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5篇

心得體會 閱讀(5.87K)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師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5篇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

四天的培訓匆匆過去,回首培訓歷程,我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對於國小情景教學的理解有了新感悟,對於國小語文教學更是有了新認識。

  一、感受名師風采

培訓伊始,我們走近名師課堂,真真切切地感受他們的風采: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國小陸紅兵老師、唐穎穎老師……課堂都精彩,我們感嘆名師們嫻熟的基本功,優秀的素養,真誠的師愛。課堂也別樣,我們感受名師們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唐穎穎老師的《鄉下孩子》,讓我印象頗深。一言一行中折射出的文化素養,舉手投足間散發的教師魅力,教學反思後蘊涵的教學理念,給我們每位年輕的教師以啟迪。

  二、聆聽精彩講座

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江蘇省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國小副校長施建平為我們講述了情景教學的探索過程、特點、五原則、目標取向、基本理念,並用教學的例子生動的闡述……專家們更從自己的教學實踐為出發點,細緻地深入地研究國小語文教學的各個內容、環節,並將他們的寶貴經驗和研究成果與我們分享,讓我們受益匪淺。

  三、內心激情澎湃

四天,只是很短的時間,確實內心觸動很大。聽完了講座,我在想:做教師要時刻努力。這對於我們現在的教師越來越重要了。作為教師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輕鬆和放鬆自己。因為時代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就應該時刻努力,要做一個專業型的老師,就要有專業的水平。這樣才能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總之,通過這四天的培訓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教師要善於創設學習情境,把握巧設情境,在多姿多彩的情境活動中發掘鮮活的教育教學資源,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較深的情感認同和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撥動心絃,激發共鳴,啟用課堂教學,課上得喜聞樂見,精彩紛呈,活色生香。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2

高三是學生高中學習的衝刺階段,對每一位任課教師來說,高三教學工作意味著緊張、忙碌、勞累,同時也意味著充實、收穫和提高。從接受高三教學的那一天起,自己就明白要承擔的責任,於是給自己制定計劃、暗下決心,一定要踏實努力的走好高三這一年。現在到了學期末,回顧自己這一年走過的路,深感獲益匪淺。回眸過去,總結高三的教學,為自己的後來路和後來者留一些不算經驗的經驗,算是教訓的教訓。

  一、深入研究《說明》,學習先進的經驗,將理論與經驗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

新課程標準不僅強調基礎知識,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作為標準和方向的《考試說明》,每年都會根據實際要求調整,這種調整或改動勢必會對大學聯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從而要求各學科針對說明進行細緻研究。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斷的結合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考點進行解讀,並分析比較與去年的差別,特別是結合大學聯考試題分析,從而明確教學的側重點,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導。

同時,注重與其他教師的溝通和交流。擔任過高三教學工作的老教師的經驗就是最好的學習教材,這些經驗都是直接得出來的,是對高三教學工作的集中反映。只有通過交流學習,才能對自己的教學和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更顯著的提高。特別是我校實行的集體教研活動,通過“聽課——交流——實踐——總結”這一途徑,讓自己的教學管理不斷豐富和提升。

  二、落實基礎,強化知識點

語文大學聯考考點細實、知識廣泛,可以說要求全面、內蘊深廣;加之,隨著《考綱》的不斷更新,幾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試內容和範圍的變動。因此,針對大學聯考語文的特殊性,複習應該全面、系統,在橫向考試內容的面上、逐一展開;在縱向、考點的落實、拓展上,必須訓練到位、滲透聯絡。所以我在高三初期就根據學校的要求制定了嚴密的教學計劃。到11月初教材進行完畢,第一輪教材複習一個月左右,主要是必修五冊的文言文,當然文言文也是強化重點篇目,強化大綱要求的重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20xx年初具體落實知識點,分點一一擊破,主要是通過典型試題練習,過關檢測、漏洞補查來完成,當然中間會穿插綜合試卷。4月初綜合複習,考——批——講——練,每個環節落實到位。5月末到考前的查缺補漏,認真對待。

大學聯考試題雖不直接取材於課本,但考查的知識大多是課本直接或間接涉及的內容,這一點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寫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默寫題,只要掌握課本和大綱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就基本能拿滿分。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課本的背誦篇目,要求學生紮紮實實地複習,又一輪地測試卷、背誦。

  三、靈活安排,注重體系

由於高三複習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講課——練習的重複性,因而也就帶來了相應的單調乏味性,甚至在每個階段,都存在學生對學習感到枯燥的現象。因此,從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出發,我複習還貫徹“靈活性”這一原則。例如,在複習基礎知識三四天後,就安排一堂課作文課,這時,學生的效果也比繼續按部就班地繼續基礎複習好得多。當然,有時基礎性比較強的知識點,還可以動員學生參與到講題過程中。動手又動腦,其樂無窮。再如,可把語言表達練習和名句默寫結合起來,穿插進行;現代文閱讀和作文練習相輔相成,等等。總之,靈活掌握大學聯考各知識點的穿插、配合,使學生經歷一個既完整、系統,又靈動高效的複習學習過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識點互為聯絡、綜合滲透;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潛能,從而相對避免、因過長的同一內容複習而可能產生的枯燥性。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教師,在把握“靈活性”原則的時候,還要有高度的全域性觀念,不能打亂整個複習計劃、程序。要突出重點,並安排好穿插內容;既保證複習的完整性、系統性和每一階段的主要知識點,又能保證使各個考點都能在整個過程中時時有所體現。

  四、加強語文學習意識,重視批改。

學生,一個晚上,可以花幾個小時背政史地,花一個下午做外語,卻捨不得兩個小時做一套語文卷。當作業太多時,最先放棄的幾乎也是語文。學生中普通存在著這樣一個觀念,語文學習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時間未必與最後的產出成正比,這個學科自然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於是,我在很多的時間裡都是在做端正語文學習觀的工作,讓他們適當重視語文學習,合理保證語文學習時間。練習也好,作業也好,我都以檢查批改為主,而我的檢查重在學生的解題思路,看他改了多少,改正確了多少。對一些經典題型,不厭其煩地講,不僅是老師講,而且也讓學生自己講,講得不對,其他同學補充,直到講對為止。尤其是文言文和現代文閱讀,每道題我們都不厭其煩地講思路,講答題套路,時間長了,學生在這方面的習慣也就養好了。每次的練習卷,都是全批全改,以瞭解全部學情。尤其綜合卷,則一定全批。遺憾的是,課後輔導答疑,每次必到,但問者寥寥。

高三複習,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非常必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極為關鍵。要把課堂作為基本陣營,而把課後的積累、總結作為提高成績的大後方。還有,我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切實瞭解每個階段、每個學生的學情,尤其是他們的心理狀況,作到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尤其是一班的幾個重點生,幾乎每次考完試,我都會針對他們的薄弱點,以及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談話,指出問題,解決辦法。

  五、加強閱讀,促進寫作。

加大閱讀量,拓寬知識面,不但對解題有利,因為命題材料多出自報刊,更重要的是對寫作很有幫助。我認為,學生寫作中的思維僵化、思路閉塞,與平時的不讀書、孤陋寡聞密切相關。似乎可以這麼說,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閱讀量的大小。因此,加大課外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顯得尤為迫切。高三一年我從以下幾方面加強了學生的課外閱讀。一是精選時文。我充分利用課前時間,精選一些文質兼美的小說散文等,每節課讀一篇,積累素材,陶冶情操。二是鼓勵學生訂閱報刊,我反覆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就要求他們交叉訂閱,交換瀏覽,像《作文與考試》《讀者》《青年文摘》《博覽》等報刊資訊量大,可讀性強,學生就廣泛交流傳閱。即使《洛陽晚報》這樣的報紙,如果是在課下看,我也決不反對,畢竟我們的學生不看電視,不看新聞,幾乎和聾子差不多了。

“開卷有益”,我覺得大有道理。在高三緊張的學習之餘,我還組織學生觀看20xx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讓學生積累素材,陶冶性情。

當然由於自己的年青,經驗不足,也在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如課堂上會因為時間的不足和學生反應慢而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機會少,也有時會追求作業的數量而一刀切。但隨著以後的教學經驗的積累,自己將會及時發現問題,改正缺點。

經過一年的踏實努力,雖然成績不是自己滿意的,但自己對這一年努力的過程是無怨無悔。在此,感謝學校領導的信任,感謝老師的的支援和幫助,感謝學生給予自己的理解和配合,自己的一生也將因這一年艱辛而又快樂的路程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同時,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自己將一如既往的奉獻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3

我從事國小語文教學,也就幾十年的時間吧,經驗說不上,只是有幾點心得體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一、教學理念方面:

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為,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必須背過、必須默寫過,必須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為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希望並學會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達到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二、教學方法方面: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群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自然所配備的教材內容都是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理解文章的內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應該視情況加以引導。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內容,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導語、創設的教學氣氛了等等,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激情在裡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摸索。

總之,我們還是應該本著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4

今天的語文培訓中,視訊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觀看的是安徽陳金龍老師《白鵝》一課教學。陳老師嚴謹紮實的教學風格,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設計,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豐富多彩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語文字色的課堂,什麼是真正的語文味!

  一、紮實學字詞,打好閱讀基礎。

在準確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重點出示兩組詞語進行教學。第一組詞語“窺伺、大模大樣、供養不周”中有兩個多音字“模”和“供”,側重讀音糾正。第二組詞語“淨角、脾氣”則側重於意思和字形的指導。通過多媒體畫面、學生的說、演,充分做到了讀、寫結合,學生在老師不露痕跡的指導下透徹的理解了課文中的詞語,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抓住關鍵點,潛心會文字

要讓學生真正與文字進行交流、對話,教師恰當的引導至關重要。抓住關鍵詞語“三板一眼”引導學生理解白鵝吃飯的方法時,陳老師先引導學生讀書找出“三板一眼”所指的內容,接著講解“三板一眼”本來所指的意思,師生打節拍體會,然後再讀文字,體會白鵝吃飯方法的有趣。這樣深入淺出的處理學習詞語,學生興致高,記得牢。

  三、朗讀形式多,盡享語文味

沒有讀書聲的課堂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陳老師的課堂始終迴盪著朗朗的讀書聲。有時創設情境讀,有時帶上動作讀,還有很多是老師精彩的範讀。陳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層層遞進,學生盡情享受朗讀。在反覆對比的讀書過程中,學生們有所悟,有所得,語感不斷增強。

陳老師的課堂真正充滿了語文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天地裡,感受到了語文的無窮魅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地啟示。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5

光陰似箭,任職以來我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我成功得完成了自己的本職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實踐,我掌握到一些教學方法,讓我的教學工作開展事半功倍。現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對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如下:

  一、用討論--講解的授課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鼓勵、喚醒、鼓舞,讓學生學會用手、用腦去學習。如何激勵、喚醒、鼓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以前上課也用過討論、辯論等方式,但對於所帶畢業班在複習備考期間,堂上教學主要是以講練為主,就沒有使用這一方式,另外,複習期間學生的學習量加大,精神天天處於一種高度緊張之中,因此導致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在聽了同科組老師的課以及老老師的指點以後,我受到了較大的啟發。於是,我再次運用了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的思路、方式及最後答案,然後在讓每一小組派一個代表作為小老師上臺講解,最後,我再為他進行補充。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處於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情感體驗去參與課堂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了自己的潛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我發現討論--講解式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1、以其形式新穎、氣氛熱烈,可刺激和較長時間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無形中調動了思維積極地參與了活動。

在活動中,我注意到,強烈的表現欲使學生戰勝了被動、依賴、害羞的心理,誰都想一展身手,於是不知不覺參與了活動。在整個討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都主動、緊張地思考、學習。如此一課始終,學生或問或答,或思或記,無形中調動了自己的一切思維,積極參與了活動,學習效果較好。

2、在主動獲取知識、訓練能力的同時,更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積極互動的現象非常頻繁,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必須緊密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在為大家講解時較流暢,不出錯誤、不鬧笑話。而我也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與協作能力,如在講解完,有的組答得並不太好時,有的自責,有的懊喪,這時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增強其信心,讓他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果然,在下一課的複習當中,該組積極思考,緊密團結,通力合作,終於有了出色表現。

因此,我覺得討論--講解這一授課形式可以較好地使學生戰勝學習的心理障礙,啟用思維,主動學習,還可以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多、更頻繁、更深入地參與語文活動的機會,真正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營造與培養學生自主創造精神相一致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說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如何營造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呢?我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1、創設平等的民主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性,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

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說服,這樣學生就會敢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

2、倡導平等參與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堂上的教授過程由明到隱,特別是在感受新知識後的問題探究階段,更應該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主動學習,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地體現出來。

3、教法設計儘量做到靈活多樣。

教師通過新鮮的刺激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愉悅的氛圍,想方設法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獲得學習的樂趣,喚起求知的慾望。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於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處處尊重他們,虛心向他們學習,同他們結成親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學伴關係,這樣學生才會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援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總之,我任職以來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還有不夠完善之處,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對於自己,我還需不斷豐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綜合素質,將我所學滲透課堂教學,為學生造福,讓孩子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6

7月14、15日,我參加了在昌樂二中召開的全縣語文教師培訓會。會上,聽取了四位教師的報告,他們分別是XX區幸福街的王安存,壽光聖城街道西關的張麗,我的同事張秀紅,XX市實小的張雲傑。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通過培訓,我受益匪淺,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下面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要正確面對工作中的挫折。

張麗老師和張雲傑老師在報告中都提到了自己有些坎坷的教學經歷,談到這些,他們沒有抱怨,而是認為,正是這些坎坷的經歷,才讓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績。張雲傑老師說:“不要抱怨生活對你的不公,坎坷也是一種財富。”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意是難免的。在教師的工作中更會經常遇到挫折和困難。如需要不能滿足,動機不能實現,教育學生的方法受挫,管理班級的效果不佳,課堂教學不如人意,所教學生成績不理想,在教學考核中得分不高,評先晉職中未能入圍……如果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價值,理解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意義,想辦法悅納自己的職業,就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走出精神的低谷。這兩位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你把教師職業當作一種事業而不僅是一個飯碗,把教育崗位當作一種創造性地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而不是一種負擔,那麼我們從工作中得到的就會是歡樂,而不是煩惱和悲傷。

  二、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現今的語文教學或多或少存在費時多,收效卻不高,教師辛苦,學生乏味,老師講得多,學生讀書少,語文學習實效差,最終形成“課內損失課外補,老師學生都辛苦”的現象。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背離了語文教學的宗旨。所以,張雲傑提出:“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要回歸本位。”“要教學生一生有用的語文。”這裡所講的“真”,即語文教學的本質。那麼,如何迴歸語文教學的本質呢?

首先,重視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

古代的語文教育特別注重通過誦讀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古人在這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已經做為格言流傳到今天。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講的都是誦讀對於理解和感受語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人認為古代的誦讀就是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其實學生根本不理解,這是一種僵死的教學方法,應當全盤否定。於是,他們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課堂上完全由教師包辦代替,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聽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學完了,學生幾乎沒有通讀一遍課文,課堂上聽不見書聲琅琅,只聽見教師泛泛的講解,致使語文教學失去了生機和活力。

誠然,強迫學生誦讀記憶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沒有做到“五歲觀六甲,十歲觀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詩壇上獨放異彩,名垂史冊。事實證明,視聽兩種感覺器官的相互協調是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況且課堂上教師無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個學生都聽得懂,因為還有一個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的問題,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給學生一些誦讀的時間,讓學生在誦讀中印證教師的講解,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學生則會自覺規範自己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不就提高了嗎?

其次,重視模仿,強調創新。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朱子語類》上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即久,自然純熟”。可貴的是,古人不但重視模仿,而且還強調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清代學者唐彪在評論韓愈和歐陽修時說:“韓師孟,今讀韓文,不見其為孟也;歐學韓,今讀歐文,不覺其為韓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鄲之學步,里人之效顰,所謂師其神,不見其貌,此最為文之真訣”。由此可以推測,古代的語文教學重視讓學生通過模仿提高寫作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我們今天的作文教學提倡讓學生寫真話,寫心裡話,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學生能寫出真心話,並不等於會寫文章。寫文章還要講究章法、技巧,這就需要引導學生模仿好文章在結構、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優點。葉聖陶先生對此早有過精闢的論述,他說:“課文就是例子。”因此,模仿是溝通閱讀和寫作的一道橋樑。事實上,許多老師也這樣做了,但是他們只知道讓學生機械地模仿課文,沒有做到古人所說的“師其神,不見其貌”,缺乏創新精神。古人在這方面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再次,注重文道統一,提倡文以載道。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認為“不學詩,無以言”,又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草木鳥獸之名”。孔子在這裡講的雖然是詩歌的教化作用,但也可以推測,古代的語

文教育是把“文”和“道”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文道統一”的確是語文教學應該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

我們所提倡的“文道統一”,就是兼顧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把語文知識教學和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融為一體。可惜的是,有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重“文”不重道,只傳授知識,不重視育人,或者人為地把文和道割裂開來,將語文課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課”,或者在課文課上加一個長長的思想教育的尾巴,搞穿靴戴帽式的對號入座,這些做法都有悖於“文道統一”這一教學原則。

  三、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許多大作家一談起之所以“成名立家”,無不一致認為,那是得益於孩提時期大量地看書。可見,多讀書能提高寫作能力是古往今來人們的不謀而合。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在課外的延伸,加強課外閱讀能讓學生多渠道多形式攝取資訊,能開拓學生視野,豐富生活,培養創新精神。所以,語文教師要開動腦筋,激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中增長自己的知識,豐富自己的人生。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7

由於職業的特點,人們通常認為當老師的會比較能說會道,教語文的老師會比教其他學科的老師更多一點口才。其實未必,正如專業與職業未必對口一樣,口才也與職業無必然聯絡。比如我,教了十幾二十年語文仍沒積累到一點口才,仍時常為不會說話感到苦惱。但我認為大眾對教師的期待是對的,因為教師的嘴巴是用來工作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口訥口拙的人或許是不夠勝任的。

為什麼語文老師要多一點口才呢?

這也是由學科特點決定的。上語文課,沒有演示實驗,不用作圖講解,除了教寫字也沒有其他任務需要手把手教,基本上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動口說什麼?有什麼任務?任務很重,得教學生學會運用漢語言文字,能夠使用這個工具聽說讀寫,讓學生不但會欣賞別人的東西,還會表達自己的東西。俗話說學高為師,教別人舞劍,自己不會舞行麼?語文老師是教學生說話的,自己首先得是頂呱呱的鐵嘴。當然,“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不如弟子”,在說話的某些環節上遜色於弟子,還是可理解的,人無全才嘛。

可現實是,在高中學校,“師不如弟子”,“青勝於藍”的現象竟很普遍。這肯定是學校教育成功的一種體現,說明培養出來的學生足夠優秀。此現象在語文學科方面尤甚,比如說有的老師教學生寫作文,自己卻不會“下水”;教學生朗誦,自己卻不能示範;教學生演講,自己卻沒有膽量登臺講一回……這樣的事多了,老師的能力就顯得可疑,不但在學生心中威信下降,自己教起來也底氣不足。有調查顯示,當代高中生比較不喜歡語文課,原因是課堂“無聊”,品位不高。

在學生的眼裡,學習怎樣使用美麗的漢語言的語文課怎麼就“無聊”了呢?

且聽一位學生的心裡話:我愛漢語言,但我不愛語文課;我愛語文,但我不愛語文老師上課。看來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事出有因,原因就在於語文老師沒把語文課上好。語文課全在於說話表達,上不好語文課,就是說話表達的功夫不到家,說話的藝術不到位。一堂課有千百種上法,但萬變不離說話,說什麼、怎樣說是語文課堂永恆的主題。有時候觀摩別人的課堂,如於漪、魏書生等課堂教學大師的語文課視訊,常覺齒頰留香,三月不知肉味。他們令人折服的,不在其他,而在其高超的語言藝術及其給心靈帶來的震撼。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高中生對語文課、語文老師評價不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漢語是母語,高中生在母語的聽說讀寫方面已經有相當高的基礎和能力,他們對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期望很高,而現有的語文課程以及語文師資不能滿足其需求。其次,當前大學聯考制度下,學校的語文教學過於功利與浮躁,課堂上語文味盡失,敗壞了學生口味,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者,現代社會是一個資訊化網路化社會,學習的渠道千千萬,課堂與老師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渠道,若嚼之無味,即使喂到嘴邊學生也不會吃。這最後一點,不僅是語文老師的無奈,也是整個中國小教師隊伍面臨的挑戰。

無論置身何處,一個人開口說話,總會涉及到說者與聽者兩方。

說者之所以說,目的是希望聽者有所心動,有所行動,不然就沒必要說。怎樣說到聽者的心裡去?讓聽者接受了還欣欣然?這可是一個大學問。對於研究說話藝術,《紅樓夢》值得好好研究,裡面的女子個個伶牙俐齒,其中王熙鳳就是出了名的好嘴。比如林黛玉初進賈府一回,她誇讚黛玉長得美,說她“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竟像是嫡親的孫女”。這樣的誇讚既讓初入賈府的黛玉感到親切,又誇得老太太心裡受用,還讓周圍幾位嫡親的姑娘開心。一句話不著痕跡,竟使三方受益,不愧是大家風範。難怪愛好清閒享樂的老太太須臾離不開她,偶爾有回中秋節鳳姐病了缺席,老太太頓覺身邊冷清,懷想起她的說說笑笑來。

賈府乃鐘鳴鼎食之家,侯門深似海,王熙鳳能在老祖宗的面前承歡得遊刃有餘、風生水起,可見其人不簡單,可知其說話口才了得。作為高中語文老師,面對的是一群豆蔻年華的少男少女,要逗他們開心,再怎麼難也難不過鳳姐吧?

要掌握一項技藝,必先研究它、瞭解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課堂教學語言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為語言所困的語文老師們,不妨都來研究一下它的種種特性,或許能尋找到一把開啟口才大門的鑰匙呢。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8

三個月,三個月的國培已畫上圓滿的句號。在這幾十個日日夜夜裡,白天聆聽教授和名師的現場課與講座,晚上與來自全省各校的骨幹教師商討切磋,讓我這個常駐農村國小的語文教師如沐春風,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讓我受益終生。

記得踏進安師大校園、拿到課程安排表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就難以平靜。因為我對這次的培訓充滿了期待。____……這些平時只能在電視、雜誌上才能看到的大師,居然能和我零距離接觸,聆聽他們的講座,實在是做夢都沒想過。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自____年孕育而生,經歷了十年的精心打磨,終於在____年正式修訂出爐。“省特級教師”“省教壇新星”“全國新課程改革優秀教師” “安徽省教科院教研員”……擁有這麼多榮譽的____老師,為我們認真細緻地解讀了____年新修訂的《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讓我的教育思想又一次更新,教育觀念又一次得到轉變。特別是周老師在講座中談到的“芬蘭教育的童話世界”,“美國學生眼中的中國數學”;說到一則學生語錄:提高一分,幹掉千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看似沉重,啟發很深,使我們明白了我們的基礎教育呈現的是應試教育的模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情感和創新潛能。眼下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勢在必行,迴歸生活,培養能夠獨立思考、學會自由表達、激發潛能為本的學生,這正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聆聽了周老師的講座,我也明確了今後語文教學努力的方向。

一、在識字教學中,堅持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新課標再次重申“識寫分離,多認少寫“的原則,而且低年級段會認的字明顯減少,減輕了孩子識字寫字的負擔,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因此在低年級教學中,我力求做到讓孩子在生活中識字,趣味遊戲識字,給孩子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孩子識字興趣,讓孩子記得快,記得牢。當然,我們不僅注重識字效果,還要關注寫字態度。在低年段的寫字環節,我特意安排了一位書寫比較端正的孩子每次提筆前都給同學們一些書寫姿勢的提醒,結果發現孩子寫字的身姿和握筆的姿勢依然千其百怪。這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另外,只會認不會寫比比皆是,於是出現錯別字特別嚴重現象,不光是中國小生,乃至高校大學生也屢見不鮮,社會用錯字情況也很嚴重。今天我終於在新課標中找到了問題的終結,原來缺少的是老師持之以恆的指導與督促,新課標增添了每天在語文課中安排練字10分鐘要求教師隨堂指導,做到天天練,增強學生練字意識,提高書寫質量。可見新課標雖然在寫字量上減少了,但書寫質量要求高了,因此國小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二、強調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語文學習,其本質就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更多的是學會交流和表達。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還是為了教而教,孩子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形式上是由學生參與,實際上依然是老師在唱獨角戲,課堂看似熱鬧,其實沒有門道。周老師例舉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告訴我們:要以編教材為依據,通過文字這個載體,不僅知道課文寫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你該怎樣做。對於一句詩句,僅停留在會背會寫的層面上,是體現不了語文的實踐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無疑給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資訊:我們不光是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思考和交流,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思考過程。從跨國現狀來看,中國的孩子的思考是凝固的。作為教師,必須以教材為載體,創設情境,增加一些動手體驗的活動,讓孩子的思維靈動起來,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有價值的。

三、強調感性在閱讀中的重要地位。日常教學中,特別是公開課時,常常看到臺上的老師激情滿懷、神采飛揚,臺下的學生是一臉的迷茫。一節課下來,老師筋疲力盡,學生收效甚微。周老師用《黃河的主人》的課例,揭示了其中的緣由。同一個課題,同樣的六分鐘,同樣的課件,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真正的一堂好課,不是看老師個人素養的表現,而是要看學生現場生成的東西。只有你想教什麼,課堂上也真正教了什麼,學生實際又學了什麼,匹配度越高,那你的成功率越高。要想達到如此境界,只有瞭解學生的起點,勾連學生的生活經驗,才能產生適合的教學效果。

在今後的教學中,希望自己能在新課標的指引下,不斷提高,努力讓自己的課堂成為學生放飛心靈,宣洩情感,更新知識,提高能力的藝術殿堂。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9

最近,我們組織了國小語文教師集體聽評課活動,收穫良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我要向他們學的地方還有很多。希望的李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廣北的丁老師幽默的語言,中心的張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

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語文功底要紮實,語文素養要高,深入研讀教材。

2、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3、簡簡單單教語文,靜下心來鑽課文。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我在備課時,對教學環節在時間預設和重難點突破的方面做得不是太好。我要更加努力向各位老師學習根據自身特點,根據教材設計教法,學法,形成自已穩定的教學風格。這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

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為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我更喜歡林老師的教學——嚴謹、科學。林老師的課嚴謹到“環環相套,絲絲入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匯入,教學設計是那麼合理,流暢。“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索,經歷,從而解答疑惑”讓他們充分體驗思考所帶來得成功,樹立起學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問,卻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林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榜樣就在身邊,我要更加努力!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0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到了你們,而是遇到你們才是我最好的時光。”

感恩遇見,讓我有幸加入xx縣國中語文教師xx。在這裡,一群教育追夢人,相互支援,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為期兩天的線下集中研修學習,讓我收穫頗多,也讓我不斷在反思自己:在教師這條道路上,工作整整八年的我到底成長了多少?

一向笨拙的我,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儘量要求自己勤奮、務實,然而卻少了激情與活力,缺乏方法與技巧。往往只會覺得工作累而乏,甚至有時會覺得自己的狀態到達瓶頸。其實,更多時候禁錮自己思想的是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活動圈,不出去走一走,不出去看一看,真的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從而少了幸福指數。xx教授的講座《課題研究與名師成長》,頓時讓我頓悟: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勤奮且幸福的教師,而真正能讓自己成長的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深刻的反思。

x教授問大家:“什麼是教學?是教書?還是教人?”他認為教師的教學,更多是教人。既是教他人,也是教自己,讓他人萌生出一種生而為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讓每一個教師首先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驕傲和自信。

“教師每天工作在學校,雖然沒有遠方,但不能沒有遠景。”其實,教師的遠景就在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正如x教授所說的,教師要嘗試著從習以為常的教學中發現不尋常的地方,如教學的改變對於教學效果的影響、教師不同的言語激勵對於學生信心的提升等。當教師能夠開啟教育觀察和教學反思的雙眼時,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悄然開始,課堂內新的生長也就悄然開始,尤其是對於教師自身而言。從此以後,每一個學生都有點不一樣了,每一堂課都有不一樣的期待。

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石鷗也講:“教學中有很多對人來說至關重要卻難以僅憑藉知識去理解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只能憑個體的情感、直覺去感受去領悟。只有與學生的體驗溶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活知識,才真正是有意義的。”是的,唯有將學習的知識,通過實踐與活動的展示,及時發現問題並不斷總結與反思,這樣才能真正地成長!

感恩xx,研修路上最美的遇見!我將以空杯的心態,不斷加強學習與反思,努力促進自己的成長!借用樂樂老師的一句話說就是:養德,儲能,反思,創新,實現自我,種福他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1

我是個愛讀書的人,自小我就最喜愛在書的海洋中遨遊、暢想,多年下來我已有了眾多的“書朋友”,並且與它們感情篤厚。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之後臺,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還是學生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資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資訊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資訊,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2

在這次我市舉行的優質課評比活動中,我有幸聽到了眾位來自不同鄉鎮優秀教師的課。每一位老師的課都是那樣的精彩,看得出,授課教師對自己所授的課都經過了一翻精心的設計。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要數龍樓中心國小符燕飛老師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以及昌灑中心國小黃媯萍老師執教的《富饒的西沙群島》這兩節課。從課程的設計到課堂上的具體實施,都不難看出這兩位老師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個人素質很高。課程設計獨到卻都保有各自的精彩,都散發著濃濃的語文味,課堂上師生的配合程度也很高。兩節課給聽課者的感覺都是實在而又不失精彩。

先來談談我對符燕飛老師所執教的《紙船和風箏》一課的淺顯體會。上課伊時,符老師根據國小生喜歡童話這一心理特點,以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了課堂之上,讓大家很快就參與到課堂中進來,正所謂“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符老師這一精彩的匯入無疑為後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埋下了很好的伏筆。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符老師又緊緊扣住課文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的友誼”,通過學生自讀,教師引導理解讀,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體驗,一步一步的使學生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做到水到渠成。如符老師在引導學生體會小松鼠和小熊的心情時,她沒有過多抽象的講解,而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體現小松鼠和小熊高興心情的句子後,再抓住“高興”一詞,讓學生試著用高興的心情去讀,當學生讀得不夠投入時,她再次提出情感的要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再次通過個別讀,男女生分角色讀,讓學在讀中去體會,在讀中去感悟,使學生真正的從情感上體會到的快樂。此外的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裡。符老師抓住這兩個同音異義的字進行了很好語文能力的訓練,先用幻燈片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再通過引導學生辨析字型的不同,來理解字的意義,“飄”是風字旁和風有關,是在空中飄,而“漂”是三點水旁,是和水有關,所以是在水裡漂,這樣讓學生掌握了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後,就不單單只是教學生學會區分運用“飄”和“漂”這兩個字的不同,今後區分其他的形近字也會做到觸類旁通。

與符老師相比,黃媯萍老師呈現給我們的課堂更是精彩無限。先不說黃老師的課上得如何,就這一課的教學設計能夠做到聲像並茂看來,黃老師一定下了不少工夫。也正是因為黃老師的課前做了如此充足的準備,才會有後面這麼精彩的課堂展示給我們,讓我們得以大飽眼福。這是一節輕鬆而又很有實效的課,從課堂教學的實施看來黃老師是一位很有經驗而且很具有親和力的老師,她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鬆而愉快的課堂。她以導遊一般親切甜美的言語,把學生帶入瞭如畫的文字,她以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以靈活的教學技巧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

聽完兩位老師精彩的課,又細細的品讀兩位教研員的深刻評析,再回過頭來對比一下自身,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那些優秀的老師看齊。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3

不知不覺,耕耘於三尺講臺之上,一晃已過15個年頭,回首這些年的工作感覺努力的同時也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雖平凡但卻充實。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寬鬆的教學氛圍,我們共同感受著語文的美,生活的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讓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我想,這也是我們國小語文教師畢生的追求吧!我把平日裡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方面的做法直白於大家。

  一、創造和諧師生關係

課堂上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更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的思維模式,對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考,師生可以一起談看法。在平和的氣氛中,師生一起學習,一起去發現、探求和創造。重建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程改革把“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就是要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均衡、和諧的發展。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髮現自己、肯定自己。賞識學生不能只憑自己的預先設計進行,要關注一些小事。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優良行為,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課堂活動的主體物件是學生。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討論,力爭讓更多學生有發言機會。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自己在和老師平等的討論問題,師生之間是和諧相處的關係。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是自己通過思考把問題搞懂了,而不是教師強加給自己的知識。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學內容的難易之間的和諧,使課堂成為教學思想萌發的源泉。

  二、煥發課堂生命活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啟用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尋找學習夥伴和評價學習效果等。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外來子弟較多,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如:“拜”字右邊該四橫而非三橫等,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糾正。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四、精心設計語文實踐活動

採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集體授課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個人自學,都進入了課堂,要創設有利於學生參與學習、交流資訊、互相啟發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就務必要有大量的實踐活動,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因此,每節課都要精心設計安排、研究討論,紮紮實實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字詞、背誦緊抓不放;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學生放飛思想,大膽發揮……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基本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充分了解學生特點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要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教師就必須不斷地優化組織學生學習的形式,使之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充分地瞭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對本學科的瞭解、對教師的評價等。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試試:測試、觀察、談心、走訪等等。我經常喜歡在課下和學生談心,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瞭解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水平,全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彈奏出和諧之音。

  六、關注學生課堂生命狀態

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室課堂行為與學生學習狀態的相互適應的情況,作為教師只要正視課堂現實,保持課堂警覺,就能通過學生學習的反饋,洞察自己課堂行為,進而達到有效調控,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學生課堂上出現情緒低落、啟而不發、緘口無言、反應麻木等狀況,教師可通過反思,看問題設計是否妥當,自己點撥是否到位,是否因為超出學生的思考範圍,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感興趣。據此,教師可從問題設計的角度、形式、內容等方面考慮,多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調動學生的內部驅力,因勢利導,創設出充滿生機的學習氛圍。當學生情緒浮躁、學習浮光掠影、思考深入不下去時,可通過反思:自己呈示的內容是否因為過於淺表或指導的策略過於籠統不得法,導致學生找不準深入思考的抓手,思維只能浮於問題的表面,回答問題則是不假思考,脫口而出,而又文不對題。據此,教師可調整內容,或示範引導,教給學生抓住關鍵因素,多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指導學生學會思考。還有,當學生學習被動時,可通過反思,看自已是否擺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否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牽著學習的鼻子走,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探索、個性化體驗的空間,據此教師可多給學生提供互動、合作的機會,或加強平等對話,啟用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個性潛能……

  七、散發有魅力的人格力量

語文是有魅力的。語文教學的魅力除了來自語文以外,還來自於教師。教師的個人情緒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和諧程度。有些教師沒有耐心,脾氣暴躁,心情悲觀,把糟糕的情緒帶到課堂上來,可以因個別學生違犯課堂紀律就怒不可遏;在工作中既缺乏熱情又沒有激情,使教學課堂氣氛沉悶……試想這樣的教師,學生怎能喜歡?這些都能夠造成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不和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一名教師,其自身所具有的人格力量才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根本條件。經常聽到一些激情四射的公開課,不禁捫心自問:自己做到了嗎?能不能保證在每堂課上都能給孩子們看到一張微笑的臉?上公開課的老師們呢?是不是也能做到呢?不斷地去告訴自己吧。當你充滿自信面帶微笑走上講臺時,“同學們好。”“老師好。”這樣的互致問候就顯得是那樣真誠,才能形成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認真聽講,教師一個示意性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幽默的話語都在和諧的氣氛下悄然進行。

春華秋實,天道酬勤。辛勤的付出,迎來的是收穫。那收穫,是學生們一張張童真的笑臉,一天天健康的成長;那收穫,是那場畢業典禮上,師生離別時留下的真誠留戀的淚水……展望明天,任重道遠。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4

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每天都會翻上幾頁的是畢淑敏著的《愛怕什麼?》。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看著一篇篇娓娓道來的散文,猶如自己的內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盪滌得一如雨後的新葉。作為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著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說,愛怕什麼?於是,極力地吸收著書中的營養,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麼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為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於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因為看過竇老師的講課視訊,一下子就被她的課堂和她的人所深深吸引,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對文字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展現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心裡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為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為可以出名,而是因為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才會沉醉其中。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彷彿能置身於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我震撼於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恆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著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心。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心。書,因為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並充滿著靈性。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於是,將繼續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那麼,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

語文教師心得體會15

今天在xx國小聽了三節課,這幾節課過後,我受益匪淺。

第一節數學課,是何家莊國小的老師,女老師的數學課很豐富,讓學生們在聽課與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這位老師的匯入比較好,四個體積公式排成一排,然後讓學生自己發現三個公示之間的聯絡,能讓學生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明白,在練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體會到數學的實際用途。

第二節是語文課,個人感覺這位老師的教態讓人看上去很舒服,感覺上就是一個好教師。事實上,這位教師的優點確實很多,老師的開頭引導比較好,在講課的過程中,老師始終是激情澎湃,尤其是讀課文的時候很有激情,讀書的語氣特別好,只是學生的回答有時候差強人意。

第三節是英語課,老師的教態很好,讓學生看上去很舒適,很多學生能夠積極回答問題,這位老師對句子的來練習很多,基本上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訓練表達完整的話,老師的口語比較標準,在一節課下來,很多學生基本不用翻看課本,就是最後的時間很緊張,聽力和朗讀練習的比較少。