決不知道的'問題的方法,教師必須是清楚的,而且要告訴學生該如何去做。教師可以發動學生一起尋找資料,進行驗證,以解決疑難問題。如《昆蟲》一課中有一種螻蛄,筆者一直懷疑就是所謂的“土狗”,但查閱手頭的百科全書卻無此內容,一直注意尋找相關資料,終於在學生的一本書上得到了確證,並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說明,讓學生從事件本身看到教師學習的過程,體會到獲得知識的喜悅。

六是記錄作業中的普遍問題,下次教學時有的放矢,減少失誤,讓學生多多體會 “優”的喜悅,起到正反饋作用。 如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 130萬倍中的“萬”;昆蟲的一對觸角,三對腳中的“對”等,學生往往易忽視,但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借題發揮可以讓學生警覺,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科學態度。

七是記錄學生的補充資料。 當今社會,資訊科技高度發達,學生的知識面和能獲得資料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三峽工程的世界之最,建造時間;長江流域的面積、人口;茶葉的種類、產地等學生獲得的知識,我都作為第一手資料加以記錄,讓學生也體會到自己尋找資料的過程和被認可的滿足和喜悅。

八是記錄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利用錯誤進行教學的心得。 如《爬行動物》一課,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於壁虎外形的五部分分類中的 “頸部”發生了爭論,許多學生認為壁虎沒有頸部,理由是壁虎的頸部與身體大體一樣大;有學生認為壁虎沒有四肢的分類,因為在昆蟲的分類中,就將六腳歸入了胸部。四年級的學生有這種思考能力和類比推理的能力,相當不易。課堂上先肯定他們的質疑精神,加以獎勵,並且抓住時機告訴學生要“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敢於對書本知識、對老師說“不”,然後才適當解釋了科學概念。再如在課上,有學生提出壁虎的運動是同手同腳的,也就是說是同方向前後肢是一起運動的,當時課堂上有學生帶的娃娃魚和烏龜,先請學生進行觀察,答案是否定的,第二課時有學生帶來了壁虎,仔細觀察,結淪的確是錯誤的,但這件事情本身通過學生的探究過程告訴了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

九是記錄實驗環節的得失。 如在五年級《地球的五帶》一課中,將用手電照地球儀的實驗,改進成手電照地球儀再加入用手電照射黑板,使得直射和斜射的面積大小的比較效果更直觀,更易理解;在三年級的《我們與食物》一課中,對食物的成分進行研究時,用酒精燈燒精肉聞到焦臭味的環節改成用火柴燒,因為火不持續燃燒導致了失敗,出發點本是想呈現生活中的景象,實際效果還是用酒精燈較好。

十是記錄平行班的不同情況和評價體系,如課前準備、課堂閃光點、課後延伸實踐作業完成情況等,做好反饋總結,做到因班施教,更有針對性。 成功的體驗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針對不同的班級,採取不同的評價體系,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在實踐中,將評價過程動態化,採用延緩評價、待定評價等做法;將評價方法多樣化,量化與質化的評價結合,開展研究性評價,即檔案袋評價,文章和作品的評價,展示、交流評價,口頭演說評價,討論評價,作品選評價,答辯會評價等,給學生創造各種獲得優秀的條件和時機。課前準備帶來各種實物和資料 (文字、圖片、照片、繪畫等)可得優秀。課堂複習回答正確者可得優秀,課堂提出自己的見解或是有價值的問題可得優秀,課後作業完成及時正確可得優秀,課內遵守紀律表現突出可得優秀,課外飼養小動物、種植植物、進行實驗、考察等可得優秀。不同班級側重點不同,以最大限度讓學生得到成功為目的,培養興趣,激發學習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評價發揮選拔、調節反饋、展示激勵、反思總結、積極導向和記錄成長的重要功能。

教師心得體會4

第一年擔任班主任,說實話剛開始心裡很沒底,但三百多天過去了,居然感覺頗好。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總能先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

星期天下午五點,我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四十多個孩子已陸續到校,組長照例協助我檢查假期的作業。***的作業又是沒做。看著他低著頭站在我面前,我心裡先深深嘆息一聲:“怎麼回事?怎麼又不寫作業?”這個孩子,每次作業都是大打折扣,與家長溝通過多次,卻幾乎沒有任何效果。試用過很多種方法,老師疾言厲色,他就痛哭流涕,老師語重心長,他就沉默不語……看著他,我真實無比地感受到了自己的無力無助,感受到了教育的蒼白。“晚自修到辦公室補吧!”

晚上我來到辦公室,看到他坐在角落裡,埋頭做作業呢。可拿起他的作業一看,又是氣不打一處來,才做了一道題!我問:“怎麼回事?”他支支吾吾道:“太難……我不會……”我仔細想想他說得也對,他的基礎不好,這麼多作業,難度又大,對他來說的確是不容易。後來我主動與其他任課老師溝通,給***另外佈置家庭作業,降低難度,減少數量。效果果然不錯,以後他每次都能較好地完成作業,第二次月考成績居然也進步了八個名次。

每次班上遇到讓我頭疼的事,我都不急於處理,總是先坐下來從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再去處理。我想,這正是我能得心應手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大法寶。

教師心得體會5

假期期間,我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實的語言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他是位智者,更是一位奮鬥終身的教育勇士和探索者。他為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讓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寫作者”。

書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三章中的“等一會兒,讓他把話說完”和“作業評價未必要用統一標準”的內容。在教學中,我很容易“急”,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我講的知識,正確的完成作業,但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不認真聽講。現在想想,我真的是太著急了。每個人對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育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的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同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要有很多東西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我也只有努力才能做到更好!

教師心得體會6

這次拜讀了朱永新老師所著的《致教師》,這是一本到目前為止對我作為一個教師來說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在書中,朱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以回信的方式,用其高深的專業知識引領我們瞭解瞭如何對待教師職業生涯中的困惑。

書中對於“我們還需要教育理想嗎?”,朱老師這樣說到:“理想在我心中從來都是神聖的,當理想遇到現實,總會有碰撞,總會有較量,否則,理想如何能夠稱之為理想?”我仍然認為,理想,值得堅守!也必須堅守!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比所有的軍隊更強大,那就是恰逢其時的一種理想!”真正擁有理想,就必然會激發起全部力量,挖掘出更多潛力,開創未來。

同時,與真正的理想相伴的,應該是行動——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尋理想的路途中,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會有奇蹟!

在讀書的過程中,也不自覺地想起自己,我是不是有教育理想的老師?這個,很慶幸,我還是有教育理想的老師,我還是個要求進步的老師。只是,同許多人一樣,我也沒有堅持下去。有一段時間,我堅持寫字,最久的堅持了有半學期之久,那段時間,字也進步了許多,當時也很開心的拍照留念,可惜,由於缺乏堅持,由於各種藉口,工作忙,家庭瑣事,讓我中斷了那件事情。如今,寫字水平又退回到了曾經的水平。

讀了朱老師的《致教師》後,我又重新拾起了我的理想,又開始重新規劃我的教育生活,從堅持看書做起,一點一點讓自己成為理想的好教師!我也相信,只要我堅持,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看到理想的收穫!

教師心得體會7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能力,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蘊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啟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沮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於是我便覺得很有希望,對他們要求非常的嚴格。但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只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從此,我不再因為某一個學生上課講話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為什麼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合適,他也很坦誠地說,他想學習,但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說,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後他一講話,我就盯著他,他就不講了。

教師要很細心,很有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的班級基礎普遍不好,於是我每次先講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再設計有坡度題目,先運用基礎知識再稍微提高能力,最後出一箇中檔題目做思考題,題目做完後,讓學生自己演排。我也趁機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同時也糾出他們在習慣上和規範解題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還有不懂的,我再給他們講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課時,我針對上次講課的重點內容出一個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既鞏固了知識點,又提升了他們的解題速度。

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為上課謀福利

通過下課和學生聊天,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性格喜好都有所瞭解,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字寫得漂亮,但是不喜歡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並且表揚他的字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小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進步,由於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說也有些吃力。於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勵他們,提醒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佈置任務,並且還要檢查。一旦有進步,就表揚他們,並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著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教師心得體會8

一、 開展情況:

學生每天準時收看《名師課堂》,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電視收看,少數學生通過手機收看,而且據家長反應很多學生都能一邊聽課、一邊作筆記,還能跟著老師讀詞語、讀課文,聽課的時候很認真。這也說明老師的課講得好,很受學生歡迎。

二、 作業情況:

每天上完課以後,我都會結合所學內容給學生布置適量的作業,通過釘釘群裡的家校本發給家長。學生完成作業以後,在釘釘群裡線上提交作業,我都一一認真檢查。好的給予鼓勵,有錯誤的予以指出,提醒學生修改。在我的努力下,在全體家長的配合下,學生的作業書寫越來越認真了,作業中的錯誤也越來越少了。

三、 家校溝通

平時,我們利用微信群和釘釘群進行溝通,有關通知和作業資訊都是在兩個群裡公開發送。有個別學生的學習不夠認真的,就和家長私信溝通。家長很支援我們的工作。

四、 優秀典型

我們班在停課不停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優秀學生很多,比如:單馨冉、劉夏萌、徐嘉碩、劉姿昕、楊雪帆、史錦萱、孫藝萌、陳雨恆、張子龍、司默晗、司浩鑫、逯森、鄭士勳、王美靈、馬駿、馬可芯、吳諾璇、陳俊言、楊王易佳、張怡菲、劉天闊、牛雨果、張嘉銘、張鑫豪、史曼妮、楊旭歡、楊旭暢等。他們每天認真聽課、認真完成各科作業,認真進行體育鍛煉、認真閱讀課外書。

教師心得體會9

本學期,我校開展了評比優秀家庭教育三十佳,經過整理材料,家長們的家教心得的確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學習!現摘錄一些如下:

當孩子表現不禮貌時,告訴他如何用禮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一顆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有禮貌守規矩的孩子會讓周圍的人覺得愉悅、舒服與溫暖,很受歡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沒禮貌沒規矩的孩子,就會得不到喜愛,朋友也會疏遠你的。

使孩子懂得:成功不是戰勝別人,而是不斷戰勝自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引導孩子讀書,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尊重孩子,注重成功激勵,有意識地展示並讚賞孩子的成績,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把培養能力放在第一位,除了分數以外還有生活的快樂、世界的美好。

一般採取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平時看看報紙、讀讀雜誌、聽聽音樂,培養孩子好學、多問、善思、多動手的能力,採取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

耐心聽孩子講話,不能永遠把她當作孩子看,讓她有獨立的空間,把她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尊重她,她自然願意跟你說,不僅增進了與孩子的感情交流,還會從中知道孩子的一些想法,知道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孩子不喜歡的,也能常常指出她的不足之處讓其改正。

教師心得體會10

我認為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強烈衝擊下,學習對一個教師而言已不再有階段性的界定,已成為教師的"終身大事"。初為人師,無論從教學還是教育的角度出發,都應有“求知若渴”的積極心態。我們新教師雖具有較新且全面的專業知識,但也應繼續拓寬自己的視野,在知識的縱橫領域上下功夫。“學生一碗水,教師一桶水”的觀念已不在適應現代教師的要求,例如:我代的是八年級的物理,原來以為憑我的大學知識應付八年級的會綽綽有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現現代教育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給孩子的並不僅僅是一碗水而是一碗新鮮的“活水”。所以,現在我除了駕馭教材外還要補充大量的“營養”。(如在學生的知識的遷移,拓展創新等方面)

  2.細心與學生溝通

我一生不會忘記這件事,那是5月11日下午第一節課,我在班裡正有勁的講習題,發現兩個同學在講小話,我就過去用書一人打一下,同時我又看到其中的一個學生沒有看我講的習題而是手裡拿著“課外書”我就生氣的又給了他一下,這個學生的火氣比較大,當時就把書撕了。我也是一個性子比較直的人,就立刻把他叫出去。我由於當時比較生氣,與他談話時口氣也不好,吼到:“你來這裡目的是為了學習,但是你不好好聽課……。”他眼睛瞪著我一副不服管教的樣子,我生氣了隨手打了他一下。他竟然上來試著與我…。。我火了就使勁的揍了他。

事情過了之後,我有點後悔自己當初的莽撞,自己感覺到應該換個角度,與學生多溝通,對他的逆反心理有所瞭解,也許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

  3、學習教育教學經驗並參與實踐

在學校集體備課與教研活動中,我細心聽取各老師的經驗,為我所用;在與孩子的交往中,與孩子細心溝通,觀察孩子的點滴成長;與有經驗的教師共同探究教學問題,並把所得知識用於實踐與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參與教學經驗的學習,並積極應用於實踐是對自己獲得知識的應用,這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周圍的有利資源,充實自己。因為不斷積累經驗是新教師成長的前提條件,也會給新教師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矗

  4、反思是新教師成長的途徑

反思是指教師在上過課之後總結學習及實踐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現的問題,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實踐方式,以獲得持續的終身發展,達到成長的質的飛躍。實踐是中心,反思是關鍵。一個不懂得反思自己成敗的教師,是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反思與成長是相輔相成的,反思越多成長越快。針對反思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兩點:

①通過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自己教學的反饋,即時更正,和學生共同進步。同時,更應根據科學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並以此反作用於教學。

②應在每一次上課或組織孩子活動後,認真總結,檢查成敗得失,做好課後評析,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以求今後取得更大的進步。“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要長期堅持,從細微處入手,日積月累,終究會有驚人的質的飛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堅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教學過程中困難和挫折,不斷求知,善於實踐,積極反思,就一定會成為一名符合現代教育需要的“新”而“成熟”的教師。

一位合格的教師,就是一盞燈,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夠長久地照耀著人前進的道路。要時刻想到,你的工作是無可替代的。教師要活在“學生心中,”只能憑著“捧著一顆心來,不拿半根草去。”的獻身精神。

教師心得體會11

隨著學習和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不斷深入,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教育不等於幼兒園教育,要提高幼兒的素質,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單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難以實現的,幼兒園、家庭必須協同教育,才能共創幼兒身心發展的環境。《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配合,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

這學期開展了“課外訪萬家”的活動。我在思想上充分意識到了解幼兒,瞭解幼兒的家庭情況對於今後的保教工作、幼兒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因此,在園領導的指導下,我和本班的老師懷著極大的熱忱、積極參加家訪活動,而這次家訪活動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觸頗多。

在家訪前,我們做了充分準備,制定了家訪計劃,針對每一名幼兒的特點,設計好內容,預先通知家長,約定時間。家訪時,我們做到了態度和藹可親,語言簡潔易通,不讓家長感到拘束,不隨便在幼兒家裡吃飯,不收家長的饋贈,做好家訪記錄。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我們詳細地瞭解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我們三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全面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

通過家訪,我們不僅瞭解到了平時不瞭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範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鍊。通過家訪,不僅弘揚了師德正氣,還樹立了教師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家園配合,深層互動,和諧,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

在家訪活動中,我發現多數家長的綜合素質還不高,在教育子女時,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有的家長還習慣於傳統的“棍棒教育”,只要幼兒不聽話就打一頓再說。有的家長無法理解幼兒日益增長的“自我”意識,凡事搞包辦,助長了子女依賴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長對幼兒百依百順,當做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與孩子進行經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摸清物件,對症下藥,特別是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通過家訪我感到,家訪是聯絡幼兒園與家庭的一座橋樑。教師通過家訪,有效促進了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配合,提升了教育效果,促進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教師心得體會12

今天,來自長沙市各地區的教師代表在青少年宮進行精彩演講,場內座無虛席。為加快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步伐,進一步發揚教師敬業奉獻的精神,長沙市教育局從全市精心遴選了在師德師風方面表現突出的12名教師組成講師團到全市各區縣(市)進行輪迴演講。此次到我區進行演講的共有6名代表,其中包括望城縣黑麋峰學校校長周志祥、開福區沙坪中學優秀教師、長沙市汽車駕駛與維修職業中專教師楊文輝等。他們以自己真切的從教經歷和精彩的演講深深地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觀眾,贏得了一次次久久不息的掌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柺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裡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範文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物件。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教師心得體會13

11月4日,我們博物館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僅僅半天的活動又贏得了家長們的手掌聲,讚揚聲,並且運動會在孩子和家長的歡聲笑語下圓滿結束。

本次親子運動會主要體現出全家總動員,一起體驗親子游戲的樂趣。這次運動會裡有個親子操,要求家長站在幼兒身邊跟著音樂動起來,家長們做早操的年代相信都已經過去很久了,在他們日夜為自己的寶貝勞神操心的時候,會沒有時間跟寶貝一起運動鍛鍊,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也是一個溝通的過程。讓我們高興的是男、女家長都沒拘束,很自然也很高興的動起來了。

在遊戲中,很多家長都極力配合活動要求,守規則,提倡樂趣第一,比賽第二。 並且通過活動我看到多數家長特有班級榮譽感,自己參加時就盡最大努力讓孩子享受活動樂趣,過後還在一旁給其他人鼓勁加油,希望孩子班上能贏,當聽到孩子班上贏了時,發出了喜悅的歡呼聲。

親子運動會”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團結中勝利的喜悅,使孩子體會了合作、協調以及分享成功的喜悅,也讓家長和老師之間增進了彼此瞭解。看著稚嫩的孩子們出色的表演,我心裡無比欣喜,。看著孩子們你追我趕的興奮表情,家長們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與孩子們一起參與各項活動,也讓大家忘記了時間和年齡,彷彿都在這一刻定格,這不僅是一個愉快的日子,我想也將是孩子們長大後難忘的一天。

教師心得體會14

為了培養大班幼兒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每天早晨幼兒入園前或下午離園後,我都會安排幾個早到園或晚離園的幼兒,幫老師把小板凳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於老師打掃衛生。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搬放板凳為榮,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幫老師搬板凳,要求早入園、晚離園。班內出現了幼兒爭先恐後幫老師搬板凳、打掃衛生的現象。可最近幾天,我發現多數孩子不願搬板凳了,我很納悶。一天,我問幾個正不情願地搬著板凳的幼兒:“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著幫老師搬板凳,可現在怎麼都不願搬了呢?”“老師……”琪琪欲言又止。“為什麼?大膽告訴老師!”在我的鼓勵下,紅紅說話了:“老師,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遊戲,凱凱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嗎?”我愣了一下。

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鑽圈遊戲時,調皮的凱凱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鑽,還影響了後面的小朋友鑽圈。我一氣之下,說:“凱凱,你不願做遊戲,到教室裡搬板凳去!”凱凱不情願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

沒想到,我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感到幫老師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為了挽回影響,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凱凱道了歉,並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後,孩子們又爭著搬板凳、打掃衛生了。

教師心得體會15

讚美就像陽光鼓勵人的靈魂。沒有它,它就不能生長和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改造和教育學生,而不是因為老師不能管教學生而向家長抱怨,因為這就像給家長送“棒子”。學生們回家後會遭受“血肉之軀”和精神上的折磨。這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對老師生氣,這就給班主任的下一個工作造成了障礙。我們應該關注課堂上優秀的學生,也要關注那些看起來淘氣或者有心理問題的淘氣的孩子。

深入學生家庭,傾聽家長的心聲,感受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作為一名教師,他們肩上的擔子顯然要重得多。孩子的教育不僅是我們的工作,也是許多家庭的期望,也影響著孩子的成長。通過家訪,我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瞭解學生,因材施教,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增強他們的使命感。用真心去看望父母,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走進學生的心中,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家訪讓這條路的風景更加美麗。

我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容易管理。如果我們找到另一種方式進入學生的生活,與他們零距離接觸,我們可能會有一個“另一個村莊的光明未來”的情況。

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都在電話上,但是當我真正踏上這次家訪的道路時,我才意識到電話訪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12月21日的休息時間,我和我的同事深入幾名學生的家中進行家訪,感觸頗深。我深感這次家訪拉近了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距離。只有父母少一些誤解和責備,我們的工作才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